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 讲师:李陶然
第三模块 仓储作业管理 第四单元 仓储其它作业 学习目标 主要内容 重点内容网络图
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并能解释说明装卸搬运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对装卸过程合理化 掌握盘点工作的基本方法 熟悉各类流通加工的作业过程 了解装卸搬运的含义及特点 熟悉盘点的含义、程序及原则 熟悉流通加工的概念与作用 熟悉包装的意义、特性与功能 能够理解并能解释说明装卸搬运的概念和特点,并能对装卸过程合理化 掌握盘点工作的基本方法 熟悉各类流通加工的作业过程
一、概述 l. 装卸搬运概念 (1)装卸——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 (2)搬运—— 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 两者全称装卸搬运。 特定场合,单称 “装卸”或 “搬运” 。
(3)装卸与搬运关系 两者密不可分,可视其为一种活动。 (4)搬运与运输区别、关系 搬运——同一地域,小范围发生。 运输——较大范围内发生。 两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中间无绝对界限。
2.装卸搬运的地位 不断出现、反复进行,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费时长。 是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 消耗人力多,装卸费用占物流成本比重高。 我国铁路运输装卸作业费约占运费20%,船运约占40%。 是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主要环节。
几个数据: ①我国火车货运超过500公里后,运输在途时间多于起止的装卸时间; 低于500公里,装卸时间超过实际运输时间。 ②美国与日本之间远洋船运,往返25天: 运输13天,装卸12天。 ③我国机械厂生产1吨成品,进行252吨次装卸搬运,成本为加工成本的15.5%。
3.装卸搬运的特点 (1)装卸搬运的附属性、伴生性 是物流诸活动开始、结束时必然发生的活动,常被人忽视,是其他操作不可缺少部分。 “汽车运输”,包含了装卸搬运。 仓库保管活动,也含有装卸搬运。
(2)装卸搬运的支持、保障性 装卸搬运主动地影响其他物流活动质量和速度。例如: 装车不当,会引起运输过程中的损失; 卸放不当,会引起货物下一步运动困难。 装卸搬运支持高水平物流活动
(3)装卸搬运的衔接性 物流各项活动靠装卸搬运过渡衔接 是有效物流系统形成有机联系和紧密衔接关键。 先进的系统物流——联合运输依此衔接而实现。 装卸搬运往往成为物流 “瓶颈”
(4)装卸搬运增加物流成本 传统物流装卸搬运,延长物流时间,又要投人大量不带来附加值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增大物流成本。 应重视反复装卸搬运累计成本。
二、装卸搬运方式 1.按装卸搬运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 可分为: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汽车装卸 港口装卸、飞机装卸等。
(1)仓库装卸 配合出库、入库、维护保养等活动进行,并且以堆垛、上架、取货等操作为主。
(2)铁路装卸 对火车车皮装进、卸出。 一次作业实现一车皮的装进或卸出 无整装零卸或零装整卸情况。
(3)港口装卸 包括码头前沿装船,后方支持性装卸搬运 有的还用小船在码头与大船之间“过驳” , 装卸流程复杂,需经多次装卸及搬运作业实现船与陆地之间货物过渡。
(4)汽车装卸 一次装卸批量不大 汽车灵活,可减少或根本减去搬运活动,而直接、单纯利用装卸作业过渡车与物流设施之间货物。
2.按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分类 (1)吊上吊下方式 用起重机械吊起货物,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在吊车运行、回转范围内实现搬运或依靠搬运车辆小搬运。
(2)叉上叉下方式 用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运动,移动货物,直接将货物放置到目的地。 这种方式主要是水平运动,属水平装卸方式。
指港口利用叉车或半挂车、汽车承载货物,连同车辆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船上开下,称“滚上滚下”方式。 (3)滚上滚下方式(滚装方式) 指港口利用叉车或半挂车、汽车承载货物,连同车辆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船上开下,称“滚上滚下”方式。 滚上滚下方式需要专门的 “滚装船” 船舶,对码头也有要求。如下图: 17
铁路运输领域采用——货运汽车或集装箱直接开上火车车皮运输,到达目的地再从车皮上开下,称为驮背运输。 如左图:
(4)移上移下方式 两车 (如火车及汽车) 靠接,然后货物靠水平移动,从一个车辆推移到另一车辆,称移上移下方式。 需要两种车辆水平靠接,改变站台或车辆货台,并配合移动工具实现。
采取提升和降落的方式进行装卸,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采用比较多。 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 (1)垂直装卸 采取提升和降落的方式进行装卸,需要消耗较大的能量,采用比较多。 所用机具通用性较强,应用领域较广,如吊车、叉车等。
(2)水平装卸 平移装卸物实现装卸 不改变被装物的势能,比较节能,需有专门设施。 例如和汽车水平接靠的高站台、汽车与火车车皮之间的平移工具等。
4.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 (1)单件货物装卸 指对货物进行单件、逐件装卸搬运。 对长、大、笨重货物,或集装会增加危险的货物等采用的作业方式。
(2)散装货物装卸 对块、粒、粉状货物进行装卸搬运的方式 从装点直到卸点,中间不落地,集装卸与 搬运于一体。 常采用重力法、倾翻法、机械法等。
(3)集装货物装卸 货物集零为整,再进行装卸搬运。 有集装箱作业法、托盘作业法、货捆作业法、网装作业法及挂车作业法等。 可以提高装卸搬运效率、减少损失、节省包装费用、提高服务水平。 便于达到储存、装卸搬运、运输、包装一体化,实现物流作业机械化、标准化。
5.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 (1)连续装卸 通过连续输送机械,中间无停顿装卸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 适用于装卸量较大,装卸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
(2)间歇装卸 机动性较强,装卸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如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
三、装卸搬运合理化 1.防止无效装卸 无效装卸——货物必要装卸劳动之外的多余装卸劳动消耗。 反映在: (1)过多的装卸次数 ①装卸次数过多导致损失增加(装卸货损发生频数超过任何其他物流活动) 。 ②增加装卸,会增加费用(一次装卸的费用相当于几十公里的运输费用)。
③装卸阻缓整个物流的速度,是降低物流速度重要因素。 ④防止办法—— 采用集装方式、多式联运,避免单件货物反复装卸搬运。 (2)过大的包装装卸 包装过大过重,在装卸时消耗较大,形成无效劳动。
(3)无效物质的装卸 无效物质——物流过程中混杂的没有使用价值或使用价值不对路的各种掺杂物。如: 煤炭中的矸石、矿石中的水分等消耗装卸劳动,形成无效装卸。 防止上述无效装卸,可大大节约装卸劳动,使装卸合理化。
2.消除和利用重力影响,减少装卸消耗 利用货物本身重量,进行落差装卸,减少或不消耗装卸动力,是合理化装卸重要方式。 例如: 利用卡车、铁路货车与地面或小搬运车之间高度差,使用溜槽、溜板等简单工具,依靠货物本身重量,从高处自动滑到低处。
3.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 (1)装卸规模效益含义: 装卸量达到一定规模,装卸机械能力才会有最优效果。 可降低单位装卸工作量成本 (2)要求 一次装卸量或连续装卸量要达到充分发挥机械最优效率的水准。
(3)方法 通过集装,实现间断装卸时,一次操作最合理装卸量,使单位装卸成本降低。 实现散装连续装卸。
4.提高“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1)装卸搬运活性 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活性高——很容易转变为下一步的装卸搬运而不需过多做装卸搬运前的准备工作。 活性低——难于转变为下一步的装卸搬运。
(2) “活性指数” ①背景 区别活性,并对每一步装卸搬运划定活性要求,进行操作,对于不同放置状态的货物做不同的活性规定。 ②“活性指数” 衡量活性的一种指标,分为0~4共5个等级,如下表所示:
右图为活性指数示意图
③提高装卸搬运活性意义 装卸搬运在物流过程中反复进行,其速度决定整个物流速度。 缩短每次装卸搬运时间,累计效果十分可观。 提高装卸搬运活性对装卸搬运合理化很重要。
四、装卸搬运机械及其选择 1、装卸搬运机械分类 (1)按作业性质分类 按装卸及搬运两种作业分成装卸机械、搬运机械及装卸搬运机械三类。
①单一装卸功能机械 手动葫芦(典型) 固定式吊车(如卡车吊、悬臂吊等,虽然吊车有一定移动半径,有一点搬运效果,但还是单一功能的装卸机具)。
②单一功能搬运机具 如各种搬运车、手推车等。 ③装卸、搬运两功能兼具机具 机具将两种作业操作合而为一,有较好的系统效果。 主要是叉车、车站用龙门吊等。
(2)按机具工作原理分类 ①叉车类 包括各种通用和专用叉车; ②吊车类 包括门式、 桥式、 履带式、 汽车式、 各种吊车;
③输送机类 包括辊式、轮式、皮带式、链式、悬挂式等各种输送机; ④作业车类 包括手车、手推车、搬运车、无人搬运车、台车等各种作业车辆; ⑤管道输送设备类 液体、粉体的装卸搬运一体化的由泵、管道为主体的一类设备。
(3)按有无动力分类 ①重力式装卸输送机 有辊式、滚轮式等 ②动力式装卸搬运机具 分内燃式、电动式,为大多数装卸搬运机具; ③人力式装卸搬运机具 主要是小型机具和手动叉车、手车、手推车、手动升降平台等。
2.装卸搬运机具选择 在物流各个环节,主要依据五个条件选择: (1)作业性质 单纯的装卸或搬运,或更为机动的装搬多功能机具。 (2)作业运动方式 三种典型运动方式: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斜面运动。
(3)作业速率 高速作业?平速作业? 连续作业?间歇作业? (4)作业对象体形及重量 粉粒体?液体?散块体?包装体?等 包装体——袋装体?箱装体?罐装体?等 (5)搬运距离
盘点作业 主要内容 盘点准备 一 盘点执行 二 盘点处理 三
盘点流程图 建立盘点制度及标准→进行组织落实→责任区域划分→盘点准备及培训→盘点作业→盘点结果→如无重大差异,则进行调整和结算 ↓ 如有重大差异,则追查责任,寻找对策进行改进盘点流程图
一、盘点准备 盘点准备工作流程 人的安排→告知顾客与供应商→培训→工作分配→整理货架→整理单据
一、盘点准备 (一)整理货架 实际盘点前两天对货架进行整理,使盘点工作更有序、有效,及早清除不良商品,其整理的重点包括八个方面。
一、盘点准备 (二)预盘点表准备 1、盘点表 2、盘点责任区分配表(小组用) 3、小组盘点安排计划表 4、支援盘点人员安排计划表 5、盘点培训计划表
一、盘点准备 (三)输入电脑排序 1、要求学生每5人一组,把上述五种表格输入电脑中。 2、进行工作分工,并添入相应表格中。 (四)打制盘点表
二、盘点执行 (一)实物盘点 1、工作流程 锁库→进行初点→填写盘点表填黑色联,初点交表→ALC录入电脑→打印初点报表→如果有差异,列出差异表。 2、初点规定
二、盘点执行 (二)复盘确认 1、工作流程 填写盘点表兰色联→ALC录入→如果有差异,列出差异表。 2、复点作业规定(二)复盘确认
二、盘点执行 (三)抽盘检验 1、工作流程 (1)如果无差异,进行抽点抽点有差异,则第三次填红色联至盘点无差异→电脑库存对照 (2)抽点无差异→电脑库存对照 (3)如果与电脑库存有差异,则店长签核调整库存 (4)如果与电脑库存无差异,则结束盘点工作 2、抽点作业规定
二、盘点执行 (四)盘点数据录入 信息录入人员把人工填制的盘点报表录入电脑中。 经主管核查无误后,并由部门经理以上人员签字后,由ALC打印实际盘点报表。
三、盘点处理 (一)系统对账 1、盘点数据输入系统 将盘点数据分两次输入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系统对帐 数据输入后,点击盘点确认,系统自动生成对帐清单。
三、盘点处理 (二)漏盘查询 1、盘点通常会发生下列特殊情况 (1)有货号,无品名或错品名 (2)有品名,无货号 2.处理程序 (1)进行清查 (2)清查后仍无法找出原籍的商品 (3)采购仍无法确认的商品,可以用两种方式处理 (4)属未经许可引进之商品,则追究责任。 (5)注意:不可将不合格产品,过期或变质商品销售给顾客
三、盘点处理 (三)盈亏分析 1、数据审核 2、盈亏分析 (四)数据呈报 数据确认后,将所有相关信息整理后成文,呈报连锁总部。 (五)账面处理 1、差异审核 2、账面调整
流通加工管理 一、流通加工的概念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流通加工管理 2、流通加工的地位 ■流通加工有效地完善了流通 ■流通加工是物流的重要利润来源 ■流通加工在国民经济中也是重要 的加工形式 3.流通加工的作用 ■ 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 方便用户 ■ 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流通加工可将产品利用率大幅提高30%,
4.与生产加工相比较,流通加工具有以下特点: 1. 从加工对象看 2. 从加工程度看 3. 从价值观点看 4. 从加工责任人看 5. 从加工目的看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生产加工的对象是原材料、零配件或半成品 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 生产加工的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工的目的则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 为流通创造条件 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员
二、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 (1)流通加工的出现与现代生产方式有关 (2)流通加工不仅是大工业的产物,也是网 络经济时代服务社会的产物 现代生产方式是什么? 二、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 (1)流通加工的出现与现代生产方式有关 (2)流通加工不仅是大工业的产物,也是网 络经济时代服务社会的产物 (3)流通加工的出现还与人们对流通作用的 观念转变有关 (4)效益观念的树立也是促使流通加工形式 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网络经济时代有什么特征?
三、流通加工的类型 (1)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 (2)为方便消费、省力的流通加工 (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流通加工 根据不同的目的,流通加工具有不同的类型: (1)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 (2)为方便消费、省力的流通加工 (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流通加工 (4)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流通加工
(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 (6)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 (7)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 损失的流通加工 (8)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 合理的流通加工 (9)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 (10)为实施配送进行的流通加工
四、流通加工合理化 一、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为衔接单品种大批量生产与多样化需求的流通加工,加工地点设置在 需求地区,为方便物流的流通加工环节应该设置在产出地 ■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二、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 1. 加工和配送结合 2. 加工和配套结合 3. 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4. 加工和合理商流结合 5. 加工和节约结合
几种典型的流通加工作业 一、钢材的流通加工 剪板加工是在固定地点设置剪板机进行下料加工或设置种种切割设备将大规格钢板裁小,或切裁成毛坯,降低销售起点,便利用户。 和钢板的流通加工类似,还有薄板的切断,型钢的熔断,厚钢板的切割,线材切断等集中下料,线材冷拉加工等。
二、木材的流通加工 ■磨制木屑、压缩输送 这是一种为了实现流通的加工。 ■集中开木下料 实行集中下料、按用户要求供应规格料,可以使原木利用率 提高到95%,出材率提高到72%左右,有相当好的经济效果。
三、煤炭的流通加工 ■除矸加工 是以提高煤炭纯度为目的的加工形式 ■煤浆加工 流通的起始环节将煤炭磨成细粉,本身便有了一定的流动性,再用水调和成浆状,则具备了流动性,可以像其他液体一样进行管道输送。 ■配煤加工 在使用地区设置集中加工点,将各种煤及一些其他发热物质,按不同配方进行掺配加工,生产出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称为配煤加工。
四、水泥的流通加工 1、水泥熟料的流通加工 ■可以大大降低运费、节省运力 ■可按照当地的实际需要大量掺加混合材料 ■容易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大批量、高效率的 输送 ■可以大大降低水泥的输送损失 ■能更好地衔接产需,方便用户
2.集中搅拌混凝土 1.将水泥的使用从小规模的分散形态改变为大规模的集中加工形态; 2.集中搅拌可以采取准确的计量手段,选择最佳的工艺,提高混凝土的 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水泥; 3.可以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提高混凝土质量和生产效率; 4.可以集中搅拌设备,有利于提高搅拌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5.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能大幅度降低设备、设施、电力、人力等费用; 6.可以减少加工据点,形成固定的供应渠道,实现大批量运输,使水泥 的物流更加合理; 7.有利于新技术的采用,简化工地的 材料管理,节约施工用地等。
五、食品的流通加工 (1)冷冻加工 (2)分选加工 肉、鲜鱼在流通中保鲜及装卸搬运的问题,采取低温冻结方式的加工。 农副产品规格、质量离散情况较大,为获得一定规格的产品,采取人工或机械分选的方式加工称为分选加工
(3)精制加工 (4)分装加工 五、食品的流通加工 农、牧、副、渔等产品的精制加工是在产地或销售地设置加工点,去除无用部分,甚至可以进行切分、洗净、分装等加工,可以分类销售。
第二节 包装技术和包装标准化 一、包装概述 二、包装材料、容器及包装技术 三、包装标准化及合理化
一、包装概述 (一)包装的概念 所谓包装,是为保护商品、促进销售而施加的利用包装材料器具进行封闭性保护的技术,具体涉及包装材料技术和包装技法技术。 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作为生产的终点,包装必须根据产品性质、形状和生产工艺来进行,满足生产要求。作为物流的始点,包装完成之后,包装了的产品便可发挥对产品保护的作用和物流的作用,最后实现销售。
(二)包装的功能 1.保护功能: 2.便利功能 : 3.促销功能 : (1)防止物品的破损变形 (2)防止物品发生化学变化(受潮、发霉、变质、生锈等) (3)防止有害生物对物品的影响 (4)防止异物流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 2.便利功能 : (1)便利运输 (2)便利装卸 (3)便利储存 3.促销功能 :
(三)包装的种类 1、按照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类 2、按包装的适用广泛性分类 3、按包装容器分类 4.按包装技术分类 个装、内装、外装 (1)商业包装 (2)运输包装 2、按包装的适用广泛性分类 (1)专用包装 (2)通用包装 3、按包装容器分类 (1)硬包装(袋、箱、盒、瓶、罐 ) (2)软包装 4.按包装技术分类 个装、内装、外装 防潮包装、防锈包装、防虫包装、防腐包装、防震包装、危险品包装
二、包装材料、容器及包装技术 (一)包装材料 1、纸质包装材料 2、木制包装材料 3、草制包装材料 4、金属包装材料 5、纤维包装材料 6、陶瓷与玻璃包装材料 7、合成树脂包装材料 8、复合包装材料
(二)包装容器 1、包装袋 2、包装盒 3、包装箱 4、包装瓶 5、包装罐
(三)包装技术 1、防震保护技术 2、防破损保护技术 3、防锈包装技术 4、防霉腐包装技术 5、防虫包装技术 6、危险品包装技术 7、特种包装技术(充气、真空、收缩、拉伸、脱氧)
三、包装标准化及合理化 (一)实行包装标准化的意义 1、便于提高包装生产率 2、便于识别、使用和计量 3、节约包装材料,降低包装成本 4、保证包装质量,保护产品安全 5、有利于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6、有利于包装的回收复用
(二)物流中的主要包装标准 1.普通货物 2.危险货物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我国也制定有大量的普通货物包装标准 2.危险货物 “二战”后,联合国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集各国运输经验和研究成果编纂成《危险货物运输建议》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宣布危险货物包装与国际要求接轨
(三)包装合理化 1.防止包装不足; 2.防止包装过剩; 3.从物流管理角度,用科学方法确定最优包装 结合产品的装卸搬运手段、方法进行包装 结合产品的保管方法手段进行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