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二、国际复本位制 一、健全的国际货币制度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金融资源配置 与金融战略 臧日宏.
Advertisements

关于汇率计算.
第11章 国际金融组织.
第二章 外汇汇率和汇率制度.
第三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 学习重点: 一、何谓外汇?汇率有哪些标价方法? 二、汇率有哪些种类?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第12章 外汇与汇率.
第二章 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汇率学说 第二节:汇率制度 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 第四节:外汇管制与人民币汇率制度.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二十一章 繁荣与滞胀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 第二节 滞胀与变革 第三节 新经济的挑战.
第十四章 国际货币制度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 第三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
导 论  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 1.中国古籍书中的金融概念
9 国际货币体系 9.1 概述 9.2 早期的国际货币体系 9.3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9.4 牙买加体系.
第 十 章 国际货币体系.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考纲: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考纲解读】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十章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政府都共同遵守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安排;③国际收支的调节。
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 2008年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副行长。 2011年朱民被任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第7章 国际货币体系1.
第八章 国际货币制度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九章 国际金融.
第八单元 当今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六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金融自由化 2017/3/1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与启示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六章 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第二节 国际储备多元化 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四节 我国国际储备问题.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英才网.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第一节 外汇管理内涵 第二节 国际外汇管理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三节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影响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郑琳娟.
第五章 金融制度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们加深对特殊金融制度的了解,通过讨论金融管制与自由化,帮助学生们加深对金融管制的必要性与适度原则及金融深化方向的了解。
必修②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外贸缩减
金 融 学 第三讲 汇率与汇率制度.
走势分析.
第 十三 讲 国际金融组织.
第十八章 国际金融协调与合作.
第九章 国际商业借贷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八章 国际货币金融法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一)国际货币制度含义 国际货币制度是关于国际货币选择的国际规则和惯例。
第二章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赵志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述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七章 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二节 世界银行集团 第三节 国际清算银行.
学习目标 1、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世界银行集团 4、国际清算银行 5、亚洲开发银行
第五章 外汇管制与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国际金融学 主讲教师:安辉 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题 I. 复习 II. 购买力平价假说(PPP) III. 汇率 IV. 国际收支帐 V. 危机管理.
第二章 货币制度 w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构成 w 第二节 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w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第九章 国际货币制度 本章主要讲授以下内容: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欧洲货币体系.
第九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 第三节 国际储备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PPT模板下载: 会计 牙买加 货币体系.
第三章  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概述 二、国际储备总量管理 三、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四、我国的国际储备.
金融基础 第七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武汉东湖学院金融学专业必修课 国际金融 International Finance (本科生适用)
导 论  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 1.中国古籍书中的金融概念
学习目标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第二十章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融.
国际财务 International Finance
第一章 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 ——国际金融学科基础与市场全貌
教学要点: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类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和崩溃的原因 牙买加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第八章 国际货币与国际金融 一、考核知识点 1、外汇、汇率及其决定 2、国际收支平衡表 3、国际储备的作用与管理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9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 IS—LM模型的拓展 2019/5/7 hjianchun.
第九章 国际储备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构成与来源 第三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二、国际复本位制 一、健全的国际货币制度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1、它所具有的调节机制应当能够纠正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使调节的损失尽可能最小,并且使各国公平合理地承担调节的责任; 2、它应保证各国拥有清偿能力,国际储备总量适当; 3、人们对该国货币制度有信心,愿意持有各种储备资产。 二、国际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特点: (1)用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的金币为法定通货。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深化。 (3)金币与流通中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 (4)作为一种世界货币,金币在国际结算中可以跨国境自由输出入。 (5)中央银行以黄金形式持有较大部分的国际储备。 (6)价格水平长期稳定。 (7)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至1914年一战爆发以后,各参战国均实行黄金禁运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暂停止实行。到1928年底,战前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基本上恢复了金本位制。战后各国勉强恢复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大危机和1931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彻底瓦解。至1936年世界上曾经实行过金本位的国家都彻底放弃了金本位制。 三、国际金块本位制 四、金汇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建立一个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对各国的货币金融事务进行监督、管理,以促进国际金融合作。 2、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 3、IMF向国际收支逆差会员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收支困难。 4、废除外汇管制。 5、设立稀缺性货币条款。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1、美元的中心地位—美元荒、美元灾、特里芬难题。 2、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三、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措施 四、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1)稳定黄金价格协定。 (2)巴塞尔协定。 (3)黄金总库。 (4)借款总安排。 (5)货币互换协定。 (6)黄金双价制。 四、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1)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特里芬难题所指出的清偿力与信心的矛盾。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因为难以经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而成为难以维持的固定汇率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为了维持稳定的汇率,往往不得不牺牲国内经济目标。

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1)浮动汇率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1976年1月8日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并达成“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IMF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新格局—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1)浮动汇率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提高SDRs的国际储备地位,修订SDRs的有关条款,以使SDRs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 (4)增加了基金组织会员缴纳的基金。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二、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积极性: (1)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2)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 (3)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 三、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积极性: (1)牙买加体系基本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基准通货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的敝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2)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的混合汇率体制能够反映不断变化的客观经济情况。 (3)国际收支的多种调节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

消极性: (1)随着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以美元为中心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体系日益复杂混乱和动荡不安。 (2)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政府不再受国际收支的“纪律约束”,一些具有膨胀倾向的政府可以大胆地膨胀国内经济,而让货币汇率去随国际收支失衡的后果,汇率的下跌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因而比较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3)牙买加体系下,各国政府并不完全听任货币汇率椭圆市场供求关系而自由浮动,它仍会多多少少地对汇率的趋势进行干预,使货币汇率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运动。 (4)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仍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