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 伊春职业学院 主讲人:李晓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 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 折.( 填 “ 靠近 ” 或 “ 远离 ” ) 空气 玻璃 靠近 2. 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块玻璃三棱镜上 ( 如下 图 ), 画出光折射的情况.
Advertisements

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 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 文献资源利用指南 叶升阳 副研究馆员 图书馆信息技术部 tel: ;
陳旺全醫師主講 健康養生茶飲 明目菊花茶 明目菊花茶 成分:菊花五錢、 500c.c 熱水沖泡 成分:菊花五錢、 500c.c 熱水沖泡 功效:可治療急慢性結膜炎、頭暈 功效:可治療急慢性結膜炎、頭暈 頭痛、口苦、口乾、高血壓 頭痛、口苦、口乾、高血壓.
六大類食物 五穀根莖類 六大類食物 油脂類 蛋魚肉豆類 奶類 蔬菜類 水果類. 五穀根莖類 : 提供熱量 : 部份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 包含麵 ( 及麵包饅頭 ) ,飯類,蕃薯等食物 也就是一般所稱的 " 主食 " ( 蘿蔔不是這一類,是屬於蔬菜類喔! ) 飲食建議吃三到六碗 並推薦攝取全穀類食品.
正確睡午睡精神更好 正確睡午睡 精神更好 可降血壓 增加思考能力 懶懶的冬天加 上星期一又是假日後上班,如果能夠在 中午補個眠,稍微休息一下,對於精神 的提振及下午工作效率都有幫助。但冬 天睡午覺要注意保暖以及水分的補充, 避免受涼或是血液循環不好,造成手或 腿麻痛,注意這些小地方可以讓睡午睡 更健康!
揮別電腦族疲勞症候群 主講人 : 陳潮宗 中醫師. 常有症狀一 起因&症狀: 起因&症狀: 坐姿不正最易引起腰酸背痛、 過度看螢幕則眼睛疲勞酸痛。 治療重點: 治療重點:補固腰腎、明目保睛。
引言 高血壓自我健康管理包含飲食、 運動、 及健康生活型態三大方向。 飲食 是改善高血壓的重要部分, 並提 供飲食方式來改善高血壓。
人事室專題計畫業務報告 人事室 謝明峯 轉 一、專任助理注意事項 計畫案如有聘任專任助理者, 請依據「南 華大學專案助理報到程序單」內容, 將資 料繳交至人事室 ( 請於聘任到職日前繳交, 以免影響到本身權利 ) 。 離職儲金或勞工退休金 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相關規定,
山伯與英台在健康書院修業完 成後,一行人逗陣開開心心的 回自己的家鄉 …… 於是開啟了另一段 ~ 新梁祝的故事 ~ 在下 梁山伯 小女子 祝英台 我是 阿成 我是 阿香.
慈 祥 的 菩 萨 像 鹿野苑艺文学会 吴文成会长编辑.
看日历.
庄严的药师佛 药师佛坐像 高丽14世纪 高88公分 鹿野苑艺文学会 吴文成会长编辑.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唐卡艺术.
第十一章 中国的传统宗教 宗教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宗教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如了解基督教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密钥一样,了解中国的传统宗教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必由途径。
主办单位:联合报系、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第四章 古代印度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吠陀时代 “古印度” “天竺”或“身毒”.
佛教哲学略史.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佛教、佛学和佛教哲学漫谈 主讲人 陈全新 湖北医药学院思政部 电话: QQ: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佛教.
甘肃少数民族与宗教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马东平.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请欣赏 :.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佛学思想.
古代印度 ——四大文明古国之三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宗教旅游文化 ——佛教.
第十五章 青藏旅游区 学习目标 掌握青藏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旅游点的概况 熟悉青藏旅游区的旅游地理环境 了解各游览区一般旅游点概况.
第20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释伽牟尼佛.
两晋与南朝.
黑龙江 吉林 新疆 辽宁 甘肃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宁夏 青海 山西 山东 陕西 河南 江苏 西藏 安徽 上海 四川 湖北 浙江 江西 湖南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四章 中国的宗教 第一节 宗教知识简介 第二节 佛 教 第三节 道 教 第四节 伊斯兰教 第五节 基督教.
第三章 中国的佛教 第一节 宗教概述 一、宗教的产生 “宗教”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以佛弟子之言为“宗”。
第十一章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和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为什么产生在大河流域;对种姓制度的认识.
古代印度.
洛阳龙门石窟 中华之瑰宝.
中 国 宗 教.
一号选手:孙启梦 八号选手:古丽帕丽 二号选手:赵晓卉 九号选手:敬艾 三号选手:姜振 十号选手:马莫 四号选手:黄雪娇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知识点3 汉地佛教 任务二 佛 教 主题二 中国四大宗教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辉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一、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宗教教徒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对之敬畏和崇拜。 文化学家泰勒说:“宗教是对神圣的存在物之信仰。” 所谓“神”,是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佛教中的“菩萨”、道教中的“神仙”。人们信仰这些神秘的偶像,谋求心灵安慰与心理平衡,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
年 月 日.
哲蚌寺全景图.
Unit 4 Behind beliefs.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Unit 4 Behind beliefs.
第十章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
外研社 Book 5 Module 4 Carnival
清朝 Qing Dynasty.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禅修--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 主讲:史敏
西藏 Tibet.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敦煌莫高窟 巴黎圣母院 功能比较? 埃及金字塔.
第七课古代的宗教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雪林中学:李照云.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 伊春职业学院 主讲人:李晓伊

佛教 概述

一、佛教的产生背景 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 古印度 社会背景——种姓制度 婆罗门——掌握神权、精神贵族 刹帝利——掌握政权、军事贵族 吠 舍——被统治阶级 首陀罗——无任何权利

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6) 种族名称 明珠,比喻圣人 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乔达摩 名 姓 吉祥、到达目的的人 汉译为“成就者”

其他称谓: 佛陀——(浮屠、浮图、佛驮)觉者、知者 世尊——(原婆罗门教的尊称)具众多功德、利益世间,为世所尊 如来——(如:如实、真如、绝对真理) 如实之道来、开示真理者

梦象受孕 七步莲花 姨母抚育 四月初八——佛诞日 摩诃波奢婆提夫人

出游感苦 夜别妻儿 夜渡凡尘

削发更衣 六年苦行 牧女献糜

魔女炫媚 树下静悟 众魔败阵

佛陀收徒 双林灭度 大悟成佛 十二月初八——成道日 释子、释氏 二月十五——佛涅磐节

生处塔:迦毗罗卫国(今尼伯尔南部地区)林微园中 成道塔:在古印度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境内) 善胜道场元吉树下 转法轮塔:在古印度波罗奈国(今瓦腊纳西城地区) 涅槃塔:在拘夷那国(约今印度联合邦迦夏城地区)力士生地秀林双树间

二、历史演变历程 原始佛教时期(前6C——前4C中叶) 部派佛教时期(前4C中叶——1C中叶) 大乘佛教时期(1C中叶——7C) 密教时期(7C——12C)

上座部(10) 小乘佛教 原始佛教 大众部(8)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乘:车船运载工具;道路。 大乘佛教——能运载无数众生到达涅磐彼岸。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 1、崇拜对象不同 小:只认释迦牟尼佛 大:佛有多种化身 2、信教目的不同 小:只追求自我解脱 大:不但自救,还救他人 3、世界观不同 小:我空法有 大:法我皆空 4、超脱苦海的方式上不同 小:苦修(出家、乞讨) 大:虔诚信仰、履行功德即可

7c 小乘佛教 (南传) 大乘佛教 (北传) 唐代 密教 密宗 西藏原始宗教 + 中国 (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等) 印度教(新婆罗门教) 藏传佛教 (喇嘛教) + 中国 (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等) 印度教(新婆罗门教) 显宗(显教) 汉地佛教

今天佛教的三大派系: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藏传佛教 信仰喇嘛教的少数民族—— 藏族、蒙古族、 土族、裕固族、纳西族 六字真言 藏族、蒙古族、 土族、裕固族、纳西族 在地区分布上,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分布较广,以湘、鄂、川为主,尤以湘西、鄂西分布集中;信仰受汉族影响深,主要是迷信鬼神,崇拜祖先。土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的青海、甘肃两省,分布范围相对狭小一些;一般信仰藏传佛教。 六字真言 安——嘛呢——叭咪——轰

布达拉宫

须弥福寿庙 普乐寺 普陀宗乘庙(小布达拉宫)

雍和宫

(一)南传佛教(斯70%、缅80%、泰95%、柬90%、老) 三、佛教在印度境外的传播 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 阿育王 (一)南传佛教(斯70%、缅80%、泰95%、柬90%、老) 1、正统的观念 2、深受王权的约束 3、其传统文化中,佛教文化的地位高、占据比重大

(二)北传佛教(中亚、中国、日本、越南、朝鲜) 1、汉地佛教 中国:发展比较独立成熟、民族化、中国化很高;明显的功利性、实用性的色彩

日本:创造性、连续性 朝鲜:流派、思想组织、发展轨迹接近中国 越南:以禅宗为主流并杂以净土宗等 2、藏传佛教 全民信仰;政教合一;神秘色彩

西藏五大教派 宁玛派 (因该派僧人穿戴红色袈裟、僧裙、僧帽,俗称红教) 噶举派(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裙和上衣,俗称白教) 藏传佛教四大教派 萨迦派 (因该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纹,俗称花教) 格鲁派(因该派僧人戴黄色桃形僧帽,俗称黄教) 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的教派,其后世弟子形成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由于明清两朝的册封和扶持,格鲁派成为藏区执掌政权的教派,势力也最大 原始宗教苯教(因该派僧人穿黑色僧衣,俗称黑教) 西藏五大教派

西藏的宗教很早以前有不少教派,其中一个叫噶玛噶举派习惯戴黑帽子,被称为“黑帽派”,活佛转世的规则在12世纪最早出自于 “黑帽派”, 13世纪成为一种制度。其转世活佛的名号称为“噶玛巴”,到目前为止,已有17位噶玛巴转世,因此它是西藏佛教史上历史最悠久,转世最多的活佛系统。活佛转世观念与佛教的生死轮回思想有关。藏传佛教认为,只有刻苦修行的有道高僧才能在死后依然转世为人。活佛转世最初的目的是确定寺院的首领,因此,自从“黑帽派”开创活佛转世以后,迄今为止,在藏传佛教传播的地区,大约有上千个活佛转世系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达赖和班禅系统。藏传佛教 “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去世后,“黄教”的领袖由他的几位弟子依次担任,其最小的弟子根敦珠巴创立了著名的札什伦布寺。他去世前宣布自己将转世。4年后,人们为他找了一位转世灵童根敦嘉措。所以“黄教”接受活佛转世的时间比最早的“黑帽派”要晚2个世纪。但是却后来居上,最终成为全西藏的宗教领袖。1542年,根敦嘉措去世,其转世灵童名叫索南嘉措。1578年,索南嘉措到蒙古传教时被蒙古首领授予“达赖喇嘛”的封号,这是“达赖喇嘛”这一称号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索南嘉措被认定为三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和根敦嘉措被追认为一世、二世达赖。从此以后,达赖喇嘛的活佛转世系统受到世俗王权的册封,成为西藏地区最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 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圆寂于蒙古草原,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出现于蒙古,他是达赖系统唯一的蒙古人。四世达赖去世时,札什伦布寺的寺主罗桑曲吉坚赞开始寻访四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登上历史舞台,罗桑曲吉坚赞成为五世达赖的老师。明崇祯14年,五世达赖和罗桑曲吉坚赞一起,将蒙古势力引入西藏,消灭了西藏的世俗政权首领。进入西藏的蒙古人又正式册封罗桑曲吉坚赞为班禅。后来五世达赖联合清朝政府,赶走了蒙古人。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正式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由此成为西藏的最高统治者。 清朝康熙元年,罗桑曲吉坚赞去世。五世达赖感念其教诲的师恩,决定为其寻找转世灵童。这样黄教的第二个活佛转世系统班禅活佛开始出现。按照黄教的辈分关系,罗桑曲吉坚赞被认定为四世班禅,前三个“转世”的班禅都是追认的,五世班禅名叫罗桑益西,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正式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虽然班禅转世系统实际上比达赖转世系统要晚出现100多年,但是他们都源自于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达赖和班禅都是朝廷正式册封的,因此这两个活佛系统的地位远高于其他活佛转世系统。清朝册封两个活佛系统,也有互相牵制的意思。在历史上,班禅与达赖都是互为师生。由于转世灵童都有一个教育培养的过程,因此,当达赖年幼时,班禅就担负领导和教师的责任;反之,当班禅年幼时,达赖就承担领导和教师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达赖与班禅的地位是一样的。只是由于达赖的常驻地在拉萨,而班禅的常驻地在后藏,因此,达赖在世俗社会的重要性似乎要高一点。

(谛:真理、实在,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 四、基本教义 (一)四谛说(根本教义) ——佛教中的四条真理 (谛:真理、实在,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 “苦谛”道苦果 人生本质及形成原因 “集谛”(习谛)道苦因 “灭谛”求解脱 人生解脱方法和归宿 “道谛”语修行

“苦谛” 道苦果

“集谛”(习谛)道苦因

“灭谛”求解脱

“道谛”语修行

(二)八正道( “道谛” 延伸)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十二缘起(“苦、集”二谛延伸)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四)业报轮回

五、佛教主要神灵 小乘 大乘 佛 菩萨 罗汉 阿罗汉向 阿罗汉果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最高果位) 释迦牟尼 自觉、觉他(第二等果位) 自觉(第三等果位) (最高果位) 阿罗汉向 阿罗汉果

三世佛 横三世佛(空间) 右 左 中 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无量佛 东方净琉璃世界 (药师佛)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 右胁侍 东方净琉璃世界 (药师佛)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 右胁侍 (月光菩萨) 左胁侍 (日光菩萨) 右胁侍 (普贤菩萨) 右胁侍 (大势至菩萨) 左胁侍 (观音菩萨) 左胁侍 (文殊菩萨) 西方三圣 (阿弥陀三尊) 东方三圣(药师三尊)

东方三圣(药师殿)

西方三圣(三圣殿)

竖三世佛(时间) 过去佛 现在佛 未来佛 释迦牟尼 弥勒佛 燃灯佛

古佛弥勒 乐山大佛 大同云冈35窟东壁 交脚弥勒佛龛

契此 布袋弥勒 北京碧云寺弥勒造像

三身佛(身:体貌;由觉悟、功德成就的佛体) 报身佛 法身佛 应身佛 毗卢遮那佛(遍一切处、大日) 卢舍那佛 (光明遍照) 释迦牟尼 佛教真理凝聚所成的佛身 佛为超度众生,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 佛经过长期修行获得“佛果”之身

卢舍那大佛(龙门石窟 )

欢喜佛

六、佛教经典 三藏经、大藏经——经(释迦牟尼阐发的教义)、律(释迦牟尼制定的戒律)、论(释迦牟尼弟子对经律的阐释) 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大藏经有汉文、藏文、巴利文三大体系

卍 卐 七、佛教徽志 右旋 左旋 1、北魏时期译成“万”字 2、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寓以“万德庄严、功德圆满”之意 3、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定为“万”字,意为集天下一切吉祥德

八、寺庙建筑 (一)名称由来 梵语“僧伽蓝摩” 僧众共同居住的园林 僧众 园林 梵刹 僧人居住的清静的地方

寺:本指汉代以后的官署 庙:本指祭祀鬼神和祖先的祠庙 白马寺 ——“释源、祖庭”

别称: 庵——原指隐遁者居住的茅屋 ,后多指尼 姑修行之处。 丛林——本指禅宗寺院,后其他宗派也使用。指众多僧人居住在一起,犹如树木丛集为林,借喻僧众完整的法度、严格的规范。 (二)汉地寺庙一般布局示意图

藏经楼 法堂 大雄宝殿 祖师殿(或观音殿 、药师殿) 伽蓝殿 天王殿 鼓楼 钟楼 山门 (三门并立山门殿)

三门并立山门殿

金刚力士

哼哈二将

天王殿 四 天 韦驮天 弥勒佛 大 王 钟楼 鼓楼

韦驮天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身白色(调) 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身青色(风)

西方广目天王,手缠绕一蛇,身红色;(顺) 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握银鼠,左手持伞,身绿色(雨)

大雄宝殿 十 罗 (或三大士 ) 海岛观音 佛 (一、三、五) 八 汉 伽蓝殿 祖师殿

立像 成道像 说法像

应身佛 报身佛 法身佛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药师佛

过去佛 现在佛 未来佛

南方宝生佛 东方不动佛 阿弥陀佛 北方不空成就佛 (毗卢遮那佛) 法身佛

老“迦叶 少“阿难”

文殊(狮子)普贤(六牙白象)观音(吼)

海岛观音像

北京碧云寺、四川成都宝光寺、苏州寒山寺、上海龙华寺、昆明筇竹寺、广州华林寺

四川新都宝光寺

昆明筇竹寺

杭州虎跑寺济公殿

伽蓝殿 给孤独长者 波斯匿王 祗跎太子

祖师殿 慧能禅师 (达摩六传) 菩提达摩 百丈禅师 (慧能三传)

达 摩 祖 师

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清规

吃茶去 稽首天中天, 毫光遍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藏经楼 法堂 大雄宝殿 祖师殿(或观音殿 、药师殿) 伽蓝殿 天王殿 鼓楼 钟楼 山门 (三门并立山门殿)

九、佛教礼仪P114 莲华合掌 虚心合掌 坚实合掌 金刚合掌

顶礼(五体投地)

盂兰盆节 七月十五 浴佛节 四月初八

十、中国的佛教名胜 (一)汉传佛教名胜: 洛阳白马寺、四大石窟、四大名山、八宗祖庭 四大石窟  :甘肃的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四大名山(四大菩萨的道场) :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八宗祖庭 天台宗——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 三论宗——江苏省南京市郊栖霞山栖霞寺 法相宗——陕西西安的慈恩寺即大雁塔、陕西省长安县的兴教寺 华严宗——陕西长安县的华严寺、苏州的虎丘山 律宗——江苏扬州的大明寺 密宗——陕西西安的大兴善寺和青龙寺 净土宗—陕西长安县的积香寺、江西庐山的东林寺 禅宗——河南登封少林寺、安徽潜山的山谷寺、湖北黄梅的四祖寺、浙江宁波的天童寺、江苏南京的清凉寺、江苏

陕西扶风的法门寺、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 四川的乐山大佛 (二)藏传佛教名胜 布达拉宫 六大宗主寺: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青海塔尔寺、甘肃夏河县的拉卜楞寺。 (三)南传佛教名胜 临沧地区沧源县的广允缅寺、西双版纳地区景洪市的曼飞龙佛塔、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景真八角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