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性 的 光 辉
人性的含义 (1) [humanity]∶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2) [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自然属性 1)生理层面:人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2)心理层面:人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 3)心灵层面:人总是希望充实而不是虚度一生
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 “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 ——(美)Goldwin Smith 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民主是必须的; 正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西方谚语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2007年5月14日 溫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的演讲
一、西方对人性的探索 二、东西方人文思想的比较 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启示
人文精神 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可以理解为“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主义的概念 人文主义是对个体的存在、个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和个体的价值等一系列全新观念的肯定,它强调世俗人生的意义和感性生活的幸福。 人文主义的思想实质是确立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新观念。
狭义上: 人文主义是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而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一种思想与学说。 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一特定时代的产物,是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他们用以反封建、反教会的理论武器。
广义上:其历史则要悠久得多,它发端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始于人文精神产生之时。尽管如此,也只是等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它才在人文主义者那里得到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思想内核由此才被深刻地揭示出来。
一、西方对人性的探索 人性的发现(古代希腊: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 ) 人性的泯灭(中古欧洲:人性崇拜转向神性崇拜 ) 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从神性崇拜到人性复苏) 人性的升华(启蒙运动:从人性崇拜到理性崇拜 ) 人性的回归(浪漫主义:从理性回归情感、自然)
人性的发现 古代希腊: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
人性发现的历史背景 ①希腊工商业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希波战争中希腊获得的胜利,希腊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 ②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雅典的奴隶制的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期。 ③公民地位的提高: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产生了反对旧思想和传统的运动。
智者运动 一些哲学家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代表这种新知识倾向的运动主要是智者运动。 智者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开始从探索神秘浩渺的宇宙转向探索人和喧嚣的人类社会——开始了人性探索的历程。
智者的言论内容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但是,正是因为他们注重实利,又以逻辑方法作为辩论的工具,所以他们的言辞和结论往往大胆而惊世骇俗。他们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前411) —— “普罗塔戈拉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释义: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 这一命题以承认事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发展为基础,认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把社会或国家理解为个人的集合,强调个人选择。为当时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对当时流行的“神意”说加以怀疑。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古希腊神话观念变迁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基点基本特点,如李彦在《神的旨意:古希腊狂欢》中所说,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从此开始。
“普罗塔戈拉命题”的意义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首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强调了人的地位与作用。否定了神的存在。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运动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普罗塔戈拉——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普罗塔戈拉命题”的缺陷 这一命题在认识论上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 主观主义倾向:每个人各有自己的需求,都是万物的尺度,事物是什么全凭感知它们的人的感觉而定,于是当人们意见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人的感知也就成为了一切真理的标准,从而也就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必然导致主观唯心主义。这一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并且其根据的基础是感觉的“欺骗性”。 相对主义倾向:感觉这种东西尚处于认识的初级阶段,且无疑是个人的,它因人、因印时而异,具有个别性、流动性。正如一阵风吹过,有的人觉得冷,有的人觉得凉爽。因而普罗塔戈拉的“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的这种主张,本身就带有浓厚的相对主义倾向,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真理观,它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
智者学派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想犹如经天巨彗,划破了漆黑的夜空,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但很快便被漆黑的夜空所吞噬。它并没有成为古希腊社会思想的主流,更没有引导古希腊社会蓬勃发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普罗塔戈拉的思想是有缺陷的。
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
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要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
“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知识才是美德” ——发现自我,人之所以为人不能仅仅归结为他有感觉和欲望,而在于人有灵魂,而灵魂总是以追求善为其自身目的的。 显然,若每个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社会就乱套了!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这一至理名言的深刻内涵是人之为人,在于灵魂的求善,在于智慧和理性的高扬。普罗塔戈拉已经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并未懂得人自身究竟是什么,因而也就不可能对这个命题有正当的运用。因为人之所以为人不能仅仅归结为他有感觉和欲望,而在于人有灵魂,而灵魂总是以追求善为其自身目的的。按照苏格拉底的观点,实现“认识你自己”任务的人学所要研究的是人的灵魂,唯有它才是理性和智慧的所在。由此,认识你自己,关键就在于认识自己的理性和智慧。
黑格尔曾经说:“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思维的人。”在此,黑格尔把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苏格拉底的“要认识你自己”作了一个比较,认为这两个命题具有同样的意义,区别只在于在普罗塔戈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的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为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这当然是一个进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这种对理性的尊崇与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极为相似,所以苏格拉底在这方面可称得上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 产生深远影响。
vs ①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 ②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 ③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很相似; ④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⑤他们的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⑥都重道德; ⑦教育思想上有许多共同点……
孔子与苏格拉底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 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
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 据说孔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 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 孔子生活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以行其道。 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断。
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孔子忧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苏格拉底在世时,抨击政治,公道正直,至死不屈,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虽然在受到不公正的死刑判决后也不肯违犯国家的法律而求生,他的勇敢殉道精神,为青年树立了守正不阿的楷模。
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 苏格拉底热爱知识,坚持真理。他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他首先树立了教师的风范。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很受青年的敬仰,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的心灵。
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 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
斯多亚学派 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创 始 人: 塞浦路斯岛的芝诺(约前336—前264) 名称来由:因他在一个斯多亚画廊里讲学, 所以他所开创的哲学流派被称为 斯多亚学派。 其他学者:西塞罗、塞内卡
人生而平等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斯多亚学派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这就自然得出了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平等原则不仅适用于奴隶,也适用于外邦人或野蛮人身上,是一种普世性的平等。 “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塞内卡
精神自由 斯多亚学派极力推崇人的这种内在精神自由,赋予了它很高的伦理价值。 “除了精神之外,任何东西都不值得羡慕。”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一个披枷带锁的人可能是自由的,而一位骄横的皇帝却可能是个奴隶。” ——自由与人的外在环境无关
古希腊人文精神小结 普罗泰戈拉: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 苏格拉底: 古代人文精神的升华 斯多亚学派:古代人文精神的顶峰
人性的泯灭 中古欧洲:人性崇拜转向神性崇拜
古典文化的衰落与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 通常认为,西欧中世纪始于5世纪,至15世纪结束,大约经历了100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基督教成为西欧社会的主宰,正是从那时开始,西欧文化基督教化了。 曾经有人说,这个漫长的历史段是“黑暗的时代”,其理由是,那个时期正是欧洲封建神学占统洽地位的时期,罗马天主教会把持着从宗教文化到经济和政治等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蛮族的冲击与古典文化的衰落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北部日耳曼蛮族入侵罗马。由此,西罗马帝国灭亡,历史进入中古社会阶段。这一事件同时标志着西欧古典文化时代的终结和中古基督教文化时代的开始。
罗马帝国后期辉煌的古典文化开始全面衰落。 (1)政治局面混乱,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2)奴隶制经济接近崩溃,走向衰退,帝国财政枯竭。随着帝国整体形势的江河日下, (3)罗马帝国人道、理性、法制意识的沦落,开拓精神丧失,创造活力泯灭。
然而,蛮族文化从整体上讲毕竟还处于较为原始初级的发展阶段,故而在面对古典文化的废墟时显得有些无所作为。日耳曼族可以用武力摧毁一个旧的物质社会,却无法依靠自身的文化建设一个新的精神世界。日耳曼蛮族的文化贡献值得肯定,但又有其局限性。
中古基督教的勃兴 基督教兴起的历史背景 首先,罗马帝国没落与蛮族国家初建的数百年间造成了现实生活的动荡和对世俗生活的绝望,为新兴宗教的成长提供了社会土壤。 其次,当权者大力扶植,将基督教作为维系国家统治的精神支柱。
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曾经一度陷入“黑暗时期”。在那个时期,辉煌的古典文明遭到日耳曼人沉重的打击,而新的文明尚未产生。基督教在一个人们普遍感到绝望的混乱时代里赢得了人心,树立了权威,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基督教 基督教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统称。 1054年,基督教发生第一次大分裂,正式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基督教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统称。 1054年,基督教发生第一次大分裂,正式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1517年,德意志神学家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要求廉俭化教会,回到圣经,由此引发宗教改革风暴,另立新教。
共同点 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
区别 天主教 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称公教,信徒称其所信之神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
天主教强调普世性,其总部设在罗马梵蒂冈,称为梵蒂冈教廷。所以天主教也称为罗马公教。 天主教会组织体系自上而下,集中统一,教皇(即教宗)是全球天主教会的领袖,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除非渎职或犯有异端罪,任职终身。
新教(基督教) 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基督教不接受教皇的领导权,没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废除了天主教的教阶制,认为教徒无需神职人员即可与神直接交通。 基督教堂中一般没有塑像,只挂一个十字架。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基督教节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主张:唯独圣经,坚持圣经本身的绝对权威,不赞成以教会来主导对圣经的解释,而应主要由个人凭借自己的信心和良心还有圣灵的感动来理解。 唯独恩典,认为既然耶稣基督是神—人之间的救赎中保,那么神人间的沟通和交流就不需要教会发挥太多的中介作用。 唯独信心,强调首要的是对上帝的信从,反对单凭行为或主要凭行为得救。
路德派、加尔文派、圣公会是三大全球性的主流教派。 基督教的教职人员是主教、牧师、长老、传道员。有男性,也有女性,所有教牧人员都可以结婚,基督教不主张信徒离婚。
基督教教堂里立的十字架上没有耶稣基督被钉的受苦难的像;教徒祈祷时也不在胸前划十字。 基督教教堂内外的装饰是最简洁、最朴素的,雕塑和壁画一般都没有。当然,圣公会除外。圣公会在很多方面都是接近天主教的,特别是其中的上层教派——“高教会派”。 除了圣公会高教会派外,其他基督教各派都没有修道院和修会制度。圣公会高教会派是在上个世纪恢复修道院和修会制度的。
天主教和东正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弥撒”,而新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礼拜”。 基督教的一般教牧人员称为牧师或长老,而不象天主教和东正教那样称为神甫(非正式地可称为神父)。
东正教强调正统性,所以也称为正教。他与天主教的差别主要是以下方面 保守性:坚守古教义和古礼仪,基本不做什么调整。 封闭性:不太强调传教工作,对与天主教和新教开展交流和对话也不大热心。 依附性:历史上一直强烈的依附于世俗政权,受其严格的控制,不象天主教那样一直政教分离和教俗二元结构。
分散性:一直没有统一的全球性的教会首脑机构。名义上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大牧首处于首席地位,但实际上莫斯科大牧首、耶路撒冷大牧首、安提阿大牧首(在今土耳其境内) 、亚力山大里亚大牧首并不受其节制,而且这些大牧首对非本国的正教会辖区的影响也很有限。 神秘性:强调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来达到与上帝的直接交通,很注重这种个体性的和不可重复性的信仰体验。
主教以下的神职人员可以结婚(修士和修女除外)。但是,有了家室的那些基层神职人员,比如神甫,就没有机会再升迁到主教及以上职位了。 东正教不象天主教,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雕塑,但教堂里有大量反映宗教性内容的壁画。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雕塑,这是公元8——9世纪拜占廷境内“圣像破坏运动”的结果。
不过,东正教的教堂里的其他装饰物还是比天主教教堂丰富,而且宗教仪式也更盛大和繁复。 东正教的教堂里一般都没有坐椅,教友们要站着参加宗教活动。这与天主教和新教教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正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小于天主教和基督教
公元4世纪,基督教被确定为罗马国教 使基督教由受压迫的宗教变为国教,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是保罗。这是目前宗教研究学者们比较一致的意见。 保罗是犹太人,基督教历史上第一位神学家和改革家,在当时的罗马帝国中担任一定的官职,在基督教发展初期时,曾经参与了对基督教教徒的残酷迫害与镇压。但后来他转变了立场,信仰了基督教。积极参加了基督教的传播活动。
保罗对基督教的历史性贡献 首先,保罗的加入,应该是一个突破标志,也就是基督教开始在社会上层发展。因为耶稣最初的十二门徒,均是鱼夫、收税官等社会底层的成员。
第二、保罗使基督教从犹太人的民族宗教转为世界性宗教。 保罗的主张最初遭到基督教内部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但保罗坚持向罗马人、特别是罗马贵族宣传基督教,最终使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敌意消失了。
第三、保罗引入希腊哲学,对基督教的教义进行了实质性的改造,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因为当时希腊哲学是罗马帝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引入希腊哲学,改造基督教的教义,使之更易于接受。当然,保罗的努力最终成功了。
第四、以拉丁语编纂和定稿《圣经》。 基督教最初进行传播时,是各个使徒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进行宣传,因此有不少版本,称《福音书》,另外,使徒们在传教过程中遇到问题,相互也通过书信进行讨论。保罗把这些文件搜集起来,进行整理,当然中间免不了要去掉和删节,最终形成《新约》。《旧约》和《新约》合称《圣经》。
第四、强烈的殉教精神。 保罗最终是被钉在十字架而死。而且是头朝下被钉死的。他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耶稣是头朝上被钉死的,我没有他伟大,所以我只能头朝下”。这是在罗马帝国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但耶稣被钉十字架没有记载。 考虑到历史上耶稣被钉十字架没有记载。保罗的殉教意义就更加重大了,因为是他以他的言行才证实了基督教的一个根本性的事件,奠定了基督教的基础。因为后来的学者无论怎么怀疑耶稣的存在,但保罗是有真实记录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保罗真正的决定性的贡献。
基督教成为国教可以说是西方文化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基督教就代替了古典文化成为帝国文化的主流。 前者强调以神为中心,神学至上,强调上帝包揽一切,万流归宗于神至高无上的统治, 后者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理性至上和和谐秩序中的自由发展。
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分析 宗教神学 以神为 中心 禁欲 来世 等级 观念 蒙昧 主义 人文主义 理性 科学 以人为 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由于日耳曼人的文化水平比罗马人低,甚至连自己的文字也没有,于是教会便成了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唯一学术权威;因为当时几乎只有教士和修士才能读书识字,所有的学者都是教会人士。正因如此,西欧便开始完全陷入一片黑暗的迷信时代。
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具体体现:森严的教阶、繁琐的仪式 僵化的教规、贪婪的敲诈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 ——教皇英诺森三世
基督教对文化的垄断 基督教是中古西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古典文化被斥为异教而遭到破坏,中古神本主义的信仰文化取代了古典的人本主义理性文化。宗教渗透到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教育成为传扬教义的工具,主流文学艺术完全为教会所控制。各个阶层的精神生活都被厚重地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基督教的排他性,不仅仅是排斥异教,同时也排斥由它自身产生的异见者,极力统一思想,反对自由思想,这是宗教文化的实质。 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对秘密结社的主谋要处以死刑,胁从者则施以各种酷刑:鞭笞、割鼻、断肢等”,从中可以看出,处于基督文化圈中的中世纪,毫无平等自由可言。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以宗教为统治工具,把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哲学、教育、科学等,都在宗教的控制下,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埃及归属于东罗马帝国,公元412年,西瑞尔成为亚历山大基督教大主教,基督教掌握了生杀大权之后,掉过头来迫害其母教犹太教,西瑞尔大主教要杀光所有的犹太教徒,妇女和儿童同在捕杀之列。
电影《城市广场》 电影围绕女学者希帕提娅的生平展开故事情节,展现了基督教早期传播的血腥和暴力,同时展现了基督教早期对科学技术的压制和诋毁。 希帕提娅,世界上第一位女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多神教的教徒。
公元4世纪,横跨亚欧非大陆的罗马日渐衰落。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年轻的女学者希帕提娅开馆授徒。 412年,西里尔出任基督教的大主教,他极富野心和才干,在亚历山大港大力推行基督教的传播,与当地多神教的传统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随着基督徒三番五次地掀起动乱,罗马执政官下令让多神教从亚历山大图书馆消失,基督教在亚历山大港取得了压倒性优势,开始对异教徒进行大肆迫害。 基督教的专制暴行,激起了希帕蒂娅的极度不满和反对。希帕蒂娅还认为,地心说是不正确的,地球应该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转,她的思想为后世的日心说奠定了基础,但她的学说被认为是“异教邪说”,公元415年3月的一天,她被基督徒残忍地杀害。
历史比电影惨烈,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记述道:“希帕蒂娅被从她的两轮车中扯出,衣物给撕得稀烂,一路拖到教堂,并遭到礼拜朗诵士彼得等一群野蛮残忍的狂热分子们,以徒手毫无人性地屠戮致死,尖锐的蚌壳将她的肉从骨上刮下,还在颤抖的断肢则被投入火中”。
从中,我看不到上帝的仁慈。数学死了,亚历山大城失去了光环,此后再也没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 到了基督教占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以神为本的思维模式,更加严酷地控制着人们的思想,他们对宗教暴行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教会把希帕蒂娅描绘成“巫婆”,得意洋洋地宣称他们“摧毁了亚历山大城中偶像崇拜最后的余毒”。 我之所以在谈文艺复兴的时候插一段中世纪前发生的事,是想说明:如果欧洲不觉醒、不摆脱基督教的桎梏,那么,他们的现在也会和亚历山大城一样。不摆脱就不会有文艺复兴,就不会有民主制度。
世上有一种罪恶,打着“真理”的旗号,穿着“信仰”的外衣,涂着“平等”的香粉,在历史上,犯下了累累罪行。对于生活中不堪重负的人们来说,那些花花绿绿真真假假的信仰,那些轻易许下的承诺,那些云环雾绕的天堂美景,仍是有诱惑力的,所以,民粹主义不会消失,兼爱和博爱所谓“追求平等的爱”的欺骗性,依然可以蒙蔽许多双眼睛,因此,呼吁要慎用“博爱”、“大爱”、“平等的爱”这类字眼,就不能停止。
能拍出这样的电影,说明现代民主国家对宗教文化的负作用是有反思的,尽管反思还不够彻底。也因为,现代民主国家的教权已被关进了笼子,所以,他们的反思不会受到迫害。反观我国大陆,有些民主追求者固执地认为宗教文化是先进的,是不容质疑的,不问青红皂白,连糟粕一起生抓硬取,那么在大陆尚未实现民主的时候,这些还未被关进笼子里的宗教意识就显得十分专制狭隘,不容异端。如果宗教文化比儒家文化先进,那还要文艺复兴干什么?还要人文主义干什么呢?
人性的复苏 文艺复兴:从神性崇拜到人性复苏
文艺复兴的产生 1 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世生活悲观绝望的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基督教的禁欲主张相矛盾的。
在14世纪城市经济比较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 当时意大利一些城市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主张,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实际上,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乏动。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
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是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开始的。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出现的“三杰” 但丁(1265-1321 ) 彼特拉克(1304-1374 ) 薄伽丘(1313-1375)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谱写了人性的欢歌。
有人把《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在书中,薄伽丘以生动的语言讴歌人性,认为人性无所不在,不可窒灭,更无从回避。 《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有一个从初级到高 级的发展历程。 《十日谈》虽然讴歌了人性,但主要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说的大多是男欢女爱,而作为生物种群的最高级动物,人类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随着运动的发展,文艺复兴也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就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莎士比亚的作品,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描写、抒发、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人性的升华 启蒙运动:从人性崇拜到理性崇拜
启蒙运动的发生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只是刚刚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随后西方的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等方面。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终于促成了17世纪和18世纪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发生。 18世纪以后,理性与思想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发展。
启蒙运动起源于西方社会对思想自由的新要求.它是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整个世界。 启蒙运动从英、法两国开始,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诸多国家,涌现出许多思想家。 启蒙思想家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他们力图把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他们关注社会,希望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人本身的彻底解放。 人的解放:人身的解放——人身自由 人的思想的解放——思想自由
法国的卢梭(1712-1778) 卢梭:人身自由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德国的康德(1724-1804) 康德:思想自由 康德道出了启蒙运动的真谛: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并不是指人缺乏理智,而是指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和决心来运用自己的理智。”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区别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区别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的是现世幸福,其矛头主要是针对宗教的神权主义。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流是提出了以人的理性和社会必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由与平等,其矛头直指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
人性的回归 浪漫主义:从理性回归情感、自然
浪漫主义的出现 启蒙运动给人类留下深远影响的还有充满个性的浪 漫主义。 1 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 19世纪上半叶,在法国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 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 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
众所周知,由于对理性的过分追求,不可避免地将会导致非理性或不合理现实的产生,由此导致对理性主义的补充,这就是浪漫主义的产生。从历史的观点而论,浪漫主义起自对过分强调理性的一种反动,它推崇情感,主张想象力的创造性发挥,坚持美感第一的美学标准,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
过分的理性必将导致非理性,从而走向浪漫主义,这是对理性主义的一种反动,也是对理性主义的一种补充。
理性是激情的奴隶 ——大卫·休谟《情感心理学》 休谟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他代表了英国经验主义传统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理性”和“情感”开始。 所谓“理性”指:对观念之间进行演绎推论、因果推论的过程,及最终形成的某种信念; 情感主要是指欲望、悲伤、喜悦、希望、恐惧、绝望、安全(即没有理性参与的直接情感)等等。
休谟指出:“理性是,而且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它决不能妄称还有其他作用。”这是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总能发现一些本源的情感,它们的产生方式与直接情感相同,信念通过它们而发挥作用。理性的产物即信念,是工具或用具,它不能单独作为行为的动机,它只能帮助情感来实现目的;另外在行为取向的问题上,理性决也不可能反对情感。 这无疑是在说,我们行为的选择来源于我们近乎本能的情感。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奥修所说的“性”是爱的源泉了。这样我们也可以弄清了,为什么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爱”的故事总是以不明不白的因素而告终的原因了。这不明不白的因素的根源就是情感,这“爱”的终结,就是情感上“趋乐避苦”的结果。
布利丹的驴子 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布利丹的驴子”。故事说一位名叫布利丹的哲学家养了一头驴,这头驴和别的驴不同,它喜欢思考,凡事总喜欢问个为什么。比如说,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两堆体积、色泽都一样的干草,给他做午餐。这下可把它给难住了,因为这两堆干草没有任何差别,它没法选择先吃哪一堆,后吃哪一堆,最后,这头驴子面对两堆草料,饿死了,当然,它也因此而名垂哲学史。
杨朱泣途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有一个“杨朱泣途”的故事。“墨子悲丝染,杨朱泣歧路”,后句所指的便是杨朱的一个传说。杨朱某次外出,遇上一条岔路,或许是一时不能决定走哪条路,或许是联想起人生的歧路,竟哭了起来。
布利丹的驴子之所以饿死,就因为它太理性了,总是想在比较出两堆草的优劣以后再采取行动,以至于活活地饿死。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么理性的近乎愚蠢的驴,更没有这样的人。正如休谟所说,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意志、情感等道德范畴内的东西左右,而不是理性。在人的行为方面,理性确实是疲软的。
卢梭——浪漫主义之父 浪漫主义思想运动起自18世纪中期,止于19世纪中叶,但它的影响直到今日尚未消失。 浪漫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平民思想家卢梭。卢梭是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他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理性有它的用处,但就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言,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卢梭的这些见解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
广义的浪漫主义是指一种倾向和态度,更多地体现在文学艺术的创作领域, 它宣扬人的感情至上。 它本身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象的和情感的。 它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和背景,描写、讴歌人的情感和业绩。
◆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诞生了许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创作出了众多具有时代性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变革,一方面歌颂了民主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另一方面则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
浪漫主义文学 英国:拜伦、雪莱和济慈等浪漫主义诗人; 法国:雨果为主要代表。 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普希金, 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海涅。
雪 莱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查良铮译本
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诗人胸中沸腾着炽热的革命激情。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革命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这时诗人正旅居意大利,处于创作的高峰期。 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诗人凭借自己的诗才,借助自然的精灵让自己的生命与鼓荡的西风相呼相应,用气势恢宏的篇章唱出了生命的旋律和心灵的狂舞。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将美与丑融为一体,生动刻画了美丽纯洁的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中相貌奇丑但内心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卑劣罪恶的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等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悲惨世界》: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小说以19世纪法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为背景,但其中的故事情节、语言、人物形象等都洋溢着浪漫主义。 小说的主人公冉·阿让善良、正直,却由于社会现实而终身生活在“悲惨世界”中。 雨果的作品热情赞美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同时也深刻揭露了复辟后的法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堕落。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 “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 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19世纪初期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表现出了浪漫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音乐富有诗意,注重情感的表达,并且充满了幻想。德国和奥地利不仅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摇篮,也是这一音乐盛会的中心。这一时期也是音乐艺术史上成果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 -1827) 诞生于德国莱茵。他是音乐史上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早年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此作品中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特别是《第三 (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现实的感染下,贝多芬后期开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多地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的心灵。 《第六(田园)交响曲》中透露出乡村淳朴的田园气息,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 《第九(合唱)交响曲》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贝多芬在这首交响曲的最后乐章中加入了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的合唱,热情歌颂了欢乐,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这是贝多芬发自心灵的呼唤,是“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舒伯特和施特劳斯 继贝多芬之后,在19世纪上半期的音乐领域,浪漫主义逐渐进入全盛时期。代表作品有奥地利的《小夜曲》、之信念》、《野玫瑰》,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德国舒曼的《蝴蝶》、《幻想曲》等。这些音乐有的意境优美,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有的则展现了对自然的热情赞美,感情真挚。
浪漫主义思潮贡献和影响 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道理。 极大地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 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密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类重新确立了对自然的尊重态度; 它让人们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
浪漫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它宣扬人的感情至上时,明显地表现出了趋于另一极端的消极性。 它使个人主义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 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 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无病呻吟,生活中情感泛滥
小结 “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卢梭对‘理性’的质疑”、“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表明人文主义在启蒙运动中继续演进并趋于成熟。此时,人们已从以往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人的理性的崇拜。理性与自由成为西方这一时期人们追求的最高理想,并构成了西方社会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同时,在对“理性”的质疑中萌生的浪漫主义又进一步丰富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
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历程总结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运动)以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和芝诺为代表。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口号,实质上否定了神的权威及其存在,首次将置于人类历史舞台的中心,肯定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认识你自己”意在强调人类理性的重要性,否认绝对权威,引导人们对思想及生活自由的追求; 斯多亚学派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主张,成为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主要理论来源。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和莎士比亚等人,他们用文学作品讴歌人性,充分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揭露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专横,再次提出人类的平等思想。他们在赞美人性的同时,更为注重人的精神自由,更加崇尚人的理性,这种对人的理性的尊崇为启蒙运动开启了先锋。
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洛克、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人,他们认为“人生而自由”,主张建立限制公权的“主权在民”的国家,强调“人的思想自由”,要求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智摆脱“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二、东西方人本思想的比较 在人学发展的历史天空下,东西方都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东方人本思想:以儒家人本思想为代表,它确立了东方文化的历史基调,形成了以集体为本位的东方文化传统; 西方人本主义:与之相反,则形成了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文化基因。
西方人文思想的特点 (1)深切关怀人的命运。这里的人一般不是指作为集体的或群体的人,而是个人。 古希腊开始,有“人是万物的尺度”之说。古希腊悲剧主要是讲人的命运的,讲人是否有可能与自己的命运抗争,讲人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即忠于城邦,得到城邦的保护。这里的个人当然仅限于城邦公民,但每一个城邦公民的命运都是关心对象。 到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最基本的理论是围绕着救赎理论而展开的,即基督怎么救人,人因何得救。宗教改革也是在人如何才能得救的问题上开始的(因信称义)。 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基本上沿着人的自由、平等的基线展开。 到了当代,则是个人主义的过份膨胀,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顾这种实现如何损人利己。
(2)热衷于探讨人与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并把人摆在与社会、自然界相对立的角度上来探讨这种关系。 在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间,普通人与政府间的关系。由此发展起了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反暴君的政治学说。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集中在人的认识能力(理性)在多大程度上能认识造物主(世界主宰)的意志、意图上。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的方式都是在这种探讨中产生的。
(3)热衷于探讨事物的原因、因果关系。 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如四大发明,但很少有人会去探讨为什么会这样。所以通常有人说,中国人有科学发明,但没有科学思想。但古希腊人在这方面独树一帜。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提出者,前460—370年)有一句名言:“我宁愿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而不愿获得波斯的王位。”这几乎是西方的传统,即似乎虚无缥缈的东西总是有人去探讨。反观中国这种人也有,但缺乏这种文化氛围。
东方人本思想 东方人本思想首先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学思想。 孔子的人文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仁学思想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 。 “圣人”:是关于理想人格的塑造问题。成仁成圣的理想人格是儒家推崇的人生最高目标。 “仁人” :即“仁者爱人” 。儒家的最高人格理想:人与人要互相尊重和友爱, “泛爱众”,仁君爱民, “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人性说 首先,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说。提出要想使人得到发展必须通过教育,个人方面必须“好学”。孔子讲要“好学不厌”,以追求人生至道。 孔子人性说启示我们,对每个人来说,人与人之间差别并不很大,每个人的成功机会接近于均等,个人成功与否更主要的是在于个人努力程度。
重视人的生命权 其次,孔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命权。 孔子在马厩失火后,问人而不问马,明显把人的生命看的高于畜类或财产等物质。另外,孔子反对殉葬制度,痛恨用陶佣来为死人殉葬的,更不要说用活人来殉葬。
重“人事”的现实主义态度 再次,孔子针对当时社会充满迷信鬼神的现状,采取了“敬鬼神而远之”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强调“人事”重于“事鬼”。 《论语》中记载当季路问孔子事鬼神之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孔子那里,“事人”在先,“事鬼”在后,即“人事”是我们所应当关注的首要问题。 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把人置于鬼神之上,把“事人”置于“事鬼”之上,这一思想非常宝贵,可以说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从而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古代中国社会,形成了古代中国一种伦理本位的社会存在。而不是如西方社会那样,形成了一种宗教文化统治下的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
儒家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的 共同点 关于人:都以人为中心,以现实的人生为出发点,都反对神学,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中国:儒家主张仁爱学说,由亲亲到泛爱众,由泛爱众到君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社会众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西方:人文主义从反对神学对人的统治出发,高扬人的理性精神,追求现实的人生幸福,要求恢复人的各种权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积极进取和乐观主义精神。
关于鬼神: 儒家明显采取了搁置的态度,客观上影响了中国的无神论思想。儒家强调人的现实世界高于一切,不能以危害人的正常生命权、生存权为标准处理事情,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可贵之处。 西方人文主义则明确反对神权的压迫,他们把神权与人权对立起来,认为只有推翻封建神权的统治,才能彻底解放人自己。
儒家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的 不同点 第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儒家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的 不同点 第一,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儒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要人们观察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 而又必须有节制、适度地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易经》作为儒家五经之首,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正是“天人合一”的精神。 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以人的欲望、要求作为出发点,对自然采取征服、掠夺的方式,强调“天人相争”的观念。
第二,关于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儒家人本思想以集体为本位。重视家庭、家族、国家这种集体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以集体利益为前提,对家庭要以孝悌为核心,对国家要以忠诚为基本价值,因此集体主义是儒家的主要价值取向。 西方人文主义以个人为本位。更重视个人的利益和权利,他们强调个体的自由,注重个人的奋斗和个人的权利,私人的权利和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有时甚至会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
第三,道德与科学、理性的关系 儒家以人格善为最大目的,强调善重于智。重视人的道德完善,强调克己复礼,强调修身、齐家是一个人的最基本道德要求。 由于中国长期处在农耕经经济时期,对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客观上造成儒家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而是偏于重视人自身品格的完善和国家秩序的稳定。于是儒家特别重视“德治”,重义轻利,并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方人文主义则重视自然科学和理性。 从古希腊时代的“美德即知识”到近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在西方形成了尊重知识的优秀传统。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近代欧洲的自然科学也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且促进了自然哲学的发展。 自然哲学重视自然科学和理性, 以解放神学统治下的人和自然。
两者比较的启示与意义 积极因素: 儒家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是东西两大文化传统中的主流价值观,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儒家人本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整体重于个人等内容都具有合理性。 西方人本思想中的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具有现代精神的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现代性文化直接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他们尊重科学、理性和个人权利,这些因素对于现代性先天不足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消极因素 两种文化都是各自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 儒家人本思想过分注重整体的稳定,忽视个人的合理欲望要求,因此造成社会发展动力不足,长期徘徊在封建农耕经济下的低水平,民生质量低水平发展,最终造成近代以来落后的历史现实。 西方人文主义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造成今天环境危机、能源枯竭,直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过分强调人的各种欲望和要求,造成人性中的各种恶的本性泛滥,造成社会混乱,道德下降,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安和惶恐。
三、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与启示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旨在开创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 (1)它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强调培养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的“新人”。 自我实现:教育必须以人的“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为最终的目标,
(2)着重强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 所谓整体性是要在人格特征上达到人的内外统一。
(3)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内容。 注意课程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性的相互渗透,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相适合的课程。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施以相应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掘。
(4)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 在实践中,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
谢 谢!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