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反應速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組古文閱讀報告 組長:秀惠 組員:孟筑、雅曼、雅文、盈蓁. 《朱買臣苦學有成》之原文翻譯 朱買臣,字翁子,吳人也。 朱買臣,字翁子,吳國人。 家貧,好讀書,不治產業,常刈(一ˋ)薪 樵,賣以給 (ㄐㄧ ˇ ) 食。 家裡雖然很窮困,但是他還是很喜歡讀書,因 不懂得如何治理產業,只能靠著上山砍材去城.
Advertisements

科技部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 環安組 實習成果報告 指導老師:李書安 副教授 輔導員 : 王啟嵩 技士 姓 名:張韶恩 學 校:逢甲大學 系 級:環境工程與科學學系 班 級:四年乙班.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電解.
第五章 氧化還原反應. 第五章 氧化還原反應 目次 導讀 5-1 氧化數 5-2 氧化還原滴定 趣味實驗 藍瓶實驗 5-3 電池 科學家小傳—勒克朗社 科學報導 病毒製造的電池 5-4 電解與電鍍 學習概念圖.
第十九章 中和作用和鹽 19.1 中和作用 19.2 中和作用的放熱性質 19.3 鹽的製備 (延展課程) 19.4 鹽的命名
台塑石化 與 全國 之 財務分析 :企管二甲、乙 班級 指導 :楊雪蘭 老師 :第六組 組別 組員
民主國家的政府體制 我國的中央政府體制 我國中央政府的功能 地方政府組織與功能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chapter 5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Energy Relationships in Chemical Reactions
第 2 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
第一章 緒論 1-1 化學簡介 1-2 物質的變化與能量 1-3 化學簡史 1-4 化學與生活.
VS 兒童及少年身心發展 幼保三甲 幼兒期 青少年期 4A1I0014 陳佳瑩 4A1I0023 尤秀惠
专题九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鞘翅目 生科四乙 蘇俊融.
燃烧热 能源 2017年3月17日星期五.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第7章 行政监督.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濃度與表面積 對反應速率的關係 溪陽國中 賴倩因老師.
核心价值观记心中 主题班会
关于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思考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第四章 數列與級數 4-1 等差數列與級數 4-2 等比數列與級數 4-3 無窮等比級數 下一頁 總目錄.
第5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 5.1 化学反应速率 5.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3 反应级数 5.4 反应机理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移动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3-4 勒沙特列原理 1.改變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對平衡的影響 2.改變壓力或體積對平衡的影響 3.改變溫度對平衡的影響
第1章 化學反應 1-1 質量守恆 1-2 化學式與化學反應 1-3 化學反應與質量的關係 1-4 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係.
高中化学竞赛 【第七讲 速率与平衡】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92-90數學課程綱要比較 -- 不含數與計算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數學資訊教育系副教授 李源順.
第二篇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氧化作用是物質獲得氧的過程。 鎂在空氣中燃燒的過程是一種快的氧化作用。 2Mg(s) + O2(g) 2MgO(s) 20.1 氧化作用與還原作用的性質 氧化作用是物質獲得氧的過程。 鎂在空氣中燃燒的過程是一種快的氧化作用。 2Mg(s) + O2(g) 2MgO(s)
Chapter 7 酸與鹼.
第三章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热力学,讨论化学反应的 可能性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但实际上反应能否发生,平衡
Differentiation 微分 之一 微分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 § 6.1 溶解度和溶度积 § 6.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 6.3 两种沉淀之间的平衡.
2012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乔纯杰.
2-2 碰撞理論.
例: K ,各气体分压 KPa 下 N2(g) + 3 H2(g) = 2 NH3(g) 1. 指定条件下,正反应可否自发进行;
Differentiation 微分 之一 微分的基本原理.
The construction of cells
The construction of cells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第 3 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电化学 1 氧化还原反应 2 原电池 实用电池 4 有关电解的几个问题.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第二章 热化学 §2.1 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4 Hess定律
2.1 內能 物體儲存的能量 粒子的能量 物體的內能 進度評估 第 1 冊 單元 2.1 內能.
蛋白質的沈澱作用 能使蛋白質發生沈澱作用的因素有: 酸 酸性試劑 單寧酸 重金屬離子(汞離子、鉛離子等) 咖啡因 嗎啡 中性鹽 有機溶媒 熱
第一章 水溶液 1.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平衡.
6-1 元素與化合物 課文重點: 1.化學反應的變化 2.物質的分類.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 舟山中学 王成冠.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實驗八 溶解度積之測定.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第三章 物質的組成及其變化.
3-4 化學反應中的 能量變化.
3-3 影響平衡的因素 勒沙特列原理 濃度對平衡的影響 壓力(體積)對平衡的影響
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与经典习题赏析 河北省宣化县一中 栾春武.
2-3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甲虫的御敌武器与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
3-3 影響平衡的因素.
聲音的產生.
技專校院多元入學管道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教務處 涂雅筑.
2-2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安南國中 李蕙珍.
高中化学命题竞赛 虹桥中学高三化学组.
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 催化剂作用的化学反应图像.
第二节 糖类.
生物技術 Ch10.生物轉化技術 阮雪芬 Nov19&20, 2002 NTUT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厦大附中 黄耿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apter 6 反應速率

本章目錄 6-4 催化反應 6-1 反應速率的定義 6-4A 勻相催化 6-2 速率定律 6-4B 異相催化 6-2A 碰撞學說 6-3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6-3A 反應物的本質 6-3B 接觸面積與濃度 6-3C 溫度 6-3D 催化劑

Ch6 學習概念圖

6-1 反應速率的定義 反應速率的定義 反應速率的定義 反應速率的單位 反應速率的表示法 反應速率與係數關係 反應速率與測定法

6-2 速率定律 碰撞學說 速率定律 活化複合體 活化能 速率定律 速率常數 各級反應:零級、一級、二級

6-3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反應物的本質 接觸面積與濃度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溫度 催化劑

6-4 催化反應 勻相催化 催化反應 異相催化 汽車的觸媒轉化器 酶催化反應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The End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6-1 反應速率的定義(1) 定義:定溫下,單位時間內反應物的消耗量或 單位時間內生成物的生成量 反應速率= =- 反應速率= = 時間間隔 反應物的消耗量 =- Δt Δ〔反應物〕 時間間隔 生成物的生成量 Δt 反應速率= Δ〔生成物〕 = ※反應速率恆為正,故在表示Δ〔反應物〕時, 必須在其前面加上『負號』

反應物~反應速率的定義(2) 反應速率= 時間間隔 反應物的消耗量 =- Δt Δ〔反應物〕

生成物~反應速率的定義(3) 6-1 時間間隔 生成物的生成量 Δt 反應速率= Δ〔生成物〕 =

反應速率的單位 物質的消耗量或生成量: 固體或液體:g 或 mol 氣體:atm、mmHg 、cmHg 、M 水溶液:M 反應速率:M/sec 或 M‧s-1 或 mol‧L-1‧s-1 mmHg/min 、 atm/sec 、mol/sec 6-1

反應速率的表示法 反應:aA+bB  cC ΔPA Δ[A] A的消耗速率(RA) =- Δt Δ[B] ΔPB =- 濃度變化 壓力變化 A的消耗速率(RA) =- Δt Δ[A] ΔPA B的消耗速率(RB) =- Δt Δ[B] ΔPB C的生成速率(RC) =+ Δt Δ[C] ΔPC 6-1

反應速率與係數關係(1) 反應:aA+bB  cC RA : RB : RC = a : b : c - Δt Δ[A] Δ[B] + ΔPA - ΔPB ΔPC + = :

反應速率與係數關係(2) 反應:aA+bB  cC RA : RB : RC = a : b : c - Δt Δ[A] Δ[B] 1 b c × 6-1

氣體:可用總壓之變化量表示 4HBr(g)+O2(g) →2 Br2(g) +2 H2O(g) -4x -x +2x +2x ΔP=(-4x) + (-x) + (2x) + (2x) = -x - Δt ΔPt 4Δt ΔPHBr = ΔPO2 2Δt ΔPBr2

DTBP分解過程~分壓的數據 DTHP 丙酮 乙烷

DTBP分解過程~時間變化圖

DTBP的消耗速率

丙酮的生成速率

DTBP、丙酮、乙烷的反應速率

反應速率測定法 比色法: N2O4(g) (無色)  2NO2(g)(紅棕色) 壓力或體積法:反應前後氣體係數和不相等(Δn≠0) 1 C3H8(g)+ 5O2(g)  3CO2(g)+ 4H2O(g) 沉澱法:AgNO3(aq)+ NaCl(aq)  AgCl(s)↓+ NaNO3(aq) 導電度法:H2SO4(aq)+ Ba(OH)2(aq) BaSO4(s)+2 H2O(l) (可解離,可導電) (不解離,難導電) pH值法:CH3COOH(aq)+ C2H5OH(aq) CH3COOC2H5+ H2O 酸性 中性 中性

壓力測定裝置

丙酮生成速率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逐漸變慢,亦即隨著DTBP分壓的變小而變慢。 反應速率-時間關係圖 丙酮生成速率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逐漸變慢,亦即隨著DTBP分壓的變小而變慢。 6-1 6-2

6-2A 碰撞學說 內容:反應粒子必須相互碰撞,才能發生反應,但碰撞不一定起反應,只有極少數的碰撞會引起反應,能發生反應的碰撞稱為『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的條件: 反應粒子要有足夠的能量 發生反應所需的最低動能稱為『低限能』 若某反應之低限能為Ea,只有在Ea右邊斜線部分之分子碰撞才有效。 反應粒子要有正確的碰撞位向

碰撞學說

反應粒子要有足夠的能量 分子動能分佈曲線圖

反應粒子要有正確的碰撞位向 有效碰撞 無效碰撞 6-2

活化複合體 定義:反應物粒子具有足夠的動能且碰撞位向正確時,在互相碰撞過程中,有極短暫的結合,能量極高,化性非常不穩定,稱為『活化複合體』。 特色: 活化複合體為「新的化學鍵部分形成」、 「舊的化學鍵部分破壞」的過渡狀態 活化複合體為一位能最高的過渡狀態,可分解為生成物或回復為反應物。

活化複合體之位能圖 活化複合體 6-2

活化能 定義: 正反應活化能Ea=活化複合體與反應物的位能差 逆反應活化能Ea’=活化複合體與生成物的位能差 性質: 活化能與反應物本性、反應途徑有關, 與溫度、濃度無關。 活化能愈大,反應速率愈慢; 活化能愈小,反應速率愈快

反應位能圖

活化能與反應熱(ΔH) 反應熱(ΔH)=正反應活化能(Ea) -逆反應活化能(Ea') 若Ea > Ea’ 反應熱的大小與活化能的高低無關 ΔH與活化能、反應速率無關

反應位能圖~吸熱反應 活化複合體

反應位能圖~放熱反應 活化複合體

活化能 vs. 低限能 活化能之數值與低限能相同,但其意義不同,低限能為動能,而活化能為位能 活化複合體 6-2

6-2B 速率定律 (rate law ) 意義:反應物粒子濃度愈高,發生有效碰撞的機率愈多,反應速率愈快,故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的定量關係稱為速率定律。 速率定律表示法:若反應 aA+bB  cC 則為: r = k[A]x[B]y (濃度表示法) = k‧PAx‧PBy (分壓表示法) 對A而言,反應是 x 級;對B而言,反應是 y 級; 對全反應而言,反應是 ( x+y ) 級 x、y值由實驗而得,與方程式係數a、b無關, x、y值可能為零、整數、分數或負數 6-2

速率常數(k) (rate constant) 總級數 (x+y) k 值單位 (濃度) (M1- (x+y)‧s-1 ) k 值單位(壓力) (mmHg1- (x+y)‧s-1 ) 0級 M1‧s-1 或mol1‧L-1‧s-1 mmHg1‧s-1 1級 s-1 2級 M-1‧s-1 或mol-1‧L1‧s-1 mmHg-1‧s-1 3級 M-2‧s-1 或mol-2‧L2‧s-1 mmHg-2‧s-1 6-2

影響速率常數 k 的因素

不影響速率常數 k 的因素

速率定律式的推求 方法一:由反應速率與濃度之實驗數據推求 方法二:由濃度與時間之實驗數據推求

速率定律式 (rate law ) 速率定律式

6-2

零級反應 反應速率 r=k[A]0 = k 特性 反應物剩餘量呈『等差級數』遞減,反應物的量終將用盡,等於零 實例 時間(分) 20 40 20 40 60 80 濃度(M) 1.0 0.8 0.6 0.4 0.2 r與[A]關係圖 [A]與 t 關係圖 6-2

一級反應 反應速率 r=k[A]1 特性 反應物剩餘量呈『等比級數』遞減,反應物的量最後剩極少,但不為零 實例 時間(分) 20 40 60 20 40 60 80 濃度(M) 100 50 25 12.5 6.25 r 與[A]關係圖 [A]與 t 關係圖

二級反應 反應速率 r=k[A]2 r 與[A]關係圖 [A]與 t 關係圖

各級反應的實例 反應類型 半生期 ( t1/2 ) 實例 零級反應 H2(g)+ Cl2(g) → 2 HCl(g) 2 N2O(g) → 2 N2(g) + O2(g) 一級反應 所有核反應 2 H2O2(g) → 2 H2O(g) + O2(g) 二級反應 2 HI(g) → H2(g)+ I2(g) I- + OCl- → OI- + Cl- 6-2

一級反應

6-2 6-3

6-3 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6-3A 反應物的本質 6-3B 接觸面積與濃度 6-3C 溫度 6-3D 催化劑

反應物的本性與反應速率 快 慢 在室溫下的一般法則: 不涉及鍵的破壞的反應,其反應速率較快 例: H+ (aq)+ OH -(aq) H2O(l) Ag+ (aq)+ Cl -(aq) AgCl(s) 涉及化學鍵的破壞數目越多,反應速率較慢 快 慢

反應物本質不同,活化能就不同 活化能愈小,反應速率愈快 活化能愈大,反應速率愈慢

常溫下較快的反應 酸鹼中和: H+(aq)+OH-(aq) →H2O(l) 沉澱反應: Ag+(aq)+Cl-(aq) →AgCl(s) 氧化還原反應(僅涉及電子轉移): Fe2+(aq)+Ce4+(aq) →Fe3+(aq)+Ce3+(aq) P4(s)+5 O2(g) →P4O10(s) 2 NO(g)+O2(g) →2 NO2(g) H2(g)+F2(g) →2 HF(g) HCl(g) +NH3(g) →NH4Cl(s)

常溫下較慢的反應 有機反應: 例:酯化反應 CH3COOH(l)+C2H5OH(l) →CH3COOC2H5(l) +H2O(l) ∵需破壞較多的化學鍵,活化能較高,反應速率慢 常溫下的燃燒反應: CH4(g)+2 O2(g) →CO2(g)+2 H2O(g) ∵涉及較多強共價鍵的破壞,反應的活化能極高,常溫幾乎不起反應,故其反應速率應列為最慢

常溫下反應快慢順序 一般而言: 中和>沉澱>氧化還原(僅電子轉移) >氧化還原(涉及化學鍵的破壞) >有機反應>常溫下的燃燒反應 H2(g)+X2(g) →2 HX(g) 之反應速率是F2>Cl2>Br2>I2

一般而言:中和>沉澱>氧化還原(僅電子轉移) >氧化還原(涉及化學鍵的破壞) >有機反應>常溫下的燃燒反應 答: 一般而言:中和>沉澱>氧化還原(僅電子轉移) >氧化還原(涉及化學鍵的破壞) >有機反應>常溫下的燃燒反應 6-3

濃度、接觸面積與反應速率 勻相反應 與 異相反應: 勻相反應:在同一相中進行的反應 H+(aq)+OH-(aq) →H2O(l) 異相反應:在兩種以上不同相中進行的反應 CaCO3(s)+2 HCl(aq) →CaCl2(aq) +CO2(g)+H2O(l)

反應物濃度 濃度愈高,碰撞頻率增加,反應速率加快 在勻相反應中,增加反應物濃度的方法: 再加入反應物 減少溶劑的量 使容器體積縮小

0秒 反應經過20秒後 反應經過40秒後 濃度大 濃度小 濃度大 濃度小 濃度大 濃度小 無沉澱 黃色沉澱 無沉澱 黃色沉澱

接觸面積 非勻相反應發生於相之界面,故增加接觸面積,可增加反應速率 增加接觸面積的方法: 粉碎為更小的顆粒 某一大正立方體,將邊長等分為n 段,可分割成n3個小立方體,則小立方體總表面積為大立方體表面積之n倍 粉末狀比起塊狀反應快,例如:麵粉廠、煤礦坑中的塵埃會引起爆炸 攪拌

粉碎為更小的顆粒 邊長L L n 邊長 每一邊切成 n 等分 小立方體總表面積為大立方體表面積之 n 倍

接觸面積增大,使反應速率變大 6-3

溫度與反應速率 定性而言:升高溫度,不論吸熱或放熱反應,不論正向或逆向反應,反應速率皆變快。 定量而言:室溫附近每升高10 ℃,反應速率增為原來2倍 T↑,r ↑的原因: 主要原因: T↑,分子平均動能↑,超越低限能分子數目增加,有效碰撞增加, r ↑ 次要原因: T↑,碰撞頻率↑ , r ↑

溫度的性質 可改變 不可改變 分子動能分佈曲線圖 活化能 反應熱(ΔH) 反應途徑 反應速率:r正、 r逆 反應機構 速率常數:k正、 k逆

低溫,反應速率慢 加熱,高溫,反應速率快

低溫 高溫 低限能Ea 在不同溫度下,分子動能分佈曲線圖 6-3

催化劑與反應速率 催化劑(觸媒)(catalyst) 的定義:凡是能增快反應速率而本身最後未改變化學性質與質量的物質 催化劑會參與整個化學反應,改變反應機構,但在反應後又會釋放回來,所以催化劑不會出現在全反應方程式當中。 催化原理:加入催化劑能降低活化能,而進行另一條能量較低的反應途徑,因此超越低限能的分子數增加, r ↑

加入催化劑的反應位能圖(1) 放熱反應

加入催化劑的反應位能圖(2) ΔH 吸熱反應

加入催化劑~分子動能分佈曲線圖

加入催化劑~改變反應途徑

催化劑的性質(1) 可改變 不可改變 活化能Ea、Ea' 等量降低 反應熱(ΔH) 反應速率r正、 r逆等倍率增加 分子動能分佈曲線圖 速率常數k正、 k逆等倍率增加 平衡常數K 反應途徑、反應機構、反應級數 生成物產率 達平衡所需時間 是否為自發反應的類型

催化劑的性質(2) 催化劑具有選擇性:可催化某反應,但不一定可催化其他反應 反應物相同,催化劑不同,可得不同產物 Ni CH4(g)+H2O(g) CO(g) + 3H2(g) Ni CH3OH(g) CO(g) + 2H2(g) ZnO‧Cr2O3 6-3 6-4

6-4 催化反應 6-4A 勻相催化(homogeneous catalysis) 6-4B 異相催化(heterogeneous catalysis)

勻相催化 定義 把催化劑加到反應系中,和反應物互溶成一個相,反應在同一相中進行 特性 催化劑濃度愈高, r ↑ 例如

勻相催化~實例 反應 催化劑 Fe2+、Fe3+ NO、Cl H2SO4 CH3COOH(l)+C2H5OH(l) →CH3COOC2H5(l) +H2O(l) H2SO4 2MnO4-(aq)+5C2O42-(aq)+16H+(aq) →2Mn2+(aq)+10CO2(g)+8H2O(l) Mn2+ 2H2O2(aq) 2H2O(l) + O2(g) 3O2(g) 2O3(g) 6-4

異相催化 定義 把催化劑加到反應系中,和反應物不能互溶,催化反應在不同相中進行 特性 催化劑表面積↑ , r ↑ 催化劑常用成:粉末狀或海綿狀 例如

異相催化~實例 反應 催化劑 MnO2(s) Fe(s) C2H2(g)+2H2(g) →C2H6(g) Pt (s) 4NH3(g)+5O2(g) →4NO(g) +6H2O(l) Pt-Rh (s) 2SO2(g)+O2(g) →2SO3(g) V2O5(s) 2H2O(l) + O2(g) 2H2O2(aq) N2(g) + 3H2(g) 2NH3(g) 6-4

乙烯+氫氣→乙烷 ( Pt當催化劑 ) 吸附原理

汽車的觸媒轉化器(1) 廢氣 COx NOx CxHy 產物 CO2 N2 H2O 陶瓷材料或金屬材料 催化劑 觸媒轉化器

汽車的觸媒轉化器(2) 6-4

酶催化反應 生物體內的催化劑稱為酶或酵素(enzymes) 酶的特性: 酶的本質是一種蛋白質 酶具有選擇性 酶的催化作用最適當的溫度為35℃~50℃,太高溫或太低溫都會失去活性 酶易受pH值影響,最適當的pH值為5~8之間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