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制度 農糧署 104.5.7 1
簡報大綱 一、推動目的 二、認識生產追溯 三、生產追溯系統簡介 四、生產追溯管理作業規範簡介 五、結語
找到 擴展 幫消費者 生產者 幫生產者 銷售通路 一、推動目的 生產追溯就是 強化生產者自主管理與產品安全責任 幫消費者 生產者 擴展 幫生產者 銷售通路 強化生產者自主管理與產品安全責任 促進地產地消,區隔國產與進口農產品 降低食安風險,提高消費信心 3
二、認識生產追溯 (1/5) 01 01 000001 (一)生產追溯二維條碼圖樣 申請者之生產追溯編號 流水號(6碼) 縣市代碼(2碼) 01 申請者類別代碼(2碼) 000001 流水號(6碼) 4
二、認識生產追溯 (2/5) (二)與其他追溯制度比較 有機、 產銷履歷 吉園圃 臺灣農產品 生產追溯 法源依據 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 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管理作業規範 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管理作業規範 生產管理 生產紀錄 用藥紀錄 自主管理 產品安全控管 第三方驗證 政府管理為主 農民自負為主 政府管理為輔 農民申請複雜度 高 中 低 驗證費用 無 罰則 罰款、取消驗證資格 解約、暫停標章使用 暫停、終止使用資格 5
二、認識生產追溯 (3/5) (三)使用情境 1.農產品經營業者: (1)追溯至農產品經營業者: 統採生產追溯二維條碼 (1)追溯至農產品經營業者: 統採生產追溯二維條碼 套印:直接套印於農產品包裝資材上。 自印黏貼:印製自黏標籤並黏貼於包裝資 材上。 告示牌:以裸賣方式銷售,得於輔助行銷 之告示牌標示生產追溯條碼。 行銷廣告:可印在產品行銷的廣告文宣上 擴大行銷效果。 6
二、認識生產追溯 (4/5) (2)追溯至生產批次(自主管理): 提供批號登記或一維條碼圖型供選用 (2)追溯至生產批次(自主管理): 提供批號登記或一維條碼圖型供選用 依原有出貨模式運作,再將生產(或出貨) 批號登錄至生產追溯系統。 於生產追溯系統建立生產(或出貨)批號, 並印出一維條碼黏貼於包裝資材上。 103052012345 103052012345 7
二、認識生產追溯 (5/5) 2.消費者: 8
三、生產追溯系統簡介 (1/7) 生產追溯系統網址 https://qrc.afa.gov.tw 9
三、生產追溯系統簡介 (2/7) 1.申請者:線上申請及個人資料管理與維護 下載條碼 套印或黏貼在包裝資材上 10
三、生產追溯系統簡介 (3/7) 申請者亦可進行農產品生產批號登記、上傳檢驗報告 生產批號登記 上傳檢驗報告 11
三、生產追溯系統簡介 (4/7) 2.消費者:掃描條碼查詢生產資訊及意見反映 12
三、生產追溯系統簡介 (5/7) 消費者亦可查詢生產者上傳之檢驗報告 (樣張) 13
三、生產追溯系統簡介 (6/7) 3.管理者:審查及查核追溯條碼使用情形 14
三、生產追溯系統簡介 (7/7) 利用查核APP填報查核結果 15
四、生產追溯管理作業規範簡介 (1/5) 104年4月27日訂定發布「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管理 作業規範」,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適用範圍:國產生鮮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 農產加工品之品項,農委會公告。 (二)申請對象:包括農民、產銷班、農場、農民 團體、農業產業團體、農業企業機構、糧食 經營業者及經農委會專案核准者。 16
四、生產追溯管理作業規範簡介 (2/5) (三)申請、審查、發放作業流程 17
四、生產追溯管理作業規範簡介 (3/5) (四)追溯條碼之使用管制 限使用於申請者在生產追溯系統所登載之產品。 以產銷班 名義申請者 以農民團體 身份申請者 限使用於共選共計方式銷售之農產品。 限使用於其能對最終銷售型態負完全責任之產品。 18
四、生產追溯管理作業規範簡介 (4/5) (五)追蹤查核 追蹤查核事項 1.對發放管理單位之稽核 2.對申請者實地查證 3.產品標示查核 4.產品安全品質抽驗 5.消費者反映事項之查證 以查核APP或至生產追溯系統填報查核結果 19
四、生產追溯管理作業規範簡介 (5/5) (六)違規處理 追蹤查核結果,按其違反規定情形之處置 產品標示不符 限期(15個工作日)改正 公布於生產追溯系統 產品安全品質抽驗不合格 暫停使用追溯條碼3、6個月或1年 終止使用追溯條碼 冒用、仿冒、經暫停或終止仍繼續使用追溯條碼 依刑法等相關法規追究責任 經暫停或終止使用追溯條碼者,應回收或塗銷已黏貼(或套印)、印製於告示牌或其他使用方式之追溯條碼。 20
五、結語 共同創造四贏 生產者、 經營業者 透過生產資訊揭露,增加消費者對農產品信賴,增進雙方互動。 消費者 透過追溯條碼掃描,清楚瞭解農產品生產資訊,提高消費信心。 通路業者 如果發生食安事件,快速掌握農產品供貨來源,降低回收風險。 政府單位 擴大農產品追溯性,建立臺灣農產品識別機制,促進地產地消。 共同創造四贏 21
報告完畢,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