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第二节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林春木 美国汉堡 意 大 利 面意 大 利 面 英 国 热 狗英 国 热 狗.
Advertisements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第一节三 怎样实现合理膳食. 饮食与健康 探 究 竟探 究 竟 1. 根据课本后的部分食物营养成分表(附表一),分组将聪聪和明明一天所吃的 食物重量分别换算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的重量。 聪聪(女 12 岁)明明(男 13 岁) 鸡 蛋 75g 油 条 200g 牛 奶 250g.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能量, 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他们健康吗? 人体内能量的平衡与调节 奉城二中 徐玉.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地方名人文化资源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乐至名人 叶 镛 KJ09001 乐至县吴仲良中学 邓祖明.
远离香烟, 青春无悔! 新塘医院公共卫生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烟 生产国, 也是最大的香烟消费 国. 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香 烟是由中国人一口一口吸掉 的。 全世界每年死于烟草相关 疾病的有近 500 万人,超过 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 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 其中有 120 万是中国人,每.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吉大二院 于桂云. 第一节 概述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 病原体 病原体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的应用 2、说出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5 灭火剂的种类及其扑救的火种 5.1 灭火剂的种类及灭火作用 5.2 灭火对象及注意事项.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趣味科學實驗:膨糖的製作 3-2 酵素 重要性 可改變代謝作用反應進行的快慢 成分 蛋白質 影響因素
第四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溫室效應 創意三甲 鄭博謙 創意三甲 馮佳瑜.
環保議題 作者:廖修毅.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地球發燒了.
6-1 恆定性 1.維持生物體內環境穩定狀態的特性, 稱為恆定性。.
主廚:蔡 明 宏 ﹝秘儀創始者,本店創立在民國七十年〈1981〉﹞ 副廚:欽天門弟子 〈由三十人聯廚〉
南投縣私立普台國小工作報告 時 間:100/11/3(四)9:00~10:30 地 點:校史室 報告人:學務主任鐘勻鈴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申请单位及成果介绍
東南科技大學 春暉社 簡 報.
320齊熄燈 教材 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日 1.
初中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清 的学问
地球現在面對甚麼環境問題? 觀察下圖,地球受到哪些環境問題困擾? 地球上的城市每年 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地球上的居民每年 空氣污染
第11章 绿色运输和绿色物流 运输和大气质量的关系
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主讲:XXXX.
天天五蔬果 蔬食的好處 林依慧 營養師.
和 吗? 你喜欢吃 经常吃对身体有益吗?.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單 元 簡 報 生態系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環保議題 誰把空氣污染了 班級:五年二班 老師:宋雲仁 姓名:李後頡.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第三节 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换 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复杂而独特的结构
拯救企鵝,人人有責 >.< 報告人:李承恩、楊承峰 日期:104/3/19.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八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下雨了,快点跑啊~ 呼哧呼哧…… 体液调节 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只有10几次,为什么奔跑时,呼吸会随之加快?
人体的激素调节.
铜板带厂生产工艺简介    8.拉弯矫直 拉弯矫直是高品质铜带生产中重要工序,在张力作用下通过辊式矫直机使带材产生0—3%的延伸率,是校正轧制带材的板形缺陷、减少带材内部残余应力的有效生产工序。
5-3 全球變遷.
第一节 产后出血 了解:了解产后出血的概述。 熟悉:产后出血的病 因病机。 掌握:产后出血诊断处理及 预防调摄。 教学目标.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诱因 二、临床表现:皮肤与粘膜的损害 三、治疗与护理措施:皮肤护理:饮食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主題:溫室效應 老師:吳政勳 班級:數一甲 姓名:范國軒 學號:
安全用电常识 眉县职教中心 赵 杰.
均衡膳食.
我國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第一波適法場域輔導設置管理計畫之進度與成效,及第二波預告適法場域與未來之規劃進程
臺北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 救護技術員訓練教材 脊椎外傷病患之處置 主講人:重陽專責救護隊     隊員 李憲賓.
第十章 食品 药品与健康 考点1 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1 . 食品中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主讲者:周儒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线 公路线 内河航道 区位分析.
ISO14000环境 标准知识 應急准備與響應 .
思考: 甲状腺激素产生的部位及生理作用? 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什么?.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胡春英.
X线球管厂家.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推動計畫 工作報告 工務室陳建德 102年6月27日.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和影响.
第五章 采油工程.
[什麼是尿動力學檢查] [適應症] [檢查流程] [檢查前注意事項] [檢查中注意事項] [檢查後注意事項] [併發症/禁忌症] [結語]
非洲的人口悲劇: 盧安達的種族屠殺 報告者:Gs1805 林伃珊.
綠色能源.
環境資源之保育.
花盆邂逅弹簧的传奇 胡 越 强 手机: QQ:
4月电商补充活动 执行手册 2016年4月 别克事业部.
人類與環境 自然科 林麗雪老師 2019/10/14 科技融入教學 自然科林麗雪老師.
保健脊椎 健康一生 按鍵換頁 紐西蘭新生命慈善基金會 報告人:陳閩雄 一共 89 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第二节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第四节 爆炸及其类型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一、燃烧概述 熟练掌握:燃烧的概念,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 1、燃烧的定义: 第一节 燃烧要素和燃烧类别 一、燃烧概述 熟练掌握:燃烧的概念,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 1、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与氧或氧化剂相互作用而发生光和热的化学反应。 其特点是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 2、燃烧条件(燃烧三要素) (1)可燃物质;(2)助燃物质;(3)能源。

只有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并彼此相互作用,且各要素均达到一定的限值,燃烧才会发生和持续进行。 因此,一切防火防爆的消防措施都是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生产条件,阻止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

二、燃烧要素 掌握: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内涵。 1、燃料(可燃物质) 物质按燃烧性质可分为可燃物质、难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三类。 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均可称为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3种。 液体的闪点是火险的标志。

排除潜在火险: 密封罐装 置于耐火建筑中 通风 气体浓度监测

2、氧和热 可燃物与氧气、空气隔离 必要时惰性气保护 3、火源 ①明火;②电源;③过热;④热表面; ⑤自燃;⑥火花;⑦静电;⑧摩擦。

三、燃烧形式P92 了解:燃烧的基本形式 均相燃烧(g-g)与非均相燃烧(l-g\s-g) 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g-g) 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l-g\s-g)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熟练掌握闪点、燃点(着火点)、自燃点的概念及其消防指导意义。 1、易燃物质燃烧类别 四、燃烧类别、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了解燃烧的类别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了解燃烧的类型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熟练掌握闪点、燃点(着火点)、自燃点的概念及其消防指导意义。 1、易燃物质燃烧类别 A类:有机固体 B类:有机液体 C类:供电设备 D类:可燃金属

2、燃烧类型及其特征参数 燃烧类型(按起因分): 闪燃、点燃、自燃 (1)闪燃和闪点 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可燃气体遇到火源时会发生瞬间燃烧,出现瞬间火苗或闪火,这种现象称为闪燃。引起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一些液体的闪点如附表1 所示。

附表1 一些可燃液体的闪点 液体名称 闪点 , K 闪点 ,K 戊 烷 233 甲 酸 342 庚 烷 269 冰 醋 酸 313 附表1 一些可燃液体的闪点 液体名称 闪点 , K 闪点 ,K 戊 烷 233 甲 酸 342 庚 烷 269 冰 醋 酸 313 环 己 烷 256 乙酸甲酯 265 已 炔 255 乙酸乙酯 乙 醇 286 丙 酮 乙 醚 228 石 油 醚 303-343 苯 262 重 油 353-403 汽 油 230

各种可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可确定它们火灾危险性的程度,闪点越低,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等级也就越高。如附表2 所示。 在化工安全生产中根据闪点的高低,确定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的火灾危险性,进而针对其火险的大小,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

附表2 液体火灾危险性等级 类 别 等 级 闪 点 , K 液体名称 易燃液体 1 <301 乙醇、 苯、 汽油 、 松节油 2 类 别 等 级 闪 点 , K 液体名称 易燃液体 1 <301 乙醇、 苯、 汽油 、 松节油 2 301-318 可燃液体 3 319-313 乙二醇、桐油、 润滑油 4 >393

(2)点燃和燃点(着火点) 当外来火源或灼热物质与可燃物接近时,而开始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使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或燃点。 物质燃点的高低,反映出该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大小,物质的燃点愈低,愈容易着火,火灾的危险性愈大。

(3)自燃和自燃点 可燃物质不须火源靠近便能自行着火的现 象叫自燃。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 为自燃点。 自燃现象可分为受热自燃与自热自燃。 不同物质自燃点不同,可燃物质的自燃点愈 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愈大。

第二节 燃烧过程和燃烧原理 了解燃烧过程、活化能理论、过氧化物理论、连锁反应理论。 熟练掌握P97图4-1 。

第三节 燃烧的特征参数 了解:燃烧温度、速率、燃烧热等概念。 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 (1)同一可燃物质的燃烧速度决定于燃烧面积与体积之比,在相同体积下,燃烧表面积愈大,燃烧速度愈快。 (2)燃烧物质与氧化合的能力。氧化能力愈大,燃烧速度愈快。汽油蒸发快,比较容易与氧化合,它的燃烧速度比重油快。 (3)决定燃烧物中碳、氧、硫、磷等可燃物的元素的含量,含量愈多燃烧速度愈快。如石油含碳、氢约为96-99.5%,乙醇含碳、氢约为65.2%,所以石油燃烧速度大于乙醇。

爆炸及爆炸极限 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也可视为气体或蒸汽在瞬间剧烈膨胀的现象。 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发生爆炸的基本条件是爆炸混合物的浓度 范围。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叫做爆炸下限和上限。

几种容易爆炸的物质在20和一个大气压下的爆炸上限和下限 名 称 爆炸极限(按体积浓度),% 汽油蒸汽 1.0 6.0 溶剂油蒸汽 1.4 6.0 煤油蒸汽 1.4 7.5 天然气 4.0 16.0 由表可以看出,汽油的爆炸极限是1.0-6.0%,在冬天时汽油蒸汽的浓度刚好在上述爆炸区间内,因此,在冬天更应做好汽油的防爆安全工作

爆炸作用 (1)震荡作用 (2)冲击波 (3)碎片冲击 (4)造成火灾

一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一)控制和消除火源 1 明火 (1)加热用火 (2)维修用火 2 摩擦与撞击 3 电器火花 一 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 (一)控制和消除火源 1 明火 (1)加热用火 (2)维修用火 2 摩擦与撞击 3 电器火花 4 其它火源 高温表面、油抹布、油棉纱等自燃、吸烟等等

化学危险物的安全处理 1.根据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采取措施 如化学物品混放、惰性气体保护、放静电等。 2.系统密闭或负压操作 3.通风置换 1.根据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采取措施 如化学物品混放、惰性气体保护、放静电等。 2.系统密闭或负压操作 3.通风置换 4.惰性介质保护 在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惰性气体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及烟道气等。

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 1.温度控制 在生产中,正确控制温度,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而且可以防止燃爆事故的发生。为了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必须采取以下相应措施。(1)除去反应热(2)防止搅拌中断(3)正确选择传热介质(4)防止保温材料的渗漏。 2.投料控制 主要有(1)投料速度(2)投料配比(3)投料顺序(4)控制原料纯度

3.防止跑、冒、滴、漏 4紧急情况停车处理 紧急情况有停电、停水、停蒸汽、停压缩空气。

(四)实现自动化控制与安全保险装置 (五)限制火灾爆炸的扩散和蔓延 5.消防设施和器材 1.隔离、露天安装和远距离操纵 2.安全阻火装置 阻火设备包括安全液封、水封井、阻火器和单向阀等,其作用是防止外部火焰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容器内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之间的扩展。 3.防爆泄压装置 主要有安全阀和爆破片。 4.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装置主要有探测器、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和执行装置组成。火灾探测器有感温、感光、和感烟三类。 5.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灭火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一)水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之一,它能起隔离和吸热作用。水吸热后蒸发成水蒸汽,体积会增大1700倍,从而冲淡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使火因缺氧而熄灭。同时,水的热容量大,每千克水温度升高一度,就吸收4.18kJ的热量,而每千克水蒸发汽化时,又要吸收2260.56kJ的热量。

下列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1)遇水燃烧的物质(如碱金属、金属碳化物等)和灼热的物质(如铁水)着火引起的火灾(2)电器着火,在未切断电源之前,不能用水扑救。 (3)非水溶性的、比水轻的可燃、易燃液体,如苯、甲苯等,不能用水扑救。 (4)遇水能产生有毒气体,如磷化锌等着火,不能用水扑救。 (5)储存大量浓硫酸、浓硝酸的场所发生火灾,不能用流水扑救,必要时宜用雾状水扑救。 (6)重质油料,如重油、原油着火,原则不能用水扑救,以防喷溅使火灾扩大。

(二)化学泡沫灭火剂 化学泡沫灭火剂主要由碳酸氢钠、硫酸铝和少量发泡剂(甘草粉),稳定剂(三氯化铁)组成。反应式 Al2(SO4)3+6NaHCO3=6CO2+3Na2SO4+2Al(OH)3 化学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灭非水溶性的可燃、易燃液体和可燃的木材、橡胶、纤维等一般固体着火引起的火灾。对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着火,除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外,一般泡沫灭火剂不宜使用,而抗溶性泡沫灭火剂价格昂贵,一般不宜采用。遇水燃烧的物质及带电设备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剂扑灭。提取化学泡沫灭火器时,筒身不宜倾斜过大,防止溶液混合。使用时,将泡沫灭火器颠倒过来,轻轻抖动几下,泡沫就会喷出来。在拿往火场途中,不可将灭火器放在肩上,筒身必须保持平稳。

(三)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是由化学基料(如重碳酸盐、磷酸铵、碳酸氢钠等)和少量防潮剂硬酯酸镁及流动促进剂(如滑石粉、云母粉等)组成的细微颗粒状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具有无毒、无腐蚀作用、不导电等特点,主要用于扑灭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起始火灾和一般固体火灾。

干粉灭火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1)干粉灭火剂应放置在通风、干燥处,堆放不宜过高,以免板结。 (2)由于干粉灭火剂对燃烧物的冷却作用极微,扑灭大面积火灾时,往往造成灭火不彻底,容易引起复燃。 (3)由于干粉灭火剂在灭火后留有残渣,故不宜用于精密仪器、设备、旋转电机等处发生的火灾。

(四)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重量是空气的1.524倍,它的灭火作用,主要是冷却和稀释空气的作用。当二氧化碳灭火剂从灭火器喷嘴喷出时,在燃烧物表面形成一层白色固体——干冰,当干冰汽化时,便吸收大量的热(1KJ液态CO2汽化时能吸收577.78KJ热量),从而使燃烧区的温度减低,同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相应地也稀释了空气中的氧含量。

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后不留痕迹,不损坏被救物品,不导电,无毒害,无腐蚀,适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图书资料档案等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1)二氧化碳灭火剂不宜用于扑灭某些金属,如钾、钠、镁、铝、铁及其氢化物的火灾。(2)二氧化碳灭火剂不适用于某些能在惰性介质中自身供氧燃烧的物质,如硝化纤维火药的火灾。 (3)二氧化碳灭火剂不宜用于扑灭一些纤维物质内部的阴燃,若用,则应注意防止复燃。 (4)二氧化碳灭火剂不怕冻,但怕高温。 (5)在使用时,不要手摸金属导管也不要把喷嘴对人,以防冻伤。

(五)卤代烷灭火剂 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有四氯化碳(104)、二氟二溴甲烷(1202)、四氟二溴乙烷(2402)、二氟一氯一溴甲烷(1211)及三氟一溴甲烷(1301)。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是1211,而毒性最低的是1301,是我国公安消防部门推荐的两种卤代烷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主要是通过夺取燃烧连锁反应中的自由基,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的目的,同时兼有一定的冷却、窒息作用,适用于扑灭油类、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天然气等引起的火灾,灭火效率比二氧化碳灭火剂高5倍左右,但生产成本高,价格贵,此外,还应注意中毒,尤其是毒性较强的2402和1202,使用时更应注意。

哈龙简介   哈龙是英文“HALON”的译音,是一种灭火剂的名称,我国生产和消费的哈龙种类主要有两种:哈龙 1211(一溴一氯二氟甲烷)和哈龙 1301(一溴三氟甲烷)。由于哈龙具有即清洁又安全的特性,在淘汰之前,被大量用于计算机房、博物馆、舰船和飞机等.

当哈龙1301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上市以来,它就被看作最有效的灭火剂。它被广泛应用于资料室、变电房、博物馆等场所。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使用这种灭火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

议定书中规定签约国要限制生产和消费5种CFCS(氟立昂)(即CFC-11、CFC-12、CFC-113、CFC-114、CFC-115)和3种哈龙(即哈龙1211、哈龙1301和哈龙2402),议定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我国于1991年6月正式加入议定书。议定书签约国在1990年的伦敦会议和1992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对议定书进行了修正。在修正案中,扩大了控制物质的范围,提前了控制时间。除原来两类控制物质外,增加控制其它全氯氟烷、含氢氟烷、四氯化碳和甲基氯仿等,使控制物质总共有8类89种。同时要求开发新产品来取代这些物质,于是消防界开始录求哈龙替代。

灭火设施 1.水灭火装置 (1)喷淋装置(2)水幕装置 2.泡沫灭火装置 3.蒸汽灭火装置 4.二氧化碳灭火装置 5.氮气灭火装置 6.干粉灭火装置 7.烟雾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