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格测验 第一节 人格测验的概述
一、人格及人格测验 1、人格测验——以人格为对象的测验 2、人格 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 独特身心组织,这一缓慢变动的组织使个体适 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 观、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 不同于其他人之处。杨国枢
3、特点 (1)复合性: 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 (2)相对稳定: 与其他心理特征相比,人格相对稳定。 (3)差异性: 不同的人格及其心理特征的强度不同;各种特征的 结合模式存在差异; (4)可变性: 人格随人的生理、心理、生活环境的变化,人格的各 种特征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
2、人格特点及评定方法: (1)特点: 以人格为对象的测验。 测的是此人目前的人格特点,而非终生不变的人格定型。 (2)人格评定的方法: 1) 前科学水平的有:颅相学、面相学、笔迹学。 但因缺乏效度,科学性不足。 2) 科学测量的先驱:高尔顿的人体测量。 3) 荣格用词语联想测验,检查和分析心理。 4) 武德沃斯。1919年发表了第一个标准化的人格问卷———个人资料量表 罗夏的墨迹图、哈慈威和麦利金的明尼苏打多相人格 测验。
人格测验存在的问题 1、 人格基本概念不一致。 2、 整体动态人格测验困难。 3、 信度和效度系数较低。 4、 人格测验的题目范围难以界定。 5、 测验分数的解释,受文化的影响,难以用 一种标准去进行解释。 6、 受伪装和社会期许的影响,导致测验不可靠。 7、 隐私问题。侵犯了人的私隐。
构明确,编制严谨,包括很多具体的问题,从 不同的角度了解受试者的情况。 分两类: 自陈量表 人格评定量表 二、人格测验的种类 (一) 结构明确的问卷测验 所用的测验是各种经过标准化的量表:其结 构明确,编制严谨,包括很多具体的问题,从 不同的角度了解受试者的情况。 分两类: 自陈量表 人格评定量表 1、 自陈量表: (1)一种自我报告式问卷,即对要测量的人特征 编制许多测题(问句),要求被试作出符合自己 情况的回答。 从其答案来衡量这项特征
(2)编制方法及种类 自陈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四种: 合理结构法(逻辑法) 因素分析法 经验准则法(只能得出你放进去的东西) 综合法四类。 由此出现三种自陈量表:内容效度人格问卷 因素分析人格问卷、经验效标人格问卷。 1)内容效度人格问卷——由专家根据某种人格 理论确定要测量的特质,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编写 、选择一些看起来能测量某一特征的题目编成的 问卷。
采用逻辑法编的内容效度人格问卷其缺点有二: A、 表面上能测某一特质的题目,实际上并不 能测这一特征,即表面效度不能保证测验的真 正效度。 B、 测验题目与所测特质联系过于明显,受 试一眼就能看出所测的是什么,因而容易作假。 2)因素分析人格问卷。 先对标准化样本施测大量的题目,题目和被试 的选择可以没有任何依据,然后通过被试在各题 目上的得分进行因素分析,和其他相关分析把相 关的题目归到一起,形成若干组内相关高的具 有同质性的题目组,每一题目组就构成一个因素。
(适合用来预测或作实际决定。如明尼苏打量表) 3)经验效标问卷。用实践准则法编制问卷 (适合用来预测或作实际决定。如明尼苏打量表) 可以没有任何理论基础,而是根据特定的被试表 现的实际特征来选择测验题目,编制时首先选择 不同的被试组,然后将题目施测于不同的被试, 选出那些能区分各组被试的题目。强调的是行的通 4)综合法:(CPI) A、 用逻辑分析法和经验效标法,选取大量测题。 B、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聚类,编出同质量表。 C、 将同质量表中没有效标效度的题删去,同时 将表面效度太高的题删去。 D、保留效标高,但表面效度不高的题目。
2、人格评定量表: 如中国领导的考评,德、勤、能、绩。 (二) 结构不明的投射测验。 用意义不明的各种刺激(图形、墨迹图或数字等) 让受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自由作出反应。由 对反应的结果的分析来推断其人格。 1、投射 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 人格特征,投射到外界的事物上,通过对外界事 物的反应,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2、投射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1)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大部分处于潜意识中 通过明确的问题很难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2)在任意对于意义不明的刺激进行反应时 却常常可以使隐藏的欲望、需求、态度、心理 冲突流露出来。 3、类型 罗夏的墨迹图,主题统觉,文字联想测验、 画人画树测验。
人格的生理学测量——主要测量被试应激和唤 醒条件下被 试的反应。(如测谎、气质测量) 知觉和认知测量。 (2)人格的行为观察法。 3、 人格评定的其他方法 (1)人格的客观测量。 人格的生理学测量——主要测量被试应激和唤 醒条件下被 试的反应。(如测谎、气质测量) 知觉和认知测量。 (2)人格的行为观察法。 情景测验——在一种控制情景下观察被试行为 的评估方法。如无领袖小组。 非言语行为:如对非言语行为的敏感性。 晤谈法(面试)临床晤谈——人事晤谈、 结构与非结构晤谈
第二节 自陈量表 一、16PF 1、16PF编制的理论背景和编制思路。 理论的特点:不是从类型,而是从因素或 特质分析人格,把特质看成分析人格的最基本 的单元。 其理论假设为: 人类的语言中包含了描述人格的所有的形 容词,只要能收集所有的词汇,就可以包含所 有的人格体系。 取材:从自然语言中搜集人格词汇
2、操作 (1)进行同义词和反义词配对,得到160个 同义词丛。 (2)从每一词语丛中选 13个词为代表,并 用一个词进行表达。 (3)对当时的文献进行总结,以确认词表 是否完整,并增加了11 类词。 (4)聚类分析将其压缩为35类。 (5)编制一些由这些基本词组成的评价参 照表,让一些熟悉这些内容的人评价。而后 根据这些变量间的相关实施因素分析。最 后删除意义不明的部分,留下15个人格因 素和一个智力因素
卡特尔对人格特质的理解: 在卡特尔看来人格特质根据其向度可分为: (1) 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一群看起来似乎聚在一起的 特征或行为,即可观察的各种行为。它们之间 有其相关性。 根源特质是行为的最终原因:它们是堆砌人 格的砖块。每一根源特质控制着一簇表面特质。 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特质
深刻的价值观体系。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态度:受情操左右的,在特殊情况下以特殊 的方式对待特殊的事物,并作出反应的一种倾向。 (2) 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特质。 能力特质:与认知和思维有关决定工作效率 的因素。 气质特质:是与人的行为的情绪、情感方面 有关的特质。 动力特质:与行为意志和动机方面有关。可 反映动力的来源,即能和外能。能是一种动力 的、体质的根源特质。卡特尔称之为erg,与其 他学者称为的本能十分相似 外能分为情操和态度。情操是一系列广泛而 深刻的价值观体系。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态度:受情操左右的,在特殊情况下以特殊 的方式对待特殊的事物,并作出反应的一种倾向。
(3) 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个体特有的特质。也即表面特质。 共同特质:即人类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根源特质)人人都具有,但每 个人身上的强度不同。且在人身上还会发生变 化,即不同的时间其强度不同。共同特质中的 基本特质比较稳定,而态度和兴趣有关的特质 则不那么稳定。 (4)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来源于遗传的特质即体质。来源于环境的 特质为环境特质。用多变量抽取方法进行统计 发现智力遗传占80%--90% 。
3、16PF的特点 (1) 客观性。 A、16PF的客观性首先表现在答案的客观性 每个题目都备有三个客观答案(是、否、及 介于两者之间)。 B、无关变量的控制。 为了避免动机和社会期许效应尽量采用中性 测题。 为了保持作答者的兴趣,采取按序轮流排列 的方法,这也有利于防止主观猜测去作答。 (2) 标准化。 各因素信度为0.48--0.92,因素负荷在0.73到 0.96之间。
(3) 多功能:表现为: 可反映16个人格特质、人格的整体情况、 某些特质的组合情况。如: 性格内外向、心理健康情况、人际关系情 况、职业性向、新环境中的职业成长能力、专 业成就、创造能力,作为临床工具用于心理诊 断。 (4) 广泛性。 应用于广泛的对象。(初三以上至老年的 正常人),同时可以个别也可用于团体施测。 (5)深刻性。 他对人格的理解具有整体性、动力性和深 刻性。融合了特质论本能论等心理思想 。
4、16PF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要求严格按指导语答题。同时需要在主试 和被试间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使被测者觉 得测验是对自己有益的,以利于回答。 (2)测验不计时,但需要被试凭直觉进行作答, 无需迟疑不决,拖延时间,且每题只选一个答案, 不可遗漏任何测题。 除聪慧性答对1 分错0分外,其他测量无对错 之分,每测题记分为0、1、2三等,做好后可利 用模板统计,也可以用计算机统计做出轮廓图。 甚至写出报告。
5、16PF的因素解释 (1) 16个因素的含义:(7分以上者为高分, 7分以下者为低分) A、乐群性,高分者外向,热情、乐群; 低分者缄默,孤独、内向。 B、聪慧性:高分者聪明,富有才识; 低分者迟钝,常识浅薄。 C、情绪稳定性:高分者情绪稳定而成熟。 低分者情绪激动不稳定。 E、恃强性:高分者好强固执,支配攻击。 低分者谦虚顺从。 F、兴奋性,高分者轻松兴奋,逍遥放纵。 低分者严肃,审慎、沉默寡言。
G、有恒性,高分者有恒负责、重良心; 低分者权宜敷衍,原则性差。 H、敢为性:高分者冒险,少有顾忌, 主动性强;低分者害羞,畏缩、退却。 I、敏感性:高分者细心、敏感、好感 情用事;低分者粗心、理智、重实际。 L、怀疑性:高分者怀疑、刚愎、固执 已见;低分者真诚、合作、宽容、信赖随和。 M、幻想性:高分者富于想象,狂放不羁; 低分者现实、脚踏实地、合乎成规。 N、世故性:高分者精明、圆滑,世故、 人情达练、善于处事。低分者坦诚、直率、天 真。
O忧虑性:高分者忧虑、沮丧悲观、自责缺乏 信心;低分者安详沉着,有信心。 Q1实验性:高分者自由开放、批评激进。低分 者保守、循规蹈矩、尊重传统。 Q2独立性:高分者自主、当机立断;低分者依 赖、随和,附众。 Q3自律性:高分者知彼知已,自律严谨;低分 者不能自制、不守纪律、自我矛盾、松懈、随心所 欲。 Q4紧张性:高分者紧张,有挫折感、常缺乏耐 心、心神不定,时感疲乏;低分者心平气和,镇静 自若、知足常乐。
(2) 次元人格分析: A、 适应与焦虑=[38+2L怀疑性+3O忧虑性 +4Q4紧张性-2C稳定性-2H敢为性-2Q3自律 性]/10。 高分者易于激动、焦虑、对自己的境遇常 常感到不满,高度的焦虑。 B、 内外向=[2A(乐群性)+3E(持强性)+ 4F(兴奋性)+5H(敢为性)-2Q2(独立性) -11] 低分者内向,羞怯而审慎,与人要相处不自然; 高分者外倾,通常善于交际,开朗,不拘小节。
C、 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77+2C(稳定性) +2E(恃强性)+2F(兴奋性)+2N(世故性) -4A(乐群性)-6I(怀疑性)-2M(幻想性)]/10。 低分者感情丰富,情绪困扰多通常感觉挫折 气馁,遇到问题经常反复考虑才能决定,平时较 储蓄,讲究生活艺术。 高分者安详警觉,果断刚毅,有进取心,但 常常过分现实,忽视生活情趣,遇到困难有时会 不经思考, 不计后果,贸然行事
D、怯懦与果敢=[4E(恃强性)+3M(幻想性) +4Q1(实验性)+4Q2(独立性)-3A(乐群性) -2G(有恒性)]/10。 低分者常人云亦云,优柔寡断,受人驱使 而不能独 立,依赖性强,因而事事迁就以获取 别人的欢心。 高 分者独立、果敢、锋芒毕露、有气魄。常 常自动寻找可以施展才华的环境。 (3)综合人格因素分析:是以统计标准和社 会适应标准这一双重标准为依据。这不仅要考 虑因素得分,还要考虑各因素的权重。
A、 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 C稳定性+F兴奋性+(11-O忧虑性)+ (11-Q4紧张性) 得分在0到40分之间,低于12分者情绪很不 稳定,均分为22分。 B、 专业有成就人格 2Q3自律性+2G有恒性+2C稳定性+E恃强性 +Q2独立性+Q1实验性 得分在67以上者会有专业成就。
C、 创造力强者人格 2(11-A乐群性)+2B聪慧性+E恃强性+2 (11-F兴奋性)+H敢为性+2I敏感性+M幻想性 +(11-N世故性)+Q1实验性+2Q2独立性 高分有创造能力者,一般而言在88-92分 其等级分为7以上表明有良好的创造能力。 D、在新环境中有成长能力的人格因素。 B聪慧性+G恃强性+Q3自律性+(11-F兴奋性) 17分以下者不太适应环境,均分为22分 27分以上者有成功希望。
(4)特质因素冲突和协调分析 心理异常的原因为:由遗传而来的体质倾向 即本我,易使人经验到冲突,加上环境中个人 的创伤易导致人的异常。 人的协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在需要和 欲望与外部行为表现的协调。二是自我、本我和 超我的协调。 人格中成熟就是自我力量的壮大,使人能够 找出一种现实的、变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 使本能有所更变,并满足本能的需要。 冲突的起因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矛盾和不 协调。本我、超我太强而自我太弱易导致冲突。 超我弱、自我强易导致社会适应问题,本我强自 我弱易导致欲求不满。
6、对测验被试的个案分析 (1)高点分析:即根据手册对标准分高于 7 分或低于4 分的因素进行描述。 (2)用次元人格和应用人格公式计算的结 果进行较为综合的人格描述。 (3)进行协调和冲突分析,进而就社会交 往、人际关系、职业适应和心理健康进行 综合描述。 (4)根据受测者的背景资料进行情境分析。
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 是用效标法编制的目前最常用的量表。 (一)MMPI编制的思路及做法 第一步 从大量的病史、早期出版的人格 量表、医学档案、病人自述、医生笔记、以 及一些书本的描述中搜集一千多条题目。 第二步 将题目施测于效标组(精神异常住 院治疗者)和对照组(确定为无任何异常行为 者、来院探视病人的家属、居民及大学生)比 较两组的反应。
第三步 题目的选择:进行比较,如两者 有差异,则保留该题,若反应无差别,则予 以淘汰。 换而言之凡能区别精神病和正常人的题 目都被保留下来。 第四步验证:经重复测验、交叉测验, 制定出8个临床量表,后又增加了两个量表: 男性化---女性化和社会内向。另外还有三 个效度量表,共13 个量表,每个量表近50 个题目。 在选择题目时只需“行得通”,无需“说 得通”。
(三)施测 施测方法: (1) 对象要求:年满16岁,小学以上文凭,无 生理缺陷。 (2) 时间:最多90分钟,一般为45分钟,如 果文化低也可超过两个小时。 (3) 被试严格按指导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 进行回答,答案记录在答卷纸上。 (4)如果被试出现焦虑和情绪不稳定,经常表 现出对完成任务不耐烦,则测验可分几次完成, 也可将题目用录音讲给被试听,然后由被试 记录答案。
1、 结果解释(一般而言得分越高变态的可能 越大,但也不尽然)为此: 首先看测验的4个效度指标,如果一个效度过 高测验就不真实。 疑问分Q ,“?”表示漏答和回答自相矛盾的题 数,一般而言这数目很少超过5 个,如果前400个 题目中无回答原始分超过30分则临床结果不可信。 说谎L:是由一组与社会期许有密切关系的题 目组成,其用途是为了识破被试故意让人把自己 看得理想些。 该量表由15 个题目构成,涉及那些几乎所有 人都 有的小缺点。说谎原始分过10 分者,就 不能信,L分得6分者最好就不要用。
诈病或“伪装坏”,F表示, 一组与身体或心理异常相关的题目,只有 10%以下的人会作得分反应,F量表主要是为 了发现离题反应和胡来倾向。如果得分过高就 表明他不象正常的人那么样进行反应,或是有 意装病,或是有精神方面有问题。 修正或防御分,用K表示,这一量表与说 谎和诈病分数有关。但很微妙。正常的人可 能会故意装病,而真正有问题的人也可能故 意掩饰自己的异常,故意表现出健康,K高 时受测者可能表现出一种自卫反应,K分低 者则可能有诈病倾向。
疑病分数(Hs)高分提示受测者有许多 叙述不清的身体上的不适。高于60分有疑 病的表现。高分者一般不愉快、自我中心、 敌意、需求同情、诉苦及企图博得同情的表 现。 抑郁症分(D)高分者表现出抑郁症倾向, 尤其是超过70分者,为典型的抑郁症,并且表 现为易怒、胆小、依赖、悲观、苦恼、嗜睡、 过分控制及自罪。
人际关系经常被破坏,且表现出缺乏自制力。 在高度精神压力下经常伴有身体症状,并把 心理问题作为躯体问题来解释。 癔症分Hy,高分者有表现出神经防御, 用否认和压抑来处理环境压力,多表现出依 赖、天真、外露、幼稚和自我陶醉。他们的 人际关系经常被破坏,且表现出缺乏自制力。 在高度精神压力下经常伴有身体症状,并把 心理问题作为躯体问题来解释。 病态人格Pd 高分者很难接受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往往热衷于各种非社会或反社会的行为。T分 超过70有典型的反社会人格和变态倾向倾向。 主要表现为:外露、善于交际、但虚伪、 做作;爱享受、好出风头、判断力差,不可信任。
不成熟,敌意好攻击爱寻衅;在婚姻问题 处理不好,并违反法律。 性度Mf,T分越高表示越偏离自己的性别。 男人高分则女性化,表现出敏感、爱美、被 动,缺乏对女性的追逐。低分者好攻击、粗鲁、 爱冒险、粗心大意、好实践及兴趣狭窄。 高分女性表现为男性化粗鲁、爱冒险、粗心、 好攻击、自信、缺乏情感、不敏感。低分女性被 动屈服、诉苦、吹毛求疵、理想主义、敏感。
偏执狂或妄想(Pa),T超过70分者有明 显的精神病行为,也许有思维混乱,被害妄 想、也常有关系观念。他们常常想到自己被 虐待、被欺负、并易怒、反抗、有时怀恨、 投射是他们常用的防卫机制。60到70分者有 偏执倾向,过度敏感、疑心、敌意。也常穷 根究底。 精神衰弱Pt:高分者紧张,焦虑、反复思考、 强迫行为、强迫思维、神经过敏、恐怖、刻板。 他们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不安。
精神分裂Sc,高分者表现出异乎寻常或分裂 的生活方式,他们退缩,胆 小、感觉不充分、 紧张的、混乱的及心情易变。有不寻常的思 想,判断力差,及怪僻,高于80分者有接触 现实能力差,古怪的体验,妄想和幻觉。 轻躁狂Ma,高分者善于交际,外露、冲 动、轻浮、精力充沛、乐观、无拘无束;道德 观轻浮、纵酒、夸张易怒、绝对乐观及不现实 打算。过高地估计自己,有些造作,性急,高 于75分者情绪紊乱,反复无常、行为冲动,也 可能妄想。
社会内向Si 社会内向不是病,却预示着内向性高。 内向与心理异常有关。 高分者内向性高,胆小、退缩、不善于 交际,屈服、过分自我控制,过于慎重、速 度慢刻板,固执及表现自罪。低分者外向, 爱社交、富于表情、好攻击、健谈、冲动、 不受拘束、任性、做作在社会关系中不真诚。
三、人格自陈量表的评价 优点: 具有结构明确,施测方便(团体个人均可), 评分客观容易。有统一标准。 不掺杂主试的主观印象 如果编制严谨有高信度和效度的话,能够高 效地收集有意义的人格资料,既能用于研究也能 用于评价、诊断以及预测。 对主试要求不高。
问题: 1、测验结果可靠性依赖被试的真诚合作。 2、依赖于被试的阅读能力 3、信度、效度不如智力测验 4、自陈量表的另一个问题是偏差反应的存在,包 括两类:反应定势——被试有意无意地扭曲对测 验项目的反应,从而塑造出一种其内心所希望显 现的形象,如职业招聘中表现得更适合岗位的要 求,而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在鉴定精神病时故意表现不正常,从而损害测验结果的可靠性 最常见的就是受社会期许的影响。
反应形态——当测验刺激或意义不明或 被试不知该如何作答时却常常倾向于使用的 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体现个人的作答风格。 如默认反应,指不论题目如何,被试都表 现为一种倾向,即或是同意或是不同意。 合理化,由于记忆的暧昧、模糊所导致的 错误回忆和对模糊记忆的潜在的合理化加工。
防止反应偏差的对策:对期许反应的应对。 1、选题时尽量不选择易诱发反应偏差的题目。 2、选择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分离的题目。 3、在测验题目上作文章,如职业兴趣量表, 就是一个人格测验。以减少被试的自我防御 倾向。 4、创设受试者诚实回答的情境,如指导语和 权威暗示。 5、设置测谎量表。 对反应形态的应对: 1、使是否的回答的量相当。 2、控制回答误差,并在使用资料时也需要 考虑到误差存在并采用K修正的方法。
第三节 投射测验 一、投射测验的假设与特点。 1、投射测验的假设 所谓投射就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等人格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部事物或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亦即,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如中学外语课文中的“狗偷肉的故事”,就是一例。
2、测验的特点: (1) 使用非结构性任务,刺激模棱两可,指 导语也简单含糊,这种任务允许被试不受限制 地进行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被试对材料的解释, 就可反应他的思想特点和内在需要、焦虑冲突 等人格特点。 (2) 测量目的具有掩蔽性,被试一般不知 他的反应将作何种解释,从而减少了伪装的可能。 解释的整体性,它关注人格的总体,而不是 单个特质的测量
3、缺点 (1) 评分缺乏客观标准,难以量化。 (2) 缺少充分的常模资料,测验结 果不易解释。 (3) 信度、效度不易建立。 (4)原理复杂深奥,非经专门训练者不能使用。
二、投射测验的分类。 联想测验:呈现给被试一连串不相联系的字和 墨迹,让被试说出由刺激引发的内容。 2.构造型测验,即根据他看到的图画编一个故事 含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如主题统觉测验。 3.完成型: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材料等, 让被试自由补充,使之完成。如句子完成测验。 4.选排型,要被试根据某一准则来选择项目,或 作各种排列,可用照片,图画、数字等作为刺 激。如内田测验。 5.表露型,使受测者利用媒介,(如绘画、游戏、 心理剧)等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如画人测 验,画树测验。
1、 罗夏墨迹图测验。 (1) 内容: 有10张对称的墨迹图构成,5 张是黑白的, 2张是黑白墨色,加红色斑点,3 张由彩色构成。 (2)施测方法 施测时让被试放松、舒服、以简单、一定的 指导语告诉被试如何完成测验。主试尽量少加上 自己的意见或说明。 如“我要给你看10张卡片,一次一张。卡片 上印有墨迹图形。你看一张时告诉我你在 卡片上看到什么,或者你认为卡片是什么 东西。每一张的时间不限,只是请你务必 将你看到的东西告诉我。”
图片
过程: 测验分四个阶段:自由反应阶段、提问阶段、 类比阶段和极限阶段。 其中前面两个阶段是人人都要实施的,后两阶 段是在前两个阶段测验的基础上认为还不能确 定被 试的反应类型时才考虑的。自由反应阶段 一般不作其他说明或暗示,对被试的反应一般 也不干涉。
记录:一般要求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每一回答。 主要任务有: 1) 逐句记录反应语句。 2) 记录每一图片从开始到第一个反应的时间; 3) 各反应之间较长的停顿时间。 4) 每张图片反应的全部时间。 5) 被试在图片里最敏感的部位。 6) 被试附带动作、情绪及重要的行为。 7) 被试反应过程中带有某种重复出现的反应 倾向。
当所有的反应完结后,再把图片逐一交给被试, 并进行提问。 1)你的反应是根据图片中的哪一部分作出的; 2)引起该反应的因素是什么?(形状、颜色、 阴影)。 如果经提问仍不能确认被试的反应类型,就 需要通过类比阶段和极限测验来进行。 类比阶段:主要问被试的某些考虑,是否与 其他的反应相类似。 极限阶段:直接问被试是否能看到具体的东 西。例如别人能在这图片中看到两只熊你能 看到吗?
(2)罗夏墨迹图测验的记分: 1)记分逻辑:如果被试的反应与多数人一样 就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怪异,即与一般差 异很大,则被认为可能存在精神障碍。如果 精神疾患者都具某种反应,而被试也有此反 应则可能具有某种精神病。 2)记分时考虑的要素有: 定位:(五个定位方法) 整体(W)对墨迹图作整体或接近整体部分的 反应。 部分(D)被试的反应只利用了墨迹图中的明 显的某一部分;
小部分d被试只利用了墨迹图中较小的,但 可以明显划分的一部分; 细节(Dd)被试只利用了图中的极小的一 部分,或者不同一般方式分割的一部分。 空白(S)被试的反应所利用的是墨迹图中 的白色背景部分。 决定因素——决定被试反应的因素 A、 形状通常(F)通常的认知形状为F,少见 的形状为F+、莫明其妙的形状为F-。 B、 黑白光度(K)对于黑白光度的反应因素 表示与情感满足有关。
C、 色彩(C)对于纯色彩不带形状的反应为C, 形状较色彩显著者为FC,色彩较形状显著者为 CF。 D、运动(M)把图是看成动物(A)、人(H)、 还是抽象的非生物的动作。 内容:确定答案的内容是什么。动物(A)、 人(H)、AT是人的器官。 独创和从众:反应若与一般人的反应相似则 为从众,若不平常1%的人,则为独特。
(3)结果解释 对定位的解释: 如有W分则表示他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 抽象思维能力,不过独创的W与从众的 W分含义不同。 D分表示具体的、实际的、少创见的性 的心理能力。 Dd分表示:特殊知觉。有时表示精确 的批评能力。如果表现极端,则表示 注意琐事,刻板而有规则。 人的反应一般是先有W,而后有D。接 着是Dd分,最后有S,精神病患者一般 反应的先后次序凌乱。
对形状的解释: 被试如有F或F+分表示其对心理过程和做事 上有控制能力。 有F-分者属分裂型人,其行为无组织,对事 曲解。 F过高表示在情绪上和社会适应上会受限制。 对色彩的解释:色彩反应的是情绪。 C被试只是反应色彩(或者色彩和形状结合) 则表示其行为冲动。FC表示有情绪控制和社 会适应能力,CF表示冲动自我中心,C则表 示情绪激动。
此外色彩还表示震惊,表示被试由于焦急,神 经症或受到严重的损伤而致的情绪不平衡。 对黑白光度的解释: 对黑白光度的反应,表示被试有情绪上的需 求,但也可以看作与焦虑、压抑及不满足有 连带关系。 对运动的解释: 有M分表示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理想生活。 如单有运动而无色彩,表示有内心生活,而对 外部生活不感兴趣,即内向人格。除精神病 人外,适应有困难的人有M分,表示幻想; 躁狂症人有M分表示自我中心的愿望满足。
对内容的解释: 有H分表示与别人有密切关系的可能性。 有A分表示正常。但看到太多的动物则 可能不太成熟。有AT分表示焦虑或用身 体不适进行自我防卫。 对独创与从众的解释: 如果被试的反应不一般则表示他有独特 的见解,智力高或者歪曲事实,有与社 会不易相融的倾向。反之则表示其智力 一般或者社会适应良好。
2、主题统觉测验。(TAT)是由墨瑞和其同 事发展起来的。 测验假定:个人面对图片情景所编造的故事 与其生活经验有关,特别是深层的内容有密 切关系。故事内容一部分固然受知觉的影响, 但其想象部分却包含有个人的意识和无意识 的反应。 测验材料: 由30张颇为爱昧的黑白图片构成。内容大 多涉及人物、部分景物。 性质:比墨迹图更有组织和意义。不过对被 试的反应不加限制,任其自由地编故事,所 以也是投射测验。
测验被试:分四组:成年男性、成年女性、 男孩、女孩。 由此30张图片分成四套:其中每组专用的图 片各一张共四张。成年与非成年组共用图片 各一张,共两张。男女共用图片各7张,各组 通用图片10张。施测时每组共20张,依照固 定程序呈现。 要求被试根据每一张图片编一个故事。 解释主角:也即故事中的英雄人物,通常被 解释为被试自己:
主角的动机倾向与情感,主角行为特别是 异常行为在分析时应加以注意,多次表示 强度。墨端还举出若干特征:如屈辱、成 功、控制、冲突、失意等。 主角的环境力量:人事力量有时图片中所 没有的人物,是被试选出来,对主角产生 影响的力量。 结果:主角力量与环境力量的对比,经历 了多少困难和挫折,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主题:主角力量与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结 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从这些可分析出被试 最严重、最普遍的难题是来自环境的压力 还是自身。
兴趣和情操:如图片的人物老年妇女常 常被 比喻为母亲,老年男子为父亲,主 角则是自己,其他人物。 这套评分和解释方法以其人格理论中的 “需要--压力原则”为根据。该原则认为, 人类复杂的心理行为,都以特定的欲求 和压力相结合的简单形式来解释。人格 的形成和表现具有动力性。完整人格往 往是内在的欲求和压力相平衡的结果。 若不平衡则会发生人格偏离和心理异常。 解释的优点:具有相当的深刻性、动力性 和整体性。缺点有相当的主观性。
三、其他测验 (一)句子完成:让被试选择或完成未完成的句子。 (二)绘画测验 1、画人测验:让被试画一个人,完成后再画一个与刚画的人性别相异的人。 解释举例: 头:代表智慧或权威 鼻:男性象征自炫 臂和手:权力和环境的活动范围
2、画树测验(瑞士卡柯奇设计) 让被试随意画一棵树,以分析其人格特征。 解释举例: 有根:代表稳重,不投机、不作轻率之举; 无根又无线代表地面:被试缺乏自觉、行动无一定规律; 树干短,冠大:表示有雄心、有要求赞许的态度倾向骄傲; 树干由两根平行直线构成:被试斤斤计较、实事求是、少有想象力、倔强固执; 树冠由同心圆构成:被试富有神密感、缺乏活动、自满自大、性格内向。
(三)逆境对话测验 罗桑兹1941年编制,分儿童和成人两种测验 测验由一些图片构成,每图片有两个面对着的人物构成,其中一个说了几句逆耳的话,这些话用以引起另一个人的生气或陷入挫折的情景。 被试扮演后者的角色,并要求对这些逆耳的话作出反应。 从那些答案的性质可预测被试在遭遇挫折时的反应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