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传播的风险防范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内 容 生物学特性概述 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感染途径及潜在暴露结果 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自然宿主和易感人群 预防和治疗措施
寨卡(Zika)病毒发现与疫情 1947年于乌干达监测丛林黄热病时在猕猴中首次发现。 1952年,于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Zika病毒。 2007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群岛(Yap)首次发现Zika病毒病暴发疫情,病毒由东南亚输入,在东南亚流行至少50年,也是首次发现在亚非大陆以外传播。2010年柬埔寨发生一例儿童病例。 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报告暴发疫情。
2015年以前, 暴发疫情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 2015年5月,巴西发现首例确诊Zika病例,泛美卫生组织(PAHO)发出警告 ,巴西政府估计有150万人感染Zika。目前在美洲多个国家暴发,12月份波多黎各报告首例确诊病例。美国输入性病例增多,但尚未发现本地传播。 目前,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均有Zika病毒病疫情暴发
寨卡病毒的发现 1947年首先从乌干达Zika森林的猴血清中分离到寨卡病毒 1948年在同一地区的非洲伊蚊中分离到寨卡病毒 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发现人感染寨卡病毒 1954年从西非“黄疸”暴发中的病人分离到寨卡病毒
曾发生Zika病毒传播的国家
2015-2016美洲有确诊Zika病毒感染的国家
Zika病毒生物学特性概述 Zika病毒为有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分类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可分为亚洲和非洲遗传进化分支。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 黄病毒属包含53个种,其中27种经蚊传播,12种经蜱传播,14种病毒 传播媒介尚不清楚。 黄病毒科成员共同特征:①病毒呈球状,直径约为40~70nm,衣壳蛋 白和单股正链RNA基因组构成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外层脂质包膜; ②病毒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③病毒在细胞质内复制; ④基因组RNA具有mRNA,复制模板RNA和遗传物质RNA三种作用;⑤RNA 复制完全在细胞质内进行,合成全长负链RNA,形成中间体;⑥子代 病毒出芽到细胞内膜结构(ER)中,然后通过宿主细胞分泌通路,最 终转运至包膜,成熟释放。
这类病毒能在节肢动物(如蚊、蜱、白蛉等)体内增殖,对节肢动物不致病,但可以通过昆虫叮咬传染给脊椎动物或人,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 大多数的病毒引起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呈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脑炎或脑脊髓炎以及全身性感染等。 由于节肢动物既是储存宿主又是传播媒介,其分布受地理与气候的影响,故所致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在我国,主要的黄病毒成员有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和登革热病毒
部分黄病毒的分布
我国输入性病例 1、患者,男,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 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2月8日,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当地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病例为疑似塞卡病毒感染病例并上报国家卫计委,同时于当晚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2月9日,国家卫计委组织的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复核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2月14日治愈出院。
2、广东确诊的这名患者为男性,28岁,近年在委内瑞拉经商。今年2月12日,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卫生检疫人员对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现场红外测温仪报警,卫生检疫人员马上根据红外图像找到了这名旅客,进行医学排查,并最终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在入境口岸首次检出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患者收治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在小便里和唾液里均发现病毒。
3、2月14日下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深圳皇岗口岸入境旅客中,检疫发现一名来自萨摩亚的男性旅客体温偏高。工作人员立即对其实施医学排查,结果显示该患者38岁,中国国籍,长期居住在浙江省义乌市,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38.5℃,有咽红症状,自诉有头痛症状。经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其2月2日从杭州出发,经香港、斐济转机赴萨摩亚旅游。14日,其从萨摩亚出发,经斐济转机到达香港,从皇岗口岸入境。后经2月15日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初筛、16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确认,该病例为我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3
两名患者是从委内瑞拉归国的华人姐弟,弟弟6岁,姐姐8岁。弟弟于2月25日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入境健康检疫时,发现有发热。检验检疫部门立即通报卫生计生部门,卫生计生部门迅速对病例采取隔离治疗,对从委内瑞拉同行回国的家属开展应急监测,发现其姐姐出现皮疹症状。2月27日,广东省专家组根据姐弟两人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两人为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 患者郑某,男,40岁,江门市人,发病前在委内瑞拉工作,是2月27日广东报告的2例寨卡病毒病确诊病例(姐弟两人)的父亲。患者于2月25日从委内瑞拉回国,2月27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对其采取了医学观察。2月29日,患者出现皮疹。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患者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 广东输入性病例7例(截止3月7日)
患者为42岁女性,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在南美洲苏里南工作,有被蚊虫叮咬史。2月21日回国探亲,归国途中发现全身发痒、皮疹逐渐增多等症状,未发热。患者回到温州住地后,主动到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并向接诊医生告知其疫情发生国旅行史,该院立即将患者收治入院。2月26日,该省专家组根据流行病学史、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样本检测结果,确诊其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截止3月7日,我国输入性寨卡病例12人
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致病性。致病机理知之甚少,约1/5的感染者出现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一般较轻,症状持续数天到1周,症状严重需要住院者少见,病死率低。但是,有病例Zika病毒感染后出现Guillain-Barre 综合征。在巴西,认为Zika病毒感染与小头畸形相关。 感染剂量。病毒感染引起人类疾病的剂量尚不清楚,与传播途径有关。经蚊叮咬传播感染的剂量一般为103-105pfu(病毒感染单位)。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患者所占感染者的比例约为80%。
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明确(有资料研究为3-12天)。约1/5的感染 者出现临床症状 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 斑丘疹 关节痛 或结膜炎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肌痛、 眶后痛和头痛等 临床表现一般较轻,症状持续数天到1周,症状严重需 要住院者少见,病死率极低
临床表现的比较 临床症状 寨卡病毒病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发热 +++ ++++ 斑丘疹 ++ 肌痛/关节痛 结膜炎 - + 四肢水肿 . 临床表现的比较 临床症状 寨卡病毒病 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 发热 +++ ++++ 斑丘疹 ++ 肌痛/关节痛 结膜炎 - + 四肢水肿 眼眶后痛 淋巴结肿大 肝肿大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出血
寨卡病毒病并发症 一、神经系统 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炎 二、免疫系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 三、出生缺陷 新生儿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综合征): 在法属波利尼西亚Zika病毒病暴发时(2013--2014),74例 患者出现神经症状 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42例分类为 格林-巴利综合征。2015年7月,巴西塞尔瓦多巴伊亚Zika 病毒感染者中,72名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其中42名确诊为 格林-巴利综合征,这些确诊的患者中,26例曾出现Zika 病毒感染的症状。同样情况也在其他美洲有Zika病毒流行 的国家出现。 其他神经症状: 脑膜炎、脑膜脑炎和脊髓炎在法属波利尼西亚Zika病毒病 暴发时(2013--2014)曾有描述,但在美洲这些症状尚无报 告。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综合征) 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上升性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病人成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经过,多数可完全恢复,少数严重者可引起致死性呼吸麻痹和双侧面瘫。 脑脊液检查,出现典型的蛋白质增加而细胞数正常,又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研究发现感染寨卡病毒会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证据 一个国际团队2月29日在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报告称,研究首次发现了感染寨卡病毒会引发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证据。 2013年至2014年寨卡病毒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地区大范围传播,来自法国、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对42名在此期间患上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患血液样本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寨卡病毒正是引发该病的原因。 据研究人员介绍,三类证据证明在这一地区传播的寨卡病毒引发了格林-巴利综合征。首先,格林-巴利综合征病患数量在寨卡病毒疫情暴发后上升了20倍;其次,90%的病患是在感染寨卡病毒约一周后出现这一综合征;最后,研究者排除了在该地区同样普遍的登革热病毒会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率上升的因素。
2015年10月,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发现医疗机构内小头畸形异常增加。2016年第1周,全国20个州和联邦行政区共报告小头畸形病例3,530 例,包括死亡46例。在2010-2014年间,全国范围内每年报告163 ±16.9例。 2016年1月,3例小头畸形患儿CT扫描可见脑部钙化灶,可能为Zika病毒宫内感染造成。
小头畸形 真性头小畸形,是相对头小畸形,真性小头畸形是多是由于一种常染色体畸变、或胎儿特别是在妊娠早期,受放射线照射或宫内感染而引起,显示脑回过小,或无脑回,脑发育明显延缓,常在胎儿第3-5月即停止进展,病人头顶部小而尖,扁额,最大不超过43厘米,最小可在25厘米以下,脑重量在900克以下,额与枕部常平坦,前囟闭合早,骨缝全部或部分闭合过早,身体及智力发育落后,语言及行为发育障碍, 假性头小畸形是由于炎症,脑血管损伤而引起的脑损伤和脑萎缩,头围减少的程度比真性小头畸形轻些。
寨卡病毒是否与头小畸型胎相关联? 最新的证据是什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斯洛文利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从头小畸型胎儿那里获得ZIKV的全基因组。这个胎儿是一名斯洛文尼亚女性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巴西工作时怀上的。在她怀孕28周后返回国内,超声波扫描揭示出胎儿存在如此严重的脑部异常以至于她选择终止妊娠,这样研究人员才能够对它的大脑进行尸检并进行分析。除了ZIKV基因组外,研究人员发现胎儿脑细胞中存在高水平的病毒RNA和病毒颗粒。 在巴西,两名孕妇未出生的胎儿经超声波扫描确诊患上头小畸型,在她们的羊水中也发现ZIKV病毒RNA。此外,在流产或者出生后很快死亡的胎儿血液和组织样品(包括脑部和胎盘)中鉴定出ZIKV,而且也在存活下来的头小畸型婴儿脊髓液中鉴定出这种病毒。
寨卡病毒是否与头小畸型胎相关联? 在官方证实ZIKV传播大约6个月后,巴西国内的头小畸型病例开始上升,这就提示着这种脑部缺陷可能是在子宫中接触到这种病毒所导致的。2014年,在一次大的ZIKV感染暴发后,也观察到法属玻利尼西亚新生儿的脑部缺陷病例增加。 一些研究人员说,巴西历史上就没有如实报道头小畸型病例。2014年仅报道150例。巴西的这种疾病发生率比诸如美国之类的国家高2~4倍。 从今年2月5日以来鉴定出的4783例头小畸型病例中,巴西卫生官员详细地研究了其中的1113例病例,揭示出只有404例可能与ZIKV感染相关联,这就提示着其他的病例可能是由诸如遗传易感性之类的其他原因导致的。为了弄清其中的来龙去脉,巴西将在该国北部ZIKV感染暴发的区域追踪6000名女性以便更好地确定病因。
寨卡病毒是否与头小畸型胎相关联? 哪些证据将确信无疑地证实这种关联? 一种方法就是比较头小畸型婴儿和未患上头小畸型的婴儿的ZIKV感染率,但是获得确定性的答案可能需要数月或者甚至数年时间。 通过详细设计的研究比较那些感染上ZIKV的女性和那些未感染上ZIKV的女性,从而鉴定和追踪从怀孕到孩子出生期间的女性。
华人科学家首次证明寨卡与小头症潜在关联 这项研究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明国莉和宋洪军教授领导的实验室与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唐恒立教授领导的实验室主导完成,并由埃默里大学医学院金鹏教授实验室提供基因表达测序技术。这支研究团队中有三分之二研究人员来自中国。 在最近一期“Cell Stem Cell”《细胞-干细胞》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第一次用科学实验证明了寨卡病毒与小头症有非常大的关联性:它可以通过直接感染人类神经前体细胞,影响它们的生长凋亡,从而可能影响到胎儿大脑的发育。
华人科学家首次证明寨卡与小头症潜在关联 神经前体细胞是正在发育的大脑中的一种干细胞,它可以分化成多种神经细胞而参与人类大脑的组成。研究人员发现,当神经前体细胞被暴露在寨卡病毒中,它们不但会被感染,而且可以大量复制寨卡病毒。同时,寨卡病毒会杀死这些受感染的神经前体细胞,或限制它们的生长,从而可能引发我们所看到的“小头症”。 研究人员将向暴露在寨卡病毒中的干细胞里面添加不同的药物成份,从而来判断哪种药物对于阻止细胞感染或凋亡最有效。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病毒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与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相同。 可发生母婴传播。 围产期孕妇感染,可在生产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但少见。 怀孕期间可由母亲传给胎儿,即宫内传播,传播方式尚待研究。 尚未发现经母乳喂养传播。 可经性及输血传播,均有报道。疫情暴发期间无症状献血者血液内可检出Zika病毒RNA 。
主要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 Aedes aegypti.)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对雨水的依赖性相对较小。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重要的传播媒介,是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 蚊吸带毒血后8~12天产生传染性,维持终生,并经卵传播。
埃及伊蚊 白纹伊蚊
我国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分布图 埃及伊蚊分布于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市等地区 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以南的广大区域
伊蚊媒介生活周期 伊蚊媒介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致使媒介控制非常困难。蚊卵可在干旱的条件下生存数月,即使在某个时段将蚊蚴、蛹及成蚊全部杀灭,当蚊卵寄存的容器充有水时,蚊密度可很快上升,并且没有有效的办法控制各种容器中的蚊卵。
体内播散机制 一、经血播散 无论是嗜内脏型(DENV和YEV)还是脑炎型的病毒(WNV、JEV和 TBV),皮肤为感染起始位点,主要靶细胞为树突细胞(DC)或表 皮角质细胞,复制后通过感染的DC或淋巴液扩散到淋巴结,经淋巴 引流进入静脉,血液中的病毒感染血细胞或组织,导致进一步播散和 二次病毒血症。 被膜下淋巴窦和淋巴结髓质中的巨噬细胞可有效捕获病毒,扩大感染 和启动天然及适应性免疫。蚊唾液成份可改变细胞因子水平和其他天 然免疫成份,导致局部免疫抑制或失调,促进病毒播散和复制。
体内播散机制 二、嗜神经病毒 神经致病需要病毒具有进入CNS、神经毒性和在CNS细胞中复制的 能力。外周病毒载量与病毒侵入神经有关,外周复制能力弱通常侵入 神经的潜力小,但经气溶胶、粘膜途径感染可能例外,也许进入CNS 的途径不同。 病毒经血液入境跨越血脑屏障,血清中病毒载量高进入CNS早;内 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促进病毒进入CNS,主要通过激活血管活性细胞因 子或金属蛋白酶起作用。其他的机制包括:直接感染或通过内皮细胞 转运;感染嗅觉神经元和口腔经嗅球扩散;“木马”机制,通过感染 的免疫细胞转运至CNS;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进入CNS;外周神经 元感染直接经轴索逆行转运至CNS。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1、自然环境中的稳定性 室温下,在干燥的血液和分泌物中病毒稳定存在达数天,但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长期保存。 2、微生物灭活条件 缺少特异性的针对Zika病毒灭活条件的研究,大部分带有脂质包膜的病毒易被常规消毒剂(如70 %的乙醇,1%次氯酸钠,2 %戊二醛等)灭活,对乙醚和酸敏感,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去污剂能够灭活病毒。 物理灭活:对热敏感,干燥或潮湿状态下60℃ 30分钟可灭活病毒,紫外线照射能够灭活病毒。
自然宿主和易感人群 宿主动物尚不明确,灵长类动物(包括人)可能是病毒宿主,疫情暴发时主要通过人-媒介生物-人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诊 断 诊断需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 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分离病毒、检测病毒的核酸或病毒特 异性IgM抗体和中和抗体。 发病后第一周,可通过RT-PCR的方法检测血清病毒核酸进 行确诊。病毒特异性IgM和中和抗体出现较晚,发病后1周 的末期可检出,但黄病毒间交叉反应常见,难以区别。 PRNT可检测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可以区别黄病毒首次感 染产生的抗体。
病例定义《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2016年第1版)》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寨卡病毒。 (3)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或者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乙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标本处理 实验室处理 Zika病毒感染的临床标本主要是血液、脑脊液以及蚊虫等媒介标本等,因为标本中可能含有较高滴度的病毒颗粒,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处理临床标本时动作要轻柔勿剧烈操作,以防止产生气溶胶和液体溅出,应事先在工作台面上面铺新鲜配制的含有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纱布。 病毒核酸提取应在病毒或者标本灭活后的生物安全柜里操作,应使用BSL-2级防护。
病毒分离培养与中和实验 以细胞分离或繁殖病毒约需要3-5天,且大剂量病毒易在局限的空间易产生气溶胶,应在BSL-2+实验室进行,操作时每次仅限于一种毒株,且体积不超过30ml, 放在CO2孵箱内的病毒培养瓶需拧紧,并放在托盘上,以防止污染孵箱。 中和或微量中和实验过程中涉及少量活毒操作,应在BSL-2级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同样操作者应着二级生物防护。生物安全柜台面铺一次性棉垫。
预防与治疗 目前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 治疗措施。 应卧床休息,不宜过早下地活动。不能服用含布洛 芬、阿司匹林等退烧药,可采用物理退烧或服用对 乙酰氨基酚或扑热息痛(泰诺)等。应防脱水,口 服补液,如出现脱水指征,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让病人在有蚊帐的床 上休息或在发热期间使用趋避剂,防止家内传播。
预防与治疗 防蚊虫叮咬。首先应保证家内无蚊,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 帐,杀灭家内成蚊。每周查找并倒掉居家周围积水。外出着 长袖衣、裤和鞋袜,合理使用趋避剂。 重点关爱孕妇和婴幼儿。外出着长袖衣、裤和鞋袜,合理使 用趋避剂。安装蚊帐。 控制蚊媒密度,家内外的桶、盆、碗、盘、花盆、易拉罐、 废弃橡胶轮胎等应倒置或存放于防雨的场所,有积水需每周 倾倒一次,重点处用刷子等清洗。储水容器加封盖,不能加 盖的容器加上防蚊网,定期检查并及时修补破损处。观赏性 喷泉、水池等至少应每周清理一次或促进水循环,不容易清 理或换水的可放置鱼类。
寨卡病毒病防控方案(第一版) (一)诊断。 各省份发现的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确诊,应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复核后予以确认。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以及暴发疫情的指示病例和首发病例标本均应送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复核检测。 (二)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各县(区)内出现首例病例,暂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转基因蚊子 英国牛津昆虫技术公司在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基黑文地区投放代号为OX513A 的转基因蚊子,这一试验旨在研究转基因蚊子帮助消除寨卡热、登革热等疾病的有效性。 他们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修改雄性伊蚊的基因,并将其投放到野外后,可导致与其交配的野外雌蚊产下的幼虫早亡,从而减少伊蚊数量。在巴西、巴拿马及开曼群岛开展的试验显示,这种转基因蚊子可使试验区的伊蚊数量减少超过90%。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1日公布的一份初步研究报告说,这种转基因蚊子不会对人和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小 结 1、属于黄病毒科的寨卡病毒在全球流行,我国目前尚没有发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内源性) 2、寨卡病毒通过伊蚊传播 3、寨卡病毒引起较轻的急性自限性疾病,无疫苗和针对病毒的特异性药物 4、寨卡病毒感染可能与小头畸形、GBS有关 5、寨卡病毒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PCR 6、预防控制;检疫、监测、媒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