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四章 核酸类药物 第一节 核酸类物质的分离提取及其发酵生产 一、 RNA 与 DNA 的提取与制备 (一) RNA 的提取与制备 1. 工业用 RNA 的提取 ( 1 ) RNA 及其工业来源 通常在细菌中 RNA 占 5 % -25 %,在酵母中占 2.7 %~ 15 %, 在霉菌中占 0.7%~28%,
Advertisements

浙江省普陀中学 张海霞 例谈高中生物 一轮复习有效性的提高 一轮复习有效性的提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目标? 1 、知识: 提高审题能力 强化、突出主干知识。 易化、突破难点知识。 细化、整理基础知识。 2 、能力: 提高解题技巧 提高表达能力.
第 40 章 抗恶性肿瘤药 2 第一节 概述 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较高, 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常见病。病因, 发病 原理尚未完全清楚, 但采用手术、放射、 药物、免疫疗法, 或多或少能够起到缓 解和延长生命的作用。
第 7 章 辅酶. 维生素的定义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 可少的一类有机物质。 维生素一般习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 大类。其中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直接 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 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模拟四生物试题讲评 最高分 牛婷婷 赵春军贾瑞军 最高分 重点 军检 普通 不过线 一、试卷的整体评价与分析 1 、考情分析.
第 二 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d.
生 物 的 新 陈 代 谢生 物 的 新 陈 代 谢 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几点说明 1 、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来源、去向 三个来源: 食物中 XX 的消化、吸收 自身 XX 分解 其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向: 合成 XX (或贮存) 氧化分解供应能量 转化为其他物质.
第 30 章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 二.氨基酸分解代谢 1 、转氨基作用 2 、氧化脱氨基作用 3 、联合脱氨作用 4 、脱羧作用 5 、氨的命运 三、尿素的形成 四、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五、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 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基础上。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六章 维生素和辅酶 一 维生素B1与羧化辅酶 二 维生素B2与黄素辅酶 三 泛酸和辅酶A 四 维生素PP和辅酶Ⅰ、辅酶Ⅱ
矿物质与畜禽营养 项目目标 理解矿物质的营养原理;能应用矿物质的营养特点,预防和治疗畜禽矿物质元素缺乏症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江苏大丰南中 殷宝宽.
全新蛋白质 ——蛋白质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设想利用已积累的蛋白质肽链形成二级和三级结构等知识,配合多肽合成手段,像建筑师那样,按照人们所需的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或催化性质,设计并合成出具有预定的三度空间结构和性能符合要求的全新蛋白质。预计全新蛋白质研究在酶蛋白和膜蛋白的研究和模拟中将有重大的作用。
基因工程及应用.
第一章 工具书.
§12-3 蛋白质(Protein) 一、蛋白质的结构(p378)
第30-31章、 氨基酸代谢.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第十一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形势与政策》 全体老师祝愿 同学们新学期 新起点,取得 更大成绩,拥 有更多亮点!.
第 六 章 脂 类 代 谢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三酯酰甘油的中间代谢 第三节 类脂代谢 第四节 血 脂.
第七章 脂类与脂类代谢.
脂肪的合成代谢 (一) 原料、来源 1、脂肪合成原料 脂肪酸和甘油。 生物体能利用糖类或简单碳原物质转化为脂肪酸。
第九章 脂 类 代 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反转录作用(逆转录) 一、DNA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①在医药卫生方面,基因工程有哪些应用和前景?
第二十三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33章、 核苷酸代谢.
第七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主讲教师:王爱红 延大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八 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萧蓓蕾.
第 八 章 核 苷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抗恶性肿瘤药物.
Chap 9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1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 功能 Nucleic Aci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生 物 氧 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3.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十三章 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核酸和核苷酸不是营养上的必需成分。首先,核苷酸很少能被细胞直接从外界摄取,而主要是利用少数几种氨基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核糖-5-磷酸、CO2等作为原料从头合成的,或者利用细胞内的游离碱基或核苷进行补救合成。其次,核酸的降解也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第 八 章 核 苷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第四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生 物 氧 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课 酶和ATP.
第11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主讲教师:刘琳.
Nucleotides metabolism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第十二章 核苷酸代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Nucleotides metabolism
第九章 核苷酸的代谢 Nucleotide Metabolism
第 八 章 核 苷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Degradation of nucleic acid &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第24章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血 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称为血糖。按真糖法测定,正常空腹血糖浓度为3.89~6.11mmol/L(70~100mg%)。
第4章 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 (bioenergetic and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二节 DNA复制的酶学.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生物總複習 陳思婷老師編輯.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实验目的: 1、了解PCR反应原理; 2、掌握PCR扩增的基本操作步骤
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 平淡,是成功路上的驿站 走上成功讲台 --从评委视角谈魅力课堂! 温州市第八中学 李先明
医学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孙黎光.
Chapter 6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目的要求: 一、掌握核苷酸的代谢特点 二、熟悉核苷酸抗代谢物 三、了解核酸的消化、吸收

主要内容     概述 一、嘌呤核苷酸代谢 二、嘧啶核苷酸代谢 三、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概述 食物核蛋白 胃酸 核酸(DNA或RNA) pr (1) 食物核酸消化 核酸酶 (2) 体内细胞合成(主要) 单核苷酸 核苷酸酶 磷酸   核苷       碱基 磷酸戊糖 pr 核苷磷酸化酶 (1) 食物核酸消化 (2) 体内细胞合成(主要) —故核酸不属营养必 需物质。 1、体内核苷酸来源 消 化 吸 收 2、食物核酸消化吸收

第一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 从头合成途径 (de novo synthesis pathway) 补救合成途径 第一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从头合成途径 (de novo synthesis pathway) 合成代谢 补救合成途径 (salvage synthesis pathway)

从头合成途径: (肝、小肠黏膜、胸腺) 机体利用氨基酸、CO2、一碳单位及5-磷酸核糖等小分子物质经过连续酶促反应合成 核苷酸的过程; 补救合成途径:直接利用现成的碱基,经简 (脑、骨髓) 单反应合成核苷酸的过程。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主要特点: 合成部位:肝(主要)的胞液中; 原 料:5-磷酸核糖; 嘌呤碱基环上9个原子分别 原 料:5-磷酸核糖;      嘌呤碱基环上9个原子分别      来自一碳单位、CO2、天冬氨      酸、甘氨酸和谷氨酰胺。

嘌呤核苷酸环上原子来源 2 1 6 5 4 3 7 8 9 一碳单位

合成过程:   1、首先合成肌苷酸(IMP)。   5-P-R 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 以PRPP为基础,将以上各原料逐步经过  连续酶促反应结合成IMP ; 2、由IMP转变成AMP与GMP。

5-P-R-1-PP 5-P-R H2N-1-R-5-P ATP AMP PRPP合成酶 5-P-R-1-PP (5-磷酸核糖焦磷酸) 5-P-R (5-磷酸核糖) 谷氨酰胺 谷氨酸 酰胺转移酶 H2N-1-R-5-P (5´-磷酸核糖胺) 谷氨酰胺、甘氨酸、 一碳单位、CO2及天 冬氨酸的逐步参与 AMP IMP GMP

ATP ATP 消耗6个ATP ATP ATP ATP ATP 肌苷酸(IMP)

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主要特点: 合成部位:肝细胞为主的胞液中; 原 料:5-磷酸核糖; CO2、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嘧啶环合成的原料 天冬氨酸 谷氨酰胺 CO2

合成过程:1、先合成嘧啶环,再添加PRPP       成UMP;    2、UMP转变为CTP;    3、dUMP转变为dTMP。

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基本过程 CO2 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CTP 乳清酸 UMP dTMP UMP —尿苷酸(一磷酸尿苷) CTP —三磷酸胞苷 嘧啶环的原料 CO2 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CTP ② PRPP 乳清酸 UMP dTMP ① ③ (嘧啶环) UMP —尿苷酸(一磷酸尿苷) CTP —三磷酸胞苷 dTMP—脱氧胸苷酸(一磷酸脱氧胸苷)

+NH2 dTMP合成酶 CTP

三、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嘌 呤 核 苷 酸 补救 I 合 成途径 A G 1、过程简单 PRPP IMP AMP GMP CO2 一碳单位 谷氨酰胺 甘氨酸 天冬氨酸 从头合成 I 补救合成 A 补救合成 G 补救合成

① 腺苷磷酸化酶或腺苷激酶途径 腺嘌呤 + 1-磷酸核糖 腺苷 + 磷酸 腺苷 + ATP 腺苷酸 + ADP

Lesch-Nyhan syndrome(莱-尼综合症) 又称自毁容貌症,为X-连锁隐性遗 传的先天性嘌呤代谢缺陷病。 ② 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途径 嘌呤 + PRPP 嘌呤核苷酸 + PPi Lesch-Nyhan syndrome(莱-尼综合症) 又称自毁容貌症,为X-连锁隐性遗 传的先天性嘌呤代谢缺陷病。 疾病的生化本质: 源于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缺陷。   见于男孩,以行为异常、智力发育缺陷构成的典型临床综合征,患儿有高尿酸血症。 因脑发育不全、智力呈低下;患者在发病时会毁坏自己的容貌,如咬伤自己的嘴唇、手和足趾或用各种器械把脸弄得狰狞可怕,故亦称自毁容貌症;高尿酸血症引起早期肾脏结石,随后难溶的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逐渐出现痛风症状。

U C 嘧啶补救合成途径 PRPP UMP CMP dTMP 从头合成 OMP ① 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途径 ② 嘧啶核苷激酶途径 补救合成 CO2 天冬氨酸 谷氨酰胺 从头合成 OMP ① 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途径 尿嘧啶 + PRPP 尿苷酸 + PPi 胞嘧啶不能直接与PRPP反应 ② 嘧啶核苷激酶途径 U C 补救合成 嘧啶核苷 + ATP 嘧啶核苷酸 + ADP

  2、意义 ⑴ 节省能量及减少氨基酸的消耗; ⑵ 对缺乏从头合成途径所需酶的组织,如 人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脑、骨髓、脾等, 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四、三磷酸核苷的合成 NMP NDP NTP ATP ATP ADP ADP N:代表 A、G、C、U 合成RNA的原料 一磷酸核苷激酶 二磷酸核苷激酶 NMP NDP NTP ATP ADP ATP ADP N:代表 A、G、C、U 合成RNA的原料

五、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在核苷酸的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而成 dUMP dTMP dTTP dUDP dNTP 合成DNA的原料 NADPH+H+ NADP+ H2O NDP dNDP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在核苷酸的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而成 dUMP dTMP dTTP dUDP dNTP 合成DNA的原料 (A、G、C)

总结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过程总结 5-磷酸核糖 PRPP IMP CO2+Gln H2N-CO-P OMP AMP GMP UMP dUMP dTMP ADP dADP dGDP GDP UDP dUDP CDP dCDP dTDP ATP dATP dGTP GTP UTP CTP dCTP dTTP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过程总结

第二节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部位:肝、小肠; 2、过程:终产物—尿酸。 特点:嘌呤环不被打破,产物微溶于水。

沉积在关节和软骨等处 痛风症 3、痛风症 正常人血浆尿酸含量0.12~0.36mmol/L (2-6mg%)。 由于嘌呤代谢异常,使尿酸生成增多, 血尿酸增加0.48mmol/L(>8mg/dL),会形 成难溶的尿酸盐晶体; 沉积在肾脏等处肾结石、尿路结石; 沉积在关节和软骨等处 痛风症

进食高嘌呤膳食 体内核酸大量分解 肾脏疾病尿酸排泄障碍 血中尿酸↑ 临床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生成治疗痛风症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部位:主要在肝脏 2、终产物: C/U终产物:β-丙氨酸、NH3、CO2 ; T终产物:β-氨基异丁酸、NH3、CO2 ; 3、特点:嘧啶环被彻底打破,产物均易溶、 于水。

NH3 尿嘧啶←胞嘧啶 胸腺嘧啶 β-脲基丙酸 β-脲基异丁酸 β-丙氨酸 β-氨基异丁酸

第三节 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抗代谢物(antimetabolite)是指在化学 结构上与正常代谢物相似,具有竞争性拮抗 正常代谢的物质。

抗代谢物作用原理 抗代谢物 竞争性抑制 正常代谢物 酶 阻断核酸、蛋白质合成

一、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嘌呤碱基类似物 氨基酸类似物 叶酸类似物 6-巯基嘌呤 6-巯基鸟嘌呤 8-氮杂鸟嘌呤等 氮杂丝氨酸等 氨蝶呤 氨甲蝶呤等

二、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1、5-氟尿嘧啶(5-FU):   其结构与U相似,在体内5-FU转变为FdUMP (一磷酸脱氧核糖氟尿嘧啶核苷),FdUMP与 dUMP结构相似,是脱氧胸苷酸合成酶的抑制 剂,阻止dTMP合成。  2、氮杂丝氨酸 3、氨甲蝶呤(MTX) 4、阿糖胞苷

嘧啶合成 的抗代谢 物的结构

某些改变了核糖结构的核苷类似物

5-FU和氨基喋呤的抑制作用 (-) dUMP dTMP N5, N10-CH2-FH4 FH2 氨基喋呤 FH2还原酶 5-FU 5-FdUMP (-) dTMP合成酶 dUMP dTMP N5, N10-CH2-FH4 FH2 FH2还原酶 (-) 氨基喋呤

抗代谢物的研究对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 和开发新药十分有益。

CO2、ASP、Gln、5-磷酸核糖(二天都苦)  嘌呤核苷酸: 一碳基团、CO2、Asp、Gly、Gln、5-磷酸核糖; (一二天甘苦) 核苷酸代谢总结: 从头合成途径—原料 补救合成途径 合成    嘧啶核苷酸: CO2、ASP、Gln、5-磷酸核糖(二天都苦) 嘌呤核苷酸:尿酸 嘧啶核苷酸:β-氨基酸、NH3、CO2 分解终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