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
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钱。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加班兼职、力竭声嘶的赶任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被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
说是向后人挑衅,挑他们出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纪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梁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得这一
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性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的作者在诗歌的“小结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
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钱钟书《〈宋诗选注〉序》节选)
C 1.下列对引述亚历山大大帝故事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明唐代的诗歌造诣不但是传给宋人的产业,也可以说是留给宋人的藩篱。 1.下列对引述亚历山大大帝故事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明唐代的诗歌造诣不但是传给宋人的产业,也可以说是留给宋人的藩篱。 B.说明好诗都让唐人做尽了,事实上增加了宋人在诗歌上突破前人的难度。 C.说明宋人不懂得前代的诗歌造诣将成为自己的宝贵产业。 D.说明宋人感受到的更是一种诗歌创作上的大不幸。 C C/亚历山大发愁的是将来难以突破,并非不懂得前人的开拓是留给自己的财产。
A 2.下列对宋诗的评价,符合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宋诗在用字炼句方面有超越唐诗之处。 B.宋诗学唐诗而不像唐诗,是不成功的。 2.下列对宋诗的评价,符合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宋诗在用字炼句方面有超越唐诗之处。 B.宋诗学唐诗而不像唐诗,是不成功的。 C.宋诗相对唐诗在艺术方向上没有转变。 D.宋诗最终还是落在了唐诗的势力圈里。 A A/B.不像唐诗之处正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是成功之处;C.只是没有特著转变,不能说完全没有转变;D.只是在风格和意境方面落在了一些大家的势力圈里。只有A项符合作者观点。
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平否定的只是宋人的近体诗,不是宋代诗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人苏平全盘否定宋代诗歌,作者认为这是有失公允的。 B.明人学唐诗比宋人学得更像一些,但重模仿而轻创新。 C.作者选宋诗并不是因为宋诗好,无意于夸张宋诗。 D.作者是赞同宋代文学批评在“小结里”和“大判断”两方面对宋诗的评价的。 A.苏平否定的只是宋人的近体诗,不是宋代诗歌; B C.选宋诗当然是因为其好,宋诗成就在后面三代诗歌之上,只是不把它说成顶好; D.只是借用了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并非观点。
D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实,金代有人对过分鄙薄宋诗并不赞同,认为宋诗是有可取之处的。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实,金代有人对过分鄙薄宋诗并不赞同,认为宋诗是有可取之处的。 B.江西派为诗歌流派,其风格自成一家,黄庭坚为其主要代表。 C.同光体是同治光绪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体类,没有什么突出成就。 D.明代诗人李攀龙看不起宋人对唐诗的模仿,提倡创新。 D D/文中信息不能推断出李攀龙提倡创新,事实上李是重模仿轻创新的复古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人格为核心 《汉语的未来》一文在对林芳华老师的独立的精神追求和教学实践的述说中,触及了当今我国教育问题的实质: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长期以来,我们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即要培养“有用”的人。而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基本没有跳出这一教育理念:由于以应
试为核心教育模式,难以有效地贯彻这一理念(一个考高分的人未必就是“有用”的人),故而应以能够更有效地贯彻这一教育理念的“素质教育”取代之。于是,所谓“素质教育”也就仍然停留在“技”的层面,并未正视我国教育中人格教育缺席这一根本问题,更遑论解决这一问题了。既然我们的教育理念都以“有用”为最高价值取向,我们又拿什么去要求中小学生不去拼命地做“有用”的语数外习题,而去追求“无用”的自我完善和“素质”的提高呢?更为可怕的是这种教育理念之深入
已远远超出官方教育体系,成为整个社会在教育问题上一致的价值取向,甚至于父母今天给孩子买了钢琴,明天就巴望他成为音乐家;而送孩子去打乒乓球,无一例外的是想当“世界冠军”。 林老师的教学实践是对这种教育理念的无声挑战。在这个“升学率就是一切”的年代,林老师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理想是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他们能够感到“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的可贵”,而不仅
仅是拥有“一技之长”。他们可以被培养为医生、工程师或中学教师等等“有用”的人,但前提是他们必须首先是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他们读诗、读哲学、读尼采、读杜甫,绝不仅仅是为了争得高分或达到任何其他“有用”的目的,而是为了“杜甫比歌德更能触动我的心”这样的理由。 未来世界的竞争绝不仅仅是“技”的竞争,更是“人”的竞争,在文化教育层面上尤其。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语的未来”究竟如何,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有独立人格和思
想的人,或者说,取决于我们有多少个“林芳华老师”。
B 1.作者认为近年来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仍以培养“有用”的人才为理念,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此理念的一项是( ) 1.作者认为近年来的“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仍以培养“有用”的人才为理念,下列行为中不属于此理念的一项是( ) A.父母为孩子买钢琴带孩子学钢琴。 B.课内外学生拼命去做语、数、外习题。 C.培养孩子打乒乓球将来成为世界冠军。 D.学校开设中外诗歌鉴赏课程,培养诗人。 B/课内外中学生拼命去做习题是为了考试,它对考试得高分有用,这还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B
D 2.在作者看来下面四种人中,更能使我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人是( ) A.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精、尖的人才。 2.在作者看来下面四种人中,更能使我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人是( ) A.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精、尖的人才。 B.热爱民族文化关心时代社会的医生、工程师、中学教师等。 C.音乐家、世界乒乓球冠军或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 D.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自我完善的人。 D D/从评价林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总结出这个意思。纵观全文,作者提倡培养的人才是那种首先具有独立人格,在此前提下具备实用技能的人才。“独立人格”的意思包含着“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唯考分至上,不能“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所以被“素质教育”取代是历史的必然。 B.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生涉猎课外书籍,决不是为了使学生获得高分,而是为了启迪他们的心灵,为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定位导航。 C.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仍占统治地位的今天,林老师用教学行动表达了力图纠正它的偏差并取而代之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冷静思考。 D.诗歌的语言极其凝练和形象,欣赏诗歌既可陶冶学生情操又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进而保证汉语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优势。 C A.原文是“难以有效培养有用人才”,表述不符合文意。 B.表述绝对化。 D.文中“汉语的未来”指的是中国教育的未来,而不只是语文教学的未来。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一个人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最为可贵,即使他缺乏“一技之长”,不合乎“用”的标准,我们也应该充分肯定。 B.我们的教育长期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社会也以“有用”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因此,人们热衷的也是可学以致用的专业,如理工农医等。 C.学校教育本应强调对人全方面素质的培养,但目前育人的着眼点仍停留在“技”的层面,忽视人格教育,必然无法适应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 D.要想成为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以人格为核心的教育理想的“林芳华老师”,施教者本身首先必须是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A A/夸大了独立人格、独立思想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这并非作者的本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在宋代艺术领域内,有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古琴流派——“江西琴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在宋代艺术领域内,有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古琴流派——“江西琴派”。 江西琴艺历史悠久。在江西贵溪仙水岩悬棺墓葬中,人们就发现了两件战国时期的十三弦古琴。东晋时期,江西籍诗人陶渊明弹无弦琴的故事,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典故。到了宋代,江西弹琴者众多,形成了与京师、两浙三足鼎立的江西琴派。宋代政和年间成玉涧在其《琴论》中说:“京师、两
浙、江西能琴者极多,然指法各有不同。京师过于刚劲,江西失于轻浮,惟两浙质而不野,文而不史。”可见,在北宋政和以前,就已经形成的了具有不同演奏风格的江西、京师、两浙三个古琴流派。江西琴人在整理琴曲谱、创作新琴曲的过程中逐浙形成了“江西谱”。南宋时,江西谱盛极一时,与当时京师派的“阁谱”相抗衡。阁谱是宋代宫廷御用琴谱,风格过于刚劲而呈现程式化的拘谨,而江西谱是与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风格偏于纤丽,所以成玉涧说“失于轻浮”。当然,说
江西谱“失于轻浮”,也未免有些偏颇。京师派的阁谱刚劲风格,是因为其植根于北土苍茫广阔的自然风光中而形成的。而江西谱是将江南的明媚山水输入了古琴心魄,才造就了优美华丽的艺术风格。 据相关记载,江西琴派演奏技法特别丰富,在南宋时成为一个盛极一时的主导潮流的流派。这一流派在南宋灭亡后也随之衰败。当然,衰败并不等于灭亡。上述三大流派中,明清两代尤以两浙派为盛。其实,两浙派在宋代是继京师派和江西派之后兴起的新
的古琴流派,两浙派的主要艺人如南宋末年的徐天民等都是在初学江西谱的基础上改学两浙派的。他们创作了大量新的琴谱,奠定了两浙派兴起的基础。江西琴派与两浙琴派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江西派以琴歌为主,琴歌与古琴演奏相互配合,因此,强调琴乐与唱词一字一音的配合;两浙派以纯乐器演奏为主,认为一字当一音为俗调,特别注重古琴的独奏旋律,并借鉴了京师派与江西派的优点,又将儒家的思维方式引入古琴,使琴声承载了儒学的文心,形成了“质而不野,文
宋代江西能琴文人极多,如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其中,欧阳修不仅是宋代江西文人琴之名家,也是宋代文人琴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奠定欧阳修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的,不仅是他的善于弹琴,更主要的是他对琴艺理论的阐述。与欧阳修的文论思想的主脉“文以载道”相应,他的琴论思想的主脉是“琴以载道”。欧阳修自小喜琴声,因为高雅的琴声是与古人进行畅达的精神交流的桥梁,能传递千古时空下圣人先哲的言和情。欧阳修称琴为“有道器”,这正是对“琴以载道”的琴乐思想的最好诠释。
然而,江西琴派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群体,固然与欧阳修个人文化地位的崇高和爱琴、擅琴、论琴有关,但主要原因是他创作了名享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记》。欧阳修创作的《醉翁亭记》,很快就流传开来。当时有一位太常博士名叫沈遵,非常喜欢这篇散文,于是根据《醉翁亭记》的寓意,创作了《醉翁吟》琴曲,并弹给欧阳修听。欧阳修听了很高兴,为沈遵的《醉翁吟》填写了歌词。《醉翁吟》琴曲成为江西琴派江西谱的代表作。 (选自《文史知识》 有删改)
C 1.下列关于“江西琴派”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1.下列关于“江西琴派”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江西琴派”是一个在宋代形成的琴艺流派,与京师、两浙三足鼎立,强调琴乐与唱词一字一音的配合。 B.“江西琴派”对另一古琴流派——两浙派影响很大,两浙派的主要艺人如南宋末年的徐天民等都曾学习过“江西琴派”的琴谱。 C.在三大流派中,“江西琴派”的演奏技法最为丰富,在南宋时盛极一时,南宋灭亡之后渐趋衰败。 D.“江西琴派”中有欧阳修、王安石等著名文人,其中欧阳修对“江西琴派”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C “最为丰富”错,原文只是说“江西琴派演奏技法特别丰富”。
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江西琴派”历史悠久,早在东晋时期,属于“江西琴派”的陶渊明就以弹无弦琴而为后人称赞。 B.江西、京师、两浙三个古琴流派的演奏风格各不相同。其中,“京师派”风格过于刚劲。 C.南宋时,“江西琴派”的“江西谱”盛极一时,能与当时宋代宫廷御用琴谱“阁谱”相抗衡。 D.“琴以载道”是欧阳修提出的琴乐思想,这一思想与他的文学创作思想“文以载道”相呼应。 “江西琴派”形成于宋代,由此可知,陶渊明不可能属于“江西琴派”。 A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在战国时期,江西境内就有人懂得琴艺,因为在江西曾出土了两件战国时期的十三弦古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在战国时期,江西境内就有人懂得琴艺,因为在江西曾出土了两件战国时期的十三弦古琴。 B.作为宋代文人琴家中最杰出的代表,欧阳修对琴艺理论的阐述奠定了他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 C.“阁谱”风格刚劲,“江西谱”优美华丽,它们不同风格的形成与各自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关。 D.欧阳修创作了名享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记》,这是“江西琴派”能形成一个群体的主要原因。 B 根据原文“奠定欧阳修在中国琴史上的地位的,不仅是他的善于弹琴,更主要的是他对琴艺理论的阐述”可知,B项的推断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