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 intercostal neuralgia),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神经支配区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的一种经常性症状。病理变化属于周围神经病性改变,即神经轴突变性,节段性脱髓鞘,髓鞘再生和变性变化。
原发性肋间神经痛为肋间神经炎症引起,原因尚不明确。继发性肋间神经痛是因为肋间神经附近的组织或器官发生病变,牵拉、压迫、反应性肿胀或破坏肋间神经,出现肋间神经痛症状。
症状:自背部胸椎开始,沿肋间神经走行方向至前胸部或腹部,放射性痛。为经常性疼痛,浅表、刀割样,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动作所激发,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髓肿瘤引起的疼痛可以是持续性的,晚间当病人仰卧数小时后疼痛加重。
体征:沿肋间神经痛区的相应皮肤的感觉过敏,压痛,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著。 有些病人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如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者,则有恶液质,脊椎骨破坏等症状;病毒感染性脊神经节炎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常伴有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病毒性神经炎引起的肋间神经痛,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背根神经节,在其神经支配区的皮肤上产生成串的水疱和丘疹,而以水疱为多见,按肋间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同时伴有一个或几个邻近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神经痛。
为了确定肋间神经痛的病因,应注意病史及体格检查。另外,胸椎X线摄片、CT检查、腰穿脑脊液动力试验与化验检查亦有重要意义。 心绞痛在深呼吸时不加重,硝酸甘油含服可以缓解,此点可与肋间神经痛鉴别。 内脏牵拉痛、肋尖综合征也应注意与肋间神经痛鉴别。
治疗措施 对继发性肋间神经痛,首先应对病因治疗,同时采取对症治疗;对原发性肋间神经痛主要是对症治疗。 作为症状治疗的方法,疼痛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同时可服用镇静、止痛剂。
(一)刺激法: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SSP、HANS、TEHNS)及局部理疗均有一定止痛效果,但对慢性顽固性疼痛者,效果常不稳定。
(二)药物治疗:1、抗惊厥药,卡马西平片,依据个体差异调整药量,维持量为0. 6-1 (二)药物治疗:1、抗惊厥药,卡马西平片,依据个体差异调整药量,维持量为0.6-1.2g/日;2、阿片类,可用弱阿片类曲马多胶囊50mg,4-6次/日;双氢可待因缓释剂,60-120mg,口服;痛立停(+纳络酮)缓释剂100mg,3-4次/日;强阿片类可用吗啡、芬太尼贴剂;非阿片类镇痛药可用布洛芬缓释剂600mg,3-4次/日;双氯芬酸胶囊25mg,3-4次/日;扑热息痛片500mg,4-6次/日。
(三)局部/区域治疗:1、神经阻滞疗法:对疼痛剧烈、或慢性顽固性疼痛,十分有效。椎旁脊神经根阻滞最佳,其效果确切,且对根性肋间神经痛亦有明显疗效。其次,较为简便的方法是选择肋间神经阻滞。以上两种方法均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有局部明显压痛点者,如陈旧性肋骨骨折痛点、胸部手术后肋间切口瘢痕中痛点,实施局麻药加激素的封闭疗法,有时可显奇效。硬膜外腔阻滞,对于难以辨别根性或末梢性肋间神经痛者,或末梢性肋间神经痛累及后支者,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阻滞治疗方法。
对于慢性顽固性肋间神经痛者,可以保留硬膜外导管,进行连续或定期注药。硬膜外导管可用硬膜外穿刺针作一皮下隧道,皮内部分留一些缓冲,仔细固定,硬膜外导管外口以火烧闭,每次注药后剪掉注药口再次烧闭之。如此,可以保留数周。
(四)神经松解术:以50-100%乙醇,或6—10%酚甘油,或5-10%铵盐水,对传导神经进行非永久性破坏,亦即长时间阻滞。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