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孕产妇管理 艾滋病基本知识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杨羞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 臺北市立性病防治所 製作.
Advertisements

什么是艾滋病? AIDS AIDS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 性疾病 ; 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 御疾病的能力降低 ,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 最终导致死亡 。 病毒侵入人体 免疫细胞 全称为 “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 ” ;
艾滋病 / 结核病流行与防治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艾结防科. 基本内容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和特征 结核病相关知识.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2013 年 11 月 10 日 (健康教育)
关于艾滋病 —— 从生物学角度看 AIDS. 你所知道的 你已经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HIV 病毒 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 HIV 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由于没有疫苗,差不多所有的 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1 艾滋病防治知识. 2 艾滋患者 3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4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5 世界流行概况 艾滋病仍在全世界继续蔓延,每天,全球约有 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8000 人因艾 滋病而死亡。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6000 万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 2200.
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全红霞 性与爱是人类精神的一道 最强烈的光辉, 穿越灵与肉 \ 穿越 神圣与世俗, 荡涤着我们的灵魂. ______ 佚名.
四川质量技术监督学校 护理系教师: 黄遥.  第十九单元 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全国医药高职高专护理类 “ 十二五 ” 创新教材.
第四节 免疫调节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制作:杨勇勤 问题探讨 : 1 、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做出反应 吗? 2 、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 稳态吗?
5 、认识传染病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曹爱萍. 从小到大你患过这些病吗?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基本概念 健康教育能力建设课件. 健康教育能力建设 内容 我国主要卫生问题 我国主要卫生问题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意义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意义 本省健康教育 / 健康促进概况 本省健康教育 / 健康促进概况.
泡泡男孩 —— 大卫 菲利浦 威特 年 9 月 21 日,他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 州休斯敦市的圣鲁克医院。从出生那一刻 起,他就生活在一个无菌透明的塑料隔离 罩中,因为他患有一种及其罕见的基因缺 陷疾病 ─ “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简称 SCID ) ” 。 他的体内没有任何免疫系统, 没有任何抵御细菌、病毒的能力。
有一种人,易患肿瘤,反复感染; 有一种病,超级瘟疫,世纪杀手; 这种病, 无医可治,无药可防; 这种人, 病情凶险,无一幸免。
艾滋病专题 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 “AIDS” 中文名称, AIDS 是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后引起的一种致 死性传染病。 HIV 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 机体 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 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
艾滋病,是种人畜共患疾病,由感染 "HIV" 病毒引起。 HIV 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 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T4 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 T4 淋巴 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这种病毒在 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 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 本身并不会引发.
第三节 身体的防卫 3 、烧伤病人治疗时,一般应尽量用自己的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皮肤进行植皮。你知道原因吗? 1 、当流感流行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容易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而有的同学一般不感冒? ? 2 、你知道艾滋病吗?患者可能因小小的感冒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而死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株洲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应急预案(试行)》 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庞力娟 2009 年 7 月.
二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 )免疫缺陷病 2 )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3 )自身免疫病等.
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丁建平. 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1 、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中血源和性传播主要与个人的价值 观念、生活方式、个人行为密切相关。 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个人行为,完 全可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艾滋病知识与预防 授课人:黄友连 封开县长岗镇初级中学. 一、艾滋病的定义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英语缩写 AIDS 。 1981 年在美国首次注射 和被确认。曾译为 “ 爱滋病 ” 、 “ 爱死病 ” 。 分为两型: HIV-1 型和 HIV-2 型,是人体 注射感染了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泌尿系统常见疾 病老年人护理 泌尿系感染. 案例导入 张某某,女, 69 岁,退休工人, 2 天前 不明原因出现身体不适,发热,食欲 不振、腰部疼痛,尿液也出现混浊, 来院就医。既往体健。门诊诊断为 “ 泌尿系感染 ” 。请学生根据案例内容 对患者提出护理措施。 泌尿系感染.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会计一系会计综合实训 目录 情境 1.1 企业认知 情境 1.3 日常经济业务核算 情境 1.4 产品成本核算 情境 1.5 编制报表前准备工作 情境 1.6 期末会计报表的编制 情境 1.2 建账.
主编:邓萌 【点按任意键进入】 【第六单元】 教育口语. 幼儿教师教育口 语概论 模块一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 分类训练 模块二 适应不同对象的教 育口语 模块三 《幼儿教师口语》编写组.
第一組 加減法 思澄、博軒、暐翔、寒菱. 大綱 1. 加減法本質 2. 迷思概念 3. 一 ~ 七冊分析 4. 教材特色.
海南医学院附 院妇产科教室 华少平 妊娠合并心脏病  概述  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  心脏病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 妊娠合病心脏病的种类 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 诊断  防治.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 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麻疹 麻疹 水痘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从小到大你患过那些病?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的意义 各国的植树节 纪念中山先生 植树节的由来 历史发展到今天, “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的热潮漫卷 了中华大地。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涌现了多少 造林模范,留下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婴儿出世,父母栽一 棵小白怕,盼望孩子和小树一样浴光吮露,茁壮成长;男 女成婚,新人双双植一株嫩柳,象征家庭美满,幸福久长;
客户协议书 填写样本和说明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 299 号浦发国际金融中 心 13 层 吉林钰鸿国创贵金属经营有 限公司.
拥抱青春 健康美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 2015年9月14日.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十四讲 授课老师:龚启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腰部劳损.
麻 疹 感染性疾病科 马伏英.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艾滋病专题讲座 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防治科
艾滋病母婴传播 流行现状和孕产期预防保健 张   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妇产科.
1.如何鼓励健康人预防艾滋病? 2.如何鼓励艾滋病人抗击艾滋?
艾滋病职业暴露与处理.
愛滋病防治-讓愛無懼 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 副主任 吳孟姿.
郭子光教授从肺肾虚损辨治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经验
艾滋病 (AIDS).
湖北省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柳东如
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检验 科生物安全培训.
关爱生命 关爱生活 弋阳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办公室.
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 及高危行为干预.
第四十二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艾滋病的相关临床检验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全鑫.
锡林郭勒盟性病艾滋病 防治技术培训班 2012年6月9日.
高血脂 CHENDEFANG
安陆市场2013年七夕“情人节” 评估 奶特 2013年8月3日.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高淳区沧溪中学初一备课组 蝌蚪能够变成青蛙,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还有人遇到寒冷的刺激会打哆嗦,引起上述行为的是一种物质——激素。 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质。
唐雪峰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 2015年1月30日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 护理查房 妇科一病区.
1201.
人体的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备课组.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徐州局卫检处.
健康与亚健康.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2017/3/19.
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王建民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王建民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1999年全球人口死亡主要原因 排名 百分数 心肌萎缩 12.7 脑血管疾病 9.9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7.1 艾滋病 4.8
生活事件教案 愛滋風雲.
兩性教育.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拜城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张伟伟 护士群号: 欢迎新护士加入我们的“天使之声”群
第十二节 呕 血 与 便 血 一、呕血 ㈠概念:凡是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者称为呕血。.
预防艾滋病,从你我做起 11数控主题班会.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麻醉教研室、麻醉科 邓小明
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 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孙玉清.
105學年度 新北市英語歌曲演唱競賽 志工工作會議 105年11月18日 9:30-10:00 碧華國小演講廳 新北市三重區碧華國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孕产妇管理 艾滋病基本知识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杨羞花

HIV/AIDS的诊断标准 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史、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诊断HIV/AIDS必须是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而HIV-RNA和HIV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急性期 诊断标准 患者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 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艾滋病期 诊断标准 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以下16项中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艾滋病;或HIV抗体阳性,而CD4+T淋巴细胞数小于200/微升,也可诊断为艾滋病。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摄氏度以上,大于1个月。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每日3次,大于1个月。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肺孢子虫肺炎。

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深部真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弓形虫脑病。 青霉菌感染。 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

HIV感染母婴传播的阻断 一、艾滋病母婴传播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

二、艾滋病母婴传播率 1. 婴儿和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约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 。 2.不阻断(在未干预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约为15%~50%,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35%。 阻断:传播率为15% 阻断好:传播率为1-2%

HIV的母婴垂直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中约2/3是在母亲妊娠、分娩过程中被感染,1/3是在 哺 乳期被感染。

国外的经验和研究证明,开展孕产期自愿咨询与检测、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应用、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实施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HIV的母婴垂直传播下降1/3~2/3

影响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素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是多因素的,受孕产妇因素、病毒和免疫因素、胎儿和胎盘因素、妊娠和分娩过程及产后喂养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妊娠期孕产妇 的原因应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一)母体因素 病情程度:AIDS较HIV发生传播的几率高3倍。 孕妇的病毒水平:孕妇体内病毒载量越高,母婴传播几率越大。 孕妇的免疫状态:孕妇CD4T细胞数量与母婴传播几率成反比。 孕产妇营养状况:母体维生素A含量越低,母婴传播率越高。

不良行为:如吸烟、静脉吸毒、多性伴及孕期有无保护性行为均可增加母婴传播率。 产科相关疾病: 性病、丙肝、胎盘早剥、绒毛膜羊膜炎等导致胎盘炎症或破损均可增加母婴传播率。 孕期损伤性操作 如羊水穿刺、胎儿镜检查等可增加胎儿感染的几率

(二)胎盘因素 胎盘是抵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屏障,胎盘损伤可以促进病毒的传播。

(三)产时 胎膜早破:时间≤4小时,传播率为14% 时间>4小时,传播率为25% 2. 侵入性操作 产程过长:感染机会越高 分娩方式 :在临产前和破膜前的剖宫产可降低 传播的危险性 ;阴道分娩和双胎中的第一胎有较高的感染机会。 其他因素:早产、产时出血、血性羊水等也具有传播的高危险性。

(四)产后: 喂养方式 乳汁中HIV检出率58%,母乳喂养可造成母婴传播。 乳腺疾病 患乳腺炎、乳头皲裂时,母婴传播的几率明显增加。

(五)婴儿因素 母婴传播与婴儿的遗传特性有关,已发现HIV细胞受体上的一个基因突变可以降低传播的危险性。

(六)病毒因素 HIV1传播率要高于HIV2,各亚型的传播率也不同。

五、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处理 研究表明妊娠期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理想状态是控制病毒的数量达到测不出的水平。 目前认为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通过综合干预被阻断。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产科干预+人工喂养。

(一)、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用药的原则 1、针对HIV感染进行抗病毒治疗 2、降低母婴传播 3、权衡抗病毒药物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妊娠妇女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及方案

妊娠前已经明确为HIV感染的妇女的处理 1. 妊娠前已经明确为HIV感染的妇女,且该妇女已经开始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妊娠后继续服用。并签署《选择妊娠结局知情同意书》,选择是“自愿终止妊娠”,还是“希望继续妊娠,愿意承担不良后果”。 2. 自愿妊娠的妇女定期进行常规产检。 3. 继续妊娠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的用药方案: 新生儿服用 1) 奈韦拉平(NVP)糖浆2 mg/kg (0.2ml/kg),最多不超过6mg(0.6ml) 2) 齐多夫定(AZT)糖浆4mg/kg (0.4ml/kg) bid 7天,当产前妈妈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不到一个月时,新生儿服用齐多夫定(AZT)糖浆4mg/kg (0.4ml/kg) bid 4周。

二 妊娠后才明确为HIV感染的妇女的处理 (一)妊娠期产检发现为HIV感染的孕妇 1. 妊娠期产检发现HIV抗体筛查检测阳性者,需做确认实验——免疫印迹(WB),对于阳性者,需进一步做CD4 T淋巴细胞的检测。 2.对于HIV抗体阳性者,孕早期,艾滋病病毒载量>1000cp/ml,或CD4 T淋巴细胞<350个细胞/微升者(仅一个条件符合即可),可建议终止妊娠。是否终止妊娠由孕妇本人自行决定。 3.对于HIV感染的孕妇,需签署《选择妊娠结局知情同意书》,选择“自愿终止妊娠”者,可予终止妊娠;选择“希望继续妊娠,愿意承担不良后果”者,给予药物预防。

4.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用药方案:CD4的水平决定上药的急缓,CD4>300 者在我院治疗,CD4<300者转诊至第三人民医院治疗。

CD4>300,妊娠3个月后开始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的治疗,方案为: 用药之前需检测孕妇:体重,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尿常规,空腹血糖,肾功能,肝功能,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淀粉酶,CD4细胞计数,乙肝五项,丙肝,梅毒,优生五项,电解质,肝脏及肾脏B超,并了解有无结核感染以及机会性感染等,以及其他内、外科合并症等。 需签署《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物服用知情同意书》,并与孕妇详细讲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服用方法。 用药方案: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克力芝 自愿妊娠的妇女定期进行常规产检。 采取以上治疗方案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的用药方案: 新生儿服用 1) 奈韦拉平(NVP)糖浆2 mg/kg (0.2ml/kg),最多不超过6mg(0.6ml) 2)齐多夫定(AZT)糖浆4mg/kg (0.4ml/kg) bid 7天,当产前妈妈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不到一个月时,新生儿服用齐多夫定(AZT)糖浆4mg/kg (0.4ml/kg) bid 4周。

分娩过程发现HIV , 之前没有用过抗艾滋病病毒治疗的孕妇 1.入院发现HIV抗体筛查检测阳性,需做确认实验——免疫印迹(WB);对于患者不愿做确认实验或来不及做的需与患者详细讲明HIV母婴传播的相关内容以及需告知孕妇HIV抗体筛查检测有假阳性的可能。对以上情况均需签署《选择妊娠结局知情同意书》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物服用知情同意书》。 2.需做CD4 T淋巴细胞的检测,对于无法检测者,可了解总淋巴细胞计数,当总淋巴细胞计数<1200/微升时,提示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微升。

临产后:立即口服齐多夫定(AZT)300mg,奈韦拉平(NVP)200 mg 以及拉米夫定(3TC)150 mg ;之后每3小时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每12小时服用拉米夫定(3TC)150 mg,直至分娩结束; 单剂量 奈韦拉平(NVP)方案 孕妇临产后服用 奈韦拉平(NVP)200 mg ,若孕妇服药24小时后仍未分娩,则于临产后给予重复剂量 奈韦拉平(NVP)200 mg。若选择性手术,应在手术前2小时服用奈韦拉平(NVP)200 mg。

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一次性服用奈韦拉平(NVP)2mg/kg(0. 2ml/kg),最多不超过6mg(0 婴儿出生后72小时内一次性服用奈韦拉平(NVP)2mg/kg(0.2ml/kg),最多不超过6mg(0.6ml)。齐多夫定(AZT )4mg/kg (0.4ml/kg) bid 4周

如果孕妇没有得到阻断 分娩婴儿则应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开始应用单剂量奈韦拉平(NVP)糖浆以及4周齐多夫定(AZT)糖浆,

分娩后发现HIV感染的 1、分娩后发现HIV抗体筛查检测阳性者,需做确认实验——免疫印迹(WB),同时需告知产妇HIV抗体筛查检测有假阳性的可能,并与患者详细讲明HIV母婴传播的相关内容,以及在确认实验结果未回之前是否给新生儿用药预防。并签署《新生儿及婴幼儿免费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 2、新生儿用药方案 分娩婴儿则应尽早(6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8小时)开始应用单剂量奈韦拉平(NVP)糖浆以及4周齐多夫定(AZT)糖浆, 4、产妇不需要用药治疗,并将其转诊至疾控中心或第三人民医院随访。

哺乳妇女的抗病毒治疗 对坚持选择母乳喂养者,要在整个哺乳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避免母乳和辅食混和喂养。

孕产妇入院后的处理 1、了解孕产妇感染状态,为下一步的产科处理提供依据。 2、再次咨询,加强沟通,做好心理护理。 3、注意保密,针对特殊性给预更多的帮助。 4、择期手术。 5、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产科干预——安全分娩 1、 阴道分娩 阴道分娩产程处理总原则: 避免产科损伤 性操作;尽量缩短产程;避免强宫缩;缩短胎膜早破时间。 产科干预——安全分娩 1、 阴道分娩 阴道分娩产程处理总原则: 避免产科损伤 性操作;尽量缩短产程;避免强宫缩;缩短胎膜早破时间。 分娩前行产道清洗

剖宫产分娩 欧洲的一项研究显示:择期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传播率分别为1.8%和10.5。 另有研究表明:临产前或胎膜早破之前行择期剖宫产与其他分娩方式相比,围产儿的HIV感染率降低55-80%

总之: a、择期剖宫产可降低母婴传播机会,在有条件地区可以选择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 b、一般择期剖宫产的时机选择在妊娠38周。 c、目前不主张在条件有限地区将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作为剖宫产指征。 d、临产后、胎膜早破后或者孕妇病毒载量<1000cp/ml的剖宫产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没有明显作用。

新生儿的产科相关处理 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量减少与母亲血液和体液接触的机会,减少受损伤的机会,以减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

1、新生儿出生时,应及时清除新生儿皮肤、黏膜、鼻腔、口腔等处的母血、羊水及分泌物。尽量用吸耳球清理呼吸道,这样可以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如果用新生儿吸痰管或管式管导管务必注意操作,轻柔、压力适中,防止新生儿黏膜损伤。 吸引器应该定期消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母亲所生新生儿及未感染艾滋病病毒母亲所生新生儿应使用不同的吸引器。

3、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暖。 4、尽快喂药,安排在2次喂奶间喂药较好,避免呕吐,变于观察。 2、脐根部3~5㎝处远距离断脐,交台下助产士处理,断 脐 后尽快给流动水淋浴5分钟以上。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新生儿皮肤和黏膜。 3、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暖。 4、尽快喂药,安排在2次喂奶间喂药较好,避免呕吐,变于观察。 5、 新生儿脐带处理严格消毒。

喂养方式 为婴儿选择正确的喂养方式。 人工喂养是HIV病毒感染母亲最安全的选择。 人工喂养有困难的地区在充分咨询的基础上才可选择纯母乳喂养, 早期断奶十分重要,一般认为产后3-6个月,最好4个月内断奶。 一定要杜绝混和喂养。

艾滋病感染产妇产后管理 1、母亲的管理 1)按产后常规内容访视 2)保证产后良好的营养 3)监督抗病毒药物的服用及观察停药后的反应 4)产后4-6周进行CD4检测 5)产后42天转介给相关的抗病毒治疗点及保健机构。

婴儿HIV抗体检测 HIV抗体检测 第一次检测:出生后9-12个月进行 第二次检测:出生后18个月进行 判断是否被感染

产房及手术室的特殊要求 要求有专用的待产室、产房,即隔离待产室及隔离产房,严格按照隔离分娩要求操作,新生儿出生断脐后交另一护理人员处理,强调胎盘与一次性物品要收入隔离的污物袋,包扎密封后焚烧。用过的产床用消毒液全面擦拭。

剖宫产安排在特殊感染手术间,谢绝参观,手术间门上挂黄排,安排巡回护士2人,手术间内、外各1人,进去的不再出来,外面的护士负责传递物品。手术间内物品尽量精简,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并要求一次性准备好。所有污染物用二层黄色袋装好密封,并特殊垃圾明显标志。手术中器械不传递到医生手,放在弯盘由医生自己拿。手术后器械需高压三次,术毕不清洗,用消佳净4片/1000ml浸泡30分钟后用水清冲洗,高压2次后再回来上油,再次高压。使用一次性吸引器,瓶内放同样浓度消毒液。手术床四周全用一次性单保护(包括踏脚凳)。

总结 目前公认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可通过干预而被阻断。 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方法的金标准为: 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人工喂养

图2 孕产期保健服务流程(适用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测和确认试验者) 图2 孕产期保健服务流程(适用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测和确认试验者)

图3 产时保健服务流程(适用于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测和确认试验者) 图3 产时保健服务流程(适用于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测和确认试验者)

图4 婴儿随访和检测服务流程

谢谢!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