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炎症 第二节 急性炎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理学 --- 血液 Physiology--- Blood. 白细胞 (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 定义 --- 为一类有核血细胞。 ×10 9 /L( /ul) 。 WBC 大于 1 万增多。 WBC 分类: 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Advertisements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第 14 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亦称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 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在个体出生时即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
孙汶生主编 春 - 朱 1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第二章 天然免疫系统细胞. 基本概念  免疫系统 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 免疫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及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  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NK 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超 敏 反 应 超 敏 反 应.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 张秋萍 第一节 概述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 二、超敏反应的分型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 一、特点 二、参与 I 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 三、发生机制 四、常见疾病 五、防治原则.
炎 症.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和原因 一、概念 炎症 (inflammation) 是具有血管系统 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作用所发生 的防御反应过程 炎症是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复杂的 损伤和防御反应,局部组织的基本病理 变化主要表现为变质、渗出和增生,由 此引起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一、血液( blood ) 血液 血浆(细胞间质)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凝血酶 血浆蛋白、脂滴、酶 无机盐、激素等.
抗原 补体 (C3bi ) CD23 CD28 B7-2 CD40 IL-5 Fc  R B 细 胞 表 面 受 体 IL-2 IgM IgE CD21 IL-4 CD32 IgG 补体 (C3b,C4b ) CD40-L.
血 液 blood. 血液 (blood) 红细胞 ( erythrocyte ) 血细胞 白细胞 ( leukocyte ) 血液 血小板 ( blood platelet ) 水 血浆(细胞间质) 血浆蛋白,糖,维 生素, 激素, 代谢产物及无机盐等.
炎 症 ( inflammation )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 第二节 炎症的原因 第三节 炎症局部病理变化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第五节 炎症的临床表现 第六节 炎症的结局.
你知道 每天你的手上 有多少细菌吗 ?.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 80 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 38 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 182 种细菌.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三章 炎 症 第一节 概述 炎症(inflammation)是常见又十分重要的病理过程,如肝炎、肺炎、肾炎、关节炎、疖等。
第四章 炎 症 inflammation 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第 4 章 天然免疫系统 Innate Immune System 天然免疫系统包括 天然免疫的可溶性免疫分子 天然免疫细胞。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HLA: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表达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
第七章 CD分子与黏附分子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and adhesion molecule (AM)
第四讲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艾青中学 刘海华.
第六章 免疫应答.
动物细胞工程 儋州市一中 金兆娜.
第 四 章 血液 牡丹江医学院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第五章 炎症(inflammation) 第一节 概述.
第4节 免疫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第五章 免疫应答.
炎症.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四章 炎症 Inflammation.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第二十章 炎 症 基础医学院 主讲:于智泉.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制作及主讲:林英姿 单 位:海南医学院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Copyright 2009.
复习专题 现代文阅读 (总论) 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陈钦发.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炎 症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与原因 第二节 炎症局部病理变化 第三节 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第四章 炎症imflammation 概述 炎症的组织学类型 炎症的概念 炎症的一般分类原则 炎症的原因 变质性炎 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固有免疫系统及应答.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第七章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器官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en)
2.3 氧气.
免疫细胞.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软骨与骨 Cartilage ﹠ Bon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檢示動植物組織的過氧化氫酶對分解過氧化氫的催化作用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第二章 免疫系统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细胞因子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炎症 第二节 急性炎症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二、白细胞反应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 (一)血流动力学改变 (二)血管通透性增加 二、白细胞反应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

急性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快速反应,目的是把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例如抗体、补体和纤维素)运送到炎症病灶。 “渗出是急性炎症的特征性变化”,其渗出过程主要发生血管反应和白细胞反应。

1、正常血流状态:轴流—RBC、WBC;边流—血浆 2、血液动力学改变的顺序(过程)及机制 过 程 机 理 致炎因子 ↓ (1)细A痉挛(3-5″) ①神经调节 ②化学介质 ↓ (白细胞三烯C4,D4,E4) (2)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①轴突反射(暂时) (细A→Capi) ②化学介质(Histamin, 5- ↓ HT)[主要、(发红、发热)持久] (3)血流速度减慢、血流停滞 炎症介质:通透性↑→血浆 外渗、血液浓缩、粘性↑

mast cell 肥大细胞 histamine 组胺 serotonin 5-羟色胺 5-HT leukotrienes 白细胞三烯 PAF 血小板激活因子 endothelial gap formation 细胞间隙形成 plasma-derived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二、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反应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一)白细胞渗出 (二)白细胞激活 (三)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四)白细胞功能缺陷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

lewis x 刘易斯X 母乳中这种新发现的糖化合物被称作刘易斯X(Lewis X),是一类在唾液和血液中也能发现的糖. PECAM-1(又称CD31) 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位于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表面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二、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反应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一)白细胞渗出 (二)白细胞激活 (三)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四)白细胞功能缺陷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

1)依赖氧性杀菌机理 (主要) 2)不依赖氧机理 NADPH 还原型辅酶2 1)依赖氧性杀菌机理 (主要) 吞噬作用使耗氧量激增,可达正常的2~20倍,此时白细胞氧化酶Ⅱ(NADPH)氧化产生超氧负离子(O2-),经自发岐化作用转变为H2O2。 H2O2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但在卤化物(Cl-)存在的条件下,可被嗜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还原生成次氯酸(HOCl),HOCl是强氧化剂和杀菌因子,从而使H2O2杀菌能力极大增强。 MPO-H2O2-卤素系统是中性粒细胞最有效的杀菌系统,比单独H2O2强50倍。它们通过破坏细菌胞膜正常生理状态、或使细菌生存所依赖的酶类失活、或影响DNA复制阻断细菌繁殖等不同途径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酸性代谢产物 pH值降至4-5,酸性水解酶发挥作用 2)不依赖氧机理 溶菌酶--水解细菌壁的糖肽 溶酶体内杀菌性增加通透性蛋白--使细菌外膜通透性↑ 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乳铁蛋白、碱性蛋白—杀伤寄生虫、降低细菌毒性

白细胞杀菌机制 1)依赖氧性杀菌机理 (主要) 1)依赖氧性杀菌机理 (主要) 吞噬作用使耗氧量激增,可达正常的2~20倍,此时白细胞氧化酶Ⅱ(NADPH)氧化产生超氧负离子(O2-),经自发岐化作用转变为H2O2。 H2O2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但在卤化物(Cl-)存在的条件下,可被嗜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PO)还原生成次氯酸(HOCl),HOCl是强氧化剂和杀菌因子,从而使H2O2杀菌能力极大增强。 MPO-H2O2-卤素系统是中性粒细胞最有效的杀菌系统,比单独H2O2强50倍。它们通过破坏细菌胞膜正常生理状态、或使细菌生存所依赖的酶类失活、或影响DNA复制阻断细菌繁殖等不同途径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白细胞杀菌机制 2)不依赖氧机理 溶酶体内的细菌通透性增加蛋白—降解细胞膜磷脂--使细菌外膜通透性↑ 溶菌酶--水解细菌壁的糖肽外衣 嗜酸性粒细胞—特异性乳铁蛋白、碱性蛋白—杀伤寄生虫、降低细菌毒性 防御素—存在于白细胞颗粒中,损伤微生物细胞膜 微生物被杀死后,在吞噬溶酶体内被酸性水解酶降解

过程:抗原进入机体,巨噬细胞将其吞噬处理,把抗原呈递给T细胞和B细胞,免疫活化的淋巴细胞分别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发挥作用。 免疫作用 成员: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①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参与。   ②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浆细胞参与。 过程:抗原进入机体,巨噬细胞将其吞噬处理,把抗原呈递给T细胞和B细胞,免疫活化的淋巴细胞分别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发挥作用。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二、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反应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一)白细胞渗出 (二)白细胞激活 (三)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四)白细胞功能缺陷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二、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反应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一)白细胞渗出 (二)白细胞激活 (三)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四)白细胞功能缺陷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

一、急性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反应 二、急性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反应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一)白细胞渗出 (二)白细胞激活 (三)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四)白细胞功能缺陷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四、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五、急性炎症的结局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脂质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细胞因子 活性氧和一氧化氮 白细胞溶酶体酶 神经肽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脂质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细胞因子 活性氧和一氧化氮 白细胞溶酶体酶 神经肽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脂质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细胞因子 活性氧和一氧化氮 白细胞溶酶体酶 神经肽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脂质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细胞因子 活性氧和一氧化氮 白细胞溶酶体酶 神经肽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脂质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细胞因子 活性氧和一氧化氮 白细胞溶酶体酶 神经肽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eNOS.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rNOS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血管活性胺:组胺、5-羟色胺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脂质素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细胞因子 活性氧和一氧化氮 白细胞溶酶体酶 神经肽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二)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激肽系统 补体系统 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