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黃金十年教育政策之分析 院長 吳清山 2011.5.19.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中央政府因應少子女化各項措施一覽表 年齡 項目 結婚 懷孕 生產 結婚生子 津貼及補助 托育及教育 賦稅優惠 醫療補助 子女保險
102年度 教師專業成長社群 教資中心.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主辦單位:管院-應英系 計畫名稱:103學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產業實務案例 影片類別:實務案例 主題:兒童美語教師的教學行政工作(上):
海星學制 一、國民中學 二、普通高中 三、高職 四、綜合高中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大學通識教育實務─中山大學的經驗與啟示( )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簡 介 石牌國小資源班 林幸玫.
志工招募與募款帳號 國立嘉義特殊教育學校歡迎您.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中心研究計畫★.
促進學習的評估 如何運用「網上學與教支援」 促進學與教 柯志明 教育基建分部 基本能力評估/數學.
教育改革.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張原禎 新北市德音國小教師 教研科資教股輔導員 ~512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外案例分析.
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綱要四個向度結構表 關懷生命 生命教育 性別平等教育 學生輔導體制 多元平等 和諧關係 友善 校園 人權教育 尊重人權
經濟學 學經濟.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智 慧 型 環 境 系 統 實 驗 室 生態工程 環境評估 決策分析 人工智慧 資訊系統 永續發展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電腦攻擊與防禦 The Attack and Defense of Computers
○○幼稚園(機構) 簡介 參觀日期 作者群.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reporter: 郭建杉 稻江家護 網站設計企畫 reporter: 郭建杉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國科會縱貫性研究計畫: 「教師專業認同與教師角色認定 對創意教學表現之影響」
陳樹渠紀念中學 何燕萍老師 周富鴻老師 張 燕老師 劉勁樂老師 黎嘉諾老師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2005~2009年一千大企業最愛大學生總排名(cheers雜誌)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財務資訊分析.
UCAN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推廣.
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研究版 教育部為結合資訊科技,營造多元、豐富之教育研究環境,特委託本館建置,並由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電腦與通訊研究所承製系統設計;期透過網際網路,提供各級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作為教學與研究參考。
花王集團.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人事室 白宏堯 主任 編輯╱主持 本校圖文大樓七樓 國際會議廳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即時反饋創新教學 Location: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Speaker:麥毅廷(臺體大運管系) Date:2017/06/16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Creative Teachers Association (CTA) Limited 2016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南區 ~中小學教師數位博物館研討會 藝術類數位博物館介紹 和春技術學院馮治平 91年2月2日.
昂首踏實- 大專校院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 主講人:王上明 中華民國 100年6月 教育部產學合作資訊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數學科診斷與補救教學綱要 嘉義大學數理教育所 姚如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未來黃金十年教育政策之分析 院長 吳清山 2011.5.19

大 綱 § 前言 §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 結語

前言 未來黃金十年教育政策值得關注。 馬總統今年元旦文告提出四大期許:

前言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 時間:2010年8月28-29日 目的: 一、研討當前重大教育議題,提出導正與策進對策。 二、凝聚社會對教育發展的共識,據以研訂國家整體教育政策白皮書。 三、因應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擘劃未來10年教育發展藍圖。

前言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 大會願景:新世紀、新教育、新承諾 大會主軸:精緻、創新、公義、永續

前言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中心議題: 1.現代公民素養培育, 2.教育體制與教育資源, 3.全民運動與健康促進,   1.現代公民素養培育,   2.教育體制與教育資源,   3.全民運動與健康促進,   4.升學制度與12年國民基本教育,   5.高等教育類型、功能與發展,   6.多元文化、弱勢關懷與特殊教育, 7.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   8.知識經濟人才培育與教育產業,   9.終身學習與學習社會,   10.兩岸與國際教育。

前言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為期兩天的大會,在960餘位各界與會代表踴躍發言與熱烈討論下,凝聚了我國未來教育政策推動及改革方向共識。不負各界期待,形成多項共識,包括: 成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跨部會專案小組」、 成立「因應少子女化對策小組」、 研訂「環境教育白皮書」、 推動新世紀學童健康守則「十要十不要」、 推動「大學法人化」、 推動校校辦理「學校儲蓄戶」、 成立「國家教師專業標準委員會」、 推動「精進大學校院全英語學程計畫」、 推動「學習型城市(鄉鎮市區)」等39項具體因應作為。

前言 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 擘劃未來十年教育發展藍圖

前言 教育主體在於學生,各項教育政策之研訂,當以學生最高福祉為依歸。 教育政策攸關未來教育發展,因此教育政策的規劃,都必須相當慎重,應該要以系統、整體和全面作為研擬教育政策的基礎。 當然,教育政策的規劃,不能僅限於解決現存問題,應更具有前瞻和宏觀思維,以利教育能夠有效因應社會變遷,並能開創教育新風貌。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近十年來(2000-2010)是我國教育史上教育改革較為積極的時刻,教育部於1998提出《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成為爾後政府推動教育改革的依據。 實施期程從1998至2003年,總經費需求,高達1,570億7,241萬6千元(教育部,1998)。《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學校教育到社會教育都包括在內,每個方案都是教育部重要政策之一。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該方案計有: 1.健全國民教育; 2.普及幼稚教育; 3.健全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   1.健全國民教育;   2.普及幼稚教育;   3.健全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   4.促進技職教育多元化與精緻化;   5.追求高等教育卓越發展;   6.推動終身教育及資訊網路教育;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7.推展家庭教育; 8.加強身心障礙學生教育; 9.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 10.暢通升學管道;   7.推展家庭教育;   8.加強身心障礙學生教育;   9.強化原住民學生教育;   10.暢通升學管道;   11.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   12.充實教育經費與加強教育研究。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認識近十年來的教育部長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認識近十年來的教育部長

近十年教育部 部長施政主軸 姓名 接任時間 施政主軸 曾志朗 2000年5月 黃榮村 2002年3月 杜正勝 2004年5月 鄭瑞城 生命教育、閱讀教育、終身教育 黃榮村 2002年3月 營造優質教育環境、建構理想教育體制、提升良好教育品質、加強人性化教育 杜正勝 2004年5月 培養現代國民、建立臺灣主體性、拓展全球視野、強化社會關懷 鄭瑞城 2008年5月 優質學習、適性揚才、公義關懷、全球視野、永續發展 吳清基 2009年9月 全人教育、生命教育、終身教育、完全學習、健康校園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提升幼教品質,健全幼兒教育體系:加強幼教評鑑與輔導制度、研訂幼兒教育課程綱要、發放幼兒教育券。 推動國教改革,強化學生基本能力:降低國民中小學生班級人數、推動教育優先區、推動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改善國民中小學教學環境及設備。 革新高中職教育,建立適性發展教育:調整高中職比率、開發多元高中類型、辦理綜合高中、增進學生延緩分流機會、推動高中職社區化。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強化技職體質,促進技職多元發展:調整技職教育課程,強化技職校院師資水準,落實技職職業證照制度,建立技職多元、一貫學制。 落實大學自主,提高大學教育品質:落實大學自主制度、合理調整大學資源、推動大學評鑑制度、加強國際學術交流、推動繁星計畫、推動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推動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強化產學合作、推動大陸學歷採認與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措施。 籌設研究機構,整合教育研究資源:籌設國立教育研究院,從事長期性、永續性和整體性教育研究,整合教育研究資源。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增進教師專業,提昇教師專業知能:加強多元師資培育、落實教育實習制度、建立教師終身進修體系、推動中小學素質方案。 暢通升學管道,改進學生入學制度:建立高中職、技職校院和大學多元入學制度,辦理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加強弱勢族群教育,實現社會公義:強化特殊學生鑑定、安置與輔導工作,落實個別化教育方案,推動多元文化教育、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推動三歲至未滿六歲身心障礙幼兒接受學前特教計畫、提供各類學生學雜費減免、獎(助)學金及就學貸款等助學措施。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內涵分析 倡導終身學習,健全終身學習體制:鼓勵公私立機構成立學習型組織、設立社區大學、建立全民學習認證制度、推展成人基本教育、規劃回流教育體系。 推動資訊教育,建構資訊網絡環境:增進師生資訊素養、延伸臺灣學術網路至各級學校、推廣遠距教學、充實資訊網路設備、加強資訊人才培育、推動縮短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計畫。 營造適性教育環境,激發師生創意:建立教訓輔三合一輔導體制、營造友善學習環境、推動創造力教育、推廣永續校園。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特色分析 多元化:這段時期所提出的教育政策,不管是是入學制度多元化、師資培育多元化或者多元高中職類型,都有很濃厚的多元化色彩。 品質化:這段時期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或各類教育政策,都很重視提供優質學習環境。 適性化:這段時期所提出的各級教育政策,相當關注於營造適性學習環境,以利學生適性學習。

近十年教育政策之特色分析 資訊化:這段時期對資訊教育相當重視,不管是資訊網路建置或資訊人才培育,以及各種軟硬體建設都投入大量經費。 公義性:這段時期所提出的各級教育政策,均比過去更重視教育機會均等、扶植弱勢族群,展現教育公義的重要性。 國際化:這段時期所提出的高等教育政策,已經愈來愈重視國際化,國際學術交流比以往更為熱絡。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社會變遷加速不利於教育政策研訂: 當今社會變遷過於迅速,各種新的文化和價值觀不斷出現,傳統維繫人纇和平相處和穩定力量逐漸受到挑戰。 社會主流價值或核心價值也慢慢流失,人與人信任感也趨於淡薄,造成社會發展的危機,這種現象影響到教育政策的訂定;也會影響到教育的發展。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教育體制變革與教育權限產生爭議: 隨著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體制的變更,整個中央與地方教育權力結構也將隨之改變,「教育基本法」和「地方制度法」所規定的教育權限,是否足以因應未來教育體制的變革,可能大有問題。 新五都的出現,各直轄市首長為扮演「領頭羊」角色,不惜與中央對抗。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教育經費來源適足與公平分配不均: 「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保障經費來源,但實際運作結果仍有不足現象,尤其城鄉教育差距仍很明顯,部分縣市之教育經費有捉襟見絀之情形,此乃看出教育經費分配不均現象。 未來教育政策之研訂,縮短城鄉教育落差,實現社會公義,將是重要的課題,而教育經費來源適足與公平性問題,將會衝擊到城鄉教育落差的問題。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兩岸教育學術及交流機制有待建立: 未來教育政策中,兩岸教育及學術交流是無法逃避的課題,因為它不是單純的教育性,亦涉及到敏感的政治性,增加兩岸教育政策訂定的複雜性。 有些議題,已經超出教育行政機關所能完全掌控,甚至涉及到更高層次的決定,此大大增加兩岸教育政策訂定的困難度。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相關團體過度介入教育決策之訂定: 教育政策本身具有多重目標,一方面要解決現有的問題,一方面要顧及不同人員的需求,尤其教育政策會影響到很多不同的利益,更激勵不同利益團體的活動。 Dye(1992)特別提到利益團體,包括種族、宗教、勞工、公民組織、教育團體等,都會影響到教育決策。

未來研訂教育政策可能遭遇困境分析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未來黃金十年的教育政策仍將遵循「精緻、創新、公義、永續」主軸,這也是教育發展的核心價值,所以未來的教育發展,將會體現下列作為: --精緻的教育:展現卓越的教育作為,提供優質學生學習環境。 --創新的教育:推進活力的教育能量,開創多采多姿教育成果。 --公義的教育:彰顯均等的教育行動,拉拔弱勢學生學習成就。 --永續的教育:推動生態和環保教育,促進環境發展生生不息。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發展優質具特色學校的教育政策: 綜觀各國教育發展過程中,建立優質化和特色化的學校,可說是教育重要發展趨勢之一,亦是優先的教育施政主軸。 學校優質有特色,才能創造學校品牌,提高學校形象與聲譽,也才有競爭力。每所學校都有其特色,有利提供家長和學生選擇學校的重要依據,對學校發展、家長和學生都有好處。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建立學生多元適性環境教育政策: 任何教育創新或革新,都要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為基礎。因此,提供學生彈性和適性學習,仍將是重要教育政策之一。 提供學生多元化、適性化和彈性化的學制、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將是未來黃金十年教育政策必須思考的議題。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擴大教育投資厚植教育資源政策: 根據教育部教育統計資料顯示:在82年度,教育經費投入約四千多億,占國民生產毛額的6.73%;在90年度,教育經費投入約五千九百多億,占國民生產毛額的5.83%;在98年度,教育經費投入約八千多億,占國民生產毛額的6.30%。 近二十年來教育經費投入是有增加現象,但占國民生產毛額增加幅度並不大,隨著未來教育政策的調整,不管是五歲幼兒教育免學費政策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施,都需要龐大經費支出; 加上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才能發揮教育的效益,提高教育經費是有其必要性。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落實組織再造革新行政效能政策: 臺灣隨著區域調整,呈現新五都的局面,地方教育行政機關的組織結構和功能亦有所改變,縣市整倂涉及到不同的行政文化、運作模式、法令規章、經費應用等方面,短時間內要能有效融合,恐非易事,尚需一段磨合時間,多少會影響組織行政整合效果。 教育部組織再造亦將於101年進行,新的行政組織型態亦將出現,所整併的體育委員會業務和部分青年輔導委員會業務,亦需一段磨合時間,也會衝擊到行政效能。 未來黃金十年的教育政策,有關教育行政組織再造效能,以及中央與地方教育權限的明確性,宜列入重大政策議題之一。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建立公共化、平價化和義務化的幼兒教育政策: 目前我國幼兒教育尚未義務化,部分托兒所和幼稚園收費偏高、私立幼托園所數量偏高等現象,未來應擴增公立幼托園所,提供更多幼兒接受公立幼托園所機會,降低幼兒教育過度「市場化」的現象。 建立公共化、平價化和義務化的幼兒教育政策,實為大勢所趨,透過五歲免學費的幼兒教育政策,逐漸朝向義務化教育,有助提升幼兒教育品質。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推動精緻具有品質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 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已成為「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的重要結論,而總統在今年元旦文告中亦宣布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因此,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勢必成為未來黃金十年的重要教育政策。 隨著人口少子女化時代的來臨,未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應該將九年國民教育的特性融入,並朝向免試性、免費性、精緻化、優質化方向邁進。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推動精緻具有品質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發展具有就業力的技職教育政策: 為培育知識經濟社會所需的產業人才,技職校院必須因應產業結構發展調整其課程與教學。 建立教育與產業的適切連接關係,培養學生具備產業核心技術,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建立親產學的環境,強化產學合作,擴增知識加值,應是未來技職教育政策重要的一環。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及產業輸出政策: 過去十幾年來,臺灣高等教育在政府的大量經費投入,不管是學術研究或產學合作,累積相當可觀的成果,未來宜在現有基礎下繼續努力。 高等教育更是一種重要的經濟產業,發展高等教育產業輸出政策,建立臺灣成為亞洲高等教育重鎮,一方面吸引各國留學生前來就讀;一方面輸出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到亞洲各國,將是未來黃金十年教育的重要課題。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實施中小學教師評鑑、換證和進階政策: 未來黃金十年的師資培育政策,研擬中小學教師評鑑、換證和進階制度,可能是所有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目前大學教師已經開始實施教師評鑑,主要先進國家對中小學亦實施教師評鑑;而且國內專業人員也實施換證制度,值得參照; 至於教師進階或分級制度已經研議多時,為了幫助教師生涯發展,未來宜列入師資培育政策之一。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強化弱勢族群教育實現社會公義政策: 觀照弱勢學生,實現社會正義,已經成為教育普世價值,亦是各國努力的重要課題。 未來黃金十年的教育作為,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實現社會公義,應是政府重要的施政目標。幫助弱勢和關懷弱勢,是政府的責任。為了幫助弱勢,必須建立一套制度性和常態性的機制,才能可長可久。 對於特殊學生、經濟不利、文化不利、學習不利學生,以及新住民學生、原住民學生等協助作為,將是未來黃金十年教育政策所必須更加著力的地方。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推展終身教育與學習社會教育政策: 二十一世紀是終身學習的社會,亦是知識學習的社會。尤其面對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推動終身教育與學習社會教育政策,更有其時代的必要性和價值性。 為了有效推展終身教育及學習社會教育政策,建構終身教育法制、完備終身教育體系、投入終身教育資源、創新終身教育作為,將是未來黃金十年必須努力的議題。

未來黃金十年之重要教育政策 推動永續發展的教育政策: 未來黃金十年的永續發展政策,除了重視臺灣文化的主體價值,而且也要強調尊重包容、多元價值、生命關懷、溝通理解、性別平等、環境倫理及永續校園的推動,才能擴大其效果, 而且也要結合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之功能,以利多元價值和永續發展之實踐。

結語 關注學生福祉。 前瞻思維、系統思考和全面觀照。 進行環境分析,考量社會需求、民意走向及教育脈動,進行專業性評估。

結語 臺灣未來黃金十年的教育,面對國內人口結構改變、全球激烈競爭加上兩岸教育交流的衝擊,必須有效的因應,方足以展現教育的功能與效能。 未來黃金十年的教育政策,能夠朝向公共化優質的幼兒教育、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加速教育國際化和產業輸出、落實教育的社會正義作為、有效提升教師素質,臺灣未來教育發展將會有傲人的成就。

未來新教育 Education for all

深深祝福 平安喜樂 心想事成 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