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第23讲 第23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 模式”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知识诠释 思维发散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十单元 第23讲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被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扼 杀的威胁。1918年夏,苏俄进入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A.农业:实行①余粮收集制。B.工业:大中小工业企 业全部国有化。C.商贸:取消自由贸易。D.劳动与分配方面: 实现普遍②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
(4)评价: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 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国内战争 第十单元 第23讲 (4)评价: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 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国内战争 结束后,苏俄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触犯了广大农 民和工人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苏俄国内 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第十单元 第23讲 (2)内容:农业——以固定的③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④资本 家经营;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 易;废除实物分配制。 (3)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易错扫描】 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 脉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是全面 恢复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第十单元 第23讲 【知能拓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1)适应战 时需要。它是以“一切为了前线”为口号的非常措施。(2) 具备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配给制等措施, 但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主观超 前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凭主观意愿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推敲细节】 新经济政策究竟“新”在哪些地方:新经济 政策“新”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 恢复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来巩固工农联盟, 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的发 展,是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
1.背景:苏联的成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 立;⑤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增强经济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 的需要。 第十单元 第23讲 二、“斯大林模式” 1.背景:苏联的成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 立;⑤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增强经济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 的需要。 2.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 资金;推行⑥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里。
4.成就: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 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⑦工业化。 第十单元 第23讲 3.特点:(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强调单一 公有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 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2)政治方面,高度集权的领导体 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 高度集权。 4.成就: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 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⑦工业化。
【易错扫描】 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是“斯大林模式”的 基本经济特征;而片面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的单一性只是其 表现性特征,不是其基本经济特征。 第十单元 第23讲 5.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 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 这种体制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后来苏 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易错扫描】 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是“斯大林模式”的 基本经济特征;而片面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的单一性只是其 表现性特征,不是其基本经济特征。 【知能拓展】 从“斯大林模式”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制定 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健康发展; 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B. 结果:由于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成效甚微。 第十单元 第23讲 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2.历程 (1)赫鲁晓夫改革:A.内容:农业方面,农产品实行收购制,提高 收购价格;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⑧ 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⑨玉米。工业方面,改革 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⑩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 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B. 结果:由于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成效甚微。
(2)勃列日涅夫改革:A.内容:改革重点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 体制,注意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恢复 部门管理体 第十单元 第23讲 (2)勃列日涅夫改革:A.内容:改革重点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 体制,注意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恢复 部门管理体 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 营管理。B.结果:初期取得一定成效,使苏联的军事实力和综 合国力大为增强,后期改革陷入停滞。
(3)戈尔巴乔夫改革:A.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危 第十单元 第23讲 (3)戈尔巴乔夫改革:A.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危 机的局面;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困难而进行了改革。 B.内容: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改革,用 经济管理的方式 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后期改革重点放在政治领域。C.结果: 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和苏联解体。 【易错扫描】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虽然继承了优先发 展重工业的传统,但它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经济改革的失 败主要应归咎于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而不是计 划经济模式本身的突破。
第十单元 第23讲 1.列宁说:“我们给全世界资本主义一定的‘贡献’,在某种 方面向他们‘赎买’,从而立即在某种程度上使苏维埃政权 的地位得到加强,使我们经营的条件得到改善。”基于此,苏 俄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 ( ) A.出台固定粮食税 B.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D.实施全面工业国有化
[解析] 列宁时代的经济政策给资本主义的“贡献”,教材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列宁时代的经济政策给资本主义的“贡献”,教材 中只涉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结合时代特 点,只能是后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国 家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 C
第十单元 第23讲 2.《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 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 )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是在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是在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运用商品货币 关系发展生产。题干中“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和“雇 佣劳动力”经营生产即是新经济政策的反映。新经济政策 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答案] C
第十单元 第23讲 3.“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 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 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实施经济“加速战略”
[解析] 材料是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评价,有关他“蛮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材料是对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评价,有关他“蛮 干”的表现是指其不顾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在 农业改革中盲目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A项是1918年 (列宁时期)开始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项 是1927年(斯大林时期)联共(布)“十五大”的方针,实行农 业集体化,1932年苏联实现了全盘集体化;D项是1985年戈尔 巴乔夫在改革中提出的经济上的措施。 [答案] B
第十单元 第23讲 核心突围 技能聚合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 第十单元 第23讲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 1.背景不同:前者是在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险恶的战争环境 和物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后者是在国内战争结束 后,国际环境得到了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的 背景下制定的。 2.内容不同: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 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来 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3.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 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 第十单元 第23讲 3.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 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 会主义。 4.实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 和政治手段来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后者则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在一定限 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 会主义成分超过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第十单元 第23讲 5.作用和影响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虽然在当时对于 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 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 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第十单元 第23讲 材料一 目前政治形势的全部关键,就是 我们正处在转折的过渡时期,正处于有着曲折的从战争过渡 到经济建设时期……这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现在经济任务 第一次具有这样大的规模,我们应该意识到,应该记住,经济 战线上的战争是更困难、更长久的;要在这个战线上获胜,必 须使更多的工人和农民变得主动、积极和忠诚……我们承 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 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 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但是,为了恢复工业,就需要有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 第十单元 第23讲 富余的农产品……因为我们若不恢复经济生活,在战争的第 二阶段就不能战胜敌人,这一点是驳不倒的;让我们使千百万 人更自觉地对待经济战线上的战争吧。 ——《列宁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 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 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 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 料的方法。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
第十单元 第23讲 第十单元 第23讲 材料一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国内 战争、物资匮乏的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手段,在当时是必要 的;材料二表明苏俄准备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两则材 料共同反映了苏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过程。 【归纳总结】 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重大突 破:首先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 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 义建设社会主义。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 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
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十单元 第23讲 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二、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1.同:(1)目的:都是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结果:都 未取得明显成果,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 滞不前。(3)失败原因: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 式”。 2.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第十单元 第23讲 材料一 苏共中央全会指出,对社会主义大农 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 谷物、米粮、亚麻、甜菜、油料及其他作物的产量仍然不 高。农业产量的增长,畜牧业的发展,土豆、蔬菜、长纤维亚 麻、饲料谷物及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都不能适应国民经济 的要求。这些部门及其他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落后状态,妨 碍了满足居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并成为增加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 但是许多重要的农业部门之所以落后还有其他的原因,还有 来自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来自我们对农业的领导不力的原 因,即由我们自己造成的原因。这些原因之一,首先是在农业
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 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 第十单元 第23讲 中违反了使工作人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发展、关心增 加生产收入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根本原则之一 。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 材料二 苏共中央全会认为,除了提高全国各地区谷物的单 位面积产量以外,开垦新土地对于增加谷物生产具有巨大意 义。在短时期内增加谷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而且是完全现 实的来源,就是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 河流域等地区及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区开垦熟荒地,以扩大谷 物的播种面积。这些地区有大片尚未开垦的黑钙土和栗钙
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 收…… 第十单元 第23讲 土的肥沃土地,这些土地不需再作多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丰 收……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 材料一反映了苏共中央认为当时农业有一些 不足之处,材料二反映了苏共作出开垦生荒地的决议。赫鲁 晓夫等苏联领导人认为,当时苏联的农业存在许多不足,如 “对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巨大潜力仍然利用得很差”,“产量 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妨碍了满足居 民迫切需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增加 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庄员收入的严重障碍”。
第十单元 第23讲 【思维升华】 苏联经济改革的启示: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 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突破传统 的束缚是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前提;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 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 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 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适应;改革能否成功取决 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
基础·角度·思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基础·角度·思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为实现“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 则,列宁曾主张:“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制,即绝对禁止任何 私人的粮食贸易,必须把全部余粮按照固定价格交售给国家, 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他这一主张 ( ) A.有意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B.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列宁所实行的政策是“战时共 第十单元 第23讲 C.不利于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 D.自始至终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列宁所实行的政策是“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故答 案为B项。 [答案] B
第十单元 第23讲 2.(基础再现、视角拓展)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 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 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 )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时间“20世纪20年代”。再结合材 料体现出的信息:恢复商业,经济复苏。由此可知是新经济政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时间“20世纪20年代”。再结合材 料体现出的信息:恢复商业,经济复苏。由此可知是新经济政 策的作用。 [答案] B
第十单元 第23讲 3.(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 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 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 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是指 ( ) A.借助商品、市场进行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俄国社会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借助商品、市场进行 调节,发展社会经济,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步战胜资 本主义,故本题选A项。 [答案] A
第十单元 第23讲 4.(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 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 、方法和方式”。就当时的具体国情而言,这一举措有利于 ( ) A.彻底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B.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C.确保政府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D.为国家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C两项指的是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C两项指的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项因为1928年斯大林取消了新经 济政策,而采用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应 该排除;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主要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缓和阶 级矛盾,巩固工农联盟,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 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 ) 第十单元 第23讲 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某同学在关于苏联(俄)的历史研究 性学习中收集了以下两段材料,其最合适的主题是 ( ) 需要先进工人进行大规模“十字军讨伐”,到所有一切生产粮食和燃料的区域去,到所有一切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的地点去。 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 第十单元 第23讲 A.由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 B.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C.由余粮收集制到农业集体化 D.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 [解析] 根据第一段材料中“需要先进工人……到所有一 切运输和分配粮食和燃料的地点去”可知是“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根据第二段材料中“改善农民的 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可知是新经济政策中的固 定粮食税。故选A项。 [答案] A
第十单元 第23讲 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 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 “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 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 A.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故B项正确。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 计划不是“指导性”计划,故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不能 体现。 [答案] B
第十单元 第23讲 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下面为1913年和1937年英国、美国 、苏联(俄国)和法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 图。其中代表苏联(俄国)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1913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经济 落后,其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小的 。1937年,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位,因此答案为D项。 [答案] D
第十单元 第23讲 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 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 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 的事业。”这表明他 ( )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失望和忧虑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解析]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 党和政府实行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此 时的西方正在经历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导致了 生产大量过剩,西方经济陷入困境,但是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却取得了成功。从“它是发展中的事业”一句分析可知,作 者对五年计划的实行和结果较为赞赏,排除B项。A、D两项 内容与题目叙述无关。 [答案] C
第十单元 第23讲 9.(基础再现、视角拓展)中国在1978年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 中取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 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解析] 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制定了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政策。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苏联的实际出发,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制定了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政策。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苏联的实际出发,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过分追求稳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面临 重重问题。他们的改革都缺乏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的指导。 [答案] A
第十单元 第23讲 10.(基础再现、视角拓展)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 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 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 %。”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解析] 由材料可知,苏联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由材料可知,苏联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 中占很大比重,反映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显 著特点。材料描述的只是工业经济结构,没有与农业进行对 比,不能体现A、C两项的内容;材料也没有涉及工业发展与 环境的关系,故D项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 [答案] B
第十单元 第23讲 11.(视角拓展、高度提升)20世纪80年代后期,前苏联国内实 行政治改革,掀起了否定前苏联历史的舆论狂潮。当时美国 认为,苏联的“新革命”不可逆转且大有希望,西方应该鼓励 苏联的变革进程,影响苏联朝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展。由此 可知,“新革命”的实质是指 ( ) A.否定“斯大林模式” B.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C.开创革命新道路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根据“否定前苏联历史”“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 展”,可知“新革命”的实质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答案 选B项。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根据“否定前苏联历史”“有利于西方的方向发 展”,可知“新革命”的实质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答案 选B项。 [答案] B
12.(视角拓展)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这一状 况导致的最终结局是 ( ) 第十单元 第23讲 12.(视角拓展)下表反映了苏联国民生产的发展状况,这一状 况导致的最终结局是 ( ) 年份 1981~1985 1986~1988 1989 1990 国民生产 增长率 3.2% 2.8% 2.4% -4% A.苏联解体 B.人民生活困苦 C.放弃经济改革 D.停止与美争霸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81~1990年苏联经济不断下滑,甚至 出现负增长,这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改革失败。其最 第十单元 第23讲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81~1990年苏联经济不断下滑,甚至 出现负增长,这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改革失败。其最 终结果是导致苏联解体,因此答案选A项。 [答案] A
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单元 第23讲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我们看到这样一个 三段式:军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 式。 ——郑异凡《斯大林模式的来龙去脉》 材料二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 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 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 第十单元 第23讲 材料三 由于斯大林在五年计划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所 以这时期的问题和缺陷也很少受到强烈的反对,等到前两个 五年计划完成时,斯大林模式也就在现实层面逐渐形成并巩 固下来了。 ——《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在三个不同时 期分别实行的农业政策或者措施。(6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在三个不同时 期分别实行的农业政策或者措施。(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新”有 何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根据“斯大林模式” “在现实层面逐渐形成并巩固下来”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 的问题。(8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关注哪 些问题?(4分)
(2)表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在公有制占 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4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答案] (1)政策或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余 粮征集制;新经济政策时期——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 集制,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的余粮;斯大林时期——农业 全盘集体化。(6分) (2)表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在公有制占 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4分)
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 水平低下。(2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3)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 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问题: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 水平低下。(2分) (4)应关注的问题:立足国情,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政 策应该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生产 力;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领域的协调发展。(4分,言之 成理即可)
14.(基础再现、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 第十单元 第23讲 14.(基础再现、高度提升、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 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 的教导,还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在《苏维埃俄罗斯报 》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以斯 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 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物之一。
第十单元 第23讲 材料二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 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 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 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 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 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苏联留下什么?苏联当时是世 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却 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 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 ”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8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 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 ”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8分)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 作用具有两面性”。(6分) (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 级大国”的。(4分)
[答案] (1)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2分) 合理性:①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 第十单元 第23讲 [答案] (1)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2分) 合理性:①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 弱,粮食供应困难;从国际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 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20世纪20年代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 家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意、日法 西斯势力日益猖獗。②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 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科技 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6分)
(2)积极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了“斯大林模式”。(2分) 第十单元 第23讲 (2)积极性: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 了“斯大林模式”。(2分) 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与美国争 霸,影响了经济建设。(4分) (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革 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革 走进误区;1990年,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 年,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联体。(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