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的制定」研討及諮詢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4F 第五組 : 組長 : 區峻殷 (1) 組員 : 歐陽德賢 (2) 陳偉傑 (3) 鍾鏗梨 (4) 莊秋怡 (5) 通識專題研習.
Advertisements

课室守则 1. 不随便走动 2. 积极发言,不讲废话 3. 休息时间或放学前最后一节课 结束后,在门口排队 4. 作业按时交.
年 3 月 第 1 页 / 共 20 页. 信托计划摘要交易对手及标的介绍担保人介绍 投资亮点 四川信托简介 第 2 页 / 共 20 页.
长安资产 -- 湘潭应收债账款投资 专项资产管理划 2015 年 8 月. 目录 项目亮点 还款风控 融资主体 项目地介绍 长安资管介绍项目概况.
长安资产 -- 湘潭应收债账款投资 专项资产管理划 2015 年 8 月. 目录 项目亮点 还款风控 融资主体 项目地介绍 长安资管介绍项目概况.
胃炎肠炎胃炎肠炎 心脏病心脏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 夭折夭折 肾病肾病 癌症癌症 气管炎气管炎 疟疾疟疾 胃炎肠炎肺炎结核病 肺炎肺炎 结核病结核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十大死亡原因排行榜.
县级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的途径和方法 —— 制定和实 施县级跨部门行动计划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 儿童处 2014 年 6 月.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济南资产分公司 (原济南炼油厂) 发挥实训基地作用 培养过硬技能人才.
中三生物科報告 基因工程 基因食物 組員:陳靄玲 :馮樂恩 日期: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林壁润.
年鉴实务培训 北京年鉴社 2014·09.
本课程将主要讲解“营改增”给建筑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建筑业应对“营改增”可采取的措施,实现风险防范,平稳过渡。
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转折 ——《教育大国的崛起》第一章 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丁东全
幼兒發展語學習專題研究起點 --論文寫作管理
戴仲宜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護理部 教學研究委員會 護理研究組
老地方・新記憶 在地書寫與故事行銷 透南風工作室 余嘉榮.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南區資源研發 專題製作分享 做中學,學中做
南台生物科技研究所在職專班 高級中醫學 前言 在職班幾乎都是西醫師: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昆虫学课程组制作
酒店洗衣服务投诉案例.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的实际应用领域有: 农牧业、工业、环境、能源、医学卫生等 应用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目录 营改增政策背景及目前推进情况。 增值税理念简介 建筑业营改增的挑战 建筑业营改增的政策设计展望。 公司的应对措施 营改增后的预算注意点
N3(個案報告)=N1(文獻查證)+N2(護理過程) A4紙電腦打字,每頁600字(24*25),雙行距14頁,10000 字為準。
中等學校教師專業標準及專業表現指標之規劃
第三章 欧洲体系的全球扩张与美日的崛起 二、日本的崛起与对外扩张 一、美国大陆扩张时期(1775-1897年)对外政策 与美洲国际关系
婦女的經濟充權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陳江秀 訓練及發展幹事
免疫对人体稳态维持 中学生物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的田间诊断及防治 旬阳县农技中心 陈和润.
 清代臺灣的社會文化 移墾社會的特質 本土社會的形成 社會風氣與習俗.
宏源证券北京资产管理分公司 产品介绍 2013年9月.
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 專門委員 王明源 99年9月10日
诸葛亮广场.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RefWorks使用指南 文后参考文献生成.
報告人:魏教務長耀揮 日 期: ※ 修正接受教育部評鑑時程(含人社院) 、評鑑項目及指標、相關說明※
第六课 我们的 中华文化.
麻风病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文斌 电话:
企业纳税实务 项目六 企业所得税 《企业纳税实务》课程组 滨州职业学院.
膝关节常见病 康复科.
依据《2007年普通高考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
汽 车 文 化.
霸气车辆.
员工合理化建议攻略 (2013版) 中心合理化建议项目组 王喜丰.
東吳大學推廣部 郭獻尹 高職日文科之專題實作概要 東吳大學推廣部 郭獻尹
學術論文引文格式 對於學術資料庫 電子文獻規範之探討
105學年度高一普通科(1~8班) 新生選修課程說明
第2章 探索地球起源與地球環境演變 2-1 地球環境的演變歷史 2-2 探索地球歷史的方法與限制.
第 10 章 生產管理 授課教師:__________ 工業工程與管理概論 陳潭,洪堯勳,姚銘忠,黃欽印 著 前程文化出版.
藝術家簡報 製作者:張琬琳.
用剪刀畫畫~馬蒂斯.
Matisse 馬諦斯的剪紙 HENRI MATISSE: THE CUT-OUTS TATE MODERN: EXHIBITION
第八章 完全獨占市場 產量與價格的決定.
美国高校图书馆概览 姚 远 2009年9月.
企业商品网络营销策划实训.
第7章 文獻回顧與次級資料的蒐集 本章的學習主題 1. 文獻回顧之重要性 2. 文獻回顧之類型 3.後設分析 4.次級資料的意義
正则表达式—简单运用.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影像資料系統 用 法 簡 介.
你知道当今还有哪些资本主义国家还保留着国王?
野 獸 派 & 馬 諦 斯 林 明 宗 老 師.
随访 Welcome!.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装昆虫的口袋.
音樂~舒伯特小夜曲-Band James Galway
升中面試工作坊 主持人:蘇少玲姑娘.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美容流行設計系(54點字)
作自由人 – 擴張帳幕 張 介 2015年8月16日 a2 a3 a4 a5 a1 a6 a7.
                                                                                                                                                                                                                                  
集中保管有價證券 提存帳簿劃撥作業介紹 (發行人版)
1.3 基因工程的应用.
Matisse 馬諦斯的剪紙 HENRI MATISSE: THE CUT-OUTS TATE MODERN: EXHIBITION
数字化肝脏及其手术导航系统技术 浙江大学医学图像研究组 孔德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的制定」研討及諮詢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教育統籌局

首席研究員(排名不分先後) 香港浸會大學 李兆璋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 李芳樂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 江紹祥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 李兆璋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 李芳樂教授 香港教育學院 江紹祥博士 香港大學 Mr. James HENRI

研討會報告內容 第一部分: 資訊素養架構 研究範疇、世界各地及香港發展資訊素養的背景 資訊素養標準、指標及學習成果的建議 資訊素養教學範例 第二部分: 資訊素養架構的實施 實施資訊素養的研究 實施資訊素養的選擇 教師專業發展 推行資訊素養的進度 第三部分: 公開討論

1.1 本研究的範疇、世界各地及香港 資訊素養的發展背景 1.2 資訊素養標準、指標及學 習成果的建議 1.3 資訊素養教學範例 第一部分: 資訊素養架構 1.1 本研究的範疇、世界各地及香港 資訊素養的發展背景 1.2 資訊素養標準、指標及學 習成果的建議 1.3 資訊素養教學範例

1.1: 本研究的範疇、世界各地及 香港資訊素養的發展背景 1.1: 本研究的範疇、世界各地及 香港資訊素養的發展背景 1.1.1 本研究的範疇 1.1.2 世界各地的資訊素養發展情況 1.1.3 香港資訊素養的發展背景

1.1.1 本研究的範疇 「為學生制訂一個「資訊素養」的架構,幫助師生更明確理解資訊科技教育的學習目標」(教育統籌局,二零零四年,第三部分24 a)。 成立專責小組,落實為香港學生制訂資訊素養架構的建議 1 http://www.emb.gov.hk/elt

資訊素養架構的研究範疇 資訊素養架構 實施政策及策略 專業發展及教師評估 學生評估及支援 1.目標、標準及學習成果 2.資訊素養的主要學習內容 3.與資訊科技科及其他課程的關係 8.政策及策略 9.學校領導、實施模式、課堂實踐及質素保證 4.專業發展及文化 5.持分者的角色及責任 6. 評估評量、評估配套軟件及報告 7.資金、支援及互動工具配套軟件

1.1.2 世界各地的資訊素養 發展情況 美國 英國 澳洲及新西蘭 美國學校圖書管理員協會(AASL) 1.1.2 世界各地的資訊素養 發展情況 美國 美國學校圖書管理員協會(AASL) 英國 英國國家及大學圖書館常務大會(SCONUL) 澳洲及新西蘭 澳洲及新西蘭資訊素養學會(ANZIIL)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資訊社會的建設-新千禧年的全球挑戰(2003)2 原則宣言 行動計劃 2 http://www.itu.int/wsis/documents/doc_multi.asp?lang=en&id=1161|1160

原則宣言 C4. 能力建設 (Capacity building) 「人人均應學習必要的技能和知識,以 了解、積極參與及充分受惠於 資訊社會和知識型的經濟體系。」 2

能力建設的行動計劃 「 人人均應具備必要的技能, 並藉此充分受惠於資訊社會。 因此,能力建設和 對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掌握 至關重要。」 2 「 人人均應具備必要的技能, 並藉此充分受惠於資訊社會。 因此,能力建設和 對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掌握 至關重要。」 2 「通過資訊及通訊科技提供 教育和師資培訓的途徑及 改善終身學習的條件 可為實現普及教育作出貢獻。」 2

本研究所指的能力建設 能力建設 是一個螺旋推進知識累積沈澱的過程 讓學習者具能力參與資訊社會 目的是維繫知識社會的福祉 學習者可通過個人努力及/或 作為社群的一份子建設能力 讓學習者具能力參與資訊社會 從中受益 繼而作出貢獻 目的是維繫知識社會的福祉

資訊科技與資訊素養的關係 資訊科技 資訊素養

1.1.3 資訊素養 根據總統委任美國圖書館協會資訊素養委員會(1989) 的定義 擁有資訊素養的人 1.1.3 資訊素養 根據總統委任美國圖書館協會資訊素養委員會(1989) 的定義 擁有資訊素養的人 「懂得界定何時需要資訊, 並具備尋找、 評估及 使用資訊 的能力」

學生學習資訊素養標準 九項學生學習資訊素養標準 三項標準:資訊素養 三項標準:獨立學習 三項標準:社會責任 (摘自《資訊力量:建設學習的夥伴關係》美國學校圖書管理員協會及教育通訊技術協會)

二十一世紀香港學生所需的 資訊素養教育 資訊素養架構由社會三方面主要發展的趨勢塑造而成 正在浮現的知識型社會 數碼文化 全球化 需要處理資訊的能力 數碼文化 需要懂得操作 和為什麼進行操作? 全球化 需具國際視野的建設能力

培育資訊素養作為體現四個 關鍵學習途徑/態度的實踐方式 德育及公民教育 資訊素養 從閱讀 中學習 運用資訊科技 進行互動學習 專題研習

本研究所指的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是一種素質,擁有者能 要求學習者 辨識何時需要資訊 把資料轉化為有意義的資訊、知識 產生新的意念、思維 了解使用資訊的理據 懂得尋找資訊 懂得操作 和為什麼進行或不進行操作?

1.2.1 內容分析 1.2.2 建立資訊素養架構的目標 1.2.3 為香港學生而設的資訊素養架構 1.2: 資訊素養標準、指標及   學習成果的建議 1.2.1 內容分析 1.2.2 建立資訊素養架構的目標 1.2.3 為香港學生而設的資訊素養架構

1.2.1 資訊素養架構內容分析 紐約州立大學(SUNY) 大學及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 1.2.1 資訊素養架構內容分析 紐約州立大學(SUNY) 大學及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 美國學校圖書管理員協會及教育通訊技術協會(AASL&ACET) 英國國家及大學圖書館常務大會(SCONUL) 阿拉斯加學校圖書館協會(AkASL) 華盛頓圖書媒體學會(WLMA) 澳洲及新西蘭資訊素養學會(ANZIIL)

後設分析(Meta-analysis) 分類結構 情感層面 認知層面 後設認知層面 社會文化層面 理解 認識 態度 社群 找尋 計劃及監控 動機與價值 社會 運用 分析 思考 綜合 表達 評估 融合

1.2.2 建立資訊素養架構的目標 讓學生掌握必需的技能和知識以處理資訊 培養學生反思處理資訊的習慣 如理解、尋找、分析、評核與整合資訊等 1.2.2 建立資訊素養架構的目標 讓學生掌握必需的技能和知識以處理資訊 如理解、尋找、分析、評核與整合資訊等 應用處理資訊的技能和知識 作出適當的決定及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反思處理資訊的習慣 讓學生懂得在急速變化而資訊豐富的環境 規劃 反思及 調控其探究過程

四項主要目標 讓學生欣賞自學能力 賦予學生在個人及與他人合作使用資訊時更大的自主權,但同時亦要他們承擔社會責任 對個人成長 生活娛樂及 終身學習 的貢獻 賦予學生在個人及與他人合作使用資訊時更大的自主權,但同時亦要他們承擔社會責任

1.2.3 為香港學生而設的資訊 素養架構 24

標準-認知 C1擁有資訊素養的人能夠判斷所需資訊的範圍,找出資訊所在。 C2擁有資訊素養的人,能夠運用資訊解決問題及作出適當決定。

標準-認知(續) C3擁有資訊素養的人能夠分析所收集的資訊,提出新的觀點或見解。

標準-後設認知 M1擁有資訊素養的人,明白資訊處理是耗時費力、不斷重覆的過程。 M2擁有資訊素養的人能夠計劃及監控查詢的過程。

標準-情感 A1擁有資訊素養的人,明白自主閱讀增添個人樂趣,有助終身學習。

標準-社會文化 S1擁有資訊素養的人能夠積極投入學習社群,作出貢獻。

學習成效 建議學習成效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初小) 第二層次(~高小) 第三層次(~初中) 第四層次(~高中)

學習成效例子-認知 (專題研習) 指標 C1.1.1:能夠因應對資訊的需要,提出適當問題 第一層次:說出特定研究課題的重點 第二層次:找出及澄清研究過程中的疑點 第三層次:在研究探索過程中提出問題 第四層次:在研究探索過程中自行提出問題及判斷所提出的問題是否研究重點

例子-認知 (專題研習及資訊科技) 指標 C1.1.2:能夠確定所需資訊的性質及範圍 第一層次:運用簡單的思維導圖引發觀點及構想 第二層次:繪畫簡單的思維導圖表達觀點及構想 第三層次:繪畫思維導圖以構思研究課題 第四層次:繪畫思維導圖以建立研究架構

例子-認知 (資訊科技) 指標 C1.2.2:能夠確立找尋資訊的策略 第一層次:運用簡單的關鍵詞透過搜索引擎尋找資料 第二層次:運用邏輯運算符尋找資料 第三層次:運用邏輯運算符尋找資料,並懂得利用排序及分類篩選所搜獲的資料 第四層次:使用邏輯運算符尋找,並懂得利用排序及分類篩選所搜獲的資料;採用多種策略在互聯網上透過各種元搜索引擎進行資料搜尋

例子-認知 (閱讀及資訊科技) 指標 C1.2.2:能夠確立找尋資訊的策略 第一層次:翻查圖書館書架尋找資料 第二層次:運用含有邏輯運算符的關鍵詞搜索圖書館檢索目錄 第三層次:運用網上圖書館檢索目錄及電子資源尋找資料  第四層次:將搜索範圍擴大至學校圖書館以外,例如公共圖書館及電子資源等

例子-後設認知 (獨立學習) 指標 M3.1.3:能夠檢討尋找資訊的過程,並在必要時修改尋找策略 第一層次:明白反思對改善學習的重要性 第二層次:懂得比較所選取及理解的資訊與所需的資訊 第三層次:懂得比較選取及理解的資訊與所需的資訊,並能在需要時調整研究策略 第四層次:指出進一步需要研究的範疇

例子-後設認知 (專題研習及獨立學習) 指標 M2.1.1:能夠將複雜的任務/問題分柝為多項可處理的子任務 第一層次:- 第二層次:運用簡單句子描述任務目的 第三層次:能夠指出要完成任務所必須的子任務 第四層次:能夠指出要完成任務所必須的子任務;然後安排各子任務的次序,藉此有效完成任務

例子-情感 認識獲取資訊的自由 指標 A2.1.3: 認識獲取資訊的自由對知識型社會的重要性 第一層次:有助人們作出正確判斷 第二層次:協助決策 第三層次:協助決策;對社群知識累積作出貢獻 第四層次:對社會的智慧、經濟、政治及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例子-社會文化 (德育及公民教育) 指標 S2.1.4:能夠遵守有關獲取及使用資訊資源的法例、規則、機構政策及社會規範。 第一層次:描述資訊來源 第二層次:尊重及懂得引述資訊來源,認識知識產權的監管法例 第三層次:尊重及懂得引述資訊來源,認識知識產權及私隱的監管法例 第四層次:尊重資訊擁有權,並懂得運用引證方式(如APA及MLA等)引述資訊來源; 認識知識產權及隱私的監管法例;尊重有關正確使用及獲取資訊的機構政策

例子-社會文化 (專題研習) 指標 S1.1.2:能夠以小組形式有效地進行協作以追求及建構知識 第一層次:懂得在小組輪流發言分享見解 第二層次:懂得運用聆聽及尊重及考慮不同意見的態度在小組進行研習 第三層次:尊重及接納別人的不同觀點及意見,並能解決分歧 第四層次:尊重及接納別人的不同觀點及意見,並懂得應付意見分歧的討論

目的 闡述以學習者為中心推行資訊素養教育的方法 1.3: 資訊素養教學範例 目的 闡述以學習者為中心推行資訊素養教育的方法

範例設計的理論基礎 設計理論基礎 設計是從人本主義的基本信念進行構思 設計情智合一的資訊素養教學計劃 整合智性與情意教育於教學過程 進行能力建設 設計情智合一的資訊素養教學計劃 就是把情意教育整合於發展學生處理資訊能力的過程 讓學生不單學懂和應用處理資訊的知識 還具備考慮社會福祉的胸襟處理資訊

教學範例 香港:我的家 認識數碼證書 色彩世界:善用資訊及認清資訊來源 濫用藥物與青少年 點對點分享(BT): 天使還是魔鬼? http://www3.fed.cuhk.edu.hk/ited/IL/drugabuse/ 點對點分享(BT): 天使還是魔鬼?

2.1 實施資訊素養的研究 2.2 實施資訊素養的選擇 2.3 教師專業發展 2.4 推行資訊素養的計劃 第二部分:資訊素養架構的實施 2.1 實施資訊素養的研究 2.2 實施資訊素養的選擇 2.3 教師專業發展 2.4 推行資訊素養的計劃

2.1 實施資訊素養的研究 2.1.1 專題小組討論 2.1.2 深入訪問 2.1.3 問卷調查

2.1.1 專題小組討論 歷時一個半小時 簡單介紹,並討論一系列問題 錄音紀錄、書面回應及問卷調查 專題小組討論:15組

2.1.2 深入訪問 小組: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各行業 歷時一個半小時 根據指引進行訪問 教育 一般 錄音紀錄 訪問:11次

2.1.3 問卷調查 中小學參與者 786 間小學及 522間中學 校長/課程統籌主任 資訊科技統籌員 圖書館主任 3924 份寄出;2608 份收回 回覆率: 66.46%

2.2.1 資訊素養架構的研究結果 2.2.2 實施資訊素養的選擇及模式 2.2.3 教師專業發展 2.2.4 學生評估 2.2:實施資訊素養的選擇 2.2.1 資訊素養架構的研究結果 2.2.2 實施資訊素養的選擇及模式 2.2.3 教師專業發展 2.2.4 學生評估

校長、教師 於專題小組討論、訪問及問卷調查發表的意見 下述建議歸納自 校長、教師 於專題小組討論、訪問及問卷調查發表的意見

2.2.1 問卷調查: 學生需要接受資訊素養教育嗎﹖ 50

問卷調查-資訊素養架構:認知方面 平均分 (四分制) 標準差 期望學生畢業時已懂得: a. 找出資訊來源 3.48 0.52 平均分 (四分制) 標準差 a. 找出資訊來源 3.48 0.52 b. 計劃找出資訊的方法 3.46 0.54 c. 根據資訊需要發問相關問題 3.42 d. 決定所需資訊的性質和範圍 3.38 e. 應用相關資訊來作出決定 3.45 0.53 f. 應用資訊來作批判性思考 0.57 g. 應用資訊來解決問題 3.51 h. 紀錄, 分類及管理資訊及其來源 3.36 0.55 i. 細心分析收集到的資訊 3.41 j. 從收集到的資訊整合出新的概念或理解 3.30 k. 找出資訊間的相互關係, 從而作出推論, 總結 3.34 l. 決定資訊是否準確, 相關與及全面 0.56 m. 將習得的新概念融入個人已有的知識體系或價值觀 3.37 表2.2 所有受訪問卷之平均分數 ─ 認知

問卷調查-資訊素養架構: 後設認知方面 期望學生畢業時已: 平均分 (四分制) 標準差 a. 明白資訊搜索過程是漸進的而且是不斷改變的 問卷調查-資訊素養架構: 後設認知方面 期望學生畢業時已: 平均分 (四分制) 標準差 a. 明白資訊搜索過程是漸進的而且是不斷改變的 3.45 0.52 b. 明白處理資訊需要時間, 努力及練習 3.50 0.51 c. 能夠找出問題的焦點及訂定適當的完成時間 3.42 0.53 d. 融合新舊知識以計劃及創作新產品或作出新表現 3.30 0.57 e. 對完成的作品或已完結的表現, 能夠反思發展過程中的成敗因素 0.55 f. 設計策畧以修正、改進及更新個人建構的知識 3.31 g. 懂得回顧資訊搜尋過程及於需要時修正搜尋策略 3.37 0.56 表2.3 所有受訪問卷之平均分數 ─ 後設認知

問卷調查-資訊素養架構: 情感方面 期望學生畢業時已懂得: 平均分 (四分制) 標準差 a. 能夠為取得資訊及享受而閱讀 3.47 0.54 平均分 (四分制) 標準差 a.   能夠為取得資訊及享受而閱讀 3.47 0.54 b.   懂得找出適合個人能力及興趣的資源 3.51 0.51 c.   懂得在作出決定前應先取得準確及全面的資訊 3.49 0.53 d.   懂得在終身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個獨立學習者的重要性 3.54 e.   明白取得資訊的自由對社會的重要性 表2.4 所有受訪問卷之平均分數 ─ 情感

問卷調查-資訊素養架構: 社會文化方面 期望學生畢業時已能夠: 平均分 (1-4分) 標準差 a. 與他人分享資訊及知識 3.45 0.52 b.   與他人有效地合作以尋求及建構新知識 3.48 0.54 c.   明白資訊背後都帶有不同的價值觀 3.44 d.   明白及尊重公平取得資訊的原則 0.53 e.   明白及尊重知識自由的原則 3.51 f.   了解取得及使用資訊的法律及社會禮儀 表2.5 所有受訪問卷之平均分數 ─ 社會文化

問卷調查-小學參與者的平均數 期望學生畢業時已懂得: 平均分 (1-4分) 標準差 A a. 能夠為取得資訊及享受而閱讀 3.36 0.52 M b. 明白處理資訊需要時間, 努力及練習 3.33 0.50 b. 懂得找出適合個人能力及興趣的資源 3.32 S a. 與他人分享資訊及知識 3.27 0.48 e. 明白及尊重知識自由的原則 0.55 b. 與他人有效地合作以尋求及建構新知識 3.25 0.54 d. 明白及尊重公平取得資訊的原則 3.24 a. 明白資訊搜索過程是漸進的而且是不斷改變的 3.22 C g. 應用資訊來解決問題 d.   懂得在終身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個獨立學習者的重要性 3.19 0.64

問卷調查-中學參與者的平均數 期望學生畢業時已懂得: 平均分 (1-4分) 標準差 A d. 懂得在終身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個獨立學習者的重要性 3.49 0.53 b.   懂得找出適合個人能力及興趣的資源 3.45 0.51 C g. 應用資訊來解決問題 S e. 明白及尊重知識自由的原則 c. 懂得在作出決定前應先取得準確及全面的資訊 3.44 0.54 M b. 明白處理資訊需要時間, 努力及練習 d. 明白及尊重公平取得資訊的原則 3.41 a. 能夠為取得資訊及享受而閱讀 3.40 f. 了解取得及使用資訊的法律及社會禮儀 b. 與他人有效地合作以尋求及建構新知識 0.55

2.2.2 業界對實施資訊素養的回應 實施資訊素養不應視作新項目來推行 資訊素養應納入現有課程來推行 家長的判斷會影響學校推行資訊素養的態度 資訊素養架構應該反映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的教育標準

推行資訊素養政策的建議 資訊素養標準與現有教育標準的比較 進行試點研究 資訊素養架構不是新的教育措施 但資訊科技有助改變學習模式 讓學習者達成這些目標 進行試點研究 將推行資訊素養學校的經驗與教育工作者分享 目的是促進教師認識此項政策

推行資訊素養政策的建議(續) 鼓勵教師落實資訊素養架構及 啟發家長認識此項重要措施 教統局應考慮舉辦研討會及宣傳活動,讓家長認識推行資訊素養的重要性質 讓學校領導層統籌資訊素養架構的推行

選擇資訊素養推行模式的比例(圖書館主任) 圖 4.2:選擇資訊素養推行模式的比例(圖書館主任) 60

選擇資訊素養實施推行的比例(資訊科技員) 圖 4.3:選擇資訊素養實施推行的比例(資訊科技員) 61

選擇資訊素養推行模式的比例(校長/課程統籌主任) 圖 4.4:選擇資訊素養推行模式的比例(校長/課程統籌主任) 62

推行資訊素養政策的建議(續) 資訊素養應納入基礎教育的現有課程中,可選擇模式如 資訊科技課/圖書館課的正規課程及各科共同推行(a + b) 各科共同推行及專題研習模式(b + c) 資訊科技課/圖書館課的正規課程及專題研習模式(a + c)

2.2.3 業界對教師評估的關注 評估宗旨: 評估標準清晰有助鼓勵教師 推動資訊素養教育 不應強調死記硬背 確保教師能培育學生的資訊素養 推動教師積極開展資訊素養教育 評估標準清晰有助鼓勵教師 推動資訊素養教育 不應強調死記硬背

回應上述關注的建議 設計一個全面的教師專業發展課程 教師專業發展應該融入現存的「持續專業發展」機制 詳細的內容將會稍後在2.3探討

2.2.4 學生評估 進行學生評估的困難 人數 百分比 難以評估學生的資訊素養 13 31.71% 難以評估學生的態度/道德/價值觀 10 2.2.4 學生評估 進行學生評估的困難 人數 百分比 難以評估學生的資訊素養 13 31.71% 難以評估學生的態度/道德/價值觀 10 24.39% 難以確定評估的標準 7 17.07% 無必要評估資訊素養 3 7.32% 無必要有詳細的評估方法 1 2.44% 進行學生評估的其他困難 總數 41 100.00% 表2.9 就進行學生評估的困難提交書面回應所得的意見統計

業界對學生評估的關注 不應用紙筆測試進行評估 評估不應減低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加評估次數可使評估趨向客觀 評估的性質及方法: 評估方法要廣泛接受、簡單及容易界定執行 評估具描述性質、要簡明扼要、要有助改進發展

業界對學生評估的關注(續) 應重視個人的進步而並非學生之間的比較 應組合自我評估、同儕評估及教師評估 應容許學生在開放環境下完成評估任務 如容許互聯網下載資訊及 到圖書館尋找資訊 應運用面談進行評估

回應評估學生的建議 評估的性質 評估的重點在於形成及發展的性質 應在業界廣泛接受、簡單及容易界定執行的基礎上進行 由於評估側重衡量個人的素質,故採用語言描述學習成果實無可避免 為使評估趨向客觀應採取下列措施 持續的評估 多位評估員 評估結果應簡明扼要 為學生順利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每個學習階段結束時需進行總結性評估

評估學生的建議(續) 評估方法 應容許學生在開放環境下完成評估任務 應運用面談進行評估 運用評分指標持續進行評估 在初級階段,採用校本評估 如容許互聯網下載資訊及 到圖書館尋找資訊 應運用面談進行評估 運用評分指標持續進行評估 多位教師參與評估 不計算最高及最低的分數 計算平均分評估學生的水平 在初級階段,採用校本評估 進一步深入研究比較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評估工作

評估指標、軟件工具套及報告製作 評估軟件工具套的設計應包括 評估平台,支援校本評估 無線網絡,方便即時進行資訊素養評估 教師專用流動裝置將數據即時輸入預設的評估指標方便評估報告製作

2.3.1 推行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 2.3.2 教師專業發展指引 2.3.3 在職教師專業發展內容 2.3.4 職前教師專業發展內容 2.3: 教師專業發展 2.3.1 推行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 2.3.2 教師專業發展指引 2.3.3 在職教師專業發展內容 2.3.4 職前教師專業發展內容

2.3.1 推行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 推行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 人數 % 專業發展方法建議 22 36.67% 教師在開始任何培訓前需對資訊素養有一定認識 13 21.67% 專業發展將會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及壓力 11 18.33% 專業發展進修的困難 7 11.67% 關注培訓資源 2 3.33% 不贊成任何的專業發展進修 1 1.67% 教職員進修的其他困難 4 6.67% 總計 60 100.00% 表2.10: 就教員進修時遇到的困難提交書面回應所得的意見統計

2.3.2 推行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引 推行前應取得學校教師的共識 盡快開展教師專業發展進修方便學校籌備推行 提供充足的支援,例如提供代課教師 延長進修的時限,盡量減輕教師的壓力

教師專業發展指引 專業發展培訓計劃要具彈性,讓教師可自行安排進修內容組合 應考慮使用網上培訓教材 盡量減少上課的次數及 盡量提升面對面授課的成效

教師專業發展指引(續) 大部分教師可參加 少數教師參加 為學校培訓人員提供支援及指引 校本培訓課程及/或網本課程 整個培訓課程-作為學校培訓人員(種子教師) 為學校培訓人員提供支援及指引

教師專業發展指引(續) 於教師進修日舉辦活動讓教師汲取學習資訊素養的實際經驗 讓教師對培育資訊素養有真正了解 安排參觀具推行資訊素養經驗的學校 安排與在資訊素養教育方面具經驗的教師交流心得

教師專業發展指引(續) 學校應為下列教師提供參加選修課程的機會,讓教師汲取資訊素養的知識及學習資訊素養的教學方法: 未接受正式資訊素養訓練的教師及 缺乏資訊素養教學經驗的教師 培訓職前教師:提升培育資訊素養的能力。

2.4.1 學校推行資訊素養的培訓的 合適時間 2.4.2 試點計劃及推行進度 2.4: 推行資訊素養的計劃 2.4.1 學校推行資訊素養的培訓的 合適時間 2.4.2 試點計劃及推行進度

2.4.1 甚麼時候適合在學校推行資訊素養的培訓? 80 圖 2.4:適合在學校推行資訊素養的培訓的時間

2.4.2 試點研究計劃及推行進度 進行兩年的試點研究 推行資訊素養的計劃進度 小學及中學 包括分享具推行資訊素養學校的經驗 2.4.2 試點研究計劃及推行進度 進行兩年的試點研究 小學及中學 包括分享具推行資訊素養學校的經驗 推行資訊素養的計劃進度 對推行的時間持開放的態度

「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的制定」研討會 多謝各位! http://www.emb.gov.hk/IL/eng http://www.emb.gov.hk/IL/chi iterc@emb.gov.hk

第三部分: 公開討論 「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