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課本第2章第3-4節) 修正時期的行政理論
章節安排 一、修正理論產生背景與行為科學意義 二、霍桑實驗及其理論 三、巴納德的動態平衡理論 四、賽蒙的理性決策理論 五、馬師婁的需要層次理論 六、何茲柏格的激勵保健理論 七、修正理論的檢討
一、修正理論產生背景 與行為科學的意義 (一)傳統社會組織現象的研究,都是從法律、制度、組織結構等靜態面著手,很少觸及組織成員的心理與行為等動態面的分析。 (二)許多靜態的描述及法制的研究,不見得和實際政治行政現象相符。加上1930年代開始,教育文化水準提高,「行為科學」研究因而興起。
一、修正理論產生背景 與行為科學的意義 *行政學者賽蒙Simon 對行為科學(Behavioral Science)的五點看法: (一)傳統行政學理論不夠科學,試圖 建立行政原則(administrative principles),但只不過是一些「行政諺語」(administrative proverbs)而已。 (二)應區分事實因素與價值因素, 來區分行政與政策的不同內涵。
一、修正理論產生背景與 行為科學的意義 (三)行政學等社會科學應與自然科學 相同,以事實問題為實證研究。 (四)建立行為科學原則,必須先發展 概念工具(conceptual tools)。 (五)重視以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 的知識發現,去研究行政行為。
一、修正理論產生背景與 行為科學的意義 行為科學的涵義: 1.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 2.運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社會現象 一、修正理論產生背景與 行為科學的意義 行為科學的涵義: 1.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 2.運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社會現象 與社會事實的科學。 3.行為科學是「多(跨)學科性」(multi(inter)-- disciplinary)。 行政學亦稱為「科際整合」學科。
一、修正理論產生背景與 行為科學的意義 4.目的在建立社會科學中共同使用 的「一般理論(general theory)」。 5.以驗證的方法來進行研究的學問,採取價值中立(value-neutrality)。 6.有時與「行為研究途徑」(behavioral approach) 通用,以人類行為作為題材,進行社會科學研究。
二、霍桑實驗及其理論 美國西方電器公司的霍桑工廠,為研究廠區照明設施對產量的影響;邀請 Mayo、Roethlisberger 等學者加入計畫,並且因此項研究而開創「人群關係」(Human Relations)學派,主要論點有四: (一)人格尊重:進行「繼電器裝配試驗室的實驗」中,發現工人態度與情緒的改變,才是增加生產量的主要原因,而非因燈光強弱或獎金分紅(原科學管理的假設)。
二、霍桑實驗及其理論 (二)參與及情緒的發洩:「面談計畫」讓工人覺得被重視且有參與感,減少緊張與不滿情緒,故心理滿足而士氣提高。 (三)小團體及約束力:「接線工作室的 觀察實驗」,員工行為除正式組織法令規章的限制外,也受非正式組織約束。 (四)社會平衡與士氣:第一項實驗中, 員工的士氣高低,乃個人與其服務機關間之動態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 霍桑實驗證明:社會和心理因素才是決定員工生產量和工作滿足感的重要影響原因。
三、動態平衡理論 巴納德 Barnard 出版《主管人員的職能》一書(1938)提出下列六項論點: (一)互動體系論:組織是由人群互動關係所組成的系統,成員具有:1.共同目標;2.貢獻心力的意願;3.相互溝通的能力。 (二)非正式組織:乃是無意識、不定型、自然結合(6同關係),賦予組織活力。 (三)貢獻與滿足的平衡:工作誘因不只是靠物質,更重視權力、設備、心理感受。
三、動態平衡理論 (四)權威接受論:接受程度依下列四條件: 1.受命者確已了解;2.合於組織目標; 3.不違背受命者的利益;4.受命者有 能力加以執行。 (五)溝通問題:主管人員應建有效的溝通管道,增加成員團結與合作的意識。 (六)主管職能:主管猶如身體神經系統,為正式組織之關鍵,主要職能有二: 1.建立溝通系統、2.積極取得必要努力。
四、理性決策理論 賽蒙 Simon 1947年《行政行為》一書,強調決策理論是行政學研究的新工具: (一)傳統的行政學只注意「執行」,忽略執行前的「決定」(decision-making)。 (二)組織目標的達成,是由組織的最低層工人與最高層決策者共同配合的結果。 (三)真正了解組織就必須對組織中每個人做什麼決定,與其做決定受到何種影響加以研究才行,不能只限描述結構。
四、理性決策理論 (四)決定效率程度,看行政組織中每個人 決策的理性(rationality)程度而定。 (五) 決策活動包括:情報、設計、抉擇。 Simon 認為:「最適的決策」只是理想,不能獲致時,則退而求「滿意的決策」,因組織成員理性(時間、資訊、資源)有限,無法廣博,通常是「行政人」,而非「經濟人」。曾獲頒 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位獲獎的非經濟學家。
五、需要層次理論 馬師婁Maslow 1943年提出「需要層次(Hierarchy of Needs)」理論,先滿足人類生理需要,他們會追求更高層次的心理需要(最高為超越自我的靈性需要)。 成就的需要 10% 尊榮的需要 40% 社會的需要 50% 安全的需要 70% 生理的需要 80%
六、激勵保健理論 何茲柏格Herzberg 1966年提出「兩因子」理論或「激勵保健」理論。 (一)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 意指防止員工「不滿足」的消極因素, 也稱「維持因素」,主要有五大項: 1.機關組織的政策與管理、2.上司的監督、 3.報酬待遇、4.人際關係、 5.工作環境與條件。
六、激勵保健理論 (二)激勵因素(Motivators) 意指帶給員工「滿足」的積極因素, 又稱「滿意因素」,包括: (1)成就、(2)賞識、(3)工作內涵、 (4)責任、(5)升遷與發展。 (三)「X 理論」(性惡論)與 「Y理論」 (性善論)對照。
七、修正理論的檢討 (一)行為科學對行政學的主要影響: 1.基本觀念的影響 行政學研究者在基本觀念上已經從 研究的「應然」轉變為「實然」。 2.組織理論研究上的影響 (1)從靜態到動態的研究 (2)非正式組織的發現 (3)組織平衡論 (4)群組角色的重視
七、修正理論的檢討 3.管理方式上的影響 (1)由監督制裁到人性激發 (2)由消極懲罰到積極激勵 (3)由專斷領導到民主領導 (4)由唯我獨尊到意見溝通
七、修正理論的檢討 4.對權力觀點的影響 權力的大小,主要視下屬對上級之權力的接受(尊敬)程度而定。 5.在人事行政上的影響 過去人事行政是「管人」學問,現在是一種「治事」學問。
七、修正理論的檢討 (二)行為科學的缺失與補救 1.行為科學重視事實真相的研究,故強調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卻 陷於支離破碎,不能加以貫通。 2.偏重組織中人員行為的研究, 否定組織結構及法令規章的重要。兩者各有所偏,應加整合。
七、修正理論的檢討 3.行為科學家一味追求「客觀性」,極力避免「價值判斷」,實有違社會科學的研究(實踐)宗旨。 4.行為科學研究對象雖然是人, 但僅以組織內部人員為主,絕 少涉及外在環境對人員的影響。 「系統理論」整合傳統與修正。
自我評量 (一)解釋名詞 1.行為科學 2.霍桑實驗 3.小團體(非正式組織) 4.需要層次 5.兩因理論
自我評量 (二)簡答題 1.霍桑實驗的研究經過及重要發現。 2.評述巴納德的重要管理理論為何? 3.何謂賽蒙的理性決策?制訂合理 決策的步驟有哪些? 4.何茲柏格的二因子理論所指為何?試與馬師婁的需要層次理論相比較,兩者有何異同之處?
辛苦大家嚕!!請大家好好學習行政學, 下周即將進入「整合時期」行政理論囉~~ 辛苦大家嚕!!請大家好好學習行政學, 下周即將進入「整合時期」行政理論囉~~ 辛苦大家嚕!!請大家好好學習行政學,下周即將進入最後整合時期行政理論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