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 2006-02-03.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appendicitis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病理 了解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感 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高志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西班牙流感 1000 万人.
丹 毒. 【定义】 患部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 灼热肿胀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命名】 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 发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 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 新生儿发病,称赤游丹.
中医儿科学 第七章 肾系疾病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概述] ⒈定义: 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是一组由多种 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主要特征。 ⒉发病: 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 2 ~ 8 岁小 儿,其中以 2 ~ 5 岁为发病高峰,男多于女,部分患儿.
角膜炎宣教 五病区. 什么是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 树枝状 有哪些症状呢? 畏光 眼痛 流泪 眼红.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称为治风剂。 概述 · 定义.
感 冒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系 陈良金 一、概述 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 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一)定义: 病情严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传染迅速 ---- 时行感冒.
外感发热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教学目的 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机。 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断 和鉴别诊断。 掌握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泪 器 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 中国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泪 器 病 泪液分泌部:泪腺:反射性分泌 副泪腺:基础分泌腺 结膜杯状细胞:粘蛋白 睑板腺:脂质 睑缘皮脂腺:脂质 泪液的排出部: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总管 泪囊 鼻泪管.
第一节 针 眼. 针眼,病名见于《诸病源候论》。 是指睑弦或眦头,赤肿疼痛,突生小疖, 形如麦粒,继而成脓、破溃的外障眼病。 脓成后,临床常以针刺破排脓,或针挑 背上红点而愈,故名针眼。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痹 病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治要点                         分证论治.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第五章第一节 口 疮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教研室.
痤 疮.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东平县中医院妇产科—闫密桃.
淋证水肿. 淋证水肿 (一)淋证的概念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引起的以小便贫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 粉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眼 睑 病.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39页 《中医眼科学》 第五章 病因病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李志英
外眼疾病.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第十一章 黑睛疾病.
黑睛 疾病 聚星障 中医医院眼科.
蓼 科Polygonaceae.
感 冒.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扁桃体炎.
王 付 制作.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第十四章 眼眶疾病.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王 付 制 作.
眼睑病 教学.
肺结核.
下篇:内科病证 第八节 不寐 第八节 不寐 返回目录.
结 膜 病.
经行感冒.
关于眼科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
沙 眼 制作人:余晚婷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气血同病辩证.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泪器病.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乳衄.
大血藤(红藤) 苦平 大肠肝 藤茎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胆 道 疾 病 肝胆 外科 张炳远 主任医师.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第二章 眼科检查法 Examination of the eye 2019/5/8.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 2006-02-03

教材131页 第二章 两 眦 疾 病 2006-02-03

内应于心,属五轮中的血轮,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两眦疾病多与心和小肠有关 [两眦与脏腑的关系] 两眦即大小二眦,为上下胞睑的内外联 合处,大眦(内眦),小眦(外眦、锐眦) 内应于心,属五轮中的血轮,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两眦疾病多与心和小肠有关 属外障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 2006-02-03

2006-02-03

泪液的分泌 泪腺 泪 器 结 泪小点 [上、下] 构 泪小管 [上、下] 泪液的排泄 泪总管 泪囊 泪液泵 鼻泪管 2006-02-03

2006-02-03

中医 西医 流泪症 泪道阻塞或排泄异常 漏睛 慢性泪囊炎 漏睛疮 急性泪囊炎 赤脉传睛 眦性结膜炎 胬肉攀睛 翼状胬肉 两眦疾病 常见疾病 中医 西医 流泪症 泪道阻塞或排泄异常 漏睛 慢性泪囊炎 漏睛疮 急性泪囊炎 赤脉传睛 眦性结膜炎 胬肉攀睛 翼状胬肉 两眦疾病 2006-02-03

第一节 流 泪 症 [定义] 流泪症是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眼病 根据流泪冷热性质不同而分为 冷泪 与 热泪 冷泪按程度不同,又分迎风冷泪证、无时冷泪 2006-02-03

流 泪 症 2006-02-03

类似于西医学之泪溢 由睑缘位置异常、泪道系统阻塞 或功能不全所引起的泪液 不能流入鼻腔而出现的流泪症状 2006-02-03

2 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不能约束其液,而致冷泪常流 [病因病机] 1 肝血不足,泪窍不密,风邪外引而致 2 气血不足或肝肾两虚,不能约束其液,而致冷泪常流 3 椒疮邪毒,侵入泪窍,导致排泪窍道 狭窄或阻塞,泪不下渗而外溢 2006-02-03

患眼无赤肿痛,仅流泪或迎风流泪更甚,或冬春时节遇寒风刺激流泪加重 [临床表现] 患眼无赤肿痛,仅流泪或迎风流泪更甚,或冬春时节遇寒风刺激流泪加重 眼部检查:泪液不时溢出,内眦下方皮肤潮湿;或见泪小点外翻 冲洗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或不通,但均无黏液或脓液从泪小点溢出 2006-02-03

将2%荧光素钠溶液滴人患眼结膜囊内,稍后用一湿棉签擦下鼻道,观察棉签是否带荧光素钠颜色,若有说明泪道尚通畅;否则为不通。 [辅助检查] 将2%荧光素钠溶液滴人患眼结膜囊内,稍后用一湿棉签擦下鼻道,观察棉签是否带荧光素钠颜色,若有说明泪道尚通畅;否则为不通。 X线碘油造影:准确显示泪道阻塞部位。 2006-02-03

2 冲洗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或不通,但无黏液从泪窍溢出 [诊断要点] 1 流泪 2 冲洗泪道:通畅,或通而不畅,或不通,但无黏液从泪窍溢出 2006-02-03

[辨证论治] 1 肝血不足,复感风邪证 症状 遇风泪出;兼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脉细 辨证要点 治法 补养肝血,祛风止泪 方药 止泪补肝散加减 2006-02-03

2 气血不足,收慑失司证 症状 泪液常流,清冷稀薄,不耐久视;兼面色少 华,神疲体倦;舌淡苔薄,脉细 辨证要点 脾虚,收慑失司,无时流泪 辨证要点 脾虚,收慑失司,无时流泪 治法 益气养血,收摄止泪 方药 八珍汤加减 2006-02-03

加减 迎风泪多者,加防风、白芷以祛风止泪 冬月泪多,有畏寒、肢冷,酌加细辛、 桂枝以温阳散寒止泪 2006-02-03

3 肝肾两虚,约束无权证 症状 冷泪绵绵、拭之又生、清冷而稀薄;兼 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 肝肾两虚,全身症状 辨证要点 肝肾两虚,全身症状 治法 养肝益肾,固摄止泪 方药 左归饮加减 2006-02-03

加减 畏寒、肢冷者,加巴戟天、肉苁蓉以温肾阳 迎风尤甚者,加防风,白芷以祛风止泪 2006-02-03

外治 1 点眼药 八宝眼药点眼,每日3次 2 硫酸锌的滴眼液点眼,每日3次 3 手术 泪道阻塞者,考虑手术治疗。如泪道激光成形 1 点眼药 八宝眼药点眼,每日3次 2 硫酸锌的滴眼液点眼,每日3次 3 手术 泪道阻塞者,考虑手术治疗。如泪道激光成形 术,或泪道探通联合鼻泪管逆行置管术 2006-02-03

针灸疗法 适应症 泪道通畅而流泪者 方法 取同侧睛明穴。将1.5寸毫针在 酒精灯上烧红,随即缓缓捻转刺入睛明穴 适应症 泪道通畅而流泪者 方法 取同侧睛明穴。将1.5寸毫针在 酒精灯上烧红,随即缓缓捻转刺入睛明穴 5~8分,以得气为度,留针10~15分钟, 每日或隔日1次 2006-02-03

廣州流花湖公園 2006-02-03

第二节 漏 睛 [定义] 漏睛是指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沁沁而出为特征的外障眼病 漏睛《证治准绳》 热积必溃之病《原机启微》 第二节 漏 睛 [定义] 漏睛是指内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沁沁而出为特征的外障眼病 漏睛《证治准绳》 热积必溃之病《原机启微》 常为椒疮的合并症 2006-02-03

对眼珠安全构成潜在性威胁,如果行内眼手术或眼珠外伤,尤其是黑睛破损,则易被邪毒侵袭而发生凝脂翳、黄液上冲等眼病 相当于西医学的慢性泪囊炎 对眼珠安全构成潜在性威胁,如果行内眼手术或眼珠外伤,尤其是黑睛破损,则易被邪毒侵袭而发生凝脂翳、黄液上冲等眼病 [常因并发角膜溃疡,眼内炎而导致失明] 2006-02-03

[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停留泪窍,泪道不畅,积伏 日久,泪液受灼,煎熬成脓 心有伏火,脾蕴湿热,上攻泪窍,积聚 成脓 本病可由椒疮及相关鼻病引起 2006-02-03

[临床表现] 症 状 泪溢、流脓 眼部检查 内眦部皮肤潮湿、糜烂、粗糙肥厚、湿疹 用手指压迫泪囊区有大量黏液或脓性分泌 症 状 泪溢、流脓 眼部检查 内眦部皮肤潮湿、糜烂、粗糙肥厚、湿疹 用手指压迫泪囊区有大量黏液或脓性分泌 物自泪小点溢出。由于分泌物大量贮留 2006-02-03

左眼慢性泪囊炎 2006-02-03

泪囊扩张 可形成泪囊黏液囊肿 指压泪囊、冲洗泪道 有大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返流 2006-02-03

[诊断要点] 1 流泪、流脓 2 用手指压泪囊区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从 泪小点流出 3 冲洗泪道 多有阻塞,有大量黏液或脓液 由泪小点返流 2006-02-03

[鉴别诊断] 与流泪症鉴别 两者皆有流泪,但流泪症按压泪囊处 或冲洗泪道无黏液或脓液溢出 2006-02-03

[治疗] 一 辨证论治 1 风热停留证 症状 大眦头皮色如常,或泪囊处稍显隆起, 按之不痛,有少量黏液自泪窍溢出,自觉隐涩不 舒,时而泪出;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要点 风热之邪侵袭泪窍。无明显局部 与全身症候 2006-02-03

治法 疏风清热 方药 白薇丸加减 加减 若有脓汁溢出,可加入蒲公英 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 2006-02-03

2 心脾湿热证 症状 大眦头微红,黏稠脓液常自泪窍溢 出,拭之又生,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 脉濡数 辨证要点 局部与全身症候明显 辨证要点 局部与全身症候明显 治法 清心利湿 方药 竹叶泻经汤加减 2006-02-03

加减 脓多黏稠,可去羌活,选加天花粉、 漏芦、乳香、没药以加强清热排脓,祛瘀 消滞 2006-02-03

二 外治 滴滴眼液:抗生素滴眼液,如氧氟沙星滴眼 液点眼,每日3次。滴药前反复挤压泪囊处,尽可 能将脓液挤出,使药物直达病所 冲洗泪道:用黄连液或抗生素类药液冲洗泪 道,如0.4%庆大霉素液,每日1次 2006-02-03

分泌物消失一段时间后,可行泪道探通术。探通 时必须小心,切忌粗暴,以防损伤泪窍,形成假 道。探通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泪道探通术:经泪道冲洗和药物治疗,脓性 分泌物消失一段时间后,可行泪道探通术。探通 时必须小心,切忌粗暴,以防损伤泪窍,形成假 道。探通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根据情况选用泪囊摘除术,泪囊鼻腔 吻合术,或泪道激光成形术,或泪道探通联合鼻 泪管逆行置管术 2006-02-03

[预防与调护] 1 及时治疗椒疮,减少和防止本病发生。 2 治疗鼻部疾病,防止本病发生。 3 点眼药前,先将黏液或脓液挤出,以便药 达病所 4 饮食宜清淡,勿食辛辣刺激之品 2006-02-03

廣州流花湖公園 廣州流花湖公園 2006-02-03

第三节 漏 睛 疮 [定义] 漏睛疮是指内眦睛明穴下方突然红肿热 痛,继之溃破出脓的急性眼病 类似于西医学之急性泪囊炎 2006-02-03

[病因病机] 1 心经蕴热,或素有漏睛,热毒内蕴,复 为风邪所袭,风热搏结于内眦 2 嗜食辛辣,心脾热毒壅盛,上攻泪窍, 气血凝滞,结聚成疮 3 病久正不胜邪,邪气留恋,致病程缠绵 2006-02-03

显。严重者,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面颊 部,胞睑红肿难开,白睛红赤肿胀,耳前及颌 [临床表现] 症状 患处皮肤红肿、灼热、疼痛,流泪。 严重者,可伴恶寒、发热、头痛 检查 泪囊区皮肤红肿,触之坚实,压痛明 显。严重者,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面颊 部,胞睑红肿难开,白睛红赤肿胀,耳前及颌 2006-02-03

液排出,炎症减轻。或形成泪囊瘘管,经久不愈, 泪液常从瘘管溢出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 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下淋巴结肿痛等。 数日后红肿局限,出现脓点,脓肿自溃,脓 液排出,炎症减轻。或形成泪囊瘘管,经久不愈, 泪液常从瘘管溢出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 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006-02-03

[诊断要点] 1 发病急 2 泪囊部红肿 热痛触及硬结, 压痛明显 2006-02-03

[治疗] 一 辨证论治 1 风热上攻证 症状 患处红肿疼痛,热泪频流,头痛, 可伴恶寒发热,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要点 早期,全身症候 辨证要点 早期,全身症候 治法 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2006-02-03

方药 驱风散热饮子 加减 红肿高起明显,加蒲公英、紫花地丁 以清热解毒 2006-02-03

2 热毒炽盛证 症状 患处红肿高起,坚硬拒按,疼痛难 忍,红肿漫及面颊胞睑。全身可伴有发热心 烦,口渴便燥,舌红,苔黄,脉数 症状 患处红肿高起,坚硬拒按,疼痛难 忍,红肿漫及面颊胞睑。全身可伴有发热心 烦,口渴便燥,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 局部症候及全身热毒炽盛为主 治法 清热解毒,消瘀散结 2006-02-03

方药 黄连解毒汤加减 加减 热甚:加银花、蒲公英以加重清热之功 大便燥结:加大黄以泻热通便 肿痛:加穿山甲、皂角刺托毒排脓 2006-02-03

或溃后漏口难敛,脓汁稀少。可伴有面色苍白, 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微。 辨证要点 以全身气血不足症候为主 治法 补气养血,托里排毒 3 正虚邪留证 症状 患处微红微肿,稍有压痛,但不溃破 或溃后漏口难敛,脓汁稀少。可伴有面色苍白, 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微。 辨证要点 以全身气血不足症候为主 治法 补气养血,托里排毒 方药 托里消毒散加减 加减 溃后漏口不敛,加玄参、天花粉、白蔹 2006-02-03

药物敷:未成脓者可用紫金锭调和外敷,或用 新鲜芙蓉叶、野菊花、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等,洗 净捣烂外敷,以清热解毒,促其消散。每日3次 二 外治 滴眼液:抗生素眼药水,如0.3%氟哌酸滴眼 液点眼,每日3次 湿热敷:适用于早期 药物敷:未成脓者可用紫金锭调和外敷,或用 新鲜芙蓉叶、野菊花、马齿苋、白花蛇舌草等,洗 净捣烂外敷,以清热解毒,促其消散。每日3次 2006-02-03

已成脓者,应切开排脓,并放置引流条, 每日换药,待脓尽,除去引流条 若已成漏者,考虑手术治疗,如泪囊摘除或 泪囊鼻腔吻合术并除瘘管 其他治法 全身使用抗生素,如先锋Ⅵ、甲硝 唑,口服或静脉滴注 2006-02-03

2006-02-03

病处危险三角区,急性发作时不可挤压患处, 以免脓毒扩散 2 红肿热痛者,切勿采用泪道冲洗及泪道探 通术 [预防与调护] 1 饮食宜忌辛辣刺激,以防漏睛变生本病。 病处危险三角区,急性发作时不可挤压患处, 以免脓毒扩散 2 红肿热痛者,切勿采用泪道冲洗及泪道探 通术 2006-02-03

光綵奪目 · 廣東封開 2006-02-03

[复习思考题] 1 试述流泪症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的症 状、辨证要点、治法及其方药 2 试述漏睛疮风热上攻、热毒炽盛证的症 1 试述流泪症气血不足、收摄失司证的症 状、辨证要点、治法及其方药 2 试述漏睛疮风热上攻、热毒炽盛证的症 3 试述漏睛心脾湿热证的症状、辨证要点、 治法及其方药 2006-02-03

贺闹,女,78岁 2006-2-15 初诊 术前 右泪囊黏液性囊肿 住院号: 术后7天 2006-02-03

农家鸡 200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