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基础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2007.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复 习 下列设备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哪些既 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 – 鼠标、音箱、扫描仪、 mp3 随身听、打印机、 – 写字板、键盘、麦克风、显示器、 U 盘。 输出设备: – 音箱、打印机、 显示器 输入设备: – 鼠标、扫描仪、 写字板、键盘、 麦克风 输入输出设备 – mp3.
Advertisements

1 1.2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 数据: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如,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都是不同形 式的数据。  信息:信息是既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又 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表征。 信息必须数字化编码,才能用计算机进行传送、存 储和处理。 信息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 3 章、音訊媒體. 2 本章大綱 音訊原理 音訊儲存格式 音訊播放 3 影響測量結果的因素 – 以溫度測量為例 測量時間間隔 間隔愈短, 測量次數愈多, 資料愈詳細 間隔愈長, 測量次數愈少, 資料愈粗略 測量單位 單位愈小, 精確度愈高, 需記錄的內容多 單位愈大, 精確度愈低, 需記錄的內容少.
多媒体技术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业中心 陈华竣 : Tel :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金匮要略》(风湿病) 专题学习网站 项目汇报 林昌松 项目内容 《金匮要略》乃中医四大经典名 著之一,一直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主干 课、必修课,又是中医院校课程的临 床提高课。目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重 点课程,所属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为教 育部重点学科。 风湿病是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 《金匮要略》首创 “
多媒體概論 第一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 主讲教师:黄玉兰                学时:16.
第六章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 一、多媒体基本概念
2015退伍士兵焊工专业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一).
计算机硬件设备图片 go 珠海市第四中学 信息技术组.
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第三轮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
图形和图形软件 学习目标: 定义位图和矢量这两个概念 列出位图和矢量图像的所有标准文件格式 辨别四种将图形文件载入计算机的方法
第 9 章 多媒體.
第二章 FrontPage2003概览.
第一次作业知识讲解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薛坚、黄进 杨军裕、刘旭宁、李启宏.
Chap4 電腦硬體基本單元 高中資訊科技概論 松崗圖書公司.
信息技术基础 Windows 7 + Office 2007.
第一章 多媒体概述 计算机系 李 妍 2017/3/13.
如何培養優良的下一代 親子教育系列—讀書心得報告 講題二.
第4章 多媒体音频处理技术.
T3汽修通总体介绍及软件应用 姓名:刘静静 2010年4月21日.
PPT模板下载: 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市八中学 胡亮平 办公室:F504 高中信息科技 市八中学 胡亮平 办公室:F504
網頁介面設計的基礎理論 講師:鄭靜怡 本教材內容出自於網頁界面設計藝術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
第 9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多媒体应用基础》 第五章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第5章 数字视频处理技术.
第七章 多媒体应用基础.
6.1 视频的基本概念 6.2 视频信号的输入与输出 6.3 视频卡概述
影视制作必备知识.
4.1 音频信号概述 4.2 音频信号的获取与处理 4.3 话音信号的参数编码 4.4 乐器数字接口MIDI 4.5 声卡概述
第3章 光盘技术 3.1 概述 主讲人:马羽.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 计算机文化 潍坊医学院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數位影音剪輯教學 PowerDirector (威力導演)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2 数制转换及运算 2.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目标 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信息及技术的特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简单原理。
微机应用基础 教学课件 制作:张新猛.
答疑时间:周二1、2节及下午 答疑地点:信息与计算机学院(行政楼518) 素材及答疑网址: 李智敏
张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1年5月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 第14章 光盘存储器 张奇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1年5月.
《多媒体应用基础》 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第1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單元丁 第二章 為演示準備多媒體元素.
第五章 視訊媒體.
车载多媒体导航仪产品指南 部门 Department SVAA 版本号 Version 保密级别 Ssecrecy level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 (第6章 数字视频技术) 周苏 教授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QQ:
數位教室教學研習- 校園資訊環境介紹.
第5章、視訊媒體.
3-1 中央處理器 3-2 主記憶體 3-3 執行程式 3-4 匯流排及介面 3-5 輸出入周邊設備 3-6 儲存裝置
数字音频技术 曾兰芳 教育技术学院
中文輸入 拼音輸入法 拆字輸入法 綜合拼音與拆字輸入法 中文手寫輸入法 掃描、中文圖形輸入: 語音輸入法: 微軟新注音、自然輸入法
數位家庭我的家 大導演開麥拉 社區大學電腦講師 黃仲銘
物流信息技术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多媒體元素.
第1讲 三维动画概述与关键帧动画 主讲:徐丽敏.
5.1 不同的視像屬性 5.2 常見的視像檔案格式 5.3 在視像檔案容量與質素之間取得平衡 5.4 按需要選擇視像檔案格式
記錄片的剪接與後製 以威力導演5為例 林凱胤
视频、动画信息的简单加工 陈 东 旭.
微机原理电子教案 微机原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 多媒体的硬件和 软件环境的建立 返回.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一 了解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教研室 院级精品课程.
任务一:初识计算机 任务二:学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P /4/7.
多媒体技术基础 作者:韩小芳
影片剪輯及後製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教材室 影片製作專員 陳建良.
計算機概論: 探索明日科技 第 3 章 硬體基本觀念:週邊裝置.
多媒体信息编码.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潍坊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主讲人 王鑫.
《计算机基础》4月答疑 ——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第9章 多媒体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基础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2007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⑴ 理解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准确含义。 ⑵ 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能够熟练使用和操作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第2/45页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多媒体术的含义;多媒体系统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目前的发展状况。 教学要求:理解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理解多媒体系统结构及其软硬件支持环境,掌握多媒体计算机基本配置方法和支持软件的安装;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第3/45页

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媒体?多媒体? 多媒体信息如何存放? 多媒体技术研究的问题? 一小时电视节目存为AVI格式占10-12Gbps CD的质量比DVD差的远 海量数据的传输技术(不变不动的内容不传、传变化、动态的信息) 多媒体信息如何合成? 多媒体计算机的外围设备 多媒体系统软件平台 第4/45页

简述 多媒体已经从一个时髦的概念,变成一种实用的技术。 21世纪,计算机是人们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使用计算机必然用到多媒体。 多媒体技术不仅应用到通信、工业、军事、教育等领域,也应用到考古、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领域,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多媒体技术影响着科学研究、工程制造、商业管理和人们的生活。 第5/45页

一、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媒体(medium) 媒体一词来自拉丁文“medius”一字,为中介、中间的意思。即人与人之间赖以沟通、交流观念、思想或意见的中介物便可称为媒体。 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为媒质; 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第6/45页

媒体的分类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对媒体分类: ⑴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 ⑵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 ⑶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 ⑷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 ⑸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 第7/45页

不同类型的媒体 感觉媒体 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直接产生感觉的媒体。如声音、图像、计算机中的文件等。 表示媒体 为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如各种编码方式。 表现媒体 指感觉媒体和用于通信的电信号之间转换用的一类媒体。输入表现媒体,例如键盘、光笔等,输出表现媒体、例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媒体 表示媒体(感觉媒体数字化后的代码)的存储介质。例如硬盘、光盘等。 传输媒体 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载体。例如光纤、双绞线等。 第8/45页

常见的感觉媒体 ⑴ 视觉类媒体(Vision Media)包括图像、图形、符号、视频、动画等。 ⑵ 听觉类媒体包括话音、音乐和音响。 ⑶ 触觉类媒体通过直接或间接与人体接触,使人能感觉到对象的位置、大小、方向、方位、质地等性质。 第9/45页

多媒体 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与视频等。 多媒体不仅是指多种媒体本身,而且包含处理和应用它的一整套技术。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是同义词。 第10/45页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 集成性,一方面是媒体信息的集成,即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的集成;另一方面是显示或表现媒体设备的集成。 实时性是指在多媒体系统中声音及活动的视频图像是强实时的(hard realtime)。 交互性指人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控制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和播放。 简单的交互对象是数据流,较复杂的交互对象是多样化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动画、以及语言等。 第11/45页

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 多媒体技术包括 感觉媒体的表示技术 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 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及外围设备 多媒体系统软件平台等 第12/45页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要表示、传输和处理声文图信息,特别是数字化图像和视频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因此高效的压缩和解压缩算法是多媒体系统运行的关键。 1分15秒 第13/45页

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 解决海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问题是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 高效快速的存储设备是多媒体系统的基本部件之一,光盘系统是目前较好的多媒体数据存储设备,它又分为只读光盘(CD-ROM)、一次写多次读光盘(WORM)、可擦写光盘(writable)、DVD等。 第14/45页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平台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支持系统。 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多媒体系统的基础是计算机系统,它一般有较大的内存和外存(硬盘),并配有光驱、声卡、视频卡、音像输入输出设备等。 设备集成、发挥综合效能。只有高效的多媒体设备的有机集成,才能使多媒体技术真正走向人们的生活,甚至带来社会的变革。 第15/45页

多媒体系统软件平台 处理多媒体所需软件: 操作系统。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平台以操作系统为基础,目前的广泛应用的Windows、UNIX、Linux 操作系统都支持对多媒体信息的管理。 应用软件。此外处理不同类型的媒体及开发不同的应用系统还需要不同的多媒体开发工具,如Microsoft MDK给用户提供了对图形、视频、声音等文件进行转换和编辑的工具。 开发工具。为了方便多媒体节目的开发,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还包括一些直观、可视化的交互式编著工具,如动画制作软件Macromedia Director,3DStudio,多媒体节目编著工具Authorware等。 第16/45页

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 海量数据的存储与检索。 和传统的数据管理相比,多媒体数据库包含着多种数据类型,数据关系更为复杂,需要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系统来对多媒体数据库进行管理。 第17/45页

超文本与Web技术 网络应用多媒体。 超文本是一种有效的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它本质上是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多媒体信息使因特网的应用生机勃勃。 第18/45页

多媒体系统数据模型 多媒体系统数据模型是指导多媒体软件系统(软件平台、多媒体开发工具、编著工具、多媒体数据库等)开发的理论基础,对于多媒体系统数据模型形式化(或规范化)研究是进一步研制新型系统的基础。 第19/45页

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系统以网络为中心,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出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应用领域,如可视电话、电视会议、视频点播以及以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为基础的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系统(远程会诊、报纸共编等),这些应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第20/45页

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发展历程 ⑴启蒙发展阶段 ⑵标准化阶段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形式) ⑴多媒体演示系统 ⑵多媒体网络 ⑶数字电视应用 第21/45页

启蒙发展阶段 1984年,美国APPLE公司在推出的Macintosh计算机中创新推出图形用户界面,开创了用户界面的新纪元。 1985年Microsoft公司推出Windows(多层窗口界面)。 1985年美国Commodore公司首先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系统(带三个专用芯片:图像处理、音响处理和视频处理芯片)。 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ny公司联合推出CD-I(交互式紧凑光盘系统),它使用了CD-ROM光盘的数据格式。 第22/45页

标准化阶段 1990年Microsoft提出MPC1.0标准。 1993年IBM、Intel等数十家公司组成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发布MPC2.0。 1995年该协会(MPMC)又公布了第三个版本MPC3.0。 第23/45页

目前通用的3个国际标准 JPEG标准 它是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发布的静态图像国际标准,也称“多灰度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MPEG标准 ISO建立了一个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推出MPEG-1(用于高达1.5Mbps速率的数字存储媒体的运动图像及伴音编码)、MPEG2(利用网络提供的更高的带宽来支持更高分辨率图像的压缩和更高的图像质量,也称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MPEG4(称为“甚低速率视听编码”,在4.8-64kbps之间)、MPEG7等运动图像压缩标准。MPEG-1的压缩比为50:1。 H.26X标准 ITU推荐的H.261标准即P×64kbps方案,其标题是“64kbps视声服务用视像编码方式”,它是一个面向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的视频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第24/45页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智能化:未来的计算机不仅能够传递多媒体信息,而且能够识别多媒体信息、理解多媒体信息。 立体化:不限于在个人计算机上处理和表现,许多家电设备、工业控制系统、现场监视系统也正在实现数字化,随着多媒体信息的识别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它们将构成一个立体化的网络系统。 第25/45页

四、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如果一台计算机具备了处理多媒体信息的硬件条件和适当的软件系统,那么,这台计算机就具备了多媒体功能。 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有大、中型计算机系统、小型计算机系统和微型计算机系统。 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26/45页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 1990年11月,微软公司和一些计算机技术公司组成的“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市场协会(Multimedia PC Marketing Council)”对个人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而制定了相应标准。该协会后来与全球数千家计算机厂商共同组建“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工作组(Multimedia PC Working Group)”,从事制定各种MPC标准的工作。 第27/45页

MPC标准的内容包括: 对个人计算机增加多媒体功能所需的软硬件进行最低标准的规范。 规定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等的量化指标。 第28/45页

MPC标准 MPC1标准 1993年5月,MPC2标准公布 1995年6月,MPC3标准公布 第29/45页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系统的硬件的组成 音频设备:负责采集、加工、处理波表、MIDI等多种形式的音频素材。需要的硬件有录放音设备、MIDI合成器、高性能的声卡、音箱、话筒、耳机等。 图像设备:负责采集、加工、处理各种格式的图像素材。需要的硬件有扫描仪、数码相机、数字化仪、打印机。 视频设备:负责采集、编辑计算机动画、视频素材。需要的硬件设备有视频播放机、视频采集卡、视频编辑卡、动态压缩卡、数字录像机、数字摄像机、投影仪等。 存储部分:多媒体信息及其应用系统数据量很大,将它们长期保存在硬盘中是不现实的,而且多媒体软件的发行也需要一种高容量、移动方便的存储介质,那就是光盘。读取光盘中的信息需用光盘驱动器,在光盘上记录信息需要光盘刻录机。 第30/45页

多媒体系统硬件结构 第31/45页

多媒体系统的软件组成 ⑴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设备驱动程序、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多媒体编辑与创作工具等。 ⑵应用软件 如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演示系统、多媒体模拟系统、多媒体导游系统等。 第32/45页

多媒体设备的性能指标 (1)声音适配器与声音还原 声卡的功能 : 声卡的性能指标 声卡的两种标准 1)进行A/D(模/数)转换。 2)完成D/A(数/模)转换。 3)实时、动态地处理数字化声音信号。 4)输入、输出。(提供输入输出接口) 声卡的性能指标 声卡的性能指标有采样频率、 样本位数 MIDI合成方式:FM(调频)、Wave table(波表) 声卡的两种标准 第33/45页

声卡的两种标准 AC'97 为了降低成本,1997 年,Intel 引入了廉价的audio-codecs 标准规范,命名为AC'97 标准(Audio Codec '97)。 把主流声卡的模拟和数字处理单元进行分离,从而有效地提高声卡的音频质量。由于把音频回放的采样频率提高到了48kHz ,已经可以兼容DVD-Video 的音频格式。 AC‘97没有单独的处理音频的能力,而是在主板南桥芯片中加有声卡的功能,通过软件模拟声卡,完成一般声卡上主芯片的功能。 音频的处理交给CPU来完成。 第34/45页

HD Audio 全称是“High Definition Audio” Intel于2004年4月15日发布了HD Audio v1.0标准 HD Audio的音频处理规格提高到了32bit/192kHz, 提供软件降噪功能和声学回音消除技术,生成品质较高的输入信号,具备一定的音效处理能力。 在回放方面,HD Audio可同时输出四路互不相关的音频,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例如,可以通过音频线/无线网络连接客厅的音箱;同时可通过连接在HD Audio声卡上的音箱回放游戏中的音乐;再借助耳机来聆听另一首MP3音乐等。 HD Audio所有的音频口都是通用的,将设备的插头插入某个音频口,系统会自动判断插入的是输出设备还是输入设备。 第35/45页

声音的还原 所有的声音还原设备使用音频模拟信号,把这些设备与声卡的线路输出端口或喇叭输出端口进行正确的连接,即可播放计算机中的声音。 声音还原设备包括耳机和音箱。 音箱有有源音箱和无源音箱两大类。 独立扬声器系统包括音响放大器、专业音箱和专用音频连接线。 扬声器系统有普通立体声系统、高保真立体声系统、临场感立体声系统、环绕立体声系统等。 第36/45页

视频卡 是一种专门用于对视频信号进行实时处理的设备,又叫“视频信号处理器” 。 对视频信号(激光视盘机、录像机、摄像机等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数字化转换、编辑和处理,以及保存数字化文件。 第37/45页

视频输入特性——支持PAL制式、NTSC制式和SECAM制式的视频信号模式,利用驱动软件的功能,可选择视频输入的端口。 视频卡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 视频输入特性——支持PAL制式、NTSC制式和SECAM制式的视频信号模式,利用驱动软件的功能,可选择视频输入的端口。 图形与视频混合特性——以像素点为基本单位,精确定义编辑窗口的尺寸和位置,并将256色模式的图形与活动的视频图像进行叠加混合。 图像采集特性——将活动的视频信号采集下来,生成静止的图像画面。图像可采用多种格式,如JPG、PCX、TIF、BMP、GIF、TGA。 画面处理特性——对画面中显示的图像或视频信号进行多种形式的处理,例如,按比例缩放;对视频图像定格,保存画面或调入符合要求的图像;对画面内容进行修改和编辑,改变图像的色调、色饱和度、亮度以及对比度等等 。 第38/45页

视频卡的种类 视频转换卡——将计算机的VGA显示信号转换成PAL制、NTSC制或SECAM制的视频信号,输出到电视机、录像机等视频设备中。 动态视频捕捉卡——对动态影像进行实时采集,并将其转换成压缩数据存储,还可重放影像。常用于现场监控、安全保卫、办公室管理等场合。 视频压缩卡——采用MPEG等数据压缩标准,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用于制作视频演示片段、录像带转VCD光盘、商业广告、旅游介绍等场合。 视频合成卡——把计算机制作的文字、图片以及字幕叠加到模拟视频信号上,用于制作电视字幕、带解说词和标题的家用录像带,以及VCD的视频素材等。 第39/45页

视频卡的性能 接口类型——接口可以与视频设备相连用于视频的输入和输出。常见的类型有A/V接口、S-端子用于模拟信号,1394接口用于数字信号。 画面分辨率——视频卡的画面分辨率应与电视画面扫描线接近,一般采用640×480像素的画面分辨率,某些场合也可采用800×600像素的画面分辨率,而数字视频的采集多使用720×576像素的画面分辨率。 颜色模式——为了使图像色彩丰富、不失真,要有足够的色彩数量。而色彩数量与视频卡的视频缓冲区VRAM(Video RAM)容量有关,即只有容量大、彩色数量多,图像才会失真小,品质高。 图像文件格式——视频卡应支持尽可能多的图像文件格式。 第40/45页

数码照相机 数码相机使用光敏元件作为成像器件,将图像中的光学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CCD(电荷耦合器件) CCD由很多微小的半导体光敏单元构成,一个光敏单元对应一个像素。像素总数越多,图像的清晰度越高,色彩越丰富。目前,一般数码照相机的CCD具有300万像素左右,高级数码照相机和专业数码照相机达到1200万像素。 第41/45页

存储卡的类型和容量 存储卡用来保存拍摄的数码照片。存储卡的容量越大,能保存的照片越多,但还与保存的照片质量有关,质量越高(如分辨率越高)存储的照片就越少。照片质量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目前存储卡有PC(PCMCIA)卡、CF(CompactFlash)卡、SM(SmartMedia)卡、Panosonic的SD卡和SONY的Memory Stick。相同类型的存储卡可以通用。 第42/45页

接口形式 接口形式决定如何将拍摄的照片传输到PC中。数码照相机的接口形式主要有串行通信接口、USB接口、Video输出接口和IEEE 1394高速接口。 第43/45页

实验用软件 Photoshop 图像处理软件 Sound Forge 音频编辑软件 Premiere 6.5 视频编辑软件 第44/45页

实验一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一种软件或硬件功能或性能的介绍)。 实验1指导 第45/45页

多媒体 同时处理多种媒体,多位一体,每种媒体独立存在,共同表达一个主题。 单媒体——文字信息、DOC。 图像信息——BMP、JPG、GIF 音频信息——WAV、MP3 视频信息——AVI 动画信息——FLASH(SWF) 其他信息——二进制代码等 返回 第46/45页

多媒体信息的存放 SCAII的存放 汉字的存放 图片的存放 声音的存放 视频的存放 第47/45页

计算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处理信息,而信息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存放、传递?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基本要求是:信息的表示、存放和传递要方便、可靠、易处理。 显然,在计算机内部,信息只有经过数字化编码后才能表示、存放和传递。 所谓编码,就是用少量的基本符号,根据简单的组合规则,以表示大量复杂的信息。 二进制是一种最简单的编码系统。 第48/45页

而汉字有成千上万个,显然一个字节是无法表示所有编码组合的。 用多长的编码来表示,取决于计算机要处理的符号有多少。例如,在计算机的键盘中常用的字符符号最多有128个(27),因此,用一个字节就可以表示128种不同的编码组合。 而汉字有成千上万个,显然一个字节是无法表示所有编码组合的。 第49/45页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编码从0到127。 字符 十六进制 十进制 空格 20H 32 ‘0’~‘9’ 30H~39H 48~57 ‘A’~‘Z’ 41H~5AH 65~90 ‘a’~‘z’ 61H~7AH 97~122 控制字符: 0~31 (共32个) 普通字符:32~127 (共96个) 每个字符占一个字节,用7位,最高位为0。 第50/45页

例如,字母‘A’的ASCII编码是‘65’,对应的十六进制值是‘41H’,在一个字节中的表示是: 4 1 0100 0001 0 1 0 0 0 0 0 1 A 将字节的最高位置成“1”,其取值为128~255,也是128个,称为ASCII码的扩充码。各国把扩充的ASCII码规定成本国语言的字符代码,我国把这128个字符作为汉字的代码。 第51/45页

汉字要比英文字母多得多,如何解决汉字的编码问题,这是用计算机处理汉字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最大难题。 汉字处理又包括两方面:汉字输入和汉字识别。英文的26个字母在键盘上都有,但上万个汉字是无法放在一个键盘中。 处理汉字就要解决汉字的输入、编码、在计算机中保存、汉字转换识别等一系列问题。 第52/45页

要想能在计算机中处理汉字,必须解决汉字的输入编码、存储编码、显示和打印字符的编码问题。 西文字符处理起来比较简单,而中文信息处理起来就复杂了。汉字是图形文字,常用汉字就有3000~6000个,形状和笔画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汉字字符的编码方案必须完全不同于西文的编码方案。 要想能在计算机中处理汉字,必须解决汉字的输入编码、存储编码、显示和打印字符的编码问题。 第53/45页

汉字 机内码 输入编码 显示码 打印码 16点阵字模 24点阵字模 国标码 自动转换 输出 第54/45页

输入码是解决汉字输入采用的编码,如“国标区位码”、“全拼”、“双拼”、“五笔”、“智能ABC”等输入编码。 每一种输入码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各有其特点。如果有人问,哪种输入码最好,回答是“你熟练掌握的那种输入码就是最好的”。 第55/45页

在国家标准GB2312-80中,每个汉字采用双字节表示。每个字节只用ASCII码中的低7位,最高位为0。 我国在1980年制定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作为国家标准GB2312-80编码字符集,称为国标码。GB2312-80中规定了信息交换用的6763个汉字和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号(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例如英文、俄文、日文平、片假名等)的代码。 在国家标准GB2312-80中,每个汉字采用双字节表示。每个字节只用ASCII码中的低7位,最高位为0。 汉字的“中国”,“中”的区位码是“5448”,“国”的区位码是“2590”。通过加“20H”,得到“中国”的国标码分别是“5650H”和“397AH” 例如,汉字“中国”在两个字节中的存放为: 中 5650H 国 397AH 0 1 0 1 0 1 1 0 0 1 0 1 0 0 0 0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0 第56/45页 56

由于低7位中只有94种状态可用于汉字编码(其它34位是控制字符,不能用),所以两个字节的低7位共有94 × 94 = 8836种不同的状态。 国标码将6763个汉字和682个非汉字字符(共7445个)划分为94个区,每个区又分为94位,称其为区位表。每个汉字在区位表中有唯一的一个区位码(四位十进制数,前两位数是区号,后两位数是位号)与之对应,称之为“区位码”。 例如,汉字“啊”在区位表中的编码是“1601”,既区号是“16”,位号是“01”。 第57/45页

非汉字图形符号(常用符号、数字序号、俄文、英文、法文、希腊字母、日文平、片假名等) 区位编码 十六进制编码 十进制编码   00……20  21 22 23 24 25 26 …………7C 7D 7E 7F 00~20 位 区 1 2 3 4 5 6 ………………91 92 93 94   21~2F 1~15 非汉字图形符号(常用符号、数字序号、俄文、英文、法文、希腊字母、日文平、片假名等)   30~57 16~55 啊 阿 埃 一级汉字 (3755个)   58~77 56~87 二级汉字(3008个)   78~7E 88~94 空白区域   7F       国标码编码 第58/45页

将区位码的十进制数“160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1001”,和它对应的国标码相差“20H”(每个字节)。 国标码采用十六进制,每个汉字的区位码同时对应一个国标码。例如,汉字“啊”的国标码是“3021”。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十进制的“1601”与十六进制的“3021”之间有一个对应关系。 分析如下: 汉字 第一字节 第二字节 国标码 区位码 啊 0011 0000 0010 0001 30 21H 16 01D 将区位码的十进制数“160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为“1001”,和它对应的国标码相差“20H”(每个字节)。 再例如,汉字的“中国”,“中”的区位码是“5448”,“国”的区位码是“2590”。通过加“20H”,得到“中国”的国标码分别是“5650H”和“397AH”。 第59/45页

GB2312-80统一规定了汉字的基本编码标准,但是要存储在计算机中与西文编码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有冲突。 例如,英文字符“L”和“1”的ASCII码是“76”和“108”,而汉字的“天”的区位码也是“76”和“108”。问题出在ASCII码和汉字国标码都采用字节的低7位编码方式。为了避免冲突,将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置“1”,形成汉字的机内码。 例如,汉字“中国”,的机内码分别是十六进制的“D6D0”和“B9FA” 。 例 第60/45页

汉字“中国”的区位码、国标码、机内码的双字节表示。 中 第一个字节 第二个字节 区位码 5448D 十六进制 3630H 国标码 5650H 机内码 D6D0H 0 0 1 1 0 1 1 0 0 0 1 1 0 0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0 1 0 0 0 0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0 0 0 0 国 第一个字节 第二个字节 区位码 2590D 十六进制 195AH 国标码 397AH 机内码 B9FAH 0 0 0 1 1 0 0 1 0 1 0 1 1 0 1 0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1 0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0 第61/45页

示例 国标码和机内码解决了汉字的编码标准和存储表示,但还没有解决汉字的显示和输出问题。 字形码是以点阵的形式“画”出汉字字形的代码,将这些点阵代码存放在计算机中形成汉字点阵字库。显然,汉字字形点阵的行和列分得越多,描绘的汉字也就越逼真、细腻。但是存储空间占用的也就越大。常用的汉字字形点阵有16×16、24×24、32×32、64×64、96×96、128×128、256×256点阵等。 汉字字形点阵中每个点的信息用一位二进制码来表示。对于16 × 16点阵的汉字字形码,需要用32个字节(16 × 16 ÷ 8 = 32)表示;24 × 24点阵的汉字字形码,需要用72个字节表示。 示例 第62/45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16点阵字模 第63/45页

汉字处理过程中各种编码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自动转换 字节最高位置“1” 转换(调用汉字字库) 第64/45页

多媒体信息表示 采集——量化——编码 第65/45页

信息的采集 传统的信息采集方法 多媒体信息的采集 声音 采样率/采样精度 图形 分辨率/像素位深度 第66/45页

未经压缩的信息容量 信息源 大致比特率 电话 (200~3400HZ) 8000样本数/秒×12比特/样本 = 96kbps 宽带语音 宽带音频 (20~20000HZ) 44100样本数/秒×2信道×16比特/样本 = 1.412Mbps 图像 512×512像素色彩图像×24比特/像素 = 6.3Mb/图像 视频 640×480像素色彩图像×24比特/像素×30图像/秒=221Mbps 高清晰度电视 1280×720像素色彩图像×24比特/像素×60图像/秒=1.3Gbps 返回 第67/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