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 人 物 形 象 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课 第一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Advertisements

安吉丽娜 · 朱莉布拉德皮特 普京 奥巴马 Q 版人物简介 Q 版人物画欣赏 Q 版人物画特点 Q 版人物画技法表现 课堂作业以及交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塑造人生. 探究 1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 些文化作品曾经给你以震撼和 力量?请列举出来,并与同学 相互交流。
古诗鉴赏 — 鉴赏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1.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明确考纲要求 写什么?怎样写?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教学目的 品味意象、意境,结合虚实相济的写 法,感受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离人情怀。 教学重点: 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效果。 教学难点 : 品味诗词意蕴,体会 “ 离人 ” 情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李白 饮中八仙诗 ( 节选 ) 唐 · 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路 2015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福安一中 张志强.
他狂放: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蔑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痛苦: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海拾贝 ——八年级上册古诗复习.
关于诗歌 古体诗 诗 近体诗 四言古诗:《诗经》 五言古诗:曹操《短歌行》 七言古诗:白居易《琵琶行》 杂言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歌赏析 ——赏析诗歌中的思想情感 主讲:佛山市高明区荷城中学 刘天年.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声音的魅力 红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莫悲兮生别离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品味·形象类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 之形象类诗歌鉴赏 S.X.W.
助读新课启航 第一单元 识记知识必备 第1课 探究文 本研读 揣摩领悟 写法借鉴 整合技法指导 应用体验之旅.
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运用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die Substantive (Nomen)
古诗鉴赏.
单元六: 轻叩诗歌的大门.
边塞诗.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 李亚权.
千锤百“炼”的智慧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之炼字篇.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鉴赏诗歌的形象.
饮 酒 陶渊明.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龙波 成都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书 愤 ——陆游.
第一课时 诗歌鉴赏之 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
《核按钮》P51、P52 古代诗歌鉴赏 之 鉴赏人物形象.
P28 Let's learn & Let’s play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德化三中 易昌隆.
懂   你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六个注意点.
书  愤 陆 游 漳州一中  黄安娜.
《望海潮》.
2017 唯美樱花工作模板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动名词(续2).
语文园地二.
服务进行时 ---之经典案例.
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学生:宝藏PPT 指导老师:XXX.
目 录 1 教材分析 2 学情分析 3 学法设计 4 教法设计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登鹳雀楼.
中欧项目部 张茂松.
DESIGN IN SU LAURN.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图形中的规律.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 6的乘法口诀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图案欣赏 图案欣赏.
正弦函数图象是怎样画的? 正切函数是不是周期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y=tanx,xR, 的图象 叫做正切曲线;
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的诗 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渐渐模糊。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老师,您好!.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马年话马 宝山区实验小学 四(2)班 顾思维 指导教师 金云琼.
Pep4 unit5 A1 My clothes 马兰屯镇抗埠小学 刘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诗歌鉴赏之 人 物 形 象 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古典诗歌人物形象考查要求: 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归纳总结 诗歌鉴赏中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忠士 悲士 狂士 隐士 羁人 征人 妇人 情人

忠士形象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以国事为念 心忧苍生 以天下为任 矢志报国

悲士形象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悲士形象 满腔壮志 壮志难酬 一心报国 报国无门

狂士形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不慕权贵 旷放洒脱 淡泊名利 傲岸不羁

隐士形象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情系山水 绝尘念 心归田园 意安然

征人形象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百战穿金甲 誓破楼兰 白首犹戍边 心酸无限

羁人形象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异乡异客 肠愁断 异乡异客 肠愁断 思家念亲 归无期

妇人形象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妇人形象 庭院深锁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 日夜盼君归

情人形象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鸳鸯两下里 登楼寄远 劳燕分飞去 望月相思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试分析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方法二: 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1.诗歌前两联中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这些的环境有何特点,对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2.后两联是从谁的口中获得陆鸿渐的行踪的?从这里烘托了陆鸿渐的什么品格?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1.诗歌前两联中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这些的环境有何特点,对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环境:在城郭,野径入桑麻,种菊花 烘托:隐士高雅的风韵、品位 特点:幽僻,有情趣 2.后两联是从谁的口中获得陆鸿渐的行踪的?从这里烘托了陆鸿渐的什么品格? 不以尘事为念,潇洒疏放 邻人回答: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侧面描写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 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痛苦与幽愤。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1. 知人论世,了解释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2.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3.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等以及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