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慢性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代謝症候群 主講者 陳啟源 醫師 中華民國痛風之友協會 顧問醫師 郵政醫院 痛風及心臟高血壓科 主治醫師 宏恩醫院 痛風治療中心 高尿酸血壓門診主治醫師.
Advertisements

讓身體說話 ( 一 ) 主講人: A 組 (F102)- 林麗華老師 B 組 (F103)- 吳佳珊老師 日期: 97 年 7 月 25 日 時間: 8:50-10:30.
肥胖與癌症肥胖與癌症. 何謂肥胖 ? 如何算肥胖 ? 身體質量指數( BMI ) : 體重 ( 公斤 )/ 身高 ( 公尺 ) 2 BMI 正常 BMI >24-27 體重過重 BMI 輕度肥胖 BMI 中度肥胖 BMI > 35 重度 肥胖.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叁、腎臟病防治.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什麼是腎臟病 ? ★ 腎臟病 - 腎臟的功能出現問題 腎臟病的症狀並不容易發現, 因為 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 ★腎臟在受損之後 出現血尿、蛋白尿、多尿、少尿等症狀, 隨著腎臟組織受損程度進而影響腎臟功能。 此外高血壓、水腫、腰背痛、疲倦、頭痛、視力.
報告者 : 張芸庭 張婧慈 心臟病. 定義 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 包括風濕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 冠心病、 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 來源: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口 腔 癌 的 防 範 與 宣 導口 腔 癌 的 防 範 與 宣 導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六下(南一版)
大家要拒菸. 目錄 1. 菸的主要成分 2. 菸對身體的有害物質 3. 吸菸的後果 4. 如何戒菸.
飲食與體重控制健康飲食新主張 游本彥(海王子)老師. 台灣地區 91 年十大死因比較表 死亡原因 % 男性 % 女性 % 1.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腦血管疾病 9.46 腦血管疾病 8.94 腦血管疾病 心臟疾病 9.01 心臟疾病.
講題 大 綱 認識代謝症候群 認識高血脂症 認識糖尿病 升糖效應與升糖指數 五色蔬果健康飲食 慢性疾病與健康.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慢性病的預防與自我照護 李汝禮醫師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 家醫科專科醫師 內科專科醫師 老年科專科醫師.
認識腦中風. 3. 心臟疾病 3. 心臟疾病 2. 腦血管疾病 2. 腦血管疾病 4. 糖尿病 4. 糖尿病 5. 事故傷害 5. 事故傷害 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9. 自殺及自傷 9. 自殺及自傷 6. 肺 病 6. 肺 病 8.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8.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1 Lec 11 血 壓 是 甚 麼 ?血 壓 是 甚 麼 ?血 壓 是 甚 麼 ?血 壓 是 甚 麼 ? 收 縮 壓收 縮 壓 舒 張 壓舒 張 壓 要知道血壓是否正常,應該在不同時間 做多次量度才可決定。 血壓 2.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百變殺手 冠心病 香港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
專題報告 代謝症候群 報告人:鄭秀姿護士.
習慣決定健康 耕莘醫院心臟科王禎煜醫師.
報 告 人: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彭瀚德 報告日期:
奇美醫院 陳信仁醫師.
台灣歷年女性生殖系統癌症 發生率的變化.
民國93暨94年癌症登記報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報告人:趙坤郁副局長.
認識 菸、酒、檳榔 對身體的危害 一同保護你的身體健康 製作者:楊婉瑄.
主講人 / 三軍總醫院 婦產部 婦科腫瘤研究室 賴鴻政醫師
健體領域分享 體重管理.
腎臟專科醫師及團隊 郭嘉文醫師 台灣內科腎臟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國健局台中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師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健康體位小常識.
你的肝----發炎了! 肝發炎指數 – GOT 及 GPT 超過 40 U/L。 如果一直不降,就嚴重了。
病 毒 性 肝 炎.
速克伏3HP短程處方建議劑量 Drug Dose (>12 year-old) Frequency Duration
孔勝琳 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科 總住院醫師
101年度與糖共舞 糖尿病系列課程 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原萬華區衛生所) 關心您 糖尿病 與合併症 糖尿病飲食 端午節怎麼吃 美麗人生
100年上半年度三高團體健康講座 三高剋星課程 歡迎參加 一律免費 來電預約專線 轉3276 小港醫院關心您 日期 時間 講題
民國92年癌症登記報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報告人:趙坤郁副局長.
發燒了 台中市雙十國中 王淑卿 楊屘妹 曾惠姿 黃平屯.
大腸癌篩檢.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活動可搭配免費癌症篩檢,施作對象及資格如下: <欲參與者請務必攜帶健保卡哦!>
主講者:民生醫院內科 郭恩芳醫師 日 期:92年12月3日
性傳染病問答比賽.
民國95年癌症登記報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報告人:趙坤郁副局長.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歡迎來參加~~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糖尿病流行病学.
李汝禮醫師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 家醫科專科醫師 內科專科醫師 老年科專科醫師
短片:吸煙後的肺.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健 康 教 育 分 組 報 告 第五組 疾病與健康 組員   陳毅修 楊惠婷 張智堯.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中老年人疾病的防治 衛生署新竹醫院老人內科主任吳泉昌.
心臟病 冠狀動脈供應氧和營養素給心肌, 如果這動脈的管腔變窄,心臟便會 缺乏營養素和氧。若冠狀動脈完全 阻塞心臟便會停止。心肌血液的供
高血壓 Ω血液沖到血管壁的壓力稱為血壓;收縮壓是當心臟收縮把血液打到血管所測得的血壓,舒張壓是心臟在不收縮所測得的壓力。
常見的傳染病.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認識糖尿病,生活更甜蜜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腸胃炎,怎麼吃呢 ? 主講人 : 楊翊吟 指導營養師 : 陳盈君營養師. 腸胃炎症狀 止瀉藥 ?
實 地 訪 談 威而鋼哪裡買? 威而鋼是否降低血壓或心臟病? 威而鋼的產地? 威而鋼購買族群? 如何分辨真貨?水貨? 使用時須注意的事項
Diabete.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諾羅病毒 成員:陳姿菁 梁閔翔 許寧靜.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呼吸道解剖構造 氣道(airway passages):鼻咽、氣管、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
細胞.
2019年度2-3月 全院性呼吸治療照護品質 呼吸治療科 黃靜芝 組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認識慢性病

台灣平均年齡 99年國人標準化死亡率下降 國人平均壽命持續增長。 男性為76.2歲 女性為82.7歲

請從疾病種類與順位,思考這些疾病有哪些變化? 民國41年 順位 胃炎、十二指腸炎、大腸炎 1 肺炎 2 結核病 3 心臟疾病 4 中樞神經系統之血管病變 5 周產期之死因 6 腎炎及腎水腫 7 惡性贅瘤 8 支氣管炎 9 瘧疾 10 民國41年與民國99年臺灣十大死因比較 民國99年 惡性腫瘤 心臟疾病 腦血管疾病 肺炎 糖尿病 事故傷害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高血壓性疾病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什麼原因造成慢性病死亡增加? 經濟發達與公共衛生、醫療科技的精進。 →許多傳染病多能獲得有效的控制 →平均壽命的延長 現代人的生活型態(例如:速食文化、吸菸問題與久坐少動等) →體重上升、體適能下降、患病機率提高且趨於年輕化

影響現代人生命的慢性病 「慢性病」是… 包含少數的「慢性傳染病」,例如:結核病,大多還是以「慢性非傳染病」為主。 會持續存在,不會自動恢復,也少能完全治癒的疾病狀態稱為(慢性病)。 慢性病患大多需要長期觀察、照顧、治療或復健。 多數的慢性病的發生原因及預防方法, 都與(生活習慣)有關。 →所以日本近年來把「慢性病」是改為「生活習慣病」 講

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慢性病愈早發現愈早治療,愈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所以發現疑點務必就診作確認或加以矯治,可以有效的延緩或預防慢性病的發生。

何時健康檢查? 個人身體狀況:個人身體狀況如有肥胖體重減輕、倦怠乏力等。 家族病史:如有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 地域性的流行病學:如B、C肝言感染情況等。 其他:如入學時的健檢、就業時的體檢等。

何時健康檢查? 20歲左右做一次體檢 30歲左右做一次體檢 30-40歲之間,每2-3年做一次體檢 40歲以上,每一年一次體檢

健保免費健檢 無論何種健康檢查,最重要的是檢查後的結果追蹤,以及確實遵循醫師的建議。 (40-65)歲,每(3)年給付乙次健檢。 (65)歲以上,每(1)年給付乙次健檢。 檢查項目 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身高、體重、聽力、視力、口腔檢查及血壓。 健康諮詢:營養、戒煙、戒檳榔、安全性行為、適度運動、事故傷害預防及心理調適等。 血液檢查:血液常規檢查(白血球計算、紅血球計算、血小板計算或血球容積比)、白蛋白/球蛋白、SGOT、SGPT、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尿酸、尿素氮、肌酸酐及血糖等。 尿液檢查:尿液常規檢查(外觀、酸鹼度、蛋白質、糖、潛血、紅血球、白血球、膿細胞、上皮細胞、圓柱體等)。 無論何種健康檢查,最重要的是檢查後的結果追蹤,以及確實遵循醫師的建議。 講

癌症---又稱為惡性腫瘤 英文為CANCER,源自於古希臘,原意是指「CRAB」──(螃蟹) 自民國(71)年起即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往往帶給病人或家屬極大的生理、心理 壓力。 講

民國99年國人主要癌症死因 7 5 8 1 4 2 6 9 3 10

癌症~致病原因 根據醫學研究發現 (環境)、 (遺傳)及 (生活習慣)等因素都與癌症發生有關。 講

癌症~症狀 ★可發生在人體(各部位)。 ★受到致癌因素的誘發後,會不受控制的 增殖並形成腫瘤。 ★會隨(血液)或(淋巴)轉移至他處。 ★會與正常的細胞競爭養分,也會壓迫周圍 組織,造成器官潰爛、出血或壞死。 ★破壞身體的(免疫)功能。 講

癌症~危險因子 大多數的癌症是(可)預防 嚼食(檳榔)、(吸菸)、(飲酒)過量 攝取過多(燻烤類)、(醃製物)、(高脂肪)、 和含(亞硝酸鹽)等的食物。 (病毒)、接觸致癌化合物、過度曝晒太陽 (B型肝炎→肝癌,人類乳突病毒→子宮頸癌) (近親)(有血緣關像、父母兄弟姐妹等)中有患癌症者 講

癌症的預防方法 避免接觸致癌因素。 →看似簡單卻很難 多攝取富含纖維素的蔬果。 →促進腸胃道蠕動,縮短致癌物與身體 接觸的時間。 多運動以增強抵抗力。 →要活就要動 定期做(篩檢)、注意癌症危險(信號)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講

常見的「癌症危險信號」有哪些? 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傷口長久不癒合。 身體出現不正常(腫塊)。(例如:乳房、腋窩) (大小便)習慣改變。 (吞嚥)困難或消化不良、 喉嚨長久嘶啞或(咳嗽) (痣)或疣的顏色、形狀發生改變。 講

四項免費癌症篩檢 子宮頸癌 篩檢對象:30歲以上婦女。 篩檢方式:1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口腔癌 篩檢對象: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 篩檢方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乳癌 篩檢對象:45-69歲民眾、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高危險群婦女。 篩檢方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 大腸癌 篩檢對象:50-69歲民眾。 篩檢方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講

案例分享 抗癌小鬥士 單國璽 何亞倫

心血管疾病 因循環系統功能異常所引起。 循環系統包含: 心臟 血液 產生的動力 血管 包含:血球、養分、廢物 遍布全身的高速公路 將物質運送到全身各細胞 產生的動力 包含:血球、養分、廢物 遍布全身的高速公路

+ 心血管疾病 長期血壓升高 血液循環功能為何會異常? 講 攝取過多油脂、膽固醇等 →血液的濃稠度提高 正常血管 血管變窄 血管壁沈積過多(膽固醇) 、(尼古丁)的刺激與缺乏(運動)等 →血管變窄、缺乏彈性 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 講

血壓 血液流經動脈時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稱為(血壓) 當心臟收縮把血液送到血管時測得的血壓稱為(收縮壓) 當心臟舒張時所測得的血壓 稱為(舒張壓)。 講

收縮壓超過120毫米汞柱, 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極為高血壓。 高血壓-介紹 收縮壓超過120毫米汞柱, 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極為高血壓。 【一個人的血壓並非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間、飲食、年紀而有所不同。因此,要判斷一個人是否罹患高血壓,必須經過多次、不同時間測量的結果才能判斷】 高血壓患者不可自行增減藥量 講

原發性高血壓: 有(9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找不到明顯的病因,發生原因可能是體質、 遺傳、年紀或(生活環境)有關 高血壓-致病原因 原發性高血壓: 有(9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找不到明顯的病因,發生原因可能是體質、 遺傳、年紀或(生活環境)有關 續發性高血壓: 少部分患者因(腎臟)、內分泌疾病,或(藥物)的副作用等因素引發高血壓 講

隱形殺手 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 ★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一段時間後→頭暈、頭痛、(耳鳴)、心悸、 肩頸痠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長期生活壓力過大與情緒緊張 →也都會使心跳加快、血壓上升。 患者高血壓控制不佳 →易產生併發症: (冠心病)、(腦中風)等 講

冠心病-介紹 ★ 全名(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 ★心臟病中最常見的一種。 講

起因於負責供給心臟養分與氧氣的 (冠狀動脈)發生硬化 冠心病-致病原因 起因於負責供給心臟養分與氧氣的 (冠狀動脈)發生硬化 講

因運動、情緒等因素需使心臟輸出大量血液,心肌就容易缺氧,引發胸部絞痛,稱為(心絞痛) 冠心病-症狀 因運動、情緒等因素需使心臟輸出大量血液,心肌就容易缺氧,引發胸部絞痛,稱為(心絞痛) 狹小的血管又有血栓堵塞,就會完全阻斷血流,造成(心肌梗塞),不及時救治,就會心肌受損、導致死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7QEeuekyqI&feature=related 講

腦中風-致病原因 腦部狹小的血管: ★無法承受血壓而(破裂) ★有血栓(堵塞)血管

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傷殘, 例如:肢體癱瘓、語言障礙等 造成病患與家人生活不便與負擔。 腦中風-症狀 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傷殘, 例如:肢體癱瘓、語言障礙等 造成病患與家人生活不便與負擔。 講

送醫的黃金時間是「發病3小時內」,若能緊急救治就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腦中風發生的前兆 突然的……肢體(麻木)、眼神(呆滯)、 口齒不清、劇烈頭痛、 失去(平衡)、(眩暈)等, 送醫的黃金時間是「發病3小時內」,若能緊急救治就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講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攝取過多(鹽)分、(動物)性脂肪 吸煙、飲酒、(運動)不足 (糖尿病)或過度(肥胖) 過度(疲勞)、神經緊張、(心理)壓力過大 (近親)中有高血壓者 講

愛心就不要傷心-護心高招 第一招:均衡(飲食)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適當的熱量 ★低(鹽)、低(糖)、低(膽固醇)與高(纖維) →讓血液循環更順暢。 年輕的你,就必須開始! 講

第二招: (體重)控制 ★計算你的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 2 ★ 12~15歲的女生BMI應為16.4~22.7之間 男生BMI應為16.4~23.1之間 →不論是太高或太低, 都要調整你的飲食與 運動習慣喔! 年輕的你,就必須開始! 講

年輕的你,就必須開始! 第三招:規律(運動)三三三 ★每週至少運動(3)次 ★每次至少(30)分鐘 ★運動強度達每分鐘心跳(130)下以上 →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 加強心肌與血管彈性,減少血液阻塞。 講

第四招:不吸菸、不酗酒 ★菸中的(尼古丁)與(飲酒)過量都會使 血壓上升、血液功能異常。 →戒菸、戒酒,心血管好輕鬆! 年輕的你,就必須開始! 講

第五招:舒緩(壓力)、調適(情緒) ★長期壓力大、情緒不佳也會使血壓上升 →適當紓解壓力與情緒,可使身心都健康! 年輕的你,就必須開始! 講

第六招:定期(檢查),關心(變化) ★定期至醫療院所量血壓、檢測血液 →做為身體健康狀況變化的依據 年輕的你,就必須開始! 講

防癌、護心行動要及早啟動,長保身體健康! 這些慢性病的形成往往長達數十年,而且一旦罹患,就會一輩子如影隨形的長相左右。 健康由自己主導, 防癌、護心行動要及早啟動,長保身體健康!

腎臟病 腎臟病是許多腎病變疾病的總稱。 多年來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一。 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位。 講

尿毒症 腎臟(俗稱腰子)的功能 (血液) 過濾 泌尿系統 廢物(尿素) 多餘的水分 尿液 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h8XQTvY5yQ&feature=related

腎臟病變的前兆 一、(血壓)變高。 二、尿液呈(深紅)或棕色,可能是尿液(帶血); 尿液(起泡)則表示可能尿(蛋白)過高。 三、(頻尿),尤其是(夜間)或尿量異常。 四、眼瞼、臉部浮腫或手腳(水腫)。 五、(背部)肋骨緣下面疼痛。 講

腎臟病變的原因 (血液)的異常 →高血壓、高血糖容易導致腎臟過濾功能異常。 (藥物)濫用 →有些藥物容易傷害腎臟(例如:止痛藥),而多量的藥物也會造成腎臟過濾功能的負擔。 (咽喉)發炎 →因鏈球菌所引起的咽喉發炎可能併發腎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is2jgLFyI0

預防腎臟病的方法 穩定(血壓)及(血糖) →不暴飲暴食、少喝含糖飲料、 多喝白開水、多運動等。 不亂服用(藥物)、(偏方) (咽喉)發炎要立刻就醫 多觀察自己是否有病變(前兆) 定期尿液(篩檢)

糖尿病 由於(胰島素)分泌異常 →導致血液中的(血糖)無法 順利進入(細胞)利用。 →造成血糖、尿糖偏高 的疾病。 正常人的血糖值是 (空腹)時(80-110)mg/dl 飯後(2)小時 (<140)mg/dl

糖尿病的傷害 身體細胞無法正常運用(醣類)食物,也會影響到(脂質)和(蛋白質)的代謝 。 使許多器官發生功能障礙,而引起全身性的併發症,常見有: (神經)系統病變、(心血管)疾病、 (腎臟)病、(視網膜)剝離等。

糖尿病的分類 第一型糖尿病 ★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 ★因自己體內(抗體)破壞(胰臟)功能,而無法製造(胰島素)。 ★大部分的病患必須每日注射(胰島素)以維持正常生活。

第二型糖尿病 ★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因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而使血糖逐漸 升高,許多病患都是罹病多年後才診斷出來。 ★ (95)%的糖尿病屬於此型 ★高危險群:(肥胖者)與(近親)有糖尿病者。

糖尿病的症狀 ★患病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而容易被忽略。 ★主要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的三多現象。 ★體重(減輕)、容易(疲倦)、手腳痠麻、皮膚傷口(難)癒合、視力模糊等症狀。 ★嚴重的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會 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如何預防糖尿病 ★培養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 ★做好(體重)控制,避免肥胖。 ★定期(驗血糖)與(驗尿)。

★「你的現在,是過去的呈現、未來的預告!」 ★健康是一切事業的基石,人生的每個階段是 否健康,是反應著過去你,而現在你也將深 深影響未來你。 ★試著拉長你的生命來思考:「當你成年 期與老年期時,你要甚麼樣的生活?而 現在的你應該如何累積健康資本呢?」

面對疾病 你的有哪些親友已罹患某些慢性病? 你有探病的經驗嗎? 你都如何安慰病患或 與病患溝通呢?

了解病患的心理狀態 我做錯什麼事? 我是不是別人的負擔? 我18歲,吃了別人介紹的減肥藥後,體重是減輕了,但卻換來洗腎的日子…… 28歲的我,在洗澡時突然摸到左邊乳房有一個很大的硬塊,乳癌讓我左乳必須切除……

我變醜了,說話又不清楚,別人會不會瞧不起我? 我的未來是什麼?我到底還能活多久? 我50歲,吸了一輩子的菸,自以為可以逃過肺癌… 65歲的我,已經中風二次了…

病患心理會產生許多恐懼感,但因怕家人擔心,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掩飾不安、避免失控。 長期的情緒壓力,不但無法解決問題,亦會降低病患對抗疾病的免疫力。 病患與家人需要彼此溝通,並說出自己的恐懼與情緒。 家人需要適時的表達關懷與想法。

學習關心病患的技巧 (用心聆聽) 真心對待 (適度安慰) 同理心 (給於支持) 家人、宗教

尊重生命(20min) 在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的今日人們往往忘記醫療及生命的極限,若是明知疾病無法治癒時選擇急救延命或是有尊嚴的善終成了醫界、病患及家屬間兩難的抉擇。 2009年九月開始健保局特別將八大類非癌末的安寧療護納入健保 在病人及家屬的自由意志之下再加上醫療團隊的審慎評估讓罹患慢性病的患者也能在疾病末期緩和痛苦,走的安詳。 安寧照護條件如下: 1.多重器官衰竭 2.長期使用呼吸器 3.嚴重感染症 4.嚴重營養不良 5.惡性腫瘤末期 6.老衰亟需他人全時照顧 若有以上六種情況之一並由兩位醫師(其中一位為專科醫師)確認危及生命者, 可考慮以安寧共照的方式來進行緩和醫療, 讓病人可以有尊嚴的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