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全国 2009 年 4 月高等 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 ) 年 4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 了 ( ) 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Advertisements

第四部分 世界近代史 Part 1 (1500年前后~1917年).
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Ⅰ)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上编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Welcome ! DREAM.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第八章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华民国时期)经济思想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两次世界大战及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危机复习 课.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9.11 事件 美国 遭到 袭击.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讲 毛泽东思想的两个重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复旦大学 高晓林 教授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
虎门销烟 辛亥革命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重点 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实质和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理论的错误倾向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讲 新民主主革命的内容与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专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 长青中学:汪雪琴.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专题复习讲座 --主讲:王年胜 时间:四月十八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要求: 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 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西藏 Tibet.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1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第五讲 翻天覆地的30年

主要内容 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三座大山的重压 两个中国之命运的选择

一、前 言

自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近代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进入新时期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社会矛盾同五四运动前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但随工人阶级、学生群众、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等新兴社会力量的生长,中国民主革命的营垒壮大了,关键的是中国工人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工人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通过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随这一事变的发生,中国革命的面貌逐步地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整,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的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再加上腐败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构成了新的但显然是否定性的西方人的中国观。”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15页。

二、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最后30年,资本帝国主义加大殖民地侵略的力度,世界已被瓜分完毕,开始了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此背景下爆发。

战争主要在同盟国(德、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协约国(英、法、俄、塞尔维亚)之间展开。 1914年8月爆发,1918年11月结束。 战争主要在同盟国(德、奥匈帝国、意大利)和协约国(英、法、俄、塞尔维亚)之间展开。 它席卷了世界上的30多个国家,卷入人口15亿,伤亡总数超过2800多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凡尔登战役

它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各国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它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各国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战争。

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革命运动的高涨。 促使欧洲走向衰落。 促使美日作为新兴大国兴起。 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 从反面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革命运动的高涨。 对中国来说,大战结束后,英国势力又卷土重来,随后日本对中国的威胁越来越大。 对世界的影响

(二)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欢乐场面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成立的共产国际积极帮助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列宁在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 1935年10月爆发,1945年9月结束。 战争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占世界总人口4/5的60多个国家卷入了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 德军入侵波兰

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衰落(德、意、日、英、法) 苏联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 世界民主解放运动的兴起。 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衰落(德、意、日、英、法) 苏联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 世界民主解放运动的兴起。

三、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在华扩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进一步伸展。 国民党统治的建立,没有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关税仍不能自主,领事裁判权没有改变,外国资本仍然垄断着中国的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仍然控制着中国的财政金融和主要的轻工业。

抗战前夕,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即控制了煤产量的55.2%,新法采煤量的77.4%,冶铁工业的95%,石油工业的99%,发电量的77.1%。 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外国资本占到了71.6%。外国银行资产也比华商银行多1/3。

日本殖民统治期,实行竭泽而渔的政策,残酷压榨中国人民。 抗战胜利后,美国获取了在中国的种种特权,美国资本在国统区占据了支配地位。

(二)占优势地位的封建经济 其核心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仍是封建阶级) 在这种形势下,农民除交纳地租外,还要收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国民党当局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维护封建剥削制度的同时,还通过征收苛捐杂税直接对农民进行掠夺。 征收田赋 征收盐税 征收各种杂税 强迫农民服劳役和兵役

封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使中国农民处于极端贫困中 严重阻碍中国的中国工业的发展 封建剥削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官僚军阀推行专制政治的社会基础。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什么是中国的官僚资本? 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中国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所掌握的资本,它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并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结合着,因而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中国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 金融方面: 建立以“四行二局”(四行二局是当时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是控制和支配全国货币金融的总枢纽。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垄断体系 滥发纸币 通过发行内债实行官僚资本的扩张 工商业方面: 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处境艰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外国资本的压迫 官僚资本的排挤 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轻工业比重大,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等方面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阶级和其它进步势力的建国方案: 他们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当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一种选择和命运: 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第二种选择和命运: 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