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专题复习 --- 走进名著 亲近经典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 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 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 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 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 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 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
Advertisements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倪 杰 2016年8月25日星期四 2016年8月25日星期四 2016年8月25日星期四 Ox y 1 1 y=a x (a>1)
四、后期物理复习备考建议 不同阶段复习课教学设计(知识建构)的目的 复习课教学 设计的目的 理 解 · 对某知识的全面、抽 象理解 · 抽象知识和具体情景 的转化 综 合 · 多知识点联合解决问 题 基本素质 · 审题、表达、审视答 案等基本能力 复习 ( 一 ) 复习(二) ☆ ☆☆☆ ☆☆  进行科学规划.
商管群科科主任 盧錦春 年 3 月份初階建置、 4 月份進階建置、 5 月份試賣與對外營業。
國中教育會考說明 年 5 月 14 日(六) 105 年 5 月 15 日(日)  08:20- 08:30 考試說明  08:20- 08:30 考試說明  08:30-  09:40 社 會  08:30-  09:40 自 然 09:40- 10:20 休息 09:40-
1 第九原則:適當的質與量 組員名單 : 薛文惠 林姵伶 林于綾 張銘芳 陳淑慧 指導教師 : 蘇明俊 老師.
說 劍 《莊子‧雜篇》─ 第 一 組 賴泊錞 謝孟儒 張維真 羅苡芸
德 国 鼓 励 生 育 的 宣 传 画.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效果 1、控制:50%以上 有权决定对方财务和经营.
知识聚焦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件 场所 原料 产物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有光无光都可以 需要光 主要是线粒体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控制方长投下的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演示思路
600年前,鄭和率領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浩浩蕩蕩的駛入印度洋,展開一場「文化帝國」的海上大秀。
光榮的歷史 卓越的未來 歡迎加入臺北科技大學的行列.
荃灣區旅游景點 成功組 全程制作人:游恒延.
这是一个数字的 乐园 这里埋藏着丰富的 宝藏 请跟我一起走进数学的 殿堂.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复习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的潮流 灵石中学 易吉华.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中 國 大 節 慶 陳淑貞.
解析几何 空间直角坐标系 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一数学组.
釣魚台事件 屬於我們的保「釣」運動將持續進行!.
8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 第八讲 企业信息管理的定量分析 8.1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测评 8.2 企业信息管理绩效的测评.
修辭解析 作者:謝佩陵 指導老師:沈老師.
共通能力科研習計劃書 簡 報 篇.
第三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学说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大紅燈籠高高掛 從電影藝術談微觀權力作用 組員: 陳思潓 蘇惠瑄
第四章 账户及复式记账的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内容属于会计实务部分。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制造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进一步加深对复式记账原理的理解,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在制造企业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借贷记账法对制造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教学难点:利润的核算;期末各账户之间的相互结转。
赵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 运行机制建设案例综述
彰显语文教育特性 立意学生能力发展 ——《语文》新教材第三册解析
季風 季風是什麼? 地球上有一些區域,在固定季節中,會出現固定的風向,而且每半年更改一次。氣象學稱這種會隨季節變化風向的現象為『季風』。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年度中投區免試入學 超額比序與志願選填宣導說明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从容.
岡山區103年第12次 登革熱聯繫會報會議 岡山區公所 103年12月30日 1.
忠孝國小自立午餐老師的叮嚀 教師指導手冊.
没错,他们就是 中国最具活力和创富能力大的群体之一——
山东大学资产清查 山东大学 资产清查工作讲解 2016年3月.
第二讲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管理.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解读
消費行為筆筆看 【消費習慣比較-早餐與飲料】
大地醫療團隊- 微生物製劑環保與農業應用.
第六节 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一、 型的微分方程 二、 型的微分方程 三、 型的微分方程.
1.1.2 四 种 命 题.
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体系: 命题 常用逻辑性用语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基本逻辑连结词 量词.
高一数学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育科学学院03级教育技术2班 刘文平.
1.5 充要条件.
第四章 时间序列的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①了解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②掌握时间数列编制的基本要求;③理解和掌握水平速度两方面指标的计算及运用④理解和掌握长期趋势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 本章教学难点: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北京市京源学校 冯 悦.
遗传规律类推断题及实验设计题解题策略初探
“08高考化学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的命题和教学对策研究”
訓儉示康 司馬光.
课标教材下教研工作的 实践与思考 山东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郭允远.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苏科版) 2.3 绝对值与相反数(1).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3课时).
正、反比例意义的巩固练习.
建國國小英語教學線上課程 字母拼讀篇(一) 製作者:秦翠虹老師、林玉川老師.
第七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7.1 基本概念 模拟信号 电子电路中的信号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正弦波信号 三角波信号
如何寫工程計畫書 臺北市童軍會考驗委員會 高級考驗營 版.
第5章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5.1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H—O定理) 5.2 要素价格均等化和收入分配 (H—O—S定理)
求曲线方程(3).
第十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一、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二、H-O模型及其重要推论 三、实证检验 四、H-O模型的拓展.
规范教学,提升质量,迎接评估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解读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材料二甲 授課教師:王致傑 老師 (學420、分機5305)
電子白板百萬小學堂 本活動建議搭配電子白板 學生最多可分成2~6組(請按組別按鈕) 老師可以視時間多少,來進行活動 每一組要回答十個問題。
1. 求真空中一长为L、总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细直线杆延长线上的电场强度。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2008年9月28日晚,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乘载的三位航天员走出返回舱。这意味着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數學魔術 數學學習領域 林壽福 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 台北市數學科輔導團員 興雅國中教師 95年度台北市數學與自然特殊優良教師
我们探究学习 成果 直线的 倾斜角与斜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 第四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刘 继 森 2017/9/10

第一节 赫克歇尔及俄林的主要贡献及其贸易思想 在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贡献最大的当属赫克歇尔和俄林。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论证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由此构建起比较优势学说。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贡献之一是建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即H-O模型),扩展了比较优势模型。 2017/9/10

首先,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其次,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质疑。 1890年以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已取代劳动价值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但劳动价值论仍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占支配地位。 2017/9/10

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就是为迎合这种“改革”的需要提出来的。俄林在综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和陶西格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基础上,在老师赫克歇尔(1879~1952年)的鼓励下,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又称作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俄林也因此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7/9/10

在生产要素禀赋论理中,俄林认为贸易的首要条件是商品在地区间存在价格差异。这种价格差异从需求的角度讲,由消费者的欲望和生产要素所有权(这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来决定;从供给的角度讲,由各地生产要素的生产规模决定。 2017/9/10

在各地对商品的消费偏好相同,需求状况不变和各地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下,俄林认为区域贸易的‘充足’条件是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平等。 2017/9/10

由于每一地区的出口商品中含有较大比例相对丰裕而廉价的要素,从而这些要素变得比以前稀缺了。而进口中包含着很大比例的稀缺要素,从而这些要素就变得不那么稀缺了。因此区域贸易的后果是使商品价格均等化,生产要素的价格也有趋向均等化的趋势。 2017/9/10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开辟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后来很多经济学家对要素票赋理论不断进行验证和发展,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和林德尔的需求相似理论。 2017/9/10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贸易模型 一、赫克歇尔—俄林简介 二、H-O模型的前提假设 三、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四、H-O模型分析 2017/9/10

一、赫克歇尔—俄林简介 赫克歇尔和俄林是师生关系。 赫克歇尔1919年发表了《国际贸易对收分配的影响》一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要素禀存在差异是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 俄林于1933年出版其代表作《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更进一步地解释了赫克歇尔的理论,最终形成了要素禀赋理论。 2017/9/10

二、H-O模型的前提假设 H-O模型的前提假设共有11条,最主要有有以下6条,当我们逐渐放松这些假设前提时,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1、两国、两产品、两种生产要素。 2、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是同质的;并且,生产要素在各国的供给是固定的,在国内可在产业间流动。 2017/9/10

生产函数是线性的,且为不变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 to scale);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为正数但递减。 3、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有三个方面: 生产函数是线性的,且为不变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 to scale);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为正数但递减。 各国相同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没有技术的差距。 没有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s),即不同的产品以不同的要素生产,相同产品的要素组合总是相同的。 2017/9/10

5、没有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现象,即假定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均生产两种产品。 6、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两国对两种产品的需求形态(demand pattern )相同,各种商品消费比例取决于价格而非收入,即收入水平和偏好不决定贸易类型(pattern of trade)。 5、没有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现象,即假定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均生产两种产品。 6、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017/9/10

三、要素禀赋与相对供给 (一)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的定义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ies)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2017/9/10

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比较的,相应于某种价格水平上的相对要素密集度也就可以确定。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使生产两种产品时各投入的要素数量不同,但只要所投入的各种要素的相对比率相同,那么这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就是相同的。 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比较的,相应于某种价格水平上的相对要素密集度也就可以确定。 2017/9/10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供给量。 假设X和Y两种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要素投入比例(资本/劳动)分别为KX/LX和KY/LY。如果KY/LY>KX/LX,则称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供给量。 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另一种是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 2017/9/10

第一种方法: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一比例,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注意,这种方法用的是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而不是两者的绝对数量。如果B国的TK/TL大于A国的TK/TL,即使B国的资本拥有量少于A国,B国仍然是资本丰裕的。 2017/9/10

第二种方法:如果B国资本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同样要注意,决定一国是否是资本丰裕的,并不是看资本价格(比如r)的绝对水平,而是看它与劳动价格(比如w)的比率r/w的大小。例如,B国的r可能比A国的要高,但如果B国的r/w小于A国的r/w,则B国就是资本丰裕的。 2017/9/10

要素丰裕会影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二)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丰裕会影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Y X B A O 2017/9/10

如果A国劳动丰裕且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B国资本丰裕且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那么,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AA将相对偏向X轴,B国生产可能性曲线BB将相对偏向Y轴。 2017/9/10

四、H-O模型分析 (一)总体均衡分析 使用的分析工具: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2017/9/10

第二,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古典贸易模型假设劳动是惟一的投入要素,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是不变的。因此,每单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固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 但H-O模型假设有两种要素投入,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即当一国将其生产资源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另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时,所必须放弃的该产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大。机会成本递增将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外凸的形状。 2017/9/10

如图,假定A国是劳动密集,B国为资本密集,两国的PPF线如图中所示。 两国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 Y B B‘ A A’ I1 I0 P1 P2 R Q2 Q1 T1 T2 X α β r 如图,假定A国是劳动密集,B国为资本密集,两国的PPF线如图中所示。 两国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同。 2017/9/10

共同的无差异曲线I0与A国的PPF相切于P1,与B国的PPF相切于P2,各自的切线分别为α和β(表示两国各自的国内交换比率)。而α的斜率小于β ,所以贸易前劳动要素充裕的A国中劳动密集型产品X相对价格较低,即较少的Y可以换到较多的X;在资本要素充实的B国则资本密集型产品Y的相对价格较低,较少的X可换到较多的Y。 2017/9/10

贸易后,两国交换比率为r,贸易的均衡点在R,即r与I1相切于R。r又与两国的PPF分别相切于Q1、Q2,于是,A国将在Q1点生产两种商品,在R点消费两种商品。在X产品方面,A国生产大于消费,出口T1Q1的X商品;在Y商品上,A国消费大于生产,进口T1R的Y商品。同理,B国出口T2Q2的Y商品,进口T2R的X商品。 2017/9/10

H-O定理: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便宜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要素的商品。换言之,劳动丰裕型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丰裕型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017/9/10

在所有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原因中,H-O定理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正是这个原因,H-O定理又常被称为要素禀赋理论。 2017/9/10

在共同的价格比率下,两国的相互进出口额相等,即T1Q1=T1R=T2R=T2Q2,也就是说,两国的贸易三角形RT1Q1和RT2Q2是相同的。但两国的消费水平都移到了更高效用水平的I1,表明:两国都得到了贸易利益,而且在本例中两国的贸易利益相等。 2017/9/10

根据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及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推导出两国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及其国内市场均衡价格。 (二)局部均衡分析 1.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根据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及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推导出两国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及其国内市场均衡价格。 2.贸易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 贸易对消费者的影响取决于贸易后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即消费者剩余的多少来表示。结论是,通过贸易消费者剩余增加了。 2017/9/10

贸易对生产者的影响取决于贸易后生产者生产的商品的交易价格与其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即生产者剩余的多少来表示。生产者剩余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就整个社会福利来说,取决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各自的大小,如果两相平均还有剩余,就说明国际贸易带来了净的社会福利。 2017/9/10

3.贸易条件 在经济学中,我们把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称为该国的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 贸易条件(TOT)=PX/PM 2017/9/10

当国际贸易中交易的是两种以上的商品时,进出口价格都要用加权的方法进行计算,具体如下: PX=ΣXiPi PM=ΣMipi 如果PX/PM的比率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此情形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 2017/9/10

五、对H-O模型理论意义的分析 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H-O模型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2.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2017/9/10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二、贸易对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特定要素模型 三、贸易对收入分配的长期影响: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2017/9/10

一、要素均等化定理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会趋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也即是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也会使各国利率相等。由于这一命题是H-O模型的引申,因此又被称为H-O-S模型。 2017/9/10

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会扩大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产品的生产,减少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产品的生产,这样,对丰裕要素的需求增加,对稀缺要素需求减少,在价格方面,以前价格便宜的丰裕要素的价格会提高,而原来昂贵的稀缺要素的价格会因需求减少而降低。同时,另一国发生的是相反的情况所以,两国的劳动与资本的价格比率将趋于均等,此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2017/9/10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例如,A国劳动力丰裕,工资低,资本短缺,利率高;B国资本充裕,利率低,劳动短缺,工资高。即有:(w/r) A< (w/r) B。也就是说,由于( w/r )A和(w/r) B之间存在差异,所以(PX/PY)A与(PX/PY)B也有差异,从而发生贸易。A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X,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Y。B国Y进口X。 2017/9/10

贸易后,B国对A斩X产品需求增加X的价格提高;而生产X的厂商扩大生产,增加对劳动的需求,使工资提高,贸易的结果使两国的工资逐渐变成相等。另一方面,A国对B国的Y产品需求增加也导致两国资本的利率变得相等。贸易使两国工资、利率实现均等化—即要素价格均等化。 2017/9/10

不仅如此,贸易还能使两国的( w/r )A和( w/r )B实现均等。因为只要( w/r )A不与( w/r )B相等,(PX/PY)A与( PX/PY )B也不相等,贸易就会进行。只有当( PX/PY )A=( PX/PY )B时,贸易停止,贸易条件实现均衡。也只有在这时( w/r )A=( w/r )B,两国的工资和利率取出实现相对均等又实现了绝对均等。 2017/9/10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二)对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评价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它证明了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在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国际间自由流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作为要素国际流动的替代,可以间接地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最终实现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2017/9/10

其次,它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 2017/9/10

三种要素两种产品的模型之一是“特定要素模型”,即假定某些要素是特定用以某些行业的,这些要素是不可在行业之间流动的。 在H-O模型中,我们假设只有两种要素两种产品,产品与要素的种类相等。但是如果要素种类多于产品(行业)的种类,比如说三种要素和两种产品,贸易对生产和收入分配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三种要素两种产品的模型之一是“特定要素模型”,即假定某些要素是特定用以某些行业的,这些要素是不可在行业之间流动的。 特定要素模型可以看作是短期内某些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H-O模型。 2017/9/10

二、贸易对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框架: 在这一模型中我们假设有两种产品:大米和钢铁。但有三种生产要素投入:劳动、资本和土地,分别用L,K,T表示。其中资本和土地是特定要素,资本只用于钢铁,土地只用于粮食生产,劳动是公共要素或普通要素,在两种产品生产中都使用。由于资本和土地只限于特定产品的生产,在部门间不会流动,而劳动是两个部门都用的要素,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因此,劳动也被称作“流动要素”。 2017/9/10

我们还假设各个要素达到充分就业,所有的资本和土地都分别被用于生产钢铁和大米,而两个部门使用劳动之和等于劳动资源总量(L);即Lr+Ls=L,其中Lr是用于生产大米的劳动,Ls是用于生产钢铁的劳动。 在要素充分就业的假设下,用于生产大米土地投入和用于生产钢铁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的,分别等于这两种特定要素的总量。劳动在两个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究竟哪个部门用得多,哪个部门用得少则不确定。因此,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就分别定成: Qr=f(T,Lr) Qs=f(K,Ls) 2017/9/10

在特定要素(T和K)不变的情况下,大米和钢铁产量分别是用于这两种产品生产的劳动投入的函数。 Q MPL Qr=f(T,Lr) L 2017/9/10

上述两幅图说明大米产量与劳动投入之间的关系。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大米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土地投入不变,每个新增劳动力的产出逐渐减少,出现边际产出递减的效应。 2017/9/10

由于劳动是公共要素,在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劳动力究竟怎样在两个部门之间分配,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下图显示了两个部门对劳动的需求与劳动的总供给。根据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定,在市场均衡工资下,本国劳动的总供给等于大米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和钢铁生产国使用的劳动之和。 2017/9/10

工资率W 工资率W 钢铁行业 大米行业 W* W* PsMPLs PrMPLr 劳动总供给 2017/9/10 Lr Ls

各部门对劳动的需求由边际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价格决定。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厂商支付的工资不会超过劳动为之创造的价值。因此,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厂商愿意支付的工资)等于产品价格(P)乘以边际劳动投入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边际劳动生产率,MPL)。根据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厂商雇佣的劳动力越多,边际劳动产品越少。因此,对于任何给定的产品价格,劳动需求都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2017/9/10

在上图中,左边是大米生产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等于大米的价格乘以大米生产的边际劳动产出。右边是钢铁生产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等于钢铁价格乘以钢铁生产的边际劳动产出。 工资越低,两个部门所需要的劳动力越多。当工资等于W*时,两个部门所雇佣的劳动等于劳动的总供给,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同时决定了劳动在两个部门的分配,也决定了两个部门的产量。 2017/9/10

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在两要素经济中,劳动的价格(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 w=VMPL=MPL×P 资本的价格(利率)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即: i=VMPK=MPK×P VMPL和V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 2017/9/10

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如果资本投入量保持不变,则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产品总产量增加,但边际产品递减。此时,如果产品价格固定,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减少工资率下降。另一方面,对于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如果产品价格发生变化,工资率亦随之升降。 2017/9/10

特定要素模型的应用分析 国际贸易的影响 根据劳动需求曲线的定义我们知道,某个行业的产品价格或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会造成该行业劳动需求曲线上下移动。一个行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上移表示该行业厂商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 在下面的特定要素模型中,大米生产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上移而雇佣的人数不变的话,大米生产部门的工资可以上涨到W2。但由于劳动力可以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大米行业工资的上涨会使钢铁行业中的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米行业,工资最终上升的幅度不是W2而是W1。 2017/9/10

O W0 W1 W2 C E0 E1 L0 L1 W O’ VMPL’X VMPLX VMPLY 2017/9/10

OO’表示A国劳动供给总量,从O向右度量X产业的劳动投入,从O’向左度量Y产业的劳动投入。左、右纵轴度量X、Y产业工资率。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X产业的劳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LX与Y产业的劳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LY相交于E0,E0为均衡点。X产业所雇佣的劳动数量是OL0,Y产业所雇佣的劳动数量是O’L0,要素间的竞争保证两个产业的劳动获得相同的工资率W0。 2017/9/10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A国出口X的价格上升,价格增幅设为E0C,VMPLX曲线向上移动到VMPLX’。为简化起见,先假定商品Y价格不变,这时X产业的工资率存在向W2上升的趋势。由于劳动的自由流动性,产业间的工资差别会驱使劳动从Y产业向X产业转移,最终均衡于E1点,数量为L0L1的劳动由Y流入X,两个产业的工资率共同提高到W1。 2017/9/10

综合考虑进出口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随着自由贸易的开展,出口产业的固定要素的报酬提高,实际收入改善;进口竞争产业的固定要素的报酬下降,实际收入恶化;流动要素的收入变化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国际交换价格、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斜率以及要素供给者的消费偏好。 2017/9/10

三、贸易对收入分配的长期影响: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在长期,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流动,包括资本。各行业的生产的自由竞争会由于贸易的发展而进一步调整。在达到新的均衡点之前,出口行业的生产会继续扩大,进口行业的生产会进一步缩减。各行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量也会继续变动。 2017/9/10

前面在讨论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时提到过,一种要素相对于另一种要素价格的上升将引起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的相对价格有一个“稍小比例”的上升。现在反过来看,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将相应地出现该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报酬的上升,但其他要素的报酬下降。这便是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基本含义 2017/9/10

假定现有A、B两国,A国土地(代表资本)充裕,出口小麦,进口纺织品;B国劳动充实出口纺织品,进口小麦。现集中看A国的情况,并进一步假设A国两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例(劳动/资本)为:30/2(小麦)和50/1(布)。 2017/9/10

开展贸易后,如果小麦相对价格上升,而布的相对价格下降,A国的生产者会减少布的生产,将资源转移到小麦的生产上。但可以注意到,A国生产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不同,因此新增小麦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和停止生产布腾出来的生产要素其比率是不同的,每多生产100单位小麦就必须多用1单位土地而少用20单位劳动。 2017/9/10

这说明,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将影响到要素价格的变动,即影响到要素报酬变化。从上例中,要素报酬增加的是出口产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 再假定一国资源供给是有限的,因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矛盾就出现了,即土地因需求增加而价格上升,劳动则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也就是说,土地要素的报酬增加,劳动要素的报酬减少。B国的情况恰相反。 这说明,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将影响到要素价格的变动,即影响到要素报酬变化。从上例中,要素报酬增加的是出口产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 2017/9/10

根据H-O模型理论,一国出口商品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是其丰裕要素,故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而稀缺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2017/9/10

第四节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的实证检验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及其内容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2017/9/10

一、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及其内容 对H-O模型的第一次经验检验是在1951年由瓦西里·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数据进行的。由于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的结论。 他估算了美国进口替代品(import substitutes)的资本/劳动比率,而不是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尽管如此,里昂惕夫仍正确地得出以下结论:如果H-O理论成立,尽管美国进口替代品比美国实际进口呈更加资本密集状(因为美国的资本比其他国家相对便宜),但其密集程度仍低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2017/9/10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的需要量 2 303 400 167.81 13 726 2 256 800 173.91 12 977 3 091 339 170.004 18 184 2 550 780 182.313 13 991 资本(美元) 劳动(人/年) 人平均年资本量 进口替代 出口 1951年 1947年 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的需要量 表中可见,1947年平均每人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量与出口商品的资本量相比是18 184:13 991=1.39,即高出30%,而1951年的比率为1.03,即高出6%。尽管这两年的比率的具体数字不同,但结论基本相同,即这两个比率都说明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品相比,前者更为劳动密集型。里昂惕夫结论道:“美国之参加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2017/9/10

里昂惕夫的计算给他本人和其他人提供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1947年美国居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其关键比率(KX/LX)/(KM/LM)仅为0.77,而根据H-O理论,该比率应该远大于1。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庭的矛盾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2017/9/10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一)由于美国工人效率高所致 里昂惕夫认为在1947年,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外国工人的三倍,如果我们把美国的劳动数量乘以3,再和国内可用资本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劳动丰裕型国家。但这只是在美国出口商品比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更高时才成立。这一解释并没有被广泛接受,里昂惕夫自己后来也否定了它。 2017/9/10

(二)由于美国人力资本丰富所致 产生这一矛盾的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括了实物资本,而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就是工人所拥有的能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教育、工作培训健康状况等一系列性状。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外国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的的出口高于其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度。 2017/9/10

和人力资本相关的另一个因素是科学研究对美国出口的影响。科学研究和进步带来的“知识”资本提高了从等量的资源中获得的产出水平。即使是最粗略的统计也会表明美国的大部分出口商品都是科研和技能密集型的。由此,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在决定美国的贸易模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里昂惕夫在其研究中并没有考虑这些。 2017/9/10

(三)由于美国自然资源状况所致 另一个产生偏差的更一般原因是里昂惕夫使用的是两要素(劳动、资本)模型,忽略了其他要素如自然资源(土地、矿藏、森林等)的影响。一种商品如果是自然资源型的,在两要素模型中将其划分为资本或劳动密集商品,显然是不正确的。另外,许多生产过程需要使用自然资源,如采矿业、钢铁业、农业等,同时也需要 大量实物资本。美国对许多自然资源的进口依赖性很强,这或许有助于解释美国进口替代产业的较高资本密集度。 2017/9/10

(四)由生产要素密集逆转所致 如果两个产业的要素可被替代比率不同时,就可能出现一种“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的情形。即一个产业在某些要素价格水平时是资本密集的,而在另一些要素价格水平时则为劳动密集的。 右图中,Y产业比X产业有更大的灵活性,这在右上图反映为Y是一条相对平直的曲线,而在右下图则是一条更陡的替代弹性线。在劳动资本价格比率较低(w/r’)时,即X’和Y’处的斜率,X是资本密集型的而Y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劳动价格相对高(w/r’’)时,Y产业就是资本密集型的了。在某一点,w/r0,两个产业会相同比例地使用生产要素,这一点称为“要素密集逆转点”。 Y X X’ X’’ Y’ Y’’ L K y x Log K/L Log w/r w/r’ w/r0 w/r’’ 2017/9/10

(五)由于美国贸易政策所致 美国的关税政策也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重要原因。关税实际上就是对进口征税,它减少进口,刺激国内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克拉维斯(Kravis)在1954年的研究发现,美国受贸易保护最严格的产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影响了美国的贸易模式,降低了美国进口替代品的劳动密集度。这对解释里昂惕夫之谜有一些帮助。 2017/9/10

(六)由需求逆转所致 在H-O模型中,两国的消费偏好假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国际贸易形态只取决于资源禀赋差异,与需求无关。但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可能来自供给方面,也可能来自需求方面。 需求因素影响国际贸易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当某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偏好该产品时,就会使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使原来根据H-O模型所决定的进出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 2017/9/10

第四章教学重点及解释 本章的教学重点有两个: 理解H-O理论的假定条件。随着假定条件的变化,该理论的结论会出现某些变化,更加接近现实世界的客观实际。 里昂惕夫之谜。要求学生分析和比较经济学家对此的不同解释,最后形成较为系统的看法。 2017/9/10

第四章教学难点及解释 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是本章难点。学生应区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在短期内,收益与受损将以产出部门而划分:所有与上升的产出部门有关的集团将受益,而所有与衰落的产出部门有关的集团将受损。长期影响则大不相同,贸易将在各参与国中,使一部分人的经济状况绝对改善,而使另一部分人的经济状况绝对恶化。 2017/9/10

由此产生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上述假设条件下,从没有贸易到自由贸易的转变毫无疑问地提高了价格上升产业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土地)的收益,降低了价格下降产业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劳动)的收益,无论两种要素供应者倾向于消费哪种商品。(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下,国际贸易可以导致国家之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这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是H-O 理论的延伸。) 2017/9/10

第四章案例学习 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是:DC=2000-0.02P,SC=1200+0.02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辆,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1)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 (2)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 (3)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2017/9/10

第四章自测练习 一、名词解释 要素密集度 要素丰裕度 H-O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要素密集度逆转 里昂惕夫之谜 2017/9/10

2、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含义是什么?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含义是什么?资本/劳动比率的含义是什么? 二、简述题 1、简述H-O理论的假设条件。 2、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含义是什么?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含义是什么?资本/劳动比率的含义是什么? 3、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假设条件是什么?其与生产要素国际间的流动有什么关系?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它的一些可能解释是什么?人力资本对解释这一问题做出了什么贡献? 5、什么是要素密集度逆转?它与生产要素替代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 2017/9/10

第四章参考文献 向国成,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三大转变,http://www.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16163 赵雁,关于瑞典学派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贡献的思考,http://www.zisi.net/htm/ztlw2/jjsy/2005-05-14-20373.htm 20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