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九章 园林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中国园林构景艺术的发展 一、园林的生成时期 商周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早 在商周时期我们的 先人就已经开始了 利用自然的山泽、 水泉、树木、鸟兽 进行初期的造园活 动。最初的形式为 囿。囿是指在圈定 的范围内让草木和 鸟兽滋生繁育;还 挖池筑台,供帝王 和贵族们狩猎和享.
Advertisements

做个百数表. 把表格填完整,仔细观察,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
制作人:正阳大林中心学校 yuelianghe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第五章 主张超尘绝俗的 佛家.
滑动展开简历.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台大體育概況及課程大綱 黃欽永 教授 台灣大學體育室.
宣教的中国 xuan jiao de zhong guo
Module 6 Section Ⅳ 课文预览 · 阅读提能 词汇集释板块 句型解构板块 综合演练板块 高分写作指导.
诗歌押韵的规律 作者:临川一小 杨联根.
雨巷诗人——戴望舒. 雨巷诗人——戴望舒 学习要点 1、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3、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4、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雨巷诗人——戴望舒.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我的识字方法 吴佳昊 试验小学 一 (1)班.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手掌 我用 残损的 袁中 乔国智 2017/4/9.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 望 舒.
作者简介: 戴望舒( ),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早期诗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 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狱中题壁》、《偶成》等诗,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代表性的诗有:《我思想》《寒风中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时候》《烦忧》。
我用 残损的 手掌 北岸中学 吴正利.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杨老师教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 细品两个动词 ——读《我用残损的手掌》 杨和平 1.
雨巷诗人——戴望舒.
第十一讲 唐代政治大势 一、李渊起兵与唐朝的建立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三、从安史之乱到宦官、党争.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哦主求你保守我的心我的意念 O zhu qiu ni bao shou wo de xin wo de yi nian 使我能够遵行你旨意
孙中山破陋习.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dà jiā hǎo. wǒ jiào jiǎng fāng zhōu. 大家好. 我叫蒋方舟
色彩 · 对比.
同 路 人 敬拜赞美詩歌 45首.
中国的早晨五点钟 5 AM in China.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诗篇 133:1, 3
如果我能唱 If I Could Sing 黃美廉 词 王麗玲 曲.
西师大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小儿垂钓 全套课件免费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小小的夢想】.
Huo 火.
自从我认识耶稣 zi cong wo ren shi ye su
自从我认识耶稣.
月光曲 贝多芬.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敬拜赞美诗歌 103首.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牺牲的爱 The Sacrificial Love
登鹳雀楼.
我以祷告来到祢跟前.
兔年的祝福 新年快乐! Happy New Year ! 2011 年元旦.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淺析「標槍運動」技術 指導老師 : 林新龍博士 研究生 : 侯曉寧.
我以祷告来到祢跟前.
路旁的橡树.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位似.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到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这年年底,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于1942年在狱中时所写的一首爱国诗歌。这首诗以“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为线索,抒发了作者爱国情感和对敌人的血泪控诉,以及对解放区的深切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展现了记忆中家乡迷人的美景,现实中沦陷区的悲惨和凄凉,解放区的温暖、明朗和希望,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艺术效果。

锦幛( ) 荇藻( ) zhàng xìng zǎo 憔悴( ) 蓬蒿( ) qiáo cuì péng hāo 蝼蚁( ) lóu yǐ

蓬 篷 péng 蓬蒿、蓬荜生辉、蓬头垢面 车篷、帐篷 péng 憔悴 悴 萃 cuì cuì 荟萃、出类拔萃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 憔悴: 蝼蚁: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 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zháo 着火 pù 曝光 zhāo 着数 着 曝 zhuó 着装 曝晒 bào zhe 坐着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品析】 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2.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品析】 “无形的手掌”在这里指诗人的思绪。“无限的江山”指中国大地。“血”“灰”“阴暗”是中国当时大部分地区被侵略者践踏的写照。诗人的思绪在祖国大地上驰骋,他用心灵去感受祖国大地正在发生着的痛苦、灾难以及侵略者的罪恶。

3.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品析】 这是诗中第二次出现“我用残损的手掌”字样,起强调作用。因爱国而受到敌人迫害的“我”,在这块温暖明朗的土地上找到了安慰。“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这两个比喻新奇而贴切,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

4.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品析】 以“太阳”和“春”比喻解放区,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特点是能给中国的大地带来光明和苏醒。“牲口一样活”和“蝼蚁一样死”比喻沦陷区人民的生活。诗中用沦陷区来反衬解放区,道出了作者对解放区的真挚感情和深切向往。

5. 那里,永恒的中国! 【品析】 全诗在高亢的调子中结束,作者道出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永恒”突出了生生不息,预示着这光明与生机必将成为整个中国的景象。

探究一: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点拨】 从感情色彩上说,这首诗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前半部分,作者想象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诗句中流露出一股忧愤之情;诗人还通过一系列的词语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如:长白山雪峰“冷”……诗人通过多种感官写出了自己对国土现状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在这部分里,作者还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加重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前后两部分相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恋人的柔发”和“婴孩手中乳”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用的“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牲口一样活”和“蝼蚁一样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

【点拨】 探究二: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然而读起来却并不觉芜杂,为什么? 《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象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我们读起来不觉芜杂。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 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 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 照。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 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 课文中对比的例子: 1.记忆的故乡景象与日寇占领下的凄惨景象形成对比: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2.日寇占领 下的凄惨景象与解放 区温暖、明朗、生机蓬 的景象形成对比: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 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 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运用幻觉和虚拟手法创作 运用幻觉和虚拟是创作这首诗的主要手法。诗人在狱中,想象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不仅可以真切地看到它的形状、颜色,而且可以感触到它的冷暖,嗅到它的芬芳,这种虚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 诗歌中触到水的“微凉”、感受到长白山的雪峰的“冷到彻骨”、黄河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这些都是想象与虚拟,是诗的开头“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一幻觉的具体化。

巧用对比,突出情感 从感情色彩上说,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沦陷区人民生活在苦难中,使用了“血和泥”、“雪峰冷到彻骨”等短语,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写解放区,使用了“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等短语,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从描写手法上说,诗人把现实中的凄惨景象与回忆中的故乡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眷恋故土、仇恨敌寇的感情;把沦陷区的凄惨 

景象与解放区的温暖、明朗,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恨与爱、悲与怜、愁苦与希望。 

押韵方式,灵活多变 这首诗有着较为特别的押韵方式。有时是四行诗句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诗句押一个韵。例如从第五行开始,押韵的韵脚依次是“乡──幛──芳──凉”“骨──出” “草──蒿” “悴──水” “山──暗” “抚──乳” “掌──望” “活──国”。这样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我用残损的手掌 对 比 祖国光明未来 下半篇:温暖明朗——热切期盼 戴望舒 上半篇:忧郁阴暗—— 凄楚忧愤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统摄全诗) 对 比 祖国光明未来 下半篇:温暖明朗——热切期盼

诗人虽然身在狱中,却仍然不忘和自己有着相同命运的祖国。他“残损的手掌”抚过被日军践踏的沦陷区,抚过充满希望的解放区,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诗人感情的前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深向往,对祖国未来光明的热切希望。

解放区:从广义上说,解放区指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政权的地区。从狭义上说,特指抗日战争时期(也包括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统治和国民党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当时,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开展抗日战争。解放区,是当时一切进步人士向往的地方。

宝塔山:又名嘉岭山,位于延安市东南,延河 之滨。在山上可以鸟瞰整个解放区。因山上有塔,通常称 作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