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DNA药物 Recombinant DNA Drug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上南中学 张正国. 胰岛素 C 3032 H 4816 O 872 N 780 S 8 F e 4 血红蛋白 C 1642 H 2652 O 492 N 420 S 12 牛 奶 乳蛋白 C 6 H.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外源基因的表达 主讲:李志红.
第13章 生物药物分析概论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
生物技术制药 张子欣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第六章 细胞因子(cytokine, CK) 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第一节 CK的共同特点 第二节 CK的分类 第三节 CK的生物学活性 第四节.
细胞因子.
第六章 细胞因子(cytokine, CK) 第一节 CK的共同特点 第二节 CK的分类 第三节 CK的生物学活性 第四节 CK受体
黄芪多糖粉 ----控制细菌病毒复合感染的传染性疾病药物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第十三节 基因工程药物制造实例 干扰素是真核细胞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而自然形成的一组复杂的蛋白质。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七章 细胞因子.
第七章 基因工程应用.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Clonging in E.coli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第二章 基因工程制药.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外源基因的表达 主讲:李志红.
重组DNA技术.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Mechanism of RNAi (shRNA/miRNA))
糖尿病流行病学.
2011年分子生物学实验 考 试 安 排 科 学 素 质:10% 实 验 操 作:20% 实验结果与报告:40% 实验原理与理论:30%
欢 迎.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免疫细胞.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疲劳 苍白 贫血 贫 缺乏 软弱无力 心悸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低于正常标准 头晕.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第二章 分子克隆载体 2001年10月17日.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6 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 A 大肠杆菌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特征 大肠杆菌表达外源基因的优势 全基因组测序,共有4405个开放型阅读框架
第六章 外源基因的表达.
第7章 克隆基因的原核表达.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第七讲 外源基因的表达.
第七章 克隆基因的表达. 第七章 克隆基因的表达 克隆基因的表达: 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 导入宿主细胞 外源基因 重组载体 表达载体 在宿主细胞中 表达出蛋白质 提取蛋白 宿主细胞: 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骨质疏松症的遗传学研究(part 2) Hong-Wen Deng, Ph.D. Osteoporosis Research Center
基 因 工 程 (一轮复习) 佛山市第一中学 黄广慧.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根据功能可大致分为六大类: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章 基因工程制药.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胚胎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研究进展.
医学实验技术绪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樊绮诗 教授.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第三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1. 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 原性越强。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重组DNA药物 Recombinant DNA Drugs 三峡大学医学院 盛 德 乔 shengdq@ctgu.edu.cn QQ:834309103

重组DNA药物:应用重组DNA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蛋白质类治疗剂。 重组基因的表达?

克隆基因的表达 表达载体的构建 受体细胞的建立 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

表达体系包括: 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载体 真核表达载体 宿主细胞 大肠杆菌、芽孢杆菌、链霉菌(原核) 酵母、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真核)

1. 原核表达体系 (E.coli 表达体系) 标准: E.coli表达体系的不足: 选择标志 多接头克隆位点 强启动子 翻译调控序列 选择标志 多接头克隆位点 强启动子 翻译调控序列 E.coli表达体系的不足: 不宜表达真核基因组DNA; 不能加工表达的真核蛋白质; 表达的蛋白质常形成不溶性包涵体(inclusion body) ; 很难表达大量可溶性蛋白。

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的结构 除了含有与克隆载体相同的元件之外,还必须含有表达载体所需要的其它元件: 启动子 是DNA链上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起始mRNA合成的序列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常用的启动子有:lacZ启动子 强启动子

核糖体结合位点 SD序列(Shine-Dalgarno sequence)--mRNA中用于结合原核生物核糖体的序列。 SD序列与AUG之间的距离也会影响翻译效率,一般以5~13个碱基为宜 表达载体都含有相应的SD序列及适当长度的SD-ATG间隔距离

终止子 基因或操纵子3′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在表达载体中多放在多克隆位点的下游

表达载体

常用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非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表达的蛋白与天然状态下存在的蛋白在结构、功能、免疫原性方面基本一致。 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表达的蛋白质或多肽的N末端由原核DNA编码,C末端由克隆的真核DNA编码。

这类载体SD-ATG间隔已固定,翻译起始信号组织合理,其表达的蛋白在其N-端或C-端常融合有一段细菌的多肽或蛋白质。 pGEX序列载体 (Pharmacia公司) GST系统 b-半乳糖苷酶系统 麦芽糖结合蛋白系统 蛋白A系统 IgG-Sepharose

表达标签 tag 常用的标签有: 方便蛋白的鉴定和纯化! GST-谷光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多肽 ,凝血酶(Thrombin)水解蛋白去掉GST标签 FLAG-DYKDDDDK,专门设计用于融合蛋白质的免疫吸附纯化 HA (influenza hemagglutinin epitope-YPYDVPDYA)流感血凝素抗原决定簇 His-C末端、N末端、或内部带有6×His标签(His-tagged)的融合蛋白 c-myc (EQKLISEEDL) 方便蛋白的鉴定和纯化!

GST 纯化系统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优点: 遗传背景清楚 用大肠杆菌进行遗传操作的方法非常完善 生长繁殖周期短

表达中的问题 缺乏转录后加工机制,只能表达cDNA; 缺乏翻译后加工机制,不能折叠和糖基化; 融合蛋白形成包涵体(inclusion body),复性后才有活性; 很难表达大量的可溶性蛋白。

为什么建立真核表达系统? 原核表达系统的缺陷:不能对表达的真核蛋白进行正确的折叠和翻译后加工!!!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2. 真核表达体系 真核细胞:酵母、昆虫、哺乳类动物细胞 优点:可表达克隆的cDNA及真核基因组DNA 缺点:操作技术难、费时 2. 真核表达体系 真核细胞:酵母、昆虫、哺乳类动物细胞 优点:可表达克隆的cDNA及真核基因组DNA 可适当修饰表达的蛋白质 表达产物分区域积累 缺点:操作技术难、费时

真核表达载体 真核表达载体的功能元件 原核DNA序列 启动子 增强子 剪接信号 终止信号和加poly(A)信号 筛选标记 新霉素抗性基因 neor 胸苷激酶基因tk

真核表达载体的种类 质粒型载体 病毒型载体 pcDNA系列 Invitrogen公司产品 pCMV-HA Clontech公司产品 逆转录病毒载体 腺病毒载体 昆虫杆装病毒载体

表达载体pcDNA4的物理图谱

转染 —— 将表达载体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方法: 磷酸钙转染 DEAE葡聚糖介导转染 电穿孔 脂质体转染 (Lipofectamine invitrogen 公司产品,实验室常用) 显微注射 转染(病毒载体)

外源基因在真核细胞中 的表达方式 依表达时间长短 表达方式 瞬时表达(一过性表达) 不整合 稳定表达 筛选 分泌表达,非分泌表达 稳定表达 筛选 表达方式 分泌表达,非分泌表达 融合表达,非融合表达

瞬间表达Transient expression :外源基因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不能复制,在细胞中的表达时间较短(2-3天),转染的方法相对简单,耗时较少,适用快速分析. 稳定表达Stable expression :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需要筛选,可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可复制,并可以稳定传代,耗时长,不易成功.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 CHO细胞表达系统 :CHO细胞表达系统能准确进行转录后重组蛋白的加工修饰,表达的糖基化蛋白在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方面与天然蛋白十分接近。 CHO细胞属于成纤维细胞,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而表达的外源产物是胞外分泌的,这样便于产物的下游分离纯化;在CHO细胞内重组基因能高效扩增和表达;CHO细胞贴壁生长,且具有较高的耐受剪切和渗透压能力,可以进行悬浮培养。 幼仓鼠肾(BHK)细胞表达系统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优点: 一是哺乳动物细胞能够表达人或哺乳动物的蛋白质; 二是哺乳动物细胞可对表达的蛋白质进行正确折叠、组装和糖基化等加工,生产有生物活性的产品。

真核基因表达应注意的问题: 载体必须是表达载体 目的基因不能有内含子 克隆过程中不能改变其ORF

基因工程蛋白质类药物 1 2 3 4 5 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类药物 基因工程肽类激素药物 重组溶血栓药物 基因工程酶类药物 重组可溶性受体和黏附分子 5

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类药物 细胞因子是指机体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因子,它们具有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因而有可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生产,用于治疗肿瘤、感染、免疫低下、造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目前已研制成功或正在研制的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类药物主要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集落刺激因子(C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趋化因子、生长因子(GF)和凝血因子(F)等。

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EPO是最早发现并首先运用于临床的造血生长因子, 1985年成功表达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rhEPO成为当前研究开发最成功的基因工程药物。

促细胞生成素的生物学作用 EPO 主要通过促进骨髓中红系祖细胞的存 活、增殖和分化以调控红细胞的生成。 促进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 调控神经元部分功能 对细胞内钙浓度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重组 天然的 hEPO制品一般是从贫血病患者尿中提取的,所以药源极为匮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rhEPO的研究,从胎儿肝中克隆出 hEPO基因, 并研制成功 rhEPO。1985年美国FDA 批准rhEPO作为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 研制rhEPO的主要环节包括: 获得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和建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有效表达系统等。

hEPO基因由5个外显子(共582bp)和4个内含子(共1562bp)组成。外显子共编码193个氨基酸,包括组成信号肽的27个氨基酸。 经人促红细胞生成素cDNA的克隆及其核苷酸序列的测定。 利用PCR技术扩增EPO基因:人胎肝中提取总mRNA →RT-PCR技术克隆hEPO基因。(cDNA) 将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转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系统 为了获得分子结构和生物学活性与天然 EPO相似的rhEPO,选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如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系统、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表达系统、幼仓鼠肾(BHK)细胞表达系统。目前国内外首选CHO 细胞表达系统用来表达生产rhEPO。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乳腺表达系统

促红细胞生成素临床应用 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贫血:这种病只有靠连续输血维持生命,但输血又使病人面临病毒感染和血过量的危险。EPO有刺激红细胞生成,免去慢性肾衰竭病人的输血。 癌性贫血:肿瘤引起的贫血或接受化疗、放疗所引起的贫血。 结缔组织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所致的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促进骨髓造血状况改善。

基因工程肽类激素药物 肽类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产生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循环,局部弥散到相应的组织和细胞与受体特异结合发挥其调节作用,参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 人生长激素、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降钙素、重组人胰高血糖素和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

重组合成胰岛素 胰岛素与糖尿病: 胰岛素的发现对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命运及揭示糖尿病的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意义重大。

胰岛素的结构 人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胰岛素的两个肽链分别为21个氨基酸组成的A链和30个氨基酸组成的B链,氨基酸排列有种属差异。

胰岛素的合成方法 方法一:分别合成A链和B链法 1 9 7 8 年,美国国立医学中心的有

分别合成人胰岛素A链、B链的人工基因,(把甲硫氨基酸基因引入其中,以色氨酸合成酶基因作为启动子)制备A链和B链的质粒。 将两者混合,在二硫代苏糖醇存在下形成二硫链,合成了 “ 生物合成的 人 胰 岛 素 (BHI) ” 分别引入大肠杆菌K12,并使其增殖

即先合成人胰岛素的前体,即胰岛素原,再用酶切除C肽而制备人胰岛素。 方法二:通过合成人胰岛素原的方法 即先合成人胰岛素的前体,即胰岛素原,再用酶切除C肽而制备人胰岛素。 A链 C肽 B链

引入大肠杆菌K-1 2 株,生成与色氨酸合成酶相连的人胰岛素原 合成人胰岛素原的DNA 引入大肠杆菌K-1 2 株,生成与色氨酸合成酶相连的人胰岛素原 以溴化氰切断、 纯化 在β-巯基乙醇存在下使胰岛素原分子折叠,在正确的位置 形成二硫键 精制 用胰蛋白酶切断C 肽、用羧肽酶B除去B链C端残留的精氨酸,即生成胰岛素

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纯化 影响分离纯化的主要因素 产物活性、纯度和杂质 产物表达形式和表达水平 产物本身的分子特性 产物的用途和需求量

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控制 与传统药品生产的区别 因此,必需要严格控制药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利用活细胞作为表达系统,产品为蛋白质,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 产品的制备过程中,药物容易发生变化. 参与人体的生理调节作用,极微量就可产生显著效应,在性质或剂量上不能有任何偏差. 因此,必需要严格控制药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有效。

基因工程药物的特点 分泌量极低而生理药理活性极高 具有细胞和组织特异性 多数细胞因子具有多功能性 细胞因子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具有低免疫原性

基因工程药物的质量要求 提供表达体系及工程菌的详细资料。 提供培养方法,纯化方法、除去微量杂质的方法等。 要求进行理化鉴定,包括产品的特征、纯度及与天然产品的一致性。 要求进行外源核酸和抗原检测 与天然产品进行生物活性或效力试验的比较 进行动物毒性试验 要有足够的对人体的安全性资料 必须经过临床试验,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因工程药物的质控要点 1)原材料的控制: 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 克隆基因的序列 2)生产的控制: 原始细胞库 有限代次的生产 连续培养生产    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    克隆基因的序列 2)生产的控制:    原始细胞库    有限代次的生产    连续培养生产    分离纯化

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产品的鉴定: 纯度分析 方法:电泳法、免疫学分析法、受体结合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内容:氨基酸成分分析、肽图分析、蛋白质浓度及分子量测定、蛋白质二硫键分析 纯度分析 目的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产物杂质检测 宿主细胞蛋白、病素和细菌等微生物、热原质、内毒素、致敏原及DNA等

生物活性测定: 体内生物活性测定:根据目的基因产物的 生物学特性,建立适合的生物学模型 体外生物活性测定:细胞培养计数法等 安全性评价: 除一般安全性要求外,还要根据基因工程产品本身的结构特性,进行某些药物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 稳定性考察: 对纯度、分子特征和生物学效价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产品一致性的保证:

几种常见基因重组药物 重组人胰岛素(rh-Insulin)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 本品是最早上市(1982年)的基因重组药物。我国以大肠菌或酵母菌为工程菌的生产也已获得成功。本品减少了动物胰岛素的过敏反应。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 促进长骨的软骨生长区而增加长度,增加肌细胞数目和体积等作用而促进生长。

重组人干扰素(rh-IFNs)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 调节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增加NK细胞、TC细胞杀伤力;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活动;直接抑制及杀伤肿瘤细胞。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的效应。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 促进T细胞、NK细胞增殖,增强其杀伤活性;促进Β细胞增殖及分泌免疫球蛋白;促进巨噬细胞分泌TNF,增强其杀伤活性;诱导产生LAK及TIL细胞。用于肾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结肠癌、肺癌以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癌性胸腔积液等肿瘤疾病的治疗。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直接杀伤肿瘤作用最强的生物活性因子,可引起肿瘤组织出血性坏死,并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射线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用于各种肿瘤治疗。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 为促进红细胞生成的造血因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肝细胞分化为原红细胞,加速幼红细胞的分裂增殖,促进网织细胞的成熟释放及血红蛋白的合成。用于治疗实施血透患者伴发的肾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