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资金岗位核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教学内容:利润分配的核算. 知识目标 理解利润分配后结存的业务处理,正确编 制结转分录; 掌握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并进行相关的 基本业务的核算处理。 能力目标 能够对计算出的利润按业务要求按程序进 行分配。
第六章 所有者权益 主编 贺坤丽 周艳丽. 【学习目标】 1. 掌握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构成。 1. 掌握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构成。 2. 掌握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 2. 掌握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区别。 3. 了解企业投入资本的不同方式。 3. 了解企业投入资本的不同方式。 4. 掌握企业投入资本的核算。
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概述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股利和股息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第 7 章 利润形成及分配 利润的概念及其构成 利润形成 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营业利润主要由主营业务 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04-6 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第二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练习题.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个 会计期间内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的数额。 一、利润的计算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 第五章 投资 主讲:边喜春 江西财大会计学院 TEL:0791——
第五章 金融资产(二) 主 要 内 容 ●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种类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
第四章 投资 主讲 邓福贤.
第八章 投资(二).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成本法 二、权益法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八章 对外投资 2017/2/26.
第8章 投资 8.1 投资的概述 1. 按投资的性质分类 权益性投资:为获取另一企业的股权所作的投资。 债权性投资:为获取债权所作的投资。
第五章 对外投资的核算 【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企业对外投资的概念、分类和核算方法。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以外的收入来源途径,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区别及账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 主 讲: 罗 勇(教授、硕导) 电 话: 、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九章 非流动负债.
第十一章 非流动负债 主 要 内 容 长期借款利息的计算及主要账务处理; 长期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及主要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教学目的: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计量及相关会计处理,掌握溢价、折价的摊销
《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分析——认识报表.
企业会计实务.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三、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 四、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与处置
第五章 投 资 主讲:陈继林.
初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资产(五) 主讲名师:杨菠.
项目十 长期负债.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 负债(七) 主讲人:杨菠.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长期借款.
第四章 金融资产 定义和分类 交易性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款和应收款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减值.
中级财务会计 第七章 金融资产.
会计基础—平行登记 2012年03月.
项目十 所有者权益.
第十章 长期投资.
项目九 所有者权益岗位核算.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十节 其他应付款.
浅谈资产减值 小组成员:李 苑 时丽玉 王 娟 金一帆 陈文婷 臧超艳 赵丽华 葛王燕 陈静珺 王 珏.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任务五 利润形成与财务成果的核算 《基础会计》
第九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四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第十三章 公司所有者权益要素核算 第一节 公司所有者权益概述.
主要内容: 模块一 初识所有者权益 模块二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模块三 留存收益
第十三章 所有者权益.
第五章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指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股本)
财务会计 第五章~.
中公教育湖南分校 地址:长沙市建湘南路36号芙蓉国际黄金之城6楼
中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习题二: A商品确认的价格:1500元 B商品确认的价格:1400元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中级财务会计            责任教师 李玉波        网站地址: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练习.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
第五章 固定资产 第二节 固定资产增加.
第三章 金融资产 学习目标 ◆ 了解金融资产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 掌握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内容及会计处理方法
第四章 金融资产 第一节 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四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第五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大丰职教中心 张春平.
基础会计 供应过程的核算.
第七章 筹资活动的会计处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主要发生的经济业务及类型,掌握在筹资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账户,以及各账户的性质,掌握权益资本筹资过程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掌握债务资本筹资过程一般业务的会计处理。 会计 经 济环 境 其 他环 境 教 育环.
项目九:非流动负债.
第四章 金融资产.
Unit 7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库存现金 一、清查结果处理步骤 核准金额,查明原因 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进行批准后的账务处理
【第一章第5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主讲老师:梁天.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 第十章 非 流 动 负 债 主讲:边喜春 江西财大会计学院 TEL:0791——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主讲:大雄老师 习题课2.
第10章 所有者权益 10.1 实收资本 1.涵义:本钱 有关的法律规定:
情境五 长期股权投资 任务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任务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项目六 资金岗位核算

【知识学习目标】 了解资金岗位的核算任务;掌握资金岗位的核算流程;掌握长短期负债、借款费用、所有者权益、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计算和核算。

【能力培养目标】 会运用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负债进行筹集资金的核算;能计算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能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业务的核算,并熟练编制和其相关的记账凭证。能根据有关资料登记有关总账、明细账簿。

【教学重点】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业务的核算 【教学难点】 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的计算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任务一、 资金岗位的核算任务和流程 学习情景一、资金岗位的核算任务 一、拟定资金需求计划及筹资方案 二、确定资金筹集方案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任务一、 资金岗位的核算任务和流程 学习情景一、资金岗位的核算任务 一、拟定资金需求计划及筹资方案 二、确定资金筹集方案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一)以长短期借款的形式进行负债筹资 (二)以发行债券的形式进行负债筹资 (三)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形式进行负债筹资 (四)以接收投资或捐赠的形式进行权益筹资 三、确定资金使用方案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学习情景二、资金岗位的核算业务流程 资金岗位核算业务流程包括三大模块:资金预算、资金筹集和资金使用。具体包括五大部分,具体内容如资金岗位业务核算流程图。

任务二、长短期负债的核算 学习情境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短期借款”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2.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 3.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取得的借款本金 借方登记:借款本金的偿还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期末尚未偿还的借款本金 4.明细账户设置:可按借款种类、贷款人和币种进行明细核算。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主要包括:借入的核算、借款利息的核算、归还的核算等 1.企业在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企业归还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3.按计算的利息金额 借:财务费用

【例】: A公司向银行借入临时借款500 000元,期限6个月,年利率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A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①办理相关手续,取得银行临时借款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短期借款     500 000 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短期借款   500 000   财务费用    25000   贷:银行存款    525000

学习情境二、长期借款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长期借款”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 2.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 3.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借入长期借款的本金及其应计利息 借方登记:偿还的长期借款本息 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本息 4.明细账户设置:可按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别“本金”、“利息调整”等进行明细核算。

二、长期借款的核算 1.长期借款借入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借款费用) 贷:长期借款――本金 (注:一般情况下,实际收到的款项与本金是一致的,不存在利息调整)

2.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的核算 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长期借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 借:在建工程 (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长期借款的利息 费用中资本化的利息) 财务费用 (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 中费用化的利息) 贷:应付利息(按借款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如果存在利息调整余额的 ,借记或贷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3.长期借款归还的核算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贷:银行存款 如果存在利息调整余额的 ,借记或贷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例】: 某企业借入两年期的借款50000元,利率5%,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入本金: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50000 年末计息: 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2500 贷:应付利息 2500 (2年) 还本付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50000 应付利息 5000 贷:银行存款 55000

学习情境三、应付债券的核算 一、 账户设置——“应付债券”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2.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 3.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应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借方登记:偿还的债券本息 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债券摊余成本 4.明细账户设置:设置“债券面值”、“利息调整” 和“应计利息”明细账户。按应付债券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二、 应付债券的核算 (一)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 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值按市场利率的折现值+每期债券利息按市场利率的折现值 其中: 债券面值按市场利率的折现值=债券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每期债券利息按市场利率的折现值=每个付息期的利息额(年金)×年金现值系数。

由于债券的票面利率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相应的债券发行价格也可能等于、高于或低于其面值。 当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发生价格等于债券面值,即债券平价发行; 当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价格低于债券面值,即债券折价发行。这时的折价对于发行企业来讲就是提前支付将来少付的利息。 当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价格高于债券面值,即债券溢价发行,这时的溢价对于发行企业来讲就是弥补将来多付利息的损失。

【例1】 某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8%的5年期企业债券.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每年1月1日计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若发行当时的市场利率为8%、10%、6%.分别计算债券的发行价格。 ①当市场利率为8%时:即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 债券发行价格= l 00 ×0. 68058+8×3.99271 =68.06+31.94=1 00(元) ②当市场利率为10%时,即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 债券发行价格=100×0 .62092+8× 3.79079 =62.09+30.33=92.42(元) ③当市场利率为6%时,即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 债券发行价格=1 00×0 .74726+8 ×4.21236 =74.73+33.70=108.43(元)

(二)债券按面值发行 债券按面值发行,应按发行债券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账户;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每期计提应计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账户,贷记“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账户。

【例2】 承【例1】,某公司2008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债券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 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 00 每一计息日计算应付利息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8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8

(三)债券溢价发行 债券溢价发行,应按发行债券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按债券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账户,发行价格大于票面价值的差额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账户。

【例3】 承例1,某公司2008年1月1日溢价发行债券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 08.43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 00 ——利息调整 8.43 债券溢价应在债券的存续期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

(四)债券折价发行 债券折价应在债券的存续期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债券折价发行时,应按发行债券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账户,按发行价格低于票面价值的差额借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账户,按债券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账户。

【例4】 承例1,某公司2008年1月1日折价发行债券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92.4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58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l 00 债券折价应在债券的存续期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

(五) 债券溢价 摊销 【例5】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公司债券10000元,票面利率为年利率8%。假定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为6%。 甲公司该批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 10000×0.74726+10000×8%×4.21236 =10842.49元) 甲公司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见下表:

2008年1月1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10842.49 贷:应付债券——面值 10000 ——利息调整 842.49 2009年1月1日计算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650.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49.45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800 2010年1月1日计算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641.58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58.42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800

2011年1月1日计算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632.08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67.92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800 2012年1月1日计算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62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78.0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800 2013年1月1日计算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611.3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88.7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800

(六)债券清偿 债券到期清偿,无论当初是接面值发行,还是溢价或折价发行,其最终的账面价值均等于债券面值。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其账务处理是借记“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例6】 承例5,某公司于2013年1月1日偿还全部债券本息,并收回债券时,则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0000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4000 贷:银行存款 14000

【例7】某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8%的5年期企业债券.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每年1月1日计息一次,到期每年1月1日还利息,到期还本。若发行当时的市场利率为10%.债券的发行价格92.428万元。 借:银行存款 92.428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572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l 00

1.购入债券 借:银行存款 92428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7572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l 000000 2.计息摊销 借:财务费用 92428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2428 应付利息 80000 3.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学习情境四、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一、 账户设置——“长期应付款”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2.账户性质:负债类账户 3.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①采用补偿贸易方式从国外引进设备所发生的未付款项;②融资租人固定资产应付的融资租赁费;③长期应付款的利息支出和外币折合差额。 借方登记:归还长期应付款的本息金额。 余额在贷方,表示尚未归还的长期应付款项。 4.明细账户设置:可按长期应付款的种类和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二、 业务核算 【例】 向美国MD公司融资租入一台设备,到岸价48000美元(当时的汇率为8.25),用中行转账支付进口设备关税19800元,增值税完税70686元。合同约定首付8000美元,以后每半年付10000美元,当时开出中行信汇凭证汇出首付款,设备交付安装。 借:在建工程 415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70686 贷:银行存款 90486 长期应付款—应付引进设备款 396000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引进设备款 66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8000) 66000

任务三、借款费用的核算 一、借款费用的确认 学习情境一、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和期间 一、借款费用的确认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一) 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借款费用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应当开始资本化: (1)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二)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时间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构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三) 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 构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学习情境二、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和核算 一、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一) 为构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二) 为构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应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即企业占用一般借款构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时,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应当于资产支出相挂钩。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相关计算公式: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 =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三)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没有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二、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核算举例 【例】 ABC公司于2008年1 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期预计为1年零6 个月,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08年1月1日、2008年7月1日和2009年1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 公司为建造办公楼在2008年1月1日专门借款2000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8%。另外,在2008年7月1日又专门借款4000万元,借款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10%。借款利息按年支付。 闲置借款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短期投资,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 办公楼于2009年6月30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为建造该办公楼的支出金额如表所示:

单位:万元 日期 每期资产支出金额 资产支出累计金额 闲置借款资金用 2008 年 1 月 日 1500 500 7 2500 4000 于短期投资金额 2008 年 1 月 日 1500 500 7 2500 4000 2000 2009 5500 总计 — 3000

由于ABC公司使用了专门借款建造办公楼,而且办公楼建造支出没有超过专门借款金额,因此公司2008年、2009年为建造办公楼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计算如下: (1)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08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 (2)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2008年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金额 =2000×8%+4000×10%×6/12=360(万元) 2009年1月1日~6月30日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金额 =2000×8%×6/12+4000×10%×6/12 =280(万元)

(3)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利用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进行短期投资的收益: 2008年短期投资收益 =500×0.5%×6+2000×0.5%×6 =75(万元) 2009年1月1日~6月30日短期投资收益 =500×0.5%×6=15(万元) (4)由于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应当以其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闲置的借款资金进行短期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因此: 公司2008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360-75=285(万元) 公司2009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280-15=265(万元)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2008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2 850 000 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 750 000 贷:应付利息 3 600 000 2009年6月30日: 借:在建工程 2 650 000 应收利息(或银行存款) 150 000 贷:应付利息 2 800 000

【例】 沿用上例,假定ABC公司建造办公楼没有专门借款,占用的都是一般借款。ABC公司为建造办公楼占用的一般借款有两笔,具体如下: (2)发行公司债券1亿元,于2008年1月1日发行,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8%,按年支付利息。 假定这两笔一般借款除了用于办公楼建造外,没有用于其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假定全年按360天计算,其他资料同上例。

(1)计算所占用一般借款资本化率: 一般借款资本化率(年)=(2000×6%+10000×8%)÷(2000+10000)=7.67% (2)计算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 2008年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1500×360/360+2500×180/360 =2750(万元) 2009年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4000+1500)×180/360=2750(万元)

(3)计算每期利息资本化金额: 2008年为建造办公楼的利息资本化金额=2750×7.67%=210.93(万元) 2008年实际发生的一般借款利息费用=2000×6%+10000×8%=920(万元) 2009年为建造办公楼的利息资本化金额=2750×7.67%=210.93(万元) 2009年1月1日~6月30日实际发生的一般借款利息费用=2 000×6%×180/360+10 000×8%×180/360=460(万元) 上述计算的利息资本化金额没有超过这两笔一般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可以资本化。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账务处理如下: 2008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2109300 财务费用 7090700 贷:应付利息 9200000 2009年6月30日: 财务费用 2490700 贷:应付利息 4600000

【案例】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一幢办公楼,工期预计为1年,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分别于2007年1月1日和2007年7月1日支付工程进度款。 2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6%;2007年7月1日又借入专门借款1 000万元,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7%;另外向银行借入长期贷款2 000万元,期限为2006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1日,年利率为7%,按年支付利息。(为简单化,本题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均相同。)   闲置借款资金均用于固定收益债券的短期投资,该短期投资月收益率为0.5%。2007年闲置借款资金为500万元。  办公楼于2007年12月31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①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②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专门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2007年专门借款发生的利息金额=2 000×6%+1 000×7%×6/12=155万元; ③计算在资本化期间内利用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进行短期投资的收益: 2007年短期投资收益=500×0.5%×6=15万元; ④占用的一般借款应当予以资本化的金额为: 2007年一般借款应资本化的利息金额=1 000×6/12×7%=35万元;   A公司2007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155+35-15=175万元。 A公司2007年应付利息=2 000×6%+1 000×7%×6/12+2000×7% =2950(万元)   相关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 750 000   借:应收利息 150 000   借:财务费用 1 050 000     贷:应付利息 2 950 000

学习情境三、借款辅助费用资本化金额确认 辅助费用是企业为了安排借款而发生的必要费用,包括借款手续费(如发行债券手续费)、佣金等。如果企业不发生这些费用,就无法取得借款,因此辅助费用是企业借入款项所付出的一种代价,是借款费用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企业发生的专门借款辅助费用,在所构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是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在所构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却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例】甲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从银行借入100万元,借款期限2年,年利率6%,利息每年支付一次。为了借入该款项,甲公司支付了财务资料鉴证费用2万元。假设2007年发生的利息费用可以资本化,2008年发生的利息费用应费用化。实际利率7.11%,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入本金: 借:银行存款 980000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20000 贷:长期借款――本金 1000000

2007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69678(利息费用)    贷:应付利息 60000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9678 2008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70322(利息费用)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10322 同时:借:长期借款——本金 1000000 应付利息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120000

任务四、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学习情境一、实收资本的核算 一、 账户设置——“实收资本”(股本)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 2.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3.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反映投入资本的增加 借方登记:反映投入资本的减少 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 4.明细账户设置: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二、 实收资本的业务核算 实收资本的计价一般按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记账。其入账价值按照以下规定进行: 货币资金——以实际收到的货币资金数额入账,实物资产——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 无形资产——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但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帐面价值入账。

【例】 某企业接受A公司现金投资200 000元。已全部存入银行,根据银行的收款通知等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一) 接受货币投资 【例】 某企业接受A公司现金投资200 000元。已全部存入银行,根据银行的收款通知等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实收资本——法人投资(A公司) 200 000

(二) 接受固定资产投资 【例】 某企业接受B公司一台不需安装设备的投资,该设备双方确认的不含税价值为25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与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相等。根据有关资产评估报告及实物转移凭证等,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2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42500 贷:实收资本——法人投资(B公司) 292500

(三)接受无形资产投资 【例】 某企业接受B公司以一项商标权的投资,该商标权双方确认价值为800 000元,与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相等,根据有关的资产评估报告等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800 000 贷:实收资本——法人投资 800 000

(四)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 【例】 某企业本期有40万元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 借:资本公积 400 000 贷:实收资本 400 000

学习情境二、资本公积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资本公积”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2.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3.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债务转为资本等形成的资本公积的增加数 借方登记:资本公积的减少数 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资本公积的结存数额。 4.明细账户设置:分别设置“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二、资本公积的业务核算 (一)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发行股票等形成的资本公积 【例】 大海有限责任公司由两位投资者投资500万元设立,每人各出资250万元。一年后,为扩大经营规模,经批准,大海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750万元,并引入第三位投资者加入。按照投资协议,新投资者需缴入现金300万元,同时享有该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大海有限责任公司已收到该现金投资。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大海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00 贷:实收资本 25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500000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形成的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 A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占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40%,2008年12月1日,被投资单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000000 ,A、B公司均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 借: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3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000

(三)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形成的资本公积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形成的资本公积应按照确定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日,应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按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例】康熙公司由于2007年企业效益大幅度上升,2008年3月10日股东大会通过,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准备以增发的股票奖励企业生产员工,每人奖励普通股股票 1 000股,共计470 000股。该公司股票目前市场价格为5元/股。2008年5月10日,办理相关过户手续,将股票支付给职工。此时该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为5.5元/,股面值1元/股。    

2008年3月10日,会计分录为:    5×470 000=2 350 000(元)    借: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2 35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350 000  2008年5月10日,会计分录为:    由于股票价格上涨而增加的金额为: (5.5-5)×470 000=235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35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350 000        贷:股本  47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 115 000   

(四)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资本公积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相应调整资本公积。

【例】 2008年7月l日,A公司从二级市场平价(不考虑交易费用)购入一批债券,面值2000万元,剩余期限2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09年7月1日,由于资金短缺,A公司决定将该批债券重新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将其中的20%出售。当日,该批债券整体的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分别为2200万元和2000万元。 假定出售债券时不考虑交易费用及其他相关因素,A公司出售该债券时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① 2009年7月1日,出售债券 借: 银行存款(2200万×20%) 440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20%)400万 借: 银行存款(2200万×20%) 440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20%)400万 投资收益 40万 ② 2009年7月1日,将剩余部分重分类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成本(2000×80%)1600万 ——公允价值变动(2200×80%-1600) 160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 2000万×80%) 1600万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0万

【例】A公司于2007年10月23日从二级市场购入甲公司股票10000股,每股市价15元,手续费1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18元。则2007年12月31日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00

(五)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时,应冲减资本公积,同时按照转增前的实收资本(或股本)的结构或比例,将转增的金额记入“实收资本”(或“股本”) 【例】 纵横有限责任公司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经批准,该公司按原出资比例将资本公积1200 000元转增资本。其中:甲投资人的投资比例为25%,乙投资人的投资比例为30%,丙投资人的投资比例为45%,纵横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资本公积 1200000 贷:实收资本——甲 300000 ——乙 360000 ——丙 480000

学习情境三、盈余公积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盈余公积”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2.账户性质:所有者权益类帐户 3.账户结构: 贷方登记: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和派送新股 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盈余公积的结存数。 4.明细账户设置:应当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二、盈余公积的业务核算 (一)提取盈余公积 【例】A股份有限公司本年实现税后利润1000 000元,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经股东大会批准,该公司按当年实现净利的10%、8%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1000 000 x 10%=100 000(元) 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1000 000 x 8%=80 000(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0 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8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0 000 ——任意盈余公积 80 000

(二)盈余公积补亏 【例】 某企业用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当年亏损50 000元。根据有关原始凭证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盈余公积 50 000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50 000 (三)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例】 因扩大经营规模需要,经股东大会批准,纵横股份有限公司将盈余公积600000元转增股本。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盈余公积 600000 贷:股本 600000

(四) 盈余公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例】 A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31日普通股股本为6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1000万元,盈余公积1500万元。2009年3月20日,经股东大会批准了200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2008年12月31日为登记日,按每股0.2元发放现金股利。共需要分配1200万元的现金股利,其中动用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1000万元、盈余公积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作如下账务处理: 宣告分配股利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10000000 盈余公积 2000000 贷: 应付股利 12000000

任务五、金融资产的核算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企业最终把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哪一类的金融资产,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因素,金融资产的分类是管理层的管理目的的真实体现。

持有至到期投资: 是指到期日固定、收回金额固定或可以确定、企业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在1年以内)的债券投资。 核算特点:为取得投资而发生的税金、佣金和手续费等费用,购入时计入投资成本,分期摊销时计入摊销期投资收益。 主要包括:债券投资。 交易性金融资产: 是指利用闲置资金,赚取差价;以交易目的所持有,近期准备出售;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股票、基金等。 核算特点: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主要包括:短期债券投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其他投资、基金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非持有至到期投资、非交易性金融资产、非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非贷款、非应收款项的资产。 核算特点: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

学习情境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2.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 3.账户结构: 借方登记: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方登记: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4.明细账户设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 投资收益 (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 (价款中包含未发放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金股利和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大于账面余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小于账面余额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 投资收益

【例1】 2008年1月1日,A上市公司购入一批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实际支付价款300 000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3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纵横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 300 000 投资收益 3000 贷:银行存款 30 3000 【例2】 承上例,2008年1月31日,A上市公司持有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295 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例3】大江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购买了长河公司的股票,假设大江公司将此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以上两个公司都属于居民企业,请对2007年发生的与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的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假设每半年末对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金额单位:万元。   1. 2007年3月1日,购入长河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5元,总价款500万元;此外支付了相关税费1万元。   2. 2007年5月10日,长河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每股0.5元;6月3日收到现金股利50万元。   3. 2007年6月30日,该股票收盘价为4.8元。   4. 2007年9月30日,大江公司出售长河公司股票20万股,收到价款160万元。

1.2007年3月1日购入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     投资收益 1     贷:银行存款 501 2.2007年5月10日,宣告分派股利   借:应收股利 50(100×0.5)     贷:投资收益 50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股利 50

3.2007年6月30日,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   该股票当日公允价值为100×4.8=480(万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480)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4.2007年9月30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16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20%) 1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20%) 4    投资收益  60

学习情境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涵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资产是指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

二、账户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包括划分为可供出售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金融资产。 2.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 3.账户结构: 借方登记:企业取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企业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投资的面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贷方登记: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4.明细账户设置: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经宣布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 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或股利收入。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 1.对于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投资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2.对于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投资 借:应收股利

(三)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价 1.公允价值高于其帐面余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公允价值低于其帐面余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如果是公允价值持续下跌,无回升的希望,那么是发生了减值的迹象,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先将原来因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出,再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转回时: (1)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某企业08年10月购买股票,支付价款5. 1元/股,其中包含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取的股利0 【例】某企业08年10月购买股票,支付价款5.1元/股,其中包含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取的股利0.1元/股,共购买100万股。另外支付佣金、手续费2万元。购买时,将该股票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账务处理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1-0.1)*100+2] 502    应收股利 10    贷:银行存款 512 假如到08年12月31日股票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股票的价格为4.5元/股,应该确认价格下跌所带来的影响: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2-450) 5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2

假如到09年3月31日股票的价格大幅下跌,股票的价格为2元/股,则可确认股票减值了,需要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502-2×100) 30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2 (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5*100) 250 假如到09年6月30日股票的价格回升,股票的价格为3元/股,可以转回资产减值损失 :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 (1×100) 1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如果是可供出售债务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1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

(四)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1】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购入B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5年期,票面利率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2011年1月1日到期,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  【2】  A公司购入债券面值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A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其实际利率为6%。   【3】  2007年12月31日,该债券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不属于暂时性公允价值变动)。  【 4】2008年1月2日,A公司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925万元。

【1】2007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2】 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1】2007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50    贷:银行存款                                   1015.3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4.65 【2】 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3】 20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5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92     贷:投资收益                                        57.92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 - 34.65 + 7.92 - 930)     43.2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3.27

【4】 2008年1月2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                    43.2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4.65 – 7.92)26.73         资产减值损失                   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75

(五) 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 乙公司于2008年7月13日从二级市场购入股票1000000股,每股市价15元,手续费30000元;初始确认时,该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乙公司至2008年12月31日仍持有该股票,该股票当时的市价为16元。2009年2月1日,乙公司将该股票出售,售价为每股13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3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8年7月13日,购入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5 030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30 000 (2)2008年12月31日确认股票价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97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70 000 (3)2009年2月1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 (13×1000000- 13000) 12 987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70000 投资收益 (1503万+97万-1298.7万-97万)2 043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5 03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970 000

【例6-30】 甲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某公司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票面金额为1 000万元,票面利率4%,实际利率3%。利息每年支付,本金到期支付。共支付价款1 028.244万元。甲公司将该公司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 000.094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2008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 000 000 ——利息调整 282 440 贷:银行存款 10 282 440 (2)2008年12月31日,收到债券利息,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票面利息= 10000000×4% = 40(万元) 实际利息=1 028.244×3%=30.8473(万元) 利息调整=40 – 30.8473 = 9.1527(万元) 年末摊余成本=1 028.244+30.8473-40=1 019.0913

借:应收利息 40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91 527 投资收益 308 473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应收利息 4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9973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89973

【例】2008年1月1日,嘉吉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诺华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面值为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为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实际支付价款为2172.60万元, 2008年1月5日收到2007年的利息。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4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2000万元并将继续下降,应确定为发生减值。 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回升至2010万元。 2011年1月20日,嘉吉公司将该债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项1990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编制A公司从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20日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1)2008年1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2000×5%) 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72 (1)2008年1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2000×5%) 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72.60     贷:银行存款       2172.6 (2)2008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3)2008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000+72. 60)×4%=82 (3)2008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000+72.60)×4%=82.9(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2.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7.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2000+72.60-17.1=2055.5(万元),公允价值为2040万元,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55.5-2040=15.5(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5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5

(4)2009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5)2009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000+72.60-17.1)×4%=82.22(万元),注意这里不考虑2008年末的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2. 2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7. 7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2040-17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2.2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7.7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2040-17.78=2022.22(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由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会持续下降,所以公允价值变动=2022.22-2000=22.22(万元),确定为资产减值,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转出:   借:资产减值损失            37.7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2.22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5   

(6)2010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7)2010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2000+72.60-17.1-17.78-37.72)×4%=2000×4%=80(万元)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8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20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8)2011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9)2011年1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99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7.72 (15.5+22.22-30)    投资收益        2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7.72 (72.6-17.1-17.78-20)

学习情境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涵义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企业不能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1)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3)符合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定义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二、账户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 1.核算内容: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2.账户性质:属资产类账户 3.账户结构: 借方登记:取得的金融资产的投资成本和应计利息以及和应收利息相关的利息调整 贷方登记:金融资产的出售以及转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4.明细账户设置:可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1.发行价格低于面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发行价格高于面值 ——利息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息 1.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摊销) 贷:投资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教材245页表6-3

教材246页表6-4

教材247页表6-5

【例】赛博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不准备在年内变现的A公司债券一批,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票面利率8%,债券面值100000元,期限5年,实际支付价款92278元,无交易费用。该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赛博公司购入债券时的实际市场利率为10%.赛博公司应作会计处理如下:

(1)购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10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7722    银行存款 92278 (2)按期计算投资收益并摊销折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持有至到期投资折价摊销表如表所示。

(3)2007年7月1日收到第一期利息并摊销折价时:   借:应收利息 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14    贷:投资收益 4614 借:银行存款 4000 贷:应收利息 4000 (4)2007年12月31日,确认第二期利息并摊销折价:   借:应收利息 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45    贷:投资收益 4645

(5)2012年1月1日 借:应收利息 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利息调整)952    贷:投资收益 4952 借:银行存款 104000 贷:应收利息 4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A公司债券(成本) 100000

【例】M企业于2007年1月1日以价款80000元购入L公司当日发行的3年期面值80000元、年利率10%的每年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公司债券,另支付经纪人佣金等附加费用4136元。设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7.993302%,要求:对上述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1)20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000            ——利息调整 4136    贷:银行存款 84136 

(2)2007年年末计息调整   借:应收利息8000    贷:投资收益672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1275

(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该明细而科目余额,或借记)       ——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借记)   注:上述贷方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当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A公司于2007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按面值购入B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 该债券5年期. 票面利率为5% 【例】A公司于2007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按面值购入B公司于2006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5年期.票面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1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2000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30.7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9年1月2日.A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90万元.2010年1月20日.A公司将该债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项1995元存入银行.

1. 2007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100 贷:银行存款 2030 1.2007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100 贷:银行存款 2030.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9.3

2.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3.2007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5.84 贷:投资收益 115.84

4.2008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5.200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79 贷:投资收益 116.79

6.2009年1月2日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980 7.2009年1月5日 借: 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6.2009年1月2日 借: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98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6.6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6.67 7.2009年1月5日 借: 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8.2009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借:可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9.2010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利息 100 10.2010年1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99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6.67 贷:可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980 可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投资收益 31.67

 【作业】 乙企业于2007年1月1日用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于当日发行的5年期、年利率6%的每年末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00元,实际支付价款90000元,另支付经纪人佣金等附加费用2058元。设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7.15%,假设该债券于2011年年末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1)2007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0    贷:银行存款 9205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942 (2)2007年年末计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6000            ——利息调整 1354.70    贷:投资收益 7354.70 (3)2008年~2010年每年年末计息(略) (4)2011年年末债券到期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6000            ——利息调整 1838.55    贷:投资收益 7838.55   借:银行存款13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30000

任务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06)规范的权益性调整,长期股权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 二是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共有的控制。 三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投资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四是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学习情境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一、帐户设置:“长期股权投资” 1.核算内容: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2.账户性质:资产类账户 3.账户结构: 借方登记: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 贷方登记: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本企业投资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金额;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计算应分得的金额;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的账面余额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4.明细账户设置: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还应当分别“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进行明细核算。

二、 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但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 甲公司于2009年2月10日自公开市场中买入乙公司30%的股份,实际支付的价款2 000万元。另外,在购买过程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200万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生存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甲公司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其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2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2 000 000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例6-35】 A公司设立时, 注册资本为16000万元。其主要出资方之一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作为出资投入A公司。作为出资的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作价4000万元。该作价是按照B公司股票的市价经考虑相关调整因素护确定的。甲公司出资占A公司注册资本的20%。取得该项投资后,A公司根据其持股比例,能够派人参与B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 本例中,A公司对于调整者投入的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40 000 000 贷:实收资本——甲公司 32 000 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8 000 000

四、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 股利的处理 四、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 股利的处理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人和公司   应收股利——人和公司  贷:银行存款      

【例】2009年4月1日A股份有限公司购入B租赁公司80%的普通股2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公允价值2元)收购股权,向证券承销机构支付佣金和手续费1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股东大会已通过利润分配方案,决定分派现金股利25万元。购买之前双方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所有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410000     应收股利 —— B公司 200000     贷:银行存款 610000       

学习情境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成本法和权益法 一、成本法 (一) 适用股权投资准则范围 按照长期核算的权益性投资中,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是以下两类: 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 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 成本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2. .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 (1)当年度分配的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2)以后年度分配的股利 贷:投资收益

3.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例】甲公司2007年1月1日以3 000 000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的3%的股份,购买过程中另支付相关税费50 000元。乙公司为一家未上市的企业,其股权不存在明确的市场价格。甲公司取得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及利润分配情况如下: 年度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当年度分配利润 2007 20,000,000 18,000,000 2008 40,000,000 32,000,000 (注:公司2007年度分配的利润是对2006年和以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

(1)购入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50 000 贷:银行存款 3 0500 00 (2)2007年度分配利润时,因为2007年度分配利润是对2006年度和以前利润的分配,所以该部分利润已包含在2007年的购买成本中,所以应该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冲减金额为1 800 000 X 3% = 540 000(元),所编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54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40 000

(3)2008年分配利润时 计算2008年应该冲减的成本: 当年分配的股利都是上年或是以前年度产生的,所以2008年分配的股利是2007年度产生的,又因为,表中当年(2008年)实际分配的股利应为:32,000,000*3%=960,000 借:应收股利 960,000 贷:投资收益 960,000 借:银行存款 960,000 贷:应收股利 960,000

(4)如果甲公司2007年4月1日购入的股票。 2008年分配利润时 当年分配的股利都是上年或是以前年度产生的,所以2008年分配的股利是2007年度产生的,所以: 计算2008年实际分配的股利应为:32,000,000×3%=960,000; 计算2008年应该调整的投资成本收回的金额为:32,000,000×3%×3/12=240,000 借:应收股利 96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40000 投资收益 720,000 借:银行存款 960,000 贷:应收股利 960,000

二、权益法 (一) 适用范围 按照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一般而言,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公司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但在50%以下,或虽投资不足20%但有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 核算方法的特点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特点: 1. 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 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而言,在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调整有四种情形:净利润、净亏损、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三)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程序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营业外收入

【例】A公司2008年1月5日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股票30%的股权,支付价款9000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2000万元,(假定B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初始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2000×30%=96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600 贷:银行存款 9000 营业外收入 600

【例】A公司2008年1月5日以银行存款购入天龙公司股票30%的股权,支付价款9000万元,取得投资时天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5000万元,(假定天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初始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5000×30%=75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2.投资损益的确认 (1)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2)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但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例】A公司2008年1月5日以银行存款购入B公司股票30%的股权,支付价款9000万元,取得投资时B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0000万元,(假定B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2008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2009年2月宣告发放股利4000万元。2009年B公司发生亏损10000万元。2010年B公司发生亏损30000万元。2011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9000万元。

(1)2008年1月5日,购入股票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000 贷:银行存款 9000 (2)2008年12月31日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00 贷:投资收益 (8000 ×30% ) 2400 (3)2009年2月5日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应收股利 1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200 (4)2009年12月31日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 借:投资收益 (10000×30%) 3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000

(4)2010年12月31日,2010年B公司发生亏损30000万元,按照比例应承担的亏损是30000×30%=9000万元,但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金额7200万元(9000+2400-1200-3000)。所以只能减少7200万元,这时,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账面价值的金额是零,没有减少的1800万元在以后年度盈利时在扣减。故: 借:投资收益 7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7200

(5)2011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9000万元。按照比例应分配的利润是9000×30%=2700万元,但是还有未减少1800万元的亏损,所以扣除1800万元,只能恢复900万元(2700-1800)。故: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900 贷:投资收益 900

3.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例】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占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40%,2008年12月1日,乙公司接受其他公司捐赠的设备一台,不需要安装,该设备在当时市场上的售价为60万元(不含增值税),甲、乙公司均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 甲公司应按比例享有乙公司所接受的捐赠,应享有的金额为18万元[(60-60×25%)×40%]。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乙公司) 180000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180000

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1)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金额的确定 ①企业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将该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2)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5.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其会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按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 应收股利(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投资收益 (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 同时,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例】 甲公司拥有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0%,对乙公司构成重大影响。2008年12月30日,甲公司出售乙公司的全部股权,所得价款2 300万元全部存入银行,当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 00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为1 500万元,损益调整为70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30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3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5 000 000 借:银行存款 23 0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 15 000 000 ——乙公司(损益调整) 7 000 000 投资收益 3 000 000 同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金额转入投资收益。其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 000 000 贷:投资收益 3 00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