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培训2 高中地理2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北京高中地理课程教学 指导组 2008年1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Advertisement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房地产管理 Real Estate Management
试 卷 讲 评.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第1课时) 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 林锦凤.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目标导学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认识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举例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等中心;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中国的工业.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 主讲人:湖南师大附中梁良樑.
课程泛雅 2017/3/15.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继承  发展  创新 《地理》必修2章节框架分析 -《地理》必修2的体系结构 -《地理》必修2的设计特色.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知识模块一 供求理论 主讲人:程春梅(博士、教授) 单 位:辽宁工业大学.
两晋与南朝.
10.2 立方根.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植物和我们.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余角、补角.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Harvard ManageMentor®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第 3 章 基本概念.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K1 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第2课 工业联系和转移、集聚.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质量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环境建设简介 汇报人:王强 教授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2012年5月10日.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3.4 角的比较.
我们 欢聚一堂 新员工入职培训 Westin有限公司 w 培训师 Westin 2016年3月19日.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中新课程培训2 高中地理2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北京高中地理课程教学 指导组 2008年1月

一、地理2的课程性质与地位 地理2 侧重人文地理 地理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 地理2 侧重人文地理 地理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 “地理1”的自然地理知识为“地理2”人文地理学习的基础。而“地理1、2”又为地理3的学习储备了基础知识。同时也是选学内容学习的基础。

全部的课程设计倡导“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所以“必修2”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地理2》的内容结构 人口 人的生活空间 人的生产活动 人口的变化 城市与城市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4个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 城市的发展与人口发展、人类居住地形态和人口迁移都有直接关系 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地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 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综合了其他3个学习主题,同时也贯穿在这3个主题的学习之中

1.与“地理1”的关系 学生要做到比较好的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就应该以地理1的学习做为学习地理2的基础。

2.与“地理3”的关系 “地理3”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3”的学习要涉及到地理2中所获得的地理原理和方法,因此地理3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2”的学习成果。

3.与选修模块的关系 高中课程为学生设计了七个选修模块,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2”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二、关注重点内容 区位因素分析

地理区位分析指导 (一)区位因素 1、自然区位因素: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河湖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 2、人文区位因素:交通、市场、技术、劳动力、基础与工业协作、政治(政策)、宗教等。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多角度、多层面分析影响工业、农业、商业、城市、交通、旅游等的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区位因素中的各因素,以寻求最佳区位,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2、 可持续原则。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 三效益(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 可持续原则。区位选择的核心原则。 三效益(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的可持续是基础,它强调工农发展要与资源、环境协调; 经济的可持续是条件,工农业生产布置后既要生存发展,有增长数量,更要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效益、节能节料,清洁生产; 社会的可持续是目的,工农业发展要促进就业,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3、 主导性原则。 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是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 3、 主导性原则。 不同的产业部门,其投资要素中各要素所占的比例不同,区位选择中一般是看是否满足其主导性需求。 装配工业区类(普通服装)要看是否有廉价劳力; 冶金工业(炼铝业)看是否有廉价电力和原料; 饮料业(啤酒)看是否有便捷的市场。 商品粮主导是廉价土地和水热条件; 花卉业主导是市场和水源; 宁夏平原水稻是水源; 南疆长绒棉花主导是昼夜温差大。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4、 因地制宜原则。 4、 因地制宜原则。 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区区位,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细心地分析给定的环境特点,发挥“比较优势”是合理布置的基本方法。 如“珠三角”区位具有中国南方“门户”的位置——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对外贸易的优势无限,宜大力发展外需性产业;

(二)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5、 因时制宜原则。 5、 因时制宜原则。 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例如,某个工业地域的繁荣、衰弱等皆由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

(三)区位问题类型 类型1: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类型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类型3:分析某类最佳工业区位的选择 读图分析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类型2: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类型3:分析某类最佳工业区位的选择 类型4: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看行业兴衰,观地区盛衰演变。从动态角度观察某类或某地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例如,钢铁工业布局就依次走过了从接近煤产地→接近铁矿地→接近交通便利地的演变(港口)。

(三)区位问题类型 类型5: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教学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如以农业为例: 东北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三)区位问题类型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制约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华北平原——优势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制约因素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南方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但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

(四)答题要点 区位优选的核心是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说明主体区位需求的满足程度。 (一)、城市发展的区位分析 1、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选择——从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分析比较城市各个方向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重点方向。(多用于大比例尺地图) 例:分析浦东开发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应从上海市的城市发展需求出发来分析,上海城市在扩张、“退二进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设成服务型、信息化、国际化大都市。故扩大其中心商务区的功能是关键。 可答为:①紧邻外滩老商务区,历史基础好;②、与老城隔江相望,易发展成一个整体;③、地势低平、水源方便;④、老城区人口、工业、商业活动高度集中,环境问题重,急需减压。⑤、滨江临海,交通方便。

2、城市 “点状”的区位分析(小比例尺的平面图上)。 多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形成多与自然条件相关——气候优越、地形平坦、水运、水源便利、矿产丰富。 发展多与经济壮大有关,如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开发有关。如重庆市的形成和发展区位:①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②直辖市。③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

(二)、某工业部门设置地理位置的选择 国内两地或多地的比较区位优势 例:分析为什么“东风二汽”总公司要由十堰迁往武汉?——从汽车的生产和营销的需求条件来分析比较省会武汉和山区市十堰相比的优势。 可答为:①、武汉地处省会,市场更广阔,信息更灵便;②、武汉“九省通衢”。,交通更便利;③、依托华中科技大等,技术更有优势;④、经济基础更好,协作条件更好;⑤、省会城市,资金更易得到;⑥、省会城市,劳力素质更高。

(三)、农产品生产的区位选择 (1)从农产品的生产特点、质量要求和营销的特殊需求条件来分析 如:菜蓝子问题。例如:珠江三角洲(市郊地区)花卉、蔬菜生产区位分析。——花卉、蔬菜的生产是为城市居民服务的 分析回答为:①、市场广阔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面向港澳、东南亚。②、交通方便;③、水源方便;④、劳力廉价。⑤、保鲜技术先进。⑥、地势低平,土地肥沃。

(2)、认识区位分析的主体对区位分析特别重要性,主体对区位的需求主要包含两方面: 主体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主体对社会环境的需求。 如:乳畜业一为对市场的需求,二为对多汁牧草的需求。 茶叶生产一为对多云雾的需求,二为对酸性土壤的需求。 旅游休闲业一为对环境的需求,二为对市场信息的需求。

(四)。交通线的区位 应从“两头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分析。从自然条件、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采点。 1、在小比例尺图上,多为分析铁路线的区位 如: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①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安全。②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③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④技术上克服了冻土的难关

2、在大比例尺图上,多为分析高速公路线区位、干线和城市的关系。 (1)、高速公路线区位——属于出口通道建设,线路较直,联接大地理区域工业区为主。 (2)、干线和城市的关系区位——多从城市的边缘通过,以维护城市的环境为目的,减轻城区的压力。

(五)商业区位——物流、人流往来方便是基础。 1、点的城市商业区位 如上海市成为全国商业中心的条件。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经济腹地大。③上海本身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 2、面的城市商业区位 商业街的区位 ①是城市的几何中心或对外交通中心。②市内交通中心,人流、物流往来方便。

小 结 1、区位选择 人们如何做区位选择? 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区位选择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地点,重要的是选择与这个地点相关的在其自身地点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素的综合与优化组合。

2.用变化的观点分析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的影响 如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发展,实现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突破,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出现了商品性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 再如工业生产中,科技与交通的发展,原料种类的增多,使原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区位的影响增强;

3.关注特殊区位因素 如:家具制造工业一般为市场指向型,但若某国际知名品牌的家具生产厂选建在林区,市场面向全球,则该家具厂的布局接近原料产地。 又如:我国在包头、鞍山建纺织厂,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市场,而是社会需要--平衡重工业区人口的性别构成等 。

4.利用对比方法,注意同一区位因素对不同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 如:河流对于农业和工业来说,主要功能是提供水源;但对于城市来讲,除供水外,还有交通和防卫的功能;而对于陆路交通则成为障碍。

5、教学中建议老师们用比较的方法对各个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进行规类梳理。你就会发现有的因素始终起着作用(共性因素);有的因素只在特定的地域或时间或地理事件中起作用(个性因素)。 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学生才能在诸多因素中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解读课标 2、板书设计要落实课标;同时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案例的选取及应用 4、如何处理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1.正确解读课标 举例:农业的区位选择

什么地方;该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情况;有那种农业区及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的课标解读 课标:“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短短一句话,包含了两方面的要求,在逻辑思维顺序上,正好是一正一反。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出各个农业区的主要区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从哪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的区位选择的;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则要求在分析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在条件,还能进一步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教学目标的表述 1. 学生能够依据资料,说出地域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特征。 2 .学生能够依据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社会环境特征找出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与社会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变化对地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 3 .学生能够依据资料说出影响该地域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大纲要求 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条件(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市场需要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技术改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板书设计如何落实课标  

3、案例的选取及应用 案例1: 四季青 案例1: 四季青

第一步:分别分析“四季青”、“寿光”、“海南”三地 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征; 第二步:从中选出三地作为蔬菜生产基地的区位因素 第三步:分析三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地域特点的影响 第四步:得出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中问题设计 (1)综合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特征。 (2)四季青改革开放前作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四季青蔬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分析90年代中期以后,是什么因素变化促使原北京城附近地区不再作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4)试从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90年代中期以后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也能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 (5)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环境上的优势?

教学资料

(1)四季青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结 论 (1)四季青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2)光热较为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临近水源;市场需求量大;政府的支持;科技的投入;便利的交通。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土地价格上涨;水源紧张。 (4)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5)纬度低,热量充足,一年四季连续生产;降水较丰富。

应用层面 能力与方法的迁移 利用上面学习的案例分析方法和步骤分析 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3、江西省泰合县的千烟洲立体农业的形成 4、其它农业地域类型主导因素分析

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气候 ——土壤 ——地形 ——市场 ——交通 ——政策 2、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为何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 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业生产基地。 5、萧山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案例的选取及应用小结 (一)地理教学案例的选编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1.客观性。 2.典型性。 3.时代性。 4.教学性。

(二)地理教学案例的应用 1.用案例引述地理问题 2.用案例印证地理原理 3.用案例探究地理规律举例

(三)在案例教学时,教材往往以某个案例来说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规律或原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全面考虑具体的情况,例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教材上是寒潮,但是自然灾害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一种自然灾害分析的方法具有局限性,所以要至少两个以上的案例才能达到案例教学所需要的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因此,建议老师们再案例教学中要注意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与教材所表述的内容是否般配。如果需要就要适当增加必要的案例以利于学生能力的迁移与运用。

4、如何处理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标准为本模块确定了16条内容标准,其中,有9条内容标准要求“举例”或者“结合实例”,说明某一人文地理现象或活动的主要特点、形成原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所学内容变得生动、鲜活,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

(1)以课标为准绳处理教材 例1 课标要求: 举例说出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p9 课标解读: 从社会现象入手研究“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等地理问题 下面我们分析一个教学实例,讨论一下如何从具体事例入手理解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教材中没有对应给出的材料。

教材分析1 城市是人类的聚落形式之一,城市聚落起初诞生在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的地区,随着当前全球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将成为地球上主要的人文景观。 为此课程标准选择了以下方面的内容: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地域文化的影响。

教材分析2 影响城市的因素很多,有自然方面的、也有人文方面的。本节教材主要从地域文化及其对城市的影响角度,安排了两部分内容。 一是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应是本节一个重点; 二是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而其中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

“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时要注意与具体的“地域”(范围可大可小)和具体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相结合,把地域文化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以利于学生能感性地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先从总体上介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广泛影响,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然后用不同地域进行比较的方法着重介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目标的表述 1.能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知道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学会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及建筑所反映的城市地域文化。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文化”的思维方式。

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 启发式教学、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引入新课 例1、利用中国的京剧、秦腔、越剧、黄梅戏、川剧、豫剧等地方剧种在唱腔各有什么特点?来引出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例2、利用不同地方人们的饮食文化差异,引导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例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

讲授新课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地域文化” 引发思考:思考引言中的两地域还有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地域文化” 引发思考:思考引言中的两地域还有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学生发言:在民间艺术方面:陕西有剪纸、安塞腰鼓、信天游等,安徽有花鼓戏等; 在饮食方面:陕西有羊肉泡馍、汉中酿皮,安徽有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 在建筑方面:陕西有窑洞,安徽有著名的徽派建筑; 在农业方面:陕西主要种旱地,安徽主要种水田。 教师讲授:这些差异其实就属于文化上的差异。 提问:什么是文化?引出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前者称为物质文化,后者称为精神文化。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多媒体演示验证:陕西、安徽两省的民间艺术、服饰、饮食、建筑、民居、歌舞、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图片。 启发学生选取一二个文化要素进行差异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如分析饮食、民居的差异及其原因)。

提问:为什么陕西、安徽两地的文化有如此多的差异? 启发、引导学生回答: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域内文化的形成。陕西、安徽两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又造就了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两地的地理环境截然不同,所以根植于其中的文化必然会存在差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教师归纳: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一地的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又会处处折射出当地地理环境的特征。 应用:我们把地域文化的“地域”范围再扩大一些,选取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来做个对比。

讨论:请大家谈谈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显著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补充:中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及其原因。如南米北面(饮食方面)、南矮北高(人的体格方面)、南船北马(交通方面)、南繁北齐(方言方面)、南经北政(政治经济方面)、南轻北重(工业方面)、南尖北平(建筑方面)等等。 教师小结:地域文化中的“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是多要素的。 承转: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深深地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独特气质,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例如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以建筑艺术堪称世界之最,但由于城市布局缺乏人性化的设计,城市太过年轻缺少文化积淀,行走于该市的街头巷尾人们很难产生归属感,使身居其中的城市居民感到了深深的孤独。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和品味所居住的或者是走过的城市的气质、城市的文化呢? 学生思考回答:可从城市的交通工具、居民服饰、习俗、城市建筑等等许多方面来品味城市的文化。 教师补充: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2.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 引导: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品味建筑所折射出城市地域文化的特点。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的差异:如美国、欧洲、中国” 多媒体演示验证:

第三部分:课堂小结 我们面对博大精深而又不断推陈出新的地域文化,只是做了一点最肤浅的了解。这节课的目的在于学会一种思维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了这种思维,大家就有了一双看世界的“慧眼”。用这双慧眼去欣赏城市的文化之美,欣赏身边的世界精彩,做一个有文化、有品味的人。 布置作业: 收集我国北京、西安、青岛、哈尔滨、银川等城市的地理环境及发展的历史资料和城市的建筑图片,分析其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的特点。

例2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请看今天的课例

欢迎批评指正 我的邮箱: gaofeng1959@yahoo.com.cn 谢谢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