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补料的控制 补料分批发酵(fed-batch culture,FBC):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章:微生物培养技术与动力学 6.1 微生物发酵动力学 分批培养 营养物和菌种一次加入进行培养,直到结 束放出,中 间除了空气进入和尾气排出,添加消泡剂和调节 pH, 与外 部没有物料交换, 属于非稳态过程。 优点:放大到罐操作比较容易 ,操作简单 缺点:培养初期营养物过多 / 后期代谢产物的积累可.
Advertisements

“ 你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盘子装的是什么食物,而 且更要关心每种食物的最佳进食时间! ” 这是英 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饮食法则! 这是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钟 ” , 只有遵 从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条!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会怎么做呢?先吃鱼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后喝汤、
“ 你不僅要關心自己的盤子裝的是什麼食物,而 且更要關心每種食物的最佳進食時間! ” 這是英 國劍橋大學營養專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飲食法則! 這是因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鐘 ” , 只有遵 從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條!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會怎麼做呢?先吃魚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後喝湯、
五年級上學期的自然課,當我們上到水溶液單元時,老師指導我們石蕊試紙可以測試水溶液的酸鹼性,藍色石蕊試紙遇鹼性 水溶液不變色,遇酸性水溶液時變紅色;而紅色石蕊試紙遇鹼性水溶液變藍色,遇酸性水溶液時不變色。 可是,滴入醋水溶液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的部分竟然消失不見了,紅色石蕊試紙應該不變色卻出現藍紫色,怎麼會這樣呢?
茶叶基本知识 徐南眉.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最早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世界上其他国 家是从中国引入了茶树和制茶、饮茶的方 法,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奉献给世界人 民的健康饮料。茶从最初的药用到饮用, 从煎煮饮用到现代沏茶品茶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发展过程。在世界的东方,茶不但是 饮料,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同学们仔细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甘草合剂等液体制剂说明 书中【成分】一项包括那些? 2 .大家想想芬达葡萄糖汽水配料中都有什么? 说明书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蔗糖、糖精钠、 苯甲酸钠、柠檬黄、羟苯乙酯等物质的出 现。这些东西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了?大 部分液体药剂的溶剂多用水,以水为溶剂.
第七章 生物工艺过程控制 在有一个好的菌种以后,要有一个配合菌种生长的最佳条件,使菌种的潜能发挥出来。目的是得到最大的比生产速率和最大的生产效率(生产强度)。 发挥菌种的最大生产潜力应考虑: 菌种本身的代谢特点:如生长速率、呼吸强度、营养要求(酶系统)、代谢速率等; 菌体代谢与环境的相关性:如温度、pH、渗透压、离子强度、溶氧浓度、剪切力等。
化學期末報告–人體的酸鹼平衡 工作分配: 組別:第5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4A012134羅振元
改名台南大學實地訪視簡報
第三章 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 第一节 发酵工程微生物的基本代谢产物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调控机制 第三节 糖代谢产物的发酵机制
第八章 发酵过程.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称为危害。 危害按其性质划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第八章 微生物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解析.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中如何发现安全隐患与违法行为线索
柠檬汁 让你健康又美丽 四(3) 赵起震.
第九章 微生物发酵技术 第一节 微生物发酵概论 第二节 工业发酵的工艺流程 第三节 工业发酵的主要产品.
水 与 生命.
任务2.4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微生物的生长 湖南省地质中学生物组 授课人:赵隆基.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微生物发酵与抗生素 高狄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知识竞赛 欢迎同学们参与低碳生活知识竞赛 指导教师:丹赵路中学 王同有.
高考要求 1、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A 2、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A 3、发酵工程的应用A
第7章 基因工程菌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能够打破种、属的界限,将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株菌上,选育出高产、优质、易自动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的超级生产菌—工程菌。因此,通过大规模培养基因工程菌就能生产出许多原来无法获得的天然生物制品,特别是基因工程药物。下面我们仅从生产角度,探讨工程菌大规模培养中的两个关键问题。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微生物与发酵工艺 知识点3.2.
第八章 发酵工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生物技术概论 第四章:发 酵 工 程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第五节 营养基质的影响及其控制 1、 对生长的影响 S  = max Ks + S 一、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第三章 微生物 代谢调节.
培养基 概念: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各种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 影响: 产生菌的生长发育 发酵单位的增长 成品的质量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前言 大量使用能源雖提升人類的物質文明,卻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禍害---酸雨。 右圖所見是亞洲地區的酸雨量, 可想而知全世界的酸雨量是多麼的嚴重,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這份報告,加強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藉此減少酸雨的危害,令人們不會再被酸雨威脅。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课程安排-2015年秋学期 周数 日期 授课内容 授课形式 作业 1 绪论 讲解+视频 2 第1章 讲解+课堂讨论 3 国庆节放假 4 5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八章 发酵过程控制.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微生物培养的目的各有不同,有些是以大量增殖微生物菌体为目标(如单细胞蛋白或胞内产物),有些则是希望在微生物生长的同时,实现目标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培养方法上也就存在许多差别。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第六章 发酵动力学.
ATP ADP Pi 能量 酶 酶 能量 Pi.
第十章 发酵过程控制与优化.
ATP SLYTYZJAM.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氮循环 肖子聪.
第五节 基因工程菌的 稳定性 基因工程菌在传代过程中常    出现质粒不稳定的现象。 质粒不稳定可分为:   分裂不稳定   结构不稳定.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节 补料的控制 补料分批发酵(fed-batch culture,FBC): 第九节 补料的控制 补料分批发酵(fed-batch culture,FBC): 又称半连续培养或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分批发酵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是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之间的一种过渡培养方式,是一种控制发酵的好方法,现已广泛用于发酵工业。

1 FBC的作用 1) 可以控制抑制性底物的浓度 高浓度营养物抑制微生物生长: ① 基质过浓使渗透压过高,细胞因脱水而死亡; ② 高浓度基质能使微生物细胞热致死(themal death),如乙醇浓度达10%时,就可使酵母细胞热致死; ③ 有的是因某种或某些基质对代谢关键酶或细胞组分产生抑制作用,如高浓度苯酚(3%~5%)可凝固蛋白; ④ 高浓度基质还会改变菌体的生化代谢而影响生长等。

有的基质是合成产物必需的前体物质,浓度过高,就会影响菌体代谢或产生毒性,使产物产量降低。如苯乙酸、丙醇(或丙酸)分别是青霉素、红霉素的前体物质,浓度过大,就会产生毒性,使抗生素产量减少。 有的底物溶解度小,达不到应有的浓度而影响转化率。如甾类化合物转化中,因它们的溶解度小,使基质的浓度低,造成转化率不高。 采用FBC方式,可以控制适当的基质浓度,解除抑制作用,得到高浓度的产物。

2) 解除或减弱分解代谢物的阻遏 有些合成酶受到迅速利用的碳源或氮源的阻遏,如葡萄糖阻抑纤维素酶、赤霉素、青霉素等多种酶或产物的合成。通过补料来限制基质葡萄糖的浓度,就可解除酶或其产物的阻遏,提高产物产量。 缓慢流加葡萄糖,纤维素酶的产量几乎增加200倍;将葡萄糖浓度控制在0.02%水平,赤霉素浓度可达905 mg/L;采用滴加葡萄糖的技术,可明显提高青霉素的发酵单位等。这都是利用发酵技术解决分解代谢物阻遏的实际应用。在植物细胞培养中,也采用该技术来提高产量。

3)可以使发酵过程最佳化 分批发酵动力学的研究,阐明了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FBC技术,就可以使菌种保持在最大生产力的状态。 随着FBC补料方式的不断改进,为发酵过程的优化和反馈控制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传感器等的发展和应用,已有可能用离线方式计算或用模拟复杂的数学模型在线方式实现最优化控制。

FBC的优点: ①解除底物抑制、产物反馈抑制和分解代谢物的阻遏; ② 避免一次投料过多造成细胞大量生长所引起的一切影响,改善发酵液流变学性质; ③ 可提高发芽孢子的比例,控制细胞质量; ④ 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产生菌不易老化变异,比连续发酵适用广泛。

2 补料内容 能源和碳源; 氮源; 微量元素; 诱导物;

3 补料的原则 原则:根据菌体生长代谢规律; 生产需要; 环境条件 方法:充足而不过量(少量多次或分批流加)

4 补糖的控制 补糖时机 过早,刺激生长,加速糖利用; 过迟,所需能量跟不上。如谷氨酸发酵在对数生长期的末期补料。 4 补糖的控制 补糖时机 过早,刺激生长,加速糖利用; 过迟,所需能量跟不上。如谷氨酸发酵在对数生长期的末期补料。 判断:培养基条件,菌种,发酵状况(残糖,pH,菌形态等),在需要时加入;

补糖方式 连续流加:每次流加又可分为快速流加、恒速流加、指数速率流加和变速流加。 少量多次间歇补入 大量少次补入 以不引起发酵液成分剧烈波动为前提; 可与其他组分一起进行多组分补料。

补糖量——加入与消耗平衡,维持稳定的糖浓度; 例: a 四环素发酵还原糖维持在0.8-1.2% b 谷氨酸追加糖液发酵:在原工艺基础上,加大接种量到10%,增加生物素用量达5μg/L,减少初糖浓度(12%——7-8%)尽快获得大量的生产型菌体,当菌体处在生长对数期后进入产酸期,糖浓度在2%左右时,连续流加糖液,维持2%左右的糖浓度。 优点:低浓度发酵,以利于生长和发酵;      总糖浓度达20%,产酸高。

补糖开始时,不但二氧化碳释放率、摄氧率大幅度提高,连呼吸商也提高约10%,表明通过补糖不但提供了更多的碳源,而且随着体系内葡萄糖浓度提高,糖代谢相关酶活力也提高,产能增加。 发酵中后期为保证产生次级代谢产物,有意使菌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在营养限制的条件下,维持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速率在较高水平。

5 补偿氮源及无机盐 流加尿素,一方面调节pH,另一方面补氮。 谷氨酸发酵时,初次加入尿素量和补加量取决于菌种的脲酶活力强弱和耐尿能力。 脲酶活力低,耐尿素强,初次加入用量多2%,流加次数少 脲酶活力强,耐尿素低,初次加入用量少0.6%,流加以少量多次好

6 补料的控制 流加操作控制系统分为有反馈控制和无反馈控制两类。反馈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控制器和驱动器三个单元所组成。根据控制依据的指标不同,又分为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

间接方法:以溶氧、pH值、呼吸商、排气中CO2分压及代谢产物浓度等作为控制参数。对间接方法来说,选择与过程直接相关的可检参数作为控制指标,是研究的关键。通气发酵利用排气中CO2含量作为FBC反馈控制参数是较为常用的间接方法。 直接法:随着一系列技术障碍的克服,该法将会得到迅速普及。 反馈控制的FBC,常常是依据个别指标来进行,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奏效,尚需进行多因子分析。

FBC还可采用“放料和补料”(withdraw and fill)方法:发酵一定时间,产生了代谢产物后,定时放出一部分发酵液(可供提炼),同时补充一部分新鲜营养液,并重复进行。 维持一定菌体生长速率,延长发酵产物生产期,有利于提高产物产量,降低成本。注意染菌。

如控制青霉素生产所用的葡萄糖流加的质量平衡法,就是利用CO2的反馈控制。它是依靠精确测量CO2的释放率CRR和葡萄糖的流动速度,达到控制菌体的比生长速率和菌浓。 pH值也可用作糖的流加控制的参数。

注意事项: 适宜料液比 无菌操作 碳氮平衡,经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