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一、地殼均衡說的內容 1. 學說提倡者:美國科學家杜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不定積分 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定義 16 不定積分的概念 16.1 不定積分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積分公式。
Advertisements

自由落體運動:主題 一、自由落體( Freely Falling Body ) 二、一維自由落體運動的特性 範例 1 自由落體( v 0 =0 ) 範例 2 自由落體的函數圖 範例 3 鉛直上拋 範例 4 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Introduction to C Programming
太陽_介面設計.
地質篇 Unit_06_板塊構造運動.
主題10 固體地球 的組成和結構.
第 5 章 習題 一、選擇題 ( )1.「織女星距離我們 26 光年」,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C (A)織女星與地球的距離比銀河系直徑還大
5-3岩石與礦物.
固體地球的結構.
1.認識統計表和長條圖 2.製作長條圖 3.認識橫式長條圖 4.認識圓形圖 5.認識折線圖
溫鹽圖的意義與用途 溫鹽深儀的測量原理.
地球哪四個特徵,是其他行星都沒有的? 1. 有生命 2. 特殊的大氣成份 氧 21% 3. 有海洋 4. 有「海洋地殼」和「大陸地殼」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第5章習作 水 文.
在NS-2上模擬多個FTP連線,觀察頻寬的變化
下列敘述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 )兩個梯形一定相似。 ( )兩個正六邊形一定相似。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第6章 電感與電磁.
6.1 利用正弦公式及餘弦公式解三角形 正弦公式.
功與能量的轉換 當外力對物體作功時, 會增加物體的位能或動能 功: 重力位能: 動能:
岩石的形成和種類 蔡鎮昇(6)五禮.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7/02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1999 Chi-Chi Earthquake (ML=7.3 MW=7.6)
太 陽 的 秘 密 檔 案.
三 水 同 鄉 會 劉 本 章 學 校 數 學 科 年 級 : 忠 、孝 班 單 元 : 統 計 圖 製 作 及 閱 讀 單 位 :
授課老師 : 卓大靖 博士 學 生: 游凱綸 學 號: M 通訊與導航工程系 系統工程與整合實驗室
挑戰C++程式語言 ──第8章 進一步談字元與字串
做做看。 5 算出塗色部分周長及面積。 1 (2+4)×2=12 2×4=8 12+8=20.
圓的定義 在平面上,與一定點等距的所有點所形成的圖形稱為圓。定點稱為圓心,圓心至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稱為半徑,「圓」指的是曲線部分的圖形,故圓心並不在圓上.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8公分 中文論文名稱 (大小80~136) English Thesis Title (size80~136) 中文名字 English Name (大小50~60) 學校學系/任職單位職稱 (大小50~60) 8公分 8公分 內容 (大小40~50) 內容 (大小40~50) 文字或圖示 文字或圖示.
( )下列各圖中何者的L1與L2會平行? C 答 錯 對 (A) (B) (C) (D)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地球內部構造.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嘉義市崇文國小 製作者:林雅惠、張英燦、曾瑞媛 日期:
正弦公式和餘弦公式  正弦公式 餘弦公式 c2 = a2 + b2 – 2abcosC 或.
討論.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學生English Central 手機版.
細胞.
第1章 認識圍繞著我們的鄰居 : 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 )下列何者正確? (A) 7< <8 (B) 72< <82 (C) 7< <8 (D) 72< <82 C 答 錯 對.
6.1 動畫檔案的格式 6.2 建立合適的動畫元素.
Parasitics Extraction (PEX) 與 postsimulation(posim)
雷射微探質譜儀在極小礦物標本上的應用 台大地質三 鍾靈 指導老師 李太楓研究員.
⁀ ⁀ ⁀ ⁀ ⁀ 配合課本P85 例題1.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及其圖形.
絕對地質時代 依據:放射性同位素 定年法 【教材內容】絕對地質年代是指岩石生成的距今年代,可由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測定。
相對地質時代 依據:岩層的空間分布 和構造關係
2-1波的傳播 安南國中 李蕙珍 製作.
在△ABC 與△DEF 中,∠B=∠E=65°,∠A=57°,∠F=58°,請問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為什麼?
在直角坐標平面上兩點之間 的距離及平面圖形的面積
Test for R Data Processing & Graphics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認識比例尺 廖建榮.
文 體 介 紹 記 敍 文.
2-3 地 殼 變 動.
17.1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相關係數 判定係數:迴歸平方和除以總平方和.
ABC ( )已知 ,則下列哪些是x6-7x5-8x4 的因 式?(複選) (A) x+1 (B) 2x+2 (C) x3(x+1)
轉動實驗(I):轉動慣量 誰是誰?m, r, I 角加速度α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測量 轉動慣量的計算~平行軸定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一、地殼均衡說的內容 1. 學說提倡者:美國科學家杜頓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一、地殼均衡說的內容 1. 學說提倡者:美國科學家杜頓 2. 起因:由大地測量得知陸地的平均高度(840 m)比海底平均深度(-3800 m)高出約  、公里,以重力均衡原理來解釋陸地和海底高度差的學說,稱為地殼均衡說 5 3. 學說內容:認為   地殼(平均密度約2.7 g/cm3) 和   地殼(平均密度約2.9 g/cm3)構成的洋底,兩者均浮在密度比它們大的   (約3.3 g/cm3 )上面,而各自達到重力均衡 (以木塊浮在水面上模擬 ) 大陸 本節選單 海洋 地函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二、地殼均衡細分兩大學說 學說 普拉特學說 艾里學說 提 倡 者 普拉特於1854年提出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二、地殼均衡細分兩大學說 學說 普拉特學說 艾里學說 提 倡 者 普拉特於1854年提出 艾里於1855年提出 學 說 內 容 主張所有地塊(高山或平原)都浮在同一深度的地函上面﹐但是各地塊的   不等。各地塊的底部都位在同一深度的均衡面之上﹐其中高地塊的密度   ﹐低地塊的密度    ﹐但兩者的重力與浮力維持平衡 主張各地塊   相同但是   不同﹐其中高山浮升愈高﹐底部愈   。基於山愈高則根愈深﹐故本說法又稱為   均衡學說。各地塊厚度雖然不同﹐但浮力與重力仍可以達到平衡 密度 厚度 密度 深 本節選單 山根 小 大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二、地殼均衡細分兩大學說 學說 普拉特學說 艾里學說 實際狀況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二、地殼均衡細分兩大學說 學說 普拉特學說 艾里學說 實際狀況 現在已經知道大陸和海洋地殼岩石組成不同﹐兩者的    也不相同。和普拉特的主張相似 根據   不連續面(地殼底部)在世界各地的深度並不相同﹐此點和艾里的主張相似 圖示 莫氏 密度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二、地殼均衡細分兩大學說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1 地殼均衡說 二、地殼均衡細分兩大學說 目前可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格陵蘭、加拿大北部等地找到地殼均衡的證據。一萬年前冰河時期厚重的冰層於冰期結束後逐漸融化,造成地殼的重力比原來   ,使得這些地方的地勢大約以每年一公分的速度緩慢   。此外,在大地測量與地質研究上也發現足以證明地殼均衡說的事實 減少 上升 本節選單

(C) 地殼均衡說分為普拉特學說及艾里學說,認為地殼漂浮於具可塑性的地函上,依據其理論,下列圖示的對應何者正確? 選項 (A) (B) (D) 普拉特學說 艾里 學說 講義2-2頁 (C)

普拉特及艾里兩個學說對於各塊體間密度的敘述,下列配對何者正確? 選項 (A) (B) (C) (D) 普拉特 學說 各塊體間 密度相同 密度不同 艾里 講義2-2頁 (C)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一、地表地質調查的目的與方法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一、地表地質調查的目的與方法 地表地質調查的目地主要是了解地球內部的組成和構造。但不容易憑直接觀察得知,常需要藉助於一些地球物理儀器和探勘方法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1. 岩石種類判定: 岩石成因 分 類 形成原因 特 性 粗略分類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1. 岩石種類判定: 岩石成因 分 類 形成原因 特 性 粗略分類 常見岩石 火成岩 岩漿凝固生 成 火山岩:常出現於   地形 深成岩:缺乏層理及葉理 火山岩 玄武岩 安山岩 深成岩 花岡岩 變質岩 岩層受熱或壓力作用變質 出現於   、 ﹐又可分成有葉理及無葉理兩大類 有葉理 片 岩 片麻岩 無葉理 角頁岩 沉積岩 碎屑沉積或化學﹑生物作用 通常具有   ﹐可區分為碎屑沉積岩跟非碎屑沉積岩兩類 碎屑沉積岩 頁岩﹑砂岩﹑礫岩 非碎屑沉積岩 石灰岩﹑鹽岩 火山 褶皺山脈 本節選單 層理

陽明山地區山型成錐狀,依據其形成原因,岩石分類為何? (A)火成岩的火山岩 (B)火成岩的深成岩 (C)變質岩 (D)沉積岩的碎屑沉積岩 (E)沉積岩的非碎屑沉積岩 講義2-2頁 (A) 陽明山組成岩石為安山岩,屬火山岩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a. 野外地質調查重點: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a. 野外地質調查重點: 觀察記錄   的種類、地質   、地層的   和   、等,若是沉積岩可進一步尋找沉積    、和   ,推測當地的沉積環境 岩石 構造 走向 傾斜 構造 化石 本節選單 :測量岩層的走向及傾斜--使用傾斜儀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名詞 定 義 表示方式 圖示及地質符號 走向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名詞 定 義 表示方式 圖示及地質符號 走向 岩層層面與   、面交線(如右圖AB)的方向 右圖岩層為    走向 傾斜 傾斜包含傾角  、和   (如右圖OD﹐OD'為傾斜方向﹐傾斜角為α度) 右圖岩層為向    傾斜﹐ 傾角為α度 水平 南北 本節選單 大小 方向 東 南北走向 傾角45度向東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b. 野外地質調查工具: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b. 野外地質調查工具: 常用的工具包括野帳冊(記錄簿)、記錄筆、地質鎚、鑿子、傾斜儀、放大鏡、標本袋、相機、GPS定位儀等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① 水平層理 ② 粒 級 層 ③ 波 痕 本節選單 ④ 交 錯 層 ⑤ 泥 裂 ⑥ 生 痕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① 水平層理 沉積物在平靜環境沉積﹐水平堆疊形成一層層之沉積岩層﹐為層理。層理為沉積構造﹐但無法判定原始地層上下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② 粒 級 層 大水攜帶大量沉積物沉積﹐大顆粒先沉積在下﹐小顆粒在上﹐稱粒級層。   顆粒在下﹑   顆粒在上 粗 細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③ 波 痕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③ 波 痕 波浪拍打沙灘﹐形成沙灘波紋﹐稱波痕。波痕尖端朝   、 上 上 本節選單 下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④ 交 錯 層 流水中沉積的物質﹐堆積層傾斜﹐稱為交錯層。交錯層(偽層)上陡(與水平地層交角   )下緩(與水平地層交角  ) 大 小 本節選單 上 下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⑤ 泥 裂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⑤ 泥 裂 湖泊﹑水道旁水分蒸發形成﹐裂口愈大者朝   ﹐指示層位屬正常層序 上 本節選單 上 下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上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上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c. 野外利用沉積構造判斷層序方法: ⑥ 生 痕 下 生物活動遺留下之痕跡﹐如洞穴﹑腳印等﹐由生痕可判斷地層上下﹐以洞穴為例﹐生痕洞穴應發生在層面   方﹐且生痕U型管兩端開口處朝   ﹐指示層位屬正常層序 下 本節選單 上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d. 利用化石判斷層序: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二、地表地質調查內容 2. 野外地質調查 d. 利用化石判斷層序: (1) 標準化石的功能:地層對比使用的化石為標準化石 (2) 標準化石的特性:標準化石具有演化速率  、 、出現時間   、受環境的影響不大而具有分布   、個體數目   、特徵明顯、在野外容易鑑定等特性 快 短 本節選單 廣 多

下列三圖:(甲)交錯層、(乙)波痕、(丙)泥裂之地層剖面示意圖,依據三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右列三個地層何者非正常層位(地層倒轉)? (A)甲  (B)乙   (C)丙  (D)均為正常層位 (2) 右列哪一個沉積構造較易出現在乾旱地區,因 湖泊乾涸造成? (A)甲 (B)乙 (C)丙 (D)均不會出現於乾旱區 講義2-2頁 (1)A (2) C (甲) (乙) (丙) (1) 交錯層與水平地層交角較小者在下,但上圖(甲)交角小在上,故地層倒轉。(乙)波痕尖端朝上,(丙)泥裂裂口大的朝上,因此後兩圖呈現均屬正常層位 (2) 泥裂為乾旱造成,故選(C)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三、地質年代的判定-層序的判定 1. 相對地質年代判定: 方法 說明 圖示 疊置 定律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三、地質年代的判定-層序的判定 1. 相對地質年代判定: 方法 說明 圖示 疊置 定律 在未經外力干擾影響下﹐因重力作用使愈早堆積的沉積物位在愈   。如右圖﹐1號地層較2號地層生成   ﹐便是依據疊置定律判斷 截切關係定律    發生的地質事件可能被   發生的地質事件所影響﹐所以受影響的地質事件年代比較老。如右圖﹐岩脈經斷層甲截切﹐可知   、先生成 化石連續定律 化石群在不同地點的正常地層層序中﹐出現的上(後)下(先)順序具有連續和一致性。如右圖﹐具有三葉蟲化石之地層較菊石   生成 下 早 先 後 本節選單 岩脈 先

下圖為某處地質剖面,其中數字0~9表示地層編號,甲、乙表示地質事件編號。依據此圖回答下列各三項地質事件由先至後的發生順序為何?(應選兩項)【96.學測】 (A)地層6的沉積、地層0~8的褶皺、侵蝕面乙 (B)岩脈、斷層甲、地層6的沉積 (C)侵蝕面乙、地層6的沉積、地層0~8的褶皺 (D)地層6的沉積、斷層甲、岩脈 (E)地層6的沉積、岩脈、斷層甲 講義2-2頁 (AE)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三、地質年代的判定-層序的判定 2. 絕對地質年代判定-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半衰期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三、地質年代的判定-層序的判定 2. 絕對地質年代判定-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半衰期 母元素(放射性同位素) 子元素 母元素﹕子元素 原始量 1 1﹕0 1次    、 2次 3次 圖 示 - 1/2 1/2 1:1 1/4 3/4 1:3 1/8 7/8 1:7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三、地質年代的判定-層序的判定 2. 絕對地質年代判定-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三、地質年代的判定-層序的判定 2. 絕對地質年代判定-放射性同位素定年 地層生成時間之計算: 地層中放射性物質存在時間 =log 0.5(母元素含量比)×半衰期 本節選單

植物存在時間=log 0.5(母元素含量比)×半衰期 =log 0.5(3/(3+5))× 5000年≒7000年 一植物化石中內含碳14:氮14=3:5,若此植物初始不含氮14,已知碳14為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為5000年,則此植物生存年代約距今多少年前? 5000年   (B) 7000年   (C) 9000年   (D) 10000年 講義2-2頁 (B) 植物存在時間=log 0.5(母元素含量比)×半衰期 =log 0.5(3/(3+5))× 5000年≒7000年

類 題 右圖為放射性同位素碳14/氮14的母、子元素隨時間含量變化趨勢(考慮純放射性母元素),已知碳14半衰期為5500年,甲、乙曲線為元素含量變化圖,依據此圖回答以下問題: (1) 圖中甲、乙曲線在同一時間下的含量和均固定為1,則甲、乙曲線分別代表的元素為下列何者? 選項 (A) (B) (C) (D) 甲曲線 碳14 氮14 乙曲線 講義2-2頁 (D)

類 題 (B) 甲、乙含量相同為一個半衰期時間,故選5500年 類 題 右圖為放射性同位素碳14/氮14的母、子元素隨時間含量變化趨勢(考慮純放射性母元素),已知碳14半衰期為5500年,甲、乙曲線為元素含量變化圖,依據此圖回答以下問題: (2) 甲、乙兩曲線的交點時間為多少年? (A) 2250年 (B) 5500年 (C) 11000年 (D) 22000年 (B) 甲、乙含量相同為一個半衰期時間,故選5500年 講義2-2頁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四、地質圖的製作與應用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四、地質圖的製作與應用 1. 地質圖:把地面地質調查的資料,例如   、性質及地質   等特徵,繪在地形圖上,加上圖例,就完成了一張地質圖 岩石 構造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四、地質圖的製作與應用 2. 地質圖的資訊與應用: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四、地質圖的製作與應用 2. 地質圖的資訊與應用: (1) 地質圖的資訊:根據地質圖的岩性及地質構造資料,加上   和   ,可以畫出地質剖面推測大致的地下地質構造 走向 傾斜 (2) 地質圖的應用:利用地質圖判斷地表附近的地質構造,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地下資源開發。例如石油和天然氣會受到   、封閉或   封閉而形成油、氣田 本節選單 構造 地層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四、地質圖的製作與應用 2. 地質圖的資訊與應用: ① 封閉 背斜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四、地質圖的製作與應用 2. 地質圖的資訊與應用: ① 封閉 背斜 是因   運動造成地層褶皺﹑斷裂而形成 地殼 a. 構造封閉 ② 封閉 斷層 本節選單 ③ 封閉 不整合 是因為   和    的變化所造成 地層 b. 地層封閉 岩相 ④ 封閉 地層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四、地質圖的製作與應用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2 地表地質調查 四、地質圖的製作與應用 3. 不整合的分類:不整合是將兩個不同地質時代岩層分開的沉積不連續面或   面 侵蝕 不整合面 ① 交角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的新﹑老地層層面因彼此不平行而呈一交角故稱之 ② 假整合:不整合面上下的新﹑老地層層面大致平行 不整合面 本節選單 不整合面 ③ 非整合:分開沉積岩和其下較老火成岩或變質岩岩體的侵蝕面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一、震波探勘 原 理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一、震波探勘 原 理 製造震波於地下傳遞﹐通過地下不同岩層﹐因物理性質改變﹐會產生   及   ,當震波傳回地表而被接收器(震測儀)接收的情形﹐如下圖所示 應 用 反射 折射 1. 分析地層及構造:分析計算可得知地層有無    ﹑    ﹐ 或    ﹑   等構造 2. 石油探勘:最常利用震波探勘來找尋地下油 源的所在 傾斜 地層厚度 本節選單 斷層 褶皺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二、重力探勘 原 理 利用 來測量地球重力值的微小變化﹐它反映了地球組成物質的 大小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二、重力探勘 原  理 利用   來測量地球重力值的微小變化﹐它反映了地球組成物質的   大小 限制 與 修正 可以利用地球的   和   大小﹐計算在地表上任何一點的理論重力值。實際觀測到的重力值會受到   ﹑   ﹑   和   影響而有差異﹐可計算修正 判 讀 修正後重力值比理論重力值大﹐稱為   重力異常﹐表示地下可能有   構造或密度較   的    岩體侵入﹔負重力異常﹐則代表地底下可能有   構造或存在密度較   的物質(如鹽岩之類的岩石) 重力儀 密度 質量 半徑 潮汐 地形 緯度 高度 本節選單 正 背斜 大 火成 向斜 小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二、重力探勘 本節選單

重力異常與地下構造的關係,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A)    (B)    (C)    (D)     (E) (A) 講義2-2頁 Δg為重力異常值,當大於平均值(虛線)時,代表此區地層相較之下密度較大。(A)地層密度大區域,Δg應較大;(B)背斜中央下方地層隆起,重力值較大;(C)(D)(E)陜密度大區域重力值較大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三、磁力探勘 原 理 磁力探勘是利用 來測量磁場的變化﹐反映了地下 或 組成 限制 與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三、磁力探勘 原  理 磁力探勘是利用   來測量磁場的變化﹐反映了地下   或   組成 限制 與 修正 磁場受地球磁場日變化和   影響。若有異常可能為地下構造和組成造成。由於地表磁測時﹐容易受到建築物和高壓電等影響﹐所以現今的磁測多使用空中磁測 判 讀 磁力探勘適合用來尋找   入侵或含磁性礦物的礦產探勘 磁力儀 構造 岩石 緯度 本節選單 火成岩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三、磁力探勘 圖上虛線表示岩層界限,黑線為等磁力線,數字為磁力值,單位為伽瑪 本節選單

(1)B ◎ 下圖為某區域之磁力強度分布曲線圖,甲、乙、丙、丁為此區域內四地,依據此圖回答以下問題: (1)甲、乙、丙、丁四區,何地磁力最強?何地最弱? 選項 (A) (B) (C) (D) 磁力最強 甲 乙 丁 磁力最弱 (1)B 講義2-2頁 (1) 依據等磁力線分布,乙地磁力最強1100 Gauss、丁地磁力最弱600 Gauss

(2)B ◎ 下圖為某區域之磁力強度分布曲線圖,甲、乙、丙、丁為此區域內四地,依據此圖回答以下問題: (2)若此區域沉積層中富含鐵礦砂,則下列何地最適合開採? (A)甲  (B)乙  (C)丙  (D)丁 (2)B 講義2-2頁 (2) 磁力大區域可能富含鐵礦砂,故選乙地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四、地熱流探勘 1. 地熱流的來源與應用: 來源 目前地球內部熱量的來源: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四、地熱流探勘 1. 地熱流的來源與應用: 來源 目前地球內部熱量的來源: 主要是   衰變和地球形成之初的殘餘熱量 應用 地表熱流值或地溫梯度明顯高於平均值的稱為地熱梯度異常﹐它可用來研究   、 放射性同位素 本節選單 地質構造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四、地熱流探勘 2. 地溫梯度: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3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 四、地熱流探勘 2. 地溫梯度: 由於受地球內部熱源影響,溫度會隨著深度增加而升高。   的地溫梯度明顯高  、 海底 大陸 地 球 表 層 平均地溫梯度 海 底 地 殼 大 陸 地 殼 30 ℃/km 40~80 ℃/km 9~50 ℃/km 本節選單

◎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有許多,包括震波探勘、重力探勘、磁力探勘及地熱流探勘,由地球物理探勘資料可見地層結構。右圖為一地層結構剖面圖,圖中A、B、C三沉積地層,密度大小為A>B>C,地層中可見斷層及岩脈構造,其中岩脈由玄武岩組成,富含磁鐵礦。甲、乙、丙、丁為地表四地,依據圖及說明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斷層屬於下列何種斷層?生成斷層所受力量為何? 選 項 (A) (B) (C) (D) 斷層類型 正斷層 逆斷層 受 力 壓 力 張 力 講義2-2頁 (1)B

◎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有許多,包括震波探勘、重力探勘、磁力探勘及地熱流探勘,由地球物理探勘資料可見地層結構。右圖為一地層結構剖面圖,圖中A、B、C三沉積地層,密度大小為A>B>C,地層中可見斷層及岩脈構造,其中岩脈由玄武岩組成,富含磁鐵礦。甲、乙、丙、丁為地表四地,依據圖及說明回答以下問題: (2)在下列四地點做重力探勘,則重力異常值(Δg)以何地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丁 講義2-2頁 (2)A A地層密度最大,經褶皺、斷層抬升,致使甲地點測得的重力值最大

◎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有許多,包括震波探勘、重力探勘、磁力探勘及地熱流探勘,由地球物理探勘資料可見地層結構。右圖為一地層結構剖面圖,圖中A、B、C三沉積地層,密度大小為A>B>C,地層中可見斷層及岩脈構造,其中岩脈由玄武岩組成,富含磁鐵礦。甲、乙、丙、丁為地表四地,依據圖及說明回答以下問題: (3)在下列四地點做磁力探勘,磁通量以何地最大? (A)甲  (B)乙  (C)丙  (D)丁 講義2-2頁 (3)B 乙地下方有岩脈(具磁性物質),故磁通量較大

◎ 地球物理探勘方法有許多,包括震波探勘、重力探勘、磁力探勘及地熱流探勘,由地球物理探勘資料可見地層結構。右圖為一地層結構剖面圖,圖中A、B、C三沉積地層,密度大小為A>B>C,地層中可見斷層及岩脈構造,其中岩脈由玄武岩組成,富含磁鐵礦。甲、乙、丙、丁為地表四地,依據圖及說明回答以下問題: (4)關於地熱流探勘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地熱之來源為地球生成殘餘熱能及放射性同位素衰變 (B)一般而言,火山活動區的地熱流較其他地層大 (C)海洋地殼的平均熱流量較大陸地殼小 (D)海溝區域熱流量較中洋脊小 講義2-2頁 (4)C 海洋地殼的熱流量較大陸地殼大,海溝沉積地層厚,熱流量較小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一、鑽探計畫的目的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一、鑽探計畫的目的 鑽探是了解地下地質特性最直接的方法,除了廣泛應用在   、   及   、鑽探之外,學術界也常進行大規模的科學鑽探計畫 石油 地下水 土木工程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二、國際大陸鑽探計畫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二、國際大陸鑽探計畫 (International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gram,簡稱ICDP) 1. 計畫目的:總部設於德國,從1998年起即整合協助各國進行陸地的科學鑽探計畫 2. 目前計畫成果: (1) 了解沉積盆地的起源和演變 (2) 古氣候變遷的過程,以及影響氣候變遷的原因 (3) 隕石坑的構造特徵及隕石撞擊對生態環境之影響 (4) 發現生物圈廣泛存在地下深處,因此重新探討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 (5) 探討板塊構造運動機制,例如活動斷層的週期和強度、隱沒火山島弧的岩漿活動及了解碰撞帶或聚合帶地殼的應變過程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1. 臺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1. 臺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 (1) 計畫內容:921大地震後,為探測此地震的形成機制而實施,獲得國際大陸鑽探計畫的協助,從2004年起在   、進行   斷層鑽探,鑽至地表下逾2公里深 台中大坑 車籠埔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1. 臺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1. 臺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 (2) 研究結果: ① 地震釋放能量:顯示九二一大地震的能量每平方公尺高達11.6百萬焦耳,其中 6%的能量引發了滑移而導致斷層錯動,其餘能量則以   及    的方式釋放出來 ② 重複移動斷層:了解車籠埔斷層是一個會重複移動的斷層,將來還可能發生大地震 熱能 地震波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2.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計畫: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2.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計畫: (1) 計畫內容:於2001~2005年在江蘇省東海縣之大別山、蘇魯超高壓變質帶內進行鑽探,鑽井深度達5000公尺深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2.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計畫: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2.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計畫: (2) 研究結果: ①.鑽石的生成壓力:鑽探結果發現有包裹在岩石內的鑽石礦物,顯示其變質壓力在   千巴以上 ②.新的菌種:發現一些能生活在地底高溫高壓環境的新菌種 25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3.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科學深井鑽探計畫: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3.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科學深井鑽探計畫: (1) 計畫起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位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深度約900公尺,平均直徑約180公里,造成隕石坑的撞擊隕石,推測直徑至少有10公里,由於撞擊年代與中生代末期的生物大滅絕時間吻合(約6550萬年前),因此相當受到重視 本節選單

Cretaceous/Tertiary boundary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3.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科學深井鑽探計畫: (2) 計畫內容:於2001~2002年鑽了一個1510公尺深的 Yaxcopil-1(Yax-1)井,鑽穿了著名的   界限得到一系列完整的岩心資料 K/T K/T界限 Cretaceous/Tertiary boundary (白堊紀/第三紀界限)的簡稱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3.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科學深井鑽探計畫: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4 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三、目前已完成的幾個重要大陸地殼鑽探計畫 3. 墨西哥希克蘇魯伯科學深井鑽探計畫: (3) 研究結果-顯示許多隕石撞擊的證據,如下:   ① 植物燃燒後的煤灰沉積。   ② 高壓   。   ③ 隕擊角礫   和受高溫熔化的角礫岩 石英 變質岩 本節選單

(B) 下列關於世界鑽探計畫成果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中國大陸科學鑽探計畫:推得中生代末期隕石撞擊地球的證據 (C)墨西哥希克蘇魯伯科學深井鑽探計畫:了解鑽石形成之壓力大小 (D)墨西哥希克蘇魯伯科學深井鑽探計畫:發現一些在地下深處高溫高壓環境下生存之新菌種 講義2-2頁 (B)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5 遙測大地 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地質探勘上的應用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5 遙測大地 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地質探勘上的應用 1.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功能:能精確的量測地殼每年數毫米的   移動量 水平 2.臺灣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於1989年開始建立「臺灣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PS) 觀測網」,每一 GPS 觀測站皆可全年連續接收衛星資訊。比較各測站間不同時期移動   和    ,即可得知臺灣地體大致的變動情形 速率 本節選單 方向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5 遙測大地 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地質探勘上的應用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5 遙測大地 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地質探勘上的應用 2006至2007年間臺灣地區GPS觀測結果示意圖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5 遙測大地 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地質探勘上的應用 2006至2007年間臺灣地區GPS觀測結果示意圖 本節選單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5 遙測大地 二、從太空看臺灣 第十六章 固體地球的探測 16-5 遙測大地 二、從太空看臺灣 1. 遙測原理:利用   或   ,可從高空對大地進行拍攝,可見各地高山、河流等的分布概況 衛星 飛機 2. 遙測內容:發現臺灣島具備南北長、東西窄的狹長外形,中間並夾有「  --   」走向的山脈。若對大地進行不同時間的拍攝紀錄,更能比對出地形、地貌的變化 東北--西南 本節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