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 涩 剂 方剂学教研室
组成:以收涩药为主; 作用:收敛固涩; 治证:气、血、精、津滑脱耗散之证。 属十剂中“涩可固脱”的涩剂。 固涩剂 概念 组成:以收涩药为主; 作用:收敛固涩; 治证:气、血、精、津滑脱耗散之证。 属十剂中“涩可固脱”的涩剂。
分类 固涩剂 1、固表止汗 —— 治体虚、卫外不固之自汗、盗汗。 代表方:牡蛎散 2、敛肺止咳 —— 治久咳肺虚、气阴两伤证。 代表方:九仙散 3、涩肠固脱 —— 治大便滑脱不禁证。 代表方:真人养脏汤,四神丸
分类 固涩剂 4、涩精止遗 —— 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 也治肾虚不摄,膀胱失约之尿频、 代表方: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 5、固崩止带 —— 治崩漏、或带下不止之证。 代表方:固冲汤、固经丸、易黄汤
使用注意 固涩剂 1、实邪者不宜,如热病汗出、痰饮咳嗽、火动遗精、 伤食泻痢、或血热崩漏者,均不宜使用本类方剂,以免 “闭门留寇”。 2、凡外邪未尽者,也不宜过早应用本类方剂。 3、标本缓急,气血精津滑脱之证,常是因正气虚乏所致,故在用收涩药治标的同时,还应辨明病因,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以提高疗效。
第一节 固表止汗 卫气不固之自汗 阴液不守之盗汗 固表止汗药, 配健脾益气、养心清热
牡 蛎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黄芪一两 麻黄根一两 牡蛎一两 【用法】 牡蛎散 【组成】 黄芪一两 麻黄根一两 牡蛎一两 【用法】
【主治】 体虚之自汗、盗汗证 【病机】体虚卫外不固,兼心阳不潜 【治法】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牡蛎散 【主治】 体虚之自汗、盗汗证 【病机】体虚卫外不固,兼心阳不潜 【治法】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气虚不固——常自汗出 短气烦倦 舌淡红 脉细弱 体虚 心阴受损 心阳不潜 —— 盗汗,心悸惊惕
牡蛎散 【方解】 君:煅牡蛎 ─ 敛阴潜阳,固涩止汗 臣:黄芪 ─ 益气实卫,固表止汗 佐:麻黄根 ─ 收敛止汗 小麦─益心阴,养心气,清心除烦 *配伍要点 收敛止汗药+益气敛阴药 [方论选录]
牡蛎散 【运用】 1、本方为治体虚自汗,盗汗证的常用方。 2、辨证要点: 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 3、临证加减: *气虚自汗者,加党参、白术、并重用黄芪; *兼阴虚潮热者,加生地、白芍、五味子; *盗汗甚者,加糯稻根、山萸肉; *偏于阳虚者,加附子、桂枝。
牡蛎散 4、现代运用: 病后、手术后及产后自汗、盗汗,属卫外不固,阴液外泄者。 5、类方比较: 牡蛎散——玉屏风散
第二节 敛肺止咳 久咳肺虚,气阴耗伤 敛肺止咳药, 配健脾益气、滋阴养血、理气化痰药
九仙散 《卫生宝鉴》
九仙散 【组成】 人参一两 款冬花一两 桔梗一两 五味子一两 桑白皮一两 阿胶一两 乌梅一两 罂粟壳八两 贝母半两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白汤点服,嗽住止后服。
九仙散 【主治】 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肺气耗散:自汗,咳嗽不已,甚则气喘 肺阴亏损:痰少而粘 脉虚数 【病机】 久咳以致肺气耗散,肺阴亏损 【治法】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久咳
九仙散 【方解】 君:罂粟壳 ─ 敛肺止咳 臣:五味子、乌梅 ─ 敛肺止咳 佐:人参 ─ 补益肺气 阿胶 ─ 滋养肺阴 款冬花 ─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桑白皮、贝母 ─ 清热,化痰止咳 使:桔梗 ─ 止咳化痰,载药上行入肺 *配伍要点 罂粟壳+乌梅、五味子;人参+阿胶; 桔梗+桑白皮
九仙散 【运用】 1、本方适用于久咳肺虚之证。 2、辨证要点: 久咳不止,气喘自汗,脉虚数 3、临证加减: 肺肾亏虚者,加蛤蚧、胡桃肉; 气虚明显者,加黄芪、西洋参; 阴虚明显者,加麦冬、沙参; 燥热伤肺,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 4、现代运用: 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属久咳气阴两伤者。
第三节 涩肠固脱 泻痢日久不止,脾肾虚寒, 以致大便滑脱不禁 涩肠止泻药, 配温补脾肾、益气养阴或理气化湿药
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六钱 当归六钱 白术六钱 肉豆蔻半两 肉桂八钱 炙甘草八钱 白芍一两六 木香一两四 诃子一两二 罂粟壳三两六 【用法】 真人养脏汤 【组成】 人参六钱 当归六钱 白术六钱 肉豆蔻半两 肉桂八钱 炙甘草八钱 白芍一两六 木香一两四 诃子一两二 罂粟壳三两六 【用法】
大便滑脱不禁, 甚则脱肛坠下 久泄久痢 下痢赤白,或便脓血 脐腹疼痛,喜温喜按 脾肾虚寒 【主治】久泄久痢,脾肾虚寒证。 脾虚中气下陷 肾阳虚关门不固 脾虚:食少神疲 寒邪凝滞, 气血不和 脾肾虚寒之象:舌淡苔白,脉迟细 【病机】 脾肾虚寒,固摄无权,气血不和。 【治法】 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真人养脏汤 大便滑脱不禁, 甚则脱肛坠下 久泄久痢 下痢赤白,或便脓血 脐腹疼痛,喜温喜按 脾肾虚寒
真人养脏汤 【方解】 君:罂粟壳 ─ 涩肠止泻 臣:肉豆蔻 — 涩肠止泻,温肾暖脾。 诃子 ─ 涩肠止泻。 佐:人参、白术 ─ 益气健脾 肉桂 ─ 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当归、白芍 ─ 养血和血(芍兼缓急止痛) 木香 ─ 理气醒脾,止痛 *罂、蔻、诃相配,涩肠止泻力强
真人养脏汤 使:炙甘草 ─ ①调和诸药 ②合参、术补中益气 ③合芍药缓急止痛 *配伍要点 罂粟壳+肉豆蔻、诃子;当归、白芍+木香 1.涩止治标为主,温补治本为辅; 2.温补脾肾,以治脾为主; 3.涩中寓通,补而不滞。 [方论选录]
真人养脏汤 【运用】 1、本方适用于脾肾虚寒,久泄久痢证。 2、辨证要点: 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腹痛,食少神疲,舌淡 苔白,脉迟细。 3、临证加减: 中气下陷脱肛者,加升麻、黄芪、柴胡; 脾肾虚寒较甚者,加炮附子、干姜、补骨脂。 4、现代运用: 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属脾肾虚寒者。
上锉为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温服。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
四 神 丸 《内科摘要》
【组成】 肉豆蔻 五味子各二两 补骨脂四两 吴茱萸二两 【用法】 四神丸 【组成】 肉豆蔻 五味子各二两 补骨脂四两 吴茱萸二两 【用法】
四神丸 【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 肠失固摄,五更阴盛:五更泄泻 阴寒凝聚: 腹痛,腰酸肢冷 舌淡,脉沉迟无力 火不生土, 脾失健运 【病机】 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火不生土), 肠道不固 【治法】 温肾暖脾(补火生土),涩肠止泻 脾肾 肾虚 虚为 寒主 不思饮食,食不消化,神疲乏力
四神丸 【方解】 君:补骨脂 ─ 补肾壮阳,温脾止泻 臣:肉豆蔻 ─ 温脾暖胃,涩肠止泻 佐:五味子 ─ 涩肠止泻 吴茱萸 ─ 温暖肝脾肾以散阴寒 [方论选录] 两药相配,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力彰
使:生姜 ─ 温胃散寒 大枣 ─ 补益脾胃, *配伍要点: 补骨脂+肉豆蔻; 四神丸 【方解(续)】 使:生姜 ─ 温胃散寒 大枣 ─ 补益脾胃, *配伍要点: 补骨脂+肉豆蔻;
四神丸 【运用】 1、本方适用于脾肾虚寒,火不生土,肠失固摄之证。 1、辨证要点: 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腰酸肢冷,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2、临证加减: 中气下陷见脱肛者,加黄芪、升麻; 脾肾阳虚甚者,加肉桂、附子。 3、现代运用: 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者。 4 、注意: 睡前服,以敌一夜之寒。
上为末,生姜四两,红枣五十枚,用水一碗,煮姜、枣,水干,取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食前服
第四节 涩精止遗 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 肾虚膀胱失约之尿频遗尿 涩精止遗(固精缩尿)药 配补益脾肾、安神定志、温肾散寒药
金锁固精丸 《医方集解》
【组成】 沙苑子二两 芡实二两 莲须二两 龙 骨一两 牡蛎一两 【用法】 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 金锁固精丸 【组成】 沙苑子二两 芡实二两 莲须二两 龙 骨一两 牡蛎一两 【用法】 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
金锁固精丸 【主治】 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泄。 精关不固:遗精滑泄,舌淡苔白,脉沉 腰失所养:腰酸 不能上养耳窍:耳鸣 精亏则气弱:四肢酸软,神疲乏力 【病机】肾虚精关不固 【治法】补肾涩精 肾虚
金锁固精丸 【方解】 君:沙苑蒺藜 ─ 补肾固精 臣:芡实、莲子 ─ 益肾固精 佐:龙骨、牡蛎 ─ 固精止遗 莲须 ─ 收敛固精 *配伍要点 沙苑蒺藜+芡实、莲子 [方论选录] 《本经逢源》“为泄精虚劳要药,最能固精。”
金锁固精丸 1、本方适用于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证。 2、辨证要点: 遗精滑泄,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 3、临证加减: 大便干结者,加熟地、肉苁蓉; 便溏泄者,加菟丝子、五味子; 腰膝痠痛者,加杜仲、续断。 4、现代运用: 前列腺炎、老年性膀胱无力症等属肾虚精关不固者。 【运用】
桑 螵 蛸 散 宋 寇宗奭《本草衍义》
【组成】 桑螵蛸 远志 菖蒲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龟甲 (以上各一两) 【用法】 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 桑螵蛸散 【组成】 桑螵蛸 远志 菖蒲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龟甲 (以上各一两) 【用法】 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
桑螵蛸散 【主治】心肾两虚、水火不交之证(尿频或滑精证)。 膀胱失约: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 水,甚至遗尿。 心肾两虚 精关不固:遗精滑泄 心神失养:心神恍惚,健忘 心肾不足之象;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 心肾两虚,肾失封藏,心失所养。 【治法】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桑螵蛸散 【方解】 君:桑螵蛸 ─ 补肾阳,固精止遗 臣:龙骨 ─ 镇心神而涩精气 龟甲 ─ 益阴气而补心肾 佐:人参 ─ 补心气 茯神 ─ 宁心安神 菖蒲 ─ 开心窍 远志 ─ 安神定志 当归 ─ 补心血 *配伍要点 桑螵蛸+龙骨、龟甲 [方论选录]
桑螵蛸散 【运用】 1、本方适用于肾虚不摄,心气不足,心肾两虚,水火不交证。 2、辨证要点: 尿频或遗尿,遗精,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 3、临证加减: 遗精滑泄为主者,加山萸肉、沙苑子; 心悸失眠者,加五味子、酸枣仁。 4、现代运用: 小儿遗尿证、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属心肾两虚者。
缩 泉 丸 《魏氏家藏方》
【组成】 乌药 益智仁各等分 【用法】 原方为末,酒煎山药末为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或米饮下。 缩泉丸 【组成】 乌药 益智仁各等分 【用法】 原方为末,酒煎山药末为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盐、酒或米饮下。
缩泉丸 【主治】 下元虚寒之小便频数证。 肾气不足,膀胱虚寒, 不能约束小便 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 舌淡,脉沉弱 【病机】下元虚寒,膀胱失约 【治法】 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缩泉丸 【方解】 君:益智仁 ─ 温补脾肾,固涩缩尿 臣:乌药 ─ 温肾散寒以缩尿 佐使:山药 ─ 健脾补肾,固涩精气 *配伍要点 益智仁+乌药 [方论选录]
缩泉丸 【运用】 1、本方适用于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约束无权之证。 2、辨证要点: 尿频,遗尿,舌淡,脉沉弱。 3、临证加减: 肾阳虚甚者,可与肾气丸合用; 肾虚气亏者,加桑螵蛸、菟丝子、补骨脂。 4、现代运用: 神经性尿频、尿崩证等属肾气不足,膀胱虚寒者。
第五节 固崩止带 妇女崩中漏下 带下淋漓不尽 固崩止带药 配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清热化湿药等
固 冲 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固冲汤 【组成】 白术一两 生黄芪六钱 龙骨八钱 牡蛎八钱 山萸肉八钱 生杭芍四钱 茜草三钱 海螵蛸四钱 棕边炭二钱 五倍子五分 【用法】 原方未著用法(现代用法:水煎服)
固冲汤 【主治】 脾肾亏弱,冲脉不固之血崩。 统摄无权: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 质稀 气血不足:神疲乏力,心悸气短, 舌淡,脉微弱 肝肾不足:腰膝酸软 【病机】脾气虚弱,兼肝肾亏虚,冲脉不固。 【治法】 益气健脾, (补肝肾)固冲摄血(止血) 脾肾亏虚
固冲汤 【方解】 君:白术、黄芪 ─ 补气健脾,固冲摄血 臣:山萸肉、白芍 ─ 补益肝肾,养阴敛血 佐:煅龙骨、煅牡蛎 棕榈炭、五倍子、海螵蛸 ─ 收涩止血 茜草 ─ 化瘀止血 *配伍要点: 1.大量收涩药,少量补气药,急则治标; 2.大量止血药,少量化瘀药,止血不留瘀。 [方论选录]
固冲汤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脾肾虚弱,统摄无权,冲脉不固之血崩或月经过多的常用方。 2、辨证要点: 崩漏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腰膝痠软,舌淡,脉弱。 3、临证加减: 阳气虚衰者,重用黄芪,加炮附子、高丽参; 气虚下陷者,加人参、升麻、柴胡。 4、现代运用: 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等属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者。 5、类方比较: 固冲汤——归脾汤
固经丸 《丹溪心法》 组成:龟、柏、芩、芍、椿、香附 主治:肝肾阴虚血热之崩漏 肝肾阴虚 崩漏 腰膝酸软手足心热 月经先期 过期不止 下血量多 腰膝酸软手足心热 龟板、白芍——滋阴养血清热 黄芩、黄柏——清热止血 椿树根皮——清热、收涩 香附——调气活血 血色深红、紫黑、质地粘稠
易黄汤 《傅青主女科》 主治:肾虚湿热带下 病机:肾与任脉相通,肾虚有热,气不化津,津液反化为湿,下注于前阴,故带下色黄,量多,粘稠,其气腥秽,舌红,苔黄腻。 功用: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 君: 炒山药 炒芡实 臣:白果—收涩止带,兼除湿热 佐:黄柏—苦寒入肾,清热燥湿 车前子—清热利湿 配伍特点:重在补涩,辅以清利。 补脾益肾,固肾止带 傅青主:“此不特治黄带之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黄者,功更奇也。”
在补气健脾摄血之外,更配以固冲养血收敛止血;祛瘀止血,补气固冲以治其本,收涩化瘀止血以治其标,以奏固崩止血之功。用治脾肾虚弱,冲脉不固之血崩,月经过多证,伴见量多色淡质清稀,心悸,眩晕,舌淡脉细弱等证者。 固冲汤 均重用补气药,意在补气健脾,以复统摄之权,用治脾气虚,气不摄血之崩漏,月经过 多,舌淡脉细弱等证。 重在补气健脾摄血之外,更配以养血安神之品,以达心脾同治,气血并补,但重用补气,意在生血,以复其生血统血之职。用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证。 归脾汤
补火生土:通过温补命门之火(肾阳)以达到温补脾阳的一种治法。代表方是四神丸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固涩剂?其立法与组方与补益剂有何异同? 2、牡蛎散、玉屏风散和桂枝汤均可用于表虚自汗,临床如何区别应用? 3、试分析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的组方配伍特点,二方功效与主治有何不同? 4、真人养脏汤、芍药汤中均用肉桂,其作用有何不同?
5、何谓补火生土?四神丸的组方配伍是如何体现补火生火的? 6、固冲汤与归脾汤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崩漏,二方的功效与临床应用有何不同? 7、试分析牡蛎散中牡蛎与黄芪、四神丸中补骨脂与肉豆蔻的配伍意义? 8、金锁固精丸、桑螵蛸均可治疗遗精,二方立法与组方有何不同?临床如何区别运用?
4、类方比较: 重在温中补虚,重用罂粟壳,涩肠 止泻之力大。主治脾肾虚寒,而以 脾虚为主的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证。 均能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用于脾肾虚寒之不思饮食, 神疲乏力,腹冷痛,泄泻等证者。 重在温命门火,重用补骨脂补火生 土。用治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肾 虚寒所致之五更肾泄证。 真人 养脏汤 四神丸
4、类方比较: 金锁固 重在固肾涩精止遗。用治肾虚 精丸 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腰酸耳 鸣,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等。 均有涩精止遗,补肾固精之 功。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 精滑泄。 重在调补心肾,交通水火,补益 桑螵蛸散 气血,滋阴潜阳。用治心肾两虚 之尿频或遗尿,滑精
长于敛阴潜阳,其收敛止汗之力较强。 常用治诸虚不足, 身常汗出的自汗证; 牡蛎散 更多用于体虚心阳不潜,营阴不守, 之盗汗证。 均能益气固表止汗。 用治气虚卫外不固之自汗证。 重在益气固表止汗,其益气补虚之力较 玉屏风散 大,常用治气虚卫外不固之自汗,面色 萎白,舌淡,脉浮而虚之气虚自汗证。 也治虚人易感风邪者。
牡蛎散 汪昂“此手太阴、少阴药也。陈来章曰:‘汗为心之液,心有火则汗不止’。牡蛎、浮小麦之咸凉,去烦热而止汗;阳为阴之卫,阳气虚则卫不固,芪芪、麻黄根之甘温,走肌表而固卫”(〈《医方集解》)
真人养脏汤 吴昆:“下痢日久,赤白已尽,虚寒脱肛者,此方主之,甘可以补虚,故用人参、白术、甘草;温可以养脏,故用肉桂、豆蔻、木香;酸可以收敛,故用芍药;涩可以固脱,故用粟壳、诃子。是方也,但可以治虚寒气弱之脱肛耳。若大便燥结,努力脱肛者,此方不中与也,与之则病亦重。”《医方考》
四神丸 《古今名医方论》 程应旄:命门无火,不能为中宫腐熟水谷,藏寒在肾,谁复司其闭藏?故木气才萌,不疏泄而亦疏泄,虽是木邪行土,实肾之脾胃虚也。此际补脾不如补肾,补骨脂有温中暖下之能,五味子有酸收固涩之性,吴茱萸散邪补土,肉豆蔻涩滑益脾,暖肾而使气蒸,破滞而使气壮,补肾仍是补脾矣。
金锁固精丸 《成方便读》 张秉成:夫遗精一证,不过分其有火无火,虚实两端而已。其有梦者,责相火之强,当清心肝之火,病自可已;无梦者,全属肾虚不固,又当专用补涩,以固其脱。既属虚滑之证,则无火可清,无瘀可导。故以潼沙苑补摄肾精,益其不足。牡蛎固下潜阳,龙骨安魂平木,二味皆有涩可固脱之能。芡实益脾而止浊,莲肉入肾以交心,复用其须者,专赖其止涩之功,而为治虚滑遗精者设也。
桑螵蛸散 《医方集解》 汪 昂:此足少阴、手足太阴药也。虚则便数,故以螵蛸、龙骨固之。热则便欠①,故以当归、龟版滋之。人参补心气,菖蒲开心窍,茯苓能通心气于肾,远志能通肾气于心,并能清心解热。心者,小肠之合也,心补则小肠不虚,心清则小肠不热矣。
缩泉丸 《医方考》 吴 昆:脬气虚寒,小便频数,遗尿不止者,此方主之。脬气者,太阳膀胱之气也。膀胱之气,贵于冲和,邪气热之则便涩,邪气实之则不出;正气寒之则遗尿,正气虚之则不禁。是方也,乌药辛温而质重,重者坠下,故能疗肾间之冷气;益智仁辛热而色白,白者入气,故能壮下焦之脬气。脬气复其天,则禁固复其常矣。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傅 山: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复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至于补脾而兼补胃者,由里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固冲汤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冉先德:本方益气健脾,固冲摄血,治冲脉不固,脾气虚衰,不能摄血以致月经过多或血崩者。方中黄芪、白术益气健脾,以摄血;山萸、山药养肝和营;煅龙牡、海螵蛸、棕榈炭、五倍子收涩止血,茜草活血祛淤,使血止而无留淤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