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園生態池為校園提供了一個簡單、小規模且具有觀察與實作性質的學習環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Advertisements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TQC+ JAVA全國教師研習會 PLWeb 程式設計練習平台 簡介.
創意知覺玩具提案 2012/9/10.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促進學習的評估 如何運用「網上學與教支援」 促進學與教 柯志明 教育基建分部 基本能力評估/數學.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校園生物多樣性 作者:林姿妡 指導老師:張瑛蘭.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105學年度 (3下)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四年級 英語科 張瓊文Ann.
張原禎 新北市德音國小教師 教研科資教股輔導員 ~512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外案例分析.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六年級電腦科 KompoZer w3.dhps.tp.edu.tw.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4-3自然保育與永續經營.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以通識課程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計畫 全校課程地圖的建構 報告人:許佩玲、陳鵬文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S.1D(5,29,35,36).ppt 神創造的世界 S.1D 游浩軍 王惠成 陳惠雁 丁衍光.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1-1 隨機的意義– P.1.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Super Maker!手指尖的藝術.
陳樹渠紀念中學 何燕萍老師 周富鴻老師 張 燕老師 劉勁樂老師 黎嘉諾老師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細胞.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南投縣草屯鎮 平林國民小學校園重建計劃.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花王集團.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組員資料 組員資料 組員姓名及班別: 潘慧萍 Poon Wai Ping﹝3858-B22﹞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106學年度 (3下) 英文科 教學計畫簡報 教師 徐偉娣
一 可靠度問題.
試行計畫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黃笑冰.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Creative Teachers Association (CTA) Limited 2016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101學年度一年級 生活課程(自然)簡報 任課教師:王怡文老師.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校園生態池為校園提供了一個簡單、小規模且具有觀察與實作性質的學習環境。 前言 1.校園生態池為校園提供了一個簡單、小規模且具有觀察與實作性質的學習環境。 2.結合教學設計與課程發展,提供教師進行環境教育,讓學生在真實的校園環境裡,學習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的課程,讓環境教育、生態保育及永續校園的觀念落實於課程教學中。 3.規劃設計符合永續經營的綠色學校,轉化具體可行的教學活動,連結學生學習的能力,期能在學校環境教育中培養學生樂於探索自然、學會尊重大自然生命,讓他們學習到能帶著走的能力。

生態水池定義 1.生態池是模仿自然環境所營造出多種動、植物共同生活的生態環境,是一種動態平衡生態系統。 2.「生態水池具有串聯生態系統與適當的微氣候條件;水池擁有足夠的面積、合理的水深、適當的形狀、充分的水源等,並有多樣孔隙介質及本土植物構成之複雜棲地,可提供動、植物生存,並且只需藉由少部分人為力量協助維持其完整動態的生態體系之水池。」

校園生態池功能 1.許多學校內設有傳統景觀水生池,可以思考改造原有水生池,讓它成為充滿生機的溼地生態池。 2.從校園生態池的改造、維護與管理、課程設計,除了具有景觀美感效果之外,還可呈現教育的意義。 3.因此,校園生態池一方面創造了學校本位課程也提供學生實際體驗大自然的學習園地。 4.讓學習者感受到真實校園的學習環境,使情境認知與學習更為具體化,讓學生認識水生動、植物的多樣性。

4.讓學生主動探索的方式來觀察水生動、植物,解決現實生活中校園生態池之興建、管理不易等問題。 5.作為「水中生物」單元的輔助教材。學生透過教師引導,藉由本身的觀察、操作與體驗進行學習活動。 6.生態池在設計上與自然生態環境接近,它的操作方法簡單、容易,內容生動、有趣,而且水生動、植物的造型與動態都具有真實感,因此有助於瞭解水中生物。 7.依據環境的需要、特色,利用具有季節性色彩變化,塑造兼具功能性涵養水源之功效。 8.供鳥類和兩棲類於不受人類及其他生物(如貓、狗)干擾的棲息地,營造且維持多樣性的生物棲息空間。

校園水生池改造理念 1.投入最小的成本,產出最大的效益。 2.在不破壞原有景觀水生池下,從親身參與水生池的改造,到志願擔任生態池長期的維護與管理,再到學校本位的課程設計、發展教學活動等。 3保護這個地球環境也為學校孕育出富有生物多樣性的棲地環境。

水生池的改造 1.生態工法:基於對生態系統的深切認知,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 2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減少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的永續系統。 3.三大原則為迴避、減輕與回饋,路線需經獨有生態區域時,採迴避之方式避開。路線無法避免經過特有生態環境或特有物種棲息地時,以減輕及回饋方式 。

設計原則 (一)曝曬過程:將池水排乾進行一星期左右的曝曬,經過陽光的殺菌作用,去除一些病原菌、寄生蟲等有毒物質。 (二)造型設計:儘量使用當地的材料,用簡單、容易施工的建築技術,學校人員可以自行修復或更換,以符合就地取材原則。 (三)水位深淺及水源:以安全考量為優先,水池深度不宜超過50公分為原則,在10至50公分間做漸次傾斜。為考量魚類棲息過冬及沉水性植物的生長。

(四)水生植栽:模擬水生植物的生長環境,栽植適應力強的漂浮、挺水、沈水及浮葉等植物,周邊栽種親水性的灌木或喬木,建構自然的多樣性。 (五)池底的高程不同營造深淺不一之水域,讓不同魚類、蝦及兩棲動物得以棲息繁殖。 (六)創造野鳥、青蛙及兩棲動物的棲息地 。

(七)以枯木提供浮游生物、兩棲類及甲蟲生活住所並產卵。 (八)生物廊道:提供鳥類、昆蟲、兩棲類、爬蟲類、小型哺乳類及水動物昆蟲等隱蔽、步行、穿越及休憩處所。 (九)疊水區:增加水中含氧量使得水中生物多元化,並藉由緩坡卵石區形成天然魚路。 (十)溪石:以大小不同之溪石,製造深淺不一的水域提供水生動物、昆蟲等藏匿、居住及休憩之環境及住所。

生態課程 學校生態池給學校帶來最佳的環境教育場所,也給學生帶來最好的學習場域。 (一)認識自然生態:在學童成長階段開始認識生活週遭的環境,從小親近、接觸自然,未來長大才會愛護與珍惜這塊生長的土地。 (二)營造過程的課程:課程不應只有教學材料的層次,它應包括整體的過程與結果,以期產生出優質的課程。

(三)觀察體驗紀錄:生態觀察是一種欣賞、學習、尊重及體驗自然的探索,可以經由欣賞及體驗自然生態美感,運用紙、筆、數位相機和DV攝影機等,以文字、圖畫或影像紀錄的方式,留下珍貴鏡頭或記錄。 (四)活動課程:。教師透過創新、好玩的教學活動,增進學生主動探索,認識水生植物、觀察水生動物和昆蟲、攝影或寫生展覽、水生動植物調查、小小解說員培訓、網頁設計等相關活動。

生態池的管理與維護 (一)成立管理小組:學校生態池的管理與維護,可由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志工、社區人士等。從進行生態池的營造,到管理與維護。 (二)定期清理維護:平常只需維持水的暢通、水面的乾淨、水質的穩定度等,定期的時間可定在半年至一年內。

(三)防止放生魚蝦:自然形成的生態系擁有一定的食物鏈,能讓水池中的生物維持固定的平衡狀態,展現生生不息的環境。假若讓外來或強勢魚蝦入侵生態池,將嚴重干擾,甚至破壞整個水生池生態系統的循環運作。 (四)引進各項資源:學校生態池的管理與維護,是需要一群積極又熱心的人共同參與,而且是長期與不斷投入的工作,如此才得予讓生態池擁有豐富且生生不息的樣貌。

結語 水生動植物是生態教學的素材,在校園永續經營及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下,提供學校教師就近找到教學的場所。 提供生態課程,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從親自參與生態池營造與管理維護中,發展做中學的課程,引領學生喜歡親近、探討環境,進而學會珍惜與保育自然生態環境。 希望學生於日常活動中與生態池的接觸,讓學生認識到水域生態的多樣性,體會水域生態中所蘊藏的生命力。從體驗生態池,親近自然進而豐富自己的生活與學習對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