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语文第12册复习课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语文第12册复习课 丰台实验学校 韩红伟
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春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空,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春天又到了。柳枝上长出了绿色的嫩芽。连翘花开出了金黄的花朵。蓝天上,人们放飞一架架风筝。 舒展 举起 吹奏 戏耍 《理想的风筝》 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2,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红得像小姑娘的脸蛋儿。 ( ) 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拟人句?为什么? 1,公鸡得意洋洋地说:“我最美丽!”( ) 童话 2,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红得像小姑娘的脸蛋儿。 ( ) 比喻 × ×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 雪花呀,恰似繁星从天坠。 ( ) 2,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3, 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 ) 4,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 ) 5,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 6,你的这种行为,难道像个少先队员吗? ( )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设问 反问
二,读下面句子,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 ( )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 ) (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 ) (7)香港是一个弹丸之地。 ( ) (8)草滩上那几头漫 步的牦牛,显得十分悠闲 。 ( )
1,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写成反问句) 2,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写成反问句) 2,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3,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恬静温柔。在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小练笔:自选内容写一段话。 要求: 1,主题明确,内容具体。 2,运用至少4种修辞方法。
作业:默读短文,画出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抄写下来,再写出使用的修辞方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niǎo)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