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 洋山港 洋山港 07港航4 彭丽纯
洋山港址位于杭州湾长江口外的崎岖列岛,西北距上海南汇芦潮港约30公里,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离上海最近的具备15米水深的天然港址。整个洋山港工程规划至2020年,建设码头深水岸线总长超过10公里,布置集装箱深水泊位3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300万标准箱以上。
洋山港的基本状况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由港区、东海大桥、沪芦高速公路、芦潮港陆域配套工程等四部分组成。港区工程建设码头岸线1600米,将建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同时兼顾8000标准箱集装箱船舶靠泊,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20万标准箱,陆域面积约1.7平方公里。东海大桥始于南汇芦潮港客运码头东侧约4公里、靠背约1.4公里的海滩与现大堤的交接处,终于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小城子山,总长31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沪芦高速公路北起A20公路(外环线)环东二大道立交南,至东海大桥登陆点,全长43公里。芦潮港陆域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港新城,新城以深水港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万,最终将建成为一个生态型、信息化、港口产业发达、具有国际通行制度、有着独特风貌的滨海园林城市。
码头整体
建设洋山港的重要战略意义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航运市场正在迅速走向一体化、网络化,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也越来越明显,就是在全球市场上争夺航运中心地位,抢占航运制高点。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巨大、腹地辽阔的国家,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如果没有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分工与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就是要代表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城以港兴、港为城用,上海有条件、也有能力承担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航运中心竞争的重任。
刻不容缓 无论是从国际港口竞争态势看,还是从上海航运自身发展的需要看,缺乏深水码头泊位和深水航道,已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大制约瓶颈,加快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刻不容缓。 首先,从国际航运业发展趋势看,具备-15米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已经成为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加快,国际航运业呈现出经营联盟化、船舶大型化、运输干线化的发展趋势,并对全球航线结构和港口功能布局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从航线结构看,逐步形成了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航线网络;从港口功能看,逐步形成了枢纽港与喂给港分工明确的布局。一些重要港口航线航班密度迅速增加,由于“马太效应”的集聚作用,而成为全球干线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成为战略性枢纽港,只有这类港口才能成为21世纪的国际航运中心。因此,上海要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就必须适应国际航运市场发展的趋势,尽快建成具有-15米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其次,从东北亚港口竞争态势看,缺乏-15米水深的港区,已成为上海参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的主要瓶颈。东北亚主要港口竞争国际航运中心十分激烈,其核心是竞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而不是洲际班轮一般挂靠港。这些年,东北亚地区的一些港口相继提出扩建、新建-15米以上深水港区的计划,并开始实施。因此,如果洋山深水港区不能尽早建成,上海港就会沦为东北亚几个大港的支线港和喂给港。 最后,从上海港自身发展看,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深水枢纽港迫在眉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28%,2004年达到1455万标箱,稳居世界第三大集装箱港地位,今年预计可突破1800万标箱。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港口吞吐能力的严重不足。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泊位仅28个(不含洋山一期),年设计吞吐能力仅960万标箱。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缺乏深水码头和航道,已成为制约上海港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快洋山深水港区建设迫在眉睫。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凝聚着几代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广大专家、学者和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 在1992年的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将深水港建设列为上海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之首。专家先后对北上(罗泾)、东进(外高桥)、南下(金山咀)等建港方案进行过论证,但都因航道水深不够、岸线不足等原因而作罢。1995年9月,提出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南汇芦潮港约30公里的大小洋山岛建深水港的设想。 自1996年5月正式开展洋山深水港区选址论证,到2002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6年多。共有国内外近200家专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6000多人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新港址论证和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专题研究200多项;参加各专题成果评审和咨询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达1000多人次,其中中科院、工程院院士100多人次。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咨询会、评审会,集中一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科研技术人员,对从港址论证、工程立项到开工建设全过程进行研究论证,对港口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地质、水文、气象、环境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力求把洋山深水港区工程建成一个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工程,充分体现了科学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
洋山港建设情况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长江口外上海南汇芦潮港东南,距离南汇芦潮港27.5公里,距离国际航线仅104公里,是离上海最近的具备15米以上水深的合理港址。具体来说,有四点:一是具备建设-15米水深港区和航道的优越条件。洋山海域潮流强劲,泥沙不易落淤,海域海床近百年来基本稳定。二是能确保船舶航行及靠离泊安全。港区工程方案经过模型试验反复论证,表明工程实施后,对自然条件基本无影响,能维持原有水深,而且大小洋山岛链形成天然屏障,泊稳条件良好。三是工程技术经济可行。工程水域地质条件良好,具备建港条件;另外,建设长距离跨海大桥世界上也有先例。四是符合世界港口向外海发展的规律。 洋山深水港区总体规划至2012年,可形成10多公里深水岸线,布置30多个泊位,通过能力1500万标准箱以上。 一期工程包括港区工程、东海大桥、芦潮港辅助配套工程等三部分。
1、港区工程 建设5个7~10万吨级泊位,可停靠全球最新一代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码头岸线长1600米,陆域面积1.53平方公里,年吞吐能力300万标准箱以上。 2、东海大桥 始于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终于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城子山,总长约3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面宽31.5米,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大桥全线设5000吨级主通航孔(通航孔净空高40米)和1000吨级、500吨级辅通航孔各一处。 3、芦潮港辅助配套工程 布置于东海大桥登陆点附近,相对独立,其主要功能是为洋山深水港区配套服务,包括口岸查验区、辅助作业区和危险品作业区,以及供水、供电、通信等综合性辅助设施。
整齐的岸吊
一二期码头
今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工程——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开港、保税港区封关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加快确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推进我国由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创造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国际航运中心硬件设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将改写上海没有-15米以上深水航道和深水码头、泊位的历史,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可以全天候满载进港作业,为提升上海港的枢纽地位,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硬件设施条件。 二是在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只有硬件还不够,还必须有软件支撑,要有吸引力的国际中转政策。200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我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它由规划中的小洋山港口区域、东海大桥和与之相连的陆上特定区域组成。其中,小洋山港口区域面积2.14平方公里;陆地区域位于上海市南汇区芦潮港,面积6平方公里。洋山保税港区实行封闭管理,港区和陆地区域参照出口加工区的标准建设隔离监管设施。 洋山保税港区集目前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三方面的政策优势于一体。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洋山深水港区与洋山保税港区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既大大提升了航运基础设施的能级,又扭转了我国与周边国家港口竞争的政策劣势,对显著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聚辐射和国际中转功能,具有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 未来5-15年,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非常关键的时期。目标是:2010年,基本确立国际航运中心地位;2020年,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将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开港为契机,坚持立足国家战略,始终站在全局高度,继续发扬“大团结、大联合、大协作”精神,紧紧依靠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市,运营好、管理好洋山深水港区,加快后期工程建设,完善保税港区政策和功能,优化航运发展环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全力以赴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更好地为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洋山港之最 程总投资额143.1亿元。其中,港区工程72亿元(包括航道工程和芦潮 港后方辅助配套工程),东海大桥工程71.1亿元。 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港口。根据初步设计概算,洋山深水港一期工 程总投资额143.1亿元。其中,港区工程72亿元(包括航道工程和芦潮 港后方辅助配套工程),东海大桥工程71.1亿元。 轻松应对世界最大集装箱船。洋山港一期工程竣工后,将建成深水 岸线1600米,5个集装箱泊位,年吞吐能力达300万标准箱。5000标准 箱以上、吃水13—15米的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可以自由进出,世界上 最大的、装载8000箱的集装箱船也可游刃有余。 国内最长的外海大桥。东海大桥始于南汇芦潮港,直达小洋山,总 长31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长度首屈一指的外海大桥。 “十五”期间上海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一次提出“百年无大修”。东海大桥的建设,打出了“百年无大修”的质量标准,这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还是第一次。 离上海最近深水合理港址。洋山深水港具备15米以上水深,距离南汇芦潮港27.5公里,距离国际航线仅68公里,是上海周边最近的深水天然良港。 装卸速度世界一流。洋山港一期工程规划,在码头岸边每百米装置一台起重机,装卸速度可与国际深水港“老前辈”香港、新加坡等相媲美。
洋山港建设10大节点 2002年4月28日位于小洋山岛与镬盖塘岛之间全长1189.59米的北围堤工程开工,2003年2月25日全线合龙。 2002年6月26日1600米码头开工,2003年9月8日完成驳岸桩基施工,2003年12月10日完成全部桩基工程。 2002年12月4日围海造地、陆域形成抛吹填砂开工,到2004年6月26日完成2500万立方米,吹填面积125万立方米。
2003年3月13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设工程可行性报告及开工报告,经国务院第56次办公会议审核通过。 2003年12月25日小洋山隧道开工,2005年5月20日施工完毕。 2004年12月24日一期工程港桥连接段全面贯通。 2005年6月27日15台集装箱桥吊、45台轮胎吊开始上岛,9月20日全部安全上岛。 2005年9月7日自来水通过东海大桥正式向小洋山供水。 2005年11月25日一期工程接受国家公安部、交通部、海关总署、质监总局、总参部5个部委联合验收小组的口岸验收。 2005年11月29日一期工程接受国家10个部委联合验收小组的保税港验收。
上海洋山港开埠冲击区域港口 洋山港建成启用后,上海迈向国际航运中心又跨出重要一步。 洋山港一期工程的启用,周遭国家开始担心它的磁吸效应;不仅近 在咫尺的韩国釜山港紧张,连远在欧洲的荷兰鹿特丹、德国汉堡都因应准备。洋山港的威力,多少已影响台湾。 洋山港影响的不仅是全世界,连大陆其他港口也饱受威胁,影响最大的是宁波北仑港。 上海没有深水码头,始终是个缺憾,也限制上海航运中心的发展,于是看中南边隶属浙江宁波的大小洋山,在北京中央背书下,拿走大小洋山的港埠管理权,一度让浙江十分不快,忧心洋山港会危及宁波港的发展。 对其他竞争的国际港口来说,韩国第一大港釜山港有分析指出,洋山港启用后,釜山港将减少百分之卅的货物处理量,韩国将投资九十亿美元的计划因应。荷兰鹿特丹港也决定每年投资一点五亿欧元扩大港口。鹿特丹去年的吞吐量是八百四十万个标准柜,排名第七,紧追排名第六的高雄港。 洋山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受限制的廿四小时装卸货物,同时不必再透过境外其他港口辗转出口货物。 根据世界海运年会的资料,近两年,大陆占世界海运贸易增长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洋山港建成后,可把长江内地的货物连通世界各地,物流成本至少降低百分之四十,长江也将因出海口瓶颈的打通成为“黄金通道”,国际竞争力大大提升。
洋山港迎来世界最大集装箱船 10月23日凌晨,法国达飞轮船旗下世界最大集装箱船家族的“达飞维拉”(CMA CGM VELA)船靠泊洋山深水港,顺利完成该船的全球首航。 据介绍,“达飞维拉”满载可装11000个标准集装箱,是全球目前航行的最大集装箱船之一,也是法国第一、世界第三大集装箱航运集团达飞轮船目前运营的最大集装箱船。全船长347米,宽45米,甲板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 “达飞维拉”)船此次选择靠泊洋山深水港,表明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其地位已经得到包括达飞在内的国际航运界的普遍认可,而旨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的洋山深水港也正日益显现她对国际航运公司的魅力和吸引力。
THANK YOU THANK YOU 制作者 o7港航4班 彭丽纯 相关视频连接 http://v.ku6.com/show/CMckI_UK5hciPBg-.html 制作者 o7港航4班 彭丽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