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Advertisements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輔導處八月份主管會報 報告人 : 洪自強. 輔導組本月工作 【行政文書】 建置 100 學年度工作資料夾 擬訂 100 學年度第一學期行事曆 【認輔工作】 匯整 100 學年度續接個案資料 輔導教師持續關心責任班級高關懷個案 統整國小轉銜個案資料 (3 位 ) 【通報案件】 通報性騷擾案件 1 件.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懂得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 的交流等积极作用。 2 .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在原因、形式以及流向上的不同特点。 3 .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概况与特点、原因及作用。 教学重点 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
人口的空间变化 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 田 俊. 一、人口的迁移 1 .概念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 变化。 ①必须改变居住地 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 1 年) 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空间移动) 例如: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到中国来工作 的外国人等。
人口的迁移 一、什么叫人口迁移 含义 人口迁徙 人口移动 也称移民,离开家园, 定居他乡。 移出时间可长可短,或 返回或不返回,但改变 住所一般一年以上。
§1.6 中国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问题一: 历史上我国人 口迁移的方向是什 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北向南 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秦汉始,人口迁,四周散,向南方;安史之乱,南超北;移民、 支边、加战争,自然灾害是原因。
学习目标: 1 、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 3 、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5)能根据具体要求绘制简单的电路图(不超过两个用电器) b
专题7 人口的变化.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吉林省前郭县第五中学 王彦峰.
人口增长.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张芊丽 2008年1月.
试 卷 讲 评.
第五十章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文学 回目录.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上 第2單元 生命的維持(一) 生物體的協調 6-1 神經系統 6-2 內分泌系統.
区位因素分析专题.
文题: (1)请以“从此,我(他/她)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以“做人从_____开始”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请以“你还会____吗”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八章   股利分配 本章主要介绍了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主要的股利政策、股利支付的程序及方式、 股票分割及股票回购等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不同股利政策的具体做法,掌握股票股利的作用,了解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的涵义及影响。
导入新课 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
1Z 会计基础与财务管理 1Z 会计的职能与核算方法 …2011 会计的职能(熟悉) 一、会计的概念
文明史范式.
学校消防安全培训.
电路和电流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课堂达标训练 专题训练.
§1.6 中国人口迁移.
龙腾炎盛鞋业 打造卓越管理人员特训营.
教育的“麦田”,我们该如何守望?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 王振中 二0一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中国的工业.
中國歷史人物—孫中山 姓名:黎昕晴 班別:五理.
1.6 中国人口迁移.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第八章 所有者权益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升旗仪式 1、你能讲一讲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吗?你 2、在学校活动中,哪些礼仪最能体现我们的风采?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 陈湘龙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 变 的 天 气.
广东省高校招生 志 愿 填 报 浅 析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糖尿病流行病学.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深圳市的人口变化情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来自 人口自然增减 和 人口迁移 。
人口迁移.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人口稠密;高纬度地区、赤道雨林地区、干旱地区、地势高的地区人口稀少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必修2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人口的空间变化.
松口中学高一级地理学科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
古代 近代 现 代.
人口的迁移(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足太阳膀胱经.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6 中国人口迁移.
计量法相关规定 一、计量器具的基本规定 1.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 2.计量器具具有准确性、统一性、溯源性、法制性四个特点。 3.衡量计量器具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它的准确度等级、灵敏度、鉴别率(分辨率)、稳定度、超然性以及动态特性等,这也是合理选用计量器具的重要依据。
8.1.1 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1.3 人口迁移.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人口与人种.
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 簡介 衛生福利部 107年3月31日.
溝通與衝突管理 主講人: 恆春國小校長 江國樑.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一、生产特点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三、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2 复习 人口的空间变化

1、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 和 。 2 .人门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 为  和 。 人口自然增减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跨越国界 改变住所 一定时间 一国范围内 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 移居

迁移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影响 二战前 以 __ 为主。 旧大陆 新大陆 欧洲的 __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以 __ 为主。 旧大陆 新大陆 欧洲的    __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开发了 、传播了 文明,也改变 了  的空间分布。 二战后 人口从  国 家流向   国 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迁人地区经济发展快 的开采。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集团性 新大陆 殖民主义 大批量 工业 人种 西欧 发展中 非洲 发达 北美 拉丁 美洲 西亚 石油 北非

小结:在右图在三个椭圆形中填入适合要求的地区名称 拉丁 美洲 欧洲 北美 大洋州

4、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 请填写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时 迁移原因 迁移特点 主要流向 旧中国 1949-80年代 80年代以来 移民支边、战争、 自然灾害 大批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有计划 有组织 规模小 频率低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国家政策) 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① 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② 由农村迁往城市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原因) 流量增大

5、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请分析美国的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向 19世纪中期 19世纪和20世纪之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南北战争 西移 乡村 城市 工业化和城市化 南部 北部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西部 东 北 部 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南部为“阳光地带” 南部 西部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 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6.从历史和现实人口迁移的发生原因中不难发现,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 ; 二是 人口是否从一地迁到另一地,要看 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因  。或者个人的 的变化而变化。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迁人 价值观 环境

1 . 19 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 A .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 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C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D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多 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外来人口已超过了本国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A .本国人口稀少,缺少劳动力 B、经济发展水平高,能够提供较多的工作机会 C 石油收人大增,经济发展快,吸引大批外籍工人 D .人口老化现象严重,需青壮年劳动从事脏累工作 3 .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 B、历史上人口迁移是由自然灾害引起的 C .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频率高,规模大 D .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4 .新中国成立后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 .规模小、频率高        B、规模小、频率低 C .规模大、频率高       D .规模大、频率低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与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C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 .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人地区(或国家)的是 A .西欧 B .拉美 C .澳大利亚 D .西亚 7.下列人口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九江人用一天时间去广州购物 B .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流动 C .日本人去美国定居 D .中国人去欧洲旅游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 8-9 题。 8.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9、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10. 1979 年深圳人口约 2 万,到 1999 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 167 万,深圳能够吸引全国各地大量人口迁人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设立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 B .矿产资源的开发,工矿业迅速发展 C .毗邻香港特区,地区位置优越 D .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

11 .读人口移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 A、B、C分别表示一 个国家内的三个不同地区, 则 Cl A2、 Al Bl 表示 人口迁移; 如果 A、B、C分别表示三 个相邻的国家,则由 C1 A2、Al Bl 表示 人口迁移。 国内 国际 (2)同一地区A或C内,人口由Cl C2、A1 A2是 不是属于人口迁移?原因是 。 人口的迁移至少要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区域

东北 西北 河北 山东 重庆 湖北 湖南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