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细菌和真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Advertisements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P84 P87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万庾中学 进化论工作室制作.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 由真菌产生,用来 杀死致病细菌的物 质。 最早被认识的抗生素是什么? 由谁发现的?
阅读一段同学的作文, 找出与真菌和细菌有关的地方。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专 项 突 破 1.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益生菌与人类健康.
生命期与营养.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知识 + 实践 = 能力不断提高.
发霉了.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review 1.细菌和真菌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细菌没有 2.细菌的形态有哪几类? 杆状、球状、螺旋状
第三节 真菌 诏安一中 八年级.
实验七 霉菌个体、群体形态观察.
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 4712宿舍制作.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寻找细菌和真菌 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的时候,印入 眼帘的生物大多数是动物和植物, 偶尔还能见到蘑菇,可是还有许多的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二节 细菌.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一段时间后…….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宣汉县五宝镇学校:康 强 宣汉县五宝镇学校:康 强.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四章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欢迎您.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复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六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第十一章 微生物生态学 第二节 环境中的微生物
植物和我们.
第二节 细 菌 学校:二中附中 教师:徐廷.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微生物?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2、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什么? 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微生物?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2、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什么? 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糖尿病流行病学.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有机物,它们以植物 或别的动物为食,从 中获得营养物质。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
细 菌.
甲状腺激素.
代谢的多样性.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专题复习 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谭守东.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ATP ADP Pi 能量 酶 酶 能量 Pi.
ATP SLYTYZJAM.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呼吸作用 SLYTYZJAM.
氮循环 肖子聪.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第三章 第五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定海一中 黄 敏.
实验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李立伟
李斯特氏菌在牛津琼脂(OXA agar)上典型特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3 细菌和真菌

动植物的本质区别: 植物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营养方式——自养 营养方式不同 (即光合作用) 动物要摄取现成的有机物 营养方式——异养

光学显微镜分辩率 大约为0.01mm 嘿嘿!你看不见我! 分布广泛的细菌

菌落 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 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细菌,只能看到细菌团即菌落。 (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才有一颗小米粒大小)。

探究一: 细菌是什么? Hello! 我是微生物

一、细菌 约2000多种,分布极其广泛。 单细胞生物 个体十分微小,直径大多0.5~2.0微米。 细菌的营养方式分成两类——异养和自养。多数细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有机养料,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是异养的。少数的细菌是进行自养的。

自养型细菌 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的,利用化学能转换为自己的能量,没有叶绿素,因为它不是依靠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光合细菌不含叶绿素,它进行光合作用靠体内的光合色素。 蓝细菌含有叶绿素a,能够在光合作用时释放氧 。

细菌的三种形态 ①球菌 ②杆菌 ③螺旋菌

分组讨论 我们吃饭前要洗手,是因为手上有细菌。 细菌都是有害的吗? 有没有有益细菌?

细菌使食物变酸(有益) 乳酸菌无氧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有氧就会死。 酸奶 泡菜 醋 干酪 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氧化成醋酸。

有些细菌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正常生理状态下,正常的肠道菌群对人体的维生素合成、促进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以及免疫防御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要因素。 双歧杆菌: 1、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便秘,下痢和胃肠障碍等; 2、抗肿瘤; 3、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 4、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 5、改善乳制品的耐乳糖性,提高消化率; 6、增强人体免疫机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抗衰老,延年益寿。

乳酸杆菌 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一起控制着人体生态菌群的平衡,不断清除有毒物质,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 它们吐出大量的乳酸,促使肠壁蠕动、帮助消化、排尽粪渣,杀灭病原菌,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人体对钙、磷、铁离子等营养素的吸收。因为乳酸菌群具有抗感染、除毒素、协助营养摄取的独特功能,所以能有效地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能消除致病原,大大地减少亚硝胺类和腐败细菌毒素对癌的诱发性,同时可激活免疫反应,增强人体免疫力。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半乳糖,所以有助于儿童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内。 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 但当它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大多数细菌是和人类和平共处的,也有许多细菌对人类不仅无害而且有益,能给人类带来很大好处。

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 食物腐败

龋齿 口腔细菌 龋病也叫龋齿,俗称”虫牙”,在我国发病率为50%-90%。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癌症和心血管病并列为当代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扁桃体炎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患病 细菌使生物体生病 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 肺炎双球菌等致病菌对人类有害。

酵母菌 单细胞 发酵做馒头

酵母菌既可通过有氧呼吸生活,又可通过无氧呼吸生存。 有氧呼吸时,把葡萄糖氧化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释放大量能量(此时营养充分,有氧气,也是酵母菌大量繁殖的时候)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受热膨胀,使馒头松软可口。 工业上利用稻谷、小麦等粮食(含有葡萄糖)来酿酒。

酵母菌 用酵母菌做面包(氧充足时) 用酵母菌酿酒(缺氧时)

霉菌

腐烂的橘子上往往会长出灰绿色的斑块——青霉菌,请注意有的菌丝已经深入橘子内部。这些菌丝会把食物消化掉。

大型食用真菌 蘑菇 银耳 木耳 灵芝

有毒的蘑菇

青霉素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酱油 酱油原料多是大豆和小麦及麸皮。原料经蒸熟冷却,接入纯粹培养的米曲霉菌种制成酱曲,酱曲移入发酵池,加盐水发酵,待酱醅成熟后,以浸出法提取酱油。

真菌 作用 酵母菌 用来酿酒、面包馒头的发酵 青霉 提取青霉素 霉菌 使物品发霉 曲霉 花生的黄曲霉素,生产酱和酱油 酵母菌 用来酿酒、面包馒头的发酵 青霉 提取青霉素 霉菌 使物品发霉 真菌 曲霉 花生的黄曲霉素,生产酱和酱油 多细胞 食用菌 (可以食用的真菌) 蘑菇、木耳、灵芝 这是些大型的真菌,但有些大型真菌有毒。 分解动植物尸体(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 作用 农作物病害,人得甲癣和脚癣。

甲癣 脚癣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认为,生物不可能在肉汤或其他有机物中自然发生,否则灭菌、菌种选育等就都是无意义了。 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这就使那些认为实验使空气变坏的人无话可说),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出现微生物了。 可见,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来自无生命的物质。

乳酸菌 多种霉菌的作用 醋酸菌 酵母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