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膀胱 kidney&bladder.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任 脉 Ren Meridian. 目的要求 1 .熟悉《素问》《难经》任脉循行的原 文。熟悉经脉病候。掌握腧穴的定位和起 止穴。 2 、掌握重点腧穴的主治。掌握天突、廉 泉的刺灸方法。 3 、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和主治。熟悉腧 穴的刺灸方法。 4 、了解腧穴的命名、局部解剖。
Advertisements

五迟、五软 儿科教研室. 概 述概 述 定义:五迟五软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 病证。五迟指立迟、行迟、语迟、齿迟、 发迟;五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 软、肌肉软。 五迟、五软病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同 时存在。
中医养生与职场减压 佛山市中医院骨十一科 周小红 2013— 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度有缘之人 什么是养 “ 生 ” ? 顺应自然之道,滋养我们的生命,达到身心灵的和谐状态 重生才能养生! 莫名其妙的来,稀里糊涂的过,无可奈何的去 有所为<有所不为 养生 ≠ 进补!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心 肺 肝 脾 肾 中 医 藏 象 学中 医 藏 象 学 五脏 系统. 第一节 脏腑 五脏 -- 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六脏 -- 经络学说 … + 心包络 【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 的关系.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重点: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1 、掌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 2 、掌握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 基本内容。 3 、了解精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 中医学中的应用。 3.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 1. 识记掌握  ⑴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和功能。  ⑵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和分类。  ⑶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 ⑷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 ⑸掌握人体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 ⑹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六 腑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肾与膀胱 中医学教研室.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脏 肝.
中医基础理论 青海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教研室 保守魁
“藏”内脏。 脏(阴)贮藏营养(精微)物质的实质性脏器(肝、心、脾、肺、肾、心包)。 腑(阳)传导变化功能的空腔类脏器(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象”形象、征象,是指脏腑本身的形象与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人体 外界环境 物质和能量 人体内 物质和能量的转变 新陈代谢.
脏 腑 返回目录.
第三章 藏象.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 观察与思考 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 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 泄。 废物 粪便 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妇产科学总论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郎景和.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第三章 藏象学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 张二力.
第一节脏腑四 脏 腑之间的关 系 梁永林.
素问·六节藏象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第三章 脏象学说.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点.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生殖).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妇产科学总论 石门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喻霞.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脾.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第四单元 血气精神.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体质.
素问·经脉别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五章 体 质 第一节 体质学说的概述 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八章 病 机.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生 化 教 研 室 张 学 礼.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教学目标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了解: 骨盆;邻近器官、血管、 淋巴神经;骨盆底的解 剖。 熟悉: 外生殖的解剖。
中医养生学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学系 孟 辉.
腎病的中醫診治 崔紹漢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臨床生化博士 英國生物醫療科學學院高級院士.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第二节 人的生殖 滕州市羊庄镇羊庄中学 甘信用.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第二章 藏象 第三节 六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之 精气血津液 授课者:梅志刚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四章 气、血、津液.
ATP SLYTYZJAM.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防蚊灭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肾与膀胱 kidney&bladder

主要内容 生理功能 生理特性 病症特点

一、生理功能 (一)肾的生理功能 1. 主藏精 (1)基本涵义: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作用。人体之精,简称“精”,又称“精气”。 广义: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的泛称,包括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 狭义:肾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肾精的构成 先天之精——基础 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的构成人体 的原始生命物质。 肾精 后天之精——补充 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 融合

小知识:先天之精辨析 先天之精(元精),是生命的起源物质,但又不等同于男女生殖之精。 先天之精禀于父母而与生俱来。当父母阴阳之精结合,在母体内形成胚胎、构成身形后,其亦已藏之于肾,成为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生命诞生以后,此精又必须依赖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才能发挥生长、发育的作用。 “人禀天地之气以有生,而太极之精寓焉,此吾之所固有,而充塞于两间者也”——《针灸大成》

(2)肾藏精的生理作用: ①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2)肾藏精的生理作用: ①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素问·上古天真论》

《素问·上古天真论》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为先天之本: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精不足: 小儿生长发育不良 五迟(立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 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 成人早衰

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 ②调节脏腑阴阳 滋养 濡润 肾阴 肾精 肾气 分 对立 协调 化 肾阳 温煦 推动 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肾之精气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所以肾又称“五脏阴阳之本”。 注意:病理上,肾的阴阳失调,可导致其他各脏腑的阴阳失调; 其他各脏的阴阳失调,日久也必累及于肾,耗损肾中精气,导致肾的阴阳失调,也就是“久病及肾”。

2.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管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肾气通过蒸腾、气化作用,能升清降浊,生成尿液,并控制尿液排泄。

胃 脾 肺 肾 肾主水液示意图 水饮 膀胱 肾气促进调节 肾气 蒸化 头面诸窍 全身皮毛 肺气宣发 脾气散精 肺气肃降 其他脏腑 浊液 浊中之浊 浊中之清 脾气散精 肾气 蒸化 肾气促进调节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指肾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二)膀胱的生理功能 贮存尿液 排泄尿液 “州都之官”

二、生理特性 肾主蛰藏 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说文》:蛰,藏也。《尔雅》:蛰,静也。 ——即肾有潜藏、封藏、闭藏的生理特性。 肾封藏得宜,则精气盈满,人体生机旺盛;若肾失封藏,则出现喘息、遗尿、滑精,甚则二便失禁及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治肾以多补少泻为宜。 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三、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是肾精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部分。 髓分为:骨髓、脊髓和脑髓,均由肾精化生。 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齿为骨之余。 发之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反映了肾精之盛衰。 发为血之余。

2.开窍为耳及二阴 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的盛衰密切有关。 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则有赖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 粪便的排泄,本属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但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也有关系。

3.在液为唾 唾源于肾精,多唾久唾,则耗伤肾精,咽而不吐,则回滋肾精。 4.在志为恐 恐与惊都指惧怕的心理状态。但恐为自知而胆怯,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慌乱。 5.与冬气相通应 五行皆属水 肾在冬季封藏功能最强。

肾与形、窍、液的关系图 肾 髓 精 血 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骨腔 骨髓 脊髓腔 脊髓 颅腔 脑髓 藏 互化 化 汇聚 发为血之余 其华在发 耳为肾窍 齿为骨之余 脑为髓海 唾为肾之液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王冰注:“强于作用,故曰作强。选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张志聪注:“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技巧施于外矣。”马莳注:“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故肾气充盛则筋骨强健,动作敏捷,精力充沛,生殖机能正常,胎孕得以化生。 张卫国认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之"作"通"祚",祚强,指国祚强盛、源远流长。伎通"技",技巧,指推陈出新。因此,意为:肾者,乃是掌管国运命脉,使国祚昌盛,源远流长,推陈出新的器官。

练习题 1.简答肾脏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 2.怎样理解肾主水的含义? 3.肾主纳气的机制是什么? 4.髓分哪几种? 5.齿、发的别称。 6. 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的关系。

对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为肾阳,或元阳、真阳。 对脏腑组织器官起滋养、濡润作用的,称为肾阴,或元阴、真阴; 对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为肾阳,或元阳、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