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两首
长城谣 席慕容
长城谣 歌曲欣赏
席慕容简介 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体感知 抒情诗 例:1、这种情感如火一般炽烈。 2、这种情感像长城一样厚重。 3、这种情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诗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这首诗属于那一类? 抒情诗 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如果要你用 “这种情感”做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你怎么写? 例:1、这种情感如火一般炽烈。 2、这种情感像长城一样厚重。 3、这种情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
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提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它经历了我们民族的耻辱与光荣。对于身处台湾的诗人来说,长城就是家乡,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思夜想的爹娘!她要诉说的,是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情感,把心中的长城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火热的衷肠。
分节赏析 男同学齐读第一节 思考: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你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历次战争与“长城” 要点: 恩怨荣辱与“长城” 千年历史与“长城” 找出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 无情 冷眼 追问:为什么“无情”?为什么“冷眼”?
全班齐读第一节,要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突现历史的沧桑。 追问:为什么“无情”?为什么“冷眼”? 提示:数千年来,诸侯、军阀等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在长城下点燃了多少次烽火啊。杀伐纷争,血流成河。长城,像个至高无上的尊者,像个无所不知的智者,冷眼看着这人世的朝代更替,沧桑变迁。青山依旧,长城依旧,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哪里去了呢?塞北的风沙中,消失了那些匆匆过客,也泯灭了人世的恩怨情仇。长城的无情,只不过是对那些挑起争斗的贪婪的人的蔑视和憎恶,这恰恰反映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深切的同情。 全班齐读第一节,要用深沉、舒缓、凝重的语调突现历史的沧桑。
女同学齐读第二节 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提示:作者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影响。长城已经成为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作者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面对它,自然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这种思乡情结便借助长城的“躯体”、“面容”、长城的“云”、“树”、“风”传递出来。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全班同学齐读第三节,感受作者浓烈的思乡情怀。 回顾学过的《敕勒歌》
小结 第一节 审视历史,凸现长城的沧桑。 第二节 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的热忱。 第三节 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相思。
拓展延伸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 离别后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一片槐树叶 作者:纪弦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 是 他 们 掳 去 的 是 我 的 肉 体, 你 依 然 保 管 我 内 心 的 灵 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 叫 儿 的 乳 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作者: 纪弦,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元老之一。他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极有建树,他的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
写作背景: 《一片槐树叶》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一次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的一根弦。于是诗人感情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思乡之情。
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 为什么如此普通的一片槐树叶,在诗人心目 中却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应呢 因为它来自祖国, 寄托了诗人对祖国的思 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 祖国的爱。
诗歌第二节写什么内容? 写槐树叶的来历,回忆过去, 揭示槐树叶的历史内涵。
诗歌第三节写什么内容? 诗歌第三节写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对将来 的企盼, 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 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诗歌采用了借物抒 情,寄物抒情的写法。 一 片 槐 伤感现在——睹物生情,由喜转忧 回忆过去——树叶来历,眷恋故国 企盼将来——重温旧梦,思归心切 思乡恋国 字字含情
从小学至今我们学过不少有关“游子思乡”、“乡愁”为主题的诗歌,请同学们共同来回忆。
春 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渡荆门送别 (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 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比较阅读《长城谣》、《一片槐树叶》的异同。 (提示:从内容、艺术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比较《长城谣》、《一片槐树叶》: 相同点:两首诗主旨都是抒发爱国思乡之情; 不同点:《长城谣》的感情基调是 写作手法都是借物抒情。 深沉、 激昂; 《一片槐树叶》的感情基调是 婉转、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