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博弈论 §3.1实验二:双方信任博弈 例如:一厂商支付给一名工人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并且期望这名工人能够回报以相应的更多的劳动。主动方厂商出于对被动方的信任,率先背离了标准的不合作博弈论所阐述的最优选择,若工人也提供了回报,则双方得到一个合作的结果。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酒店会给熟客赊账,而客人也不会赖账,我们将这一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波已称为双方信任博弈。
§3.1.1 实验指导语(2-1) 你参加的是一个有关双方信任博弈的经济学实验,本实验是简单的,只要你认真按规则做好决策,就会得到相应的收益,实验结束后我们将你所得的收益按一定比例换算成学分告诉你。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作为a方,另一部分人作为b方, a方具有选择权,若a保留选择权,则a,b获利(20,20);若a把选择权交给b ,b选择合作,则双方获利(25,25),b选择不合作,双方获利(15,30)
实验指导语(2-2)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作为a方,另一部分人作为b方, a方不具有选择权,处于被动地位,b若选择合作双方获利(25,25); b若选择不合作,双方获利(15,30)
§3.2 博弈和博弈论 §3.2.1概念 “博弈论”译自英文Game Theory。其实Game的基本意义是游戏,因此Game Theory直译应该是“游戏理论”。 所谓的博弈论很多是从日常的小游戏中抽象、提炼出来的,并且也是可以用来指导这些游戏的。可以归纳出一般游戏的下列四个共同特征: 一、都有一定的规则。 二、有一个结果。 三、策略至关重要。 四、策略有相互依存性。 由于博弈论研究的不少决策问题是在各博弈方之间的对抗、竞争或面对一种局面时的对策选择,因此博弈论在我国也常被称为“对策论”。具体的博弈问题则被称为“对策”问题。
§3.2.2 定义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3.2.3 博弈论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评述 对具有策略依存特点的决策问题的研究可以上溯到18世纪初甚至更早,如关于产量决策的古诺模型和关于价格决策的伯特兰德模型则是1838年和1883年提出的,但博弈论的真正发展还是在二十世纪.本世纪20年代,法国数学家波雷尔用最佳策略的概念研究了下棋和其他许多具体的策略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弈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被运用到军事领域和战时的其他活动之中,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和威力。194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五六十年代是博弈论研究发展的最重要时段,一些最重要的博弈理论就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博弈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科接受和运用,贯穿了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并且已经扩展到了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在环境、劳动、福利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1994年三位长期致力于博弈论研究的学者纳什、海萨尼、塞尔顿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博弈论得到了最具权威的肯定。
§3.2.4 几个典型的博弈问题 1、囚徒的困境 囚徒2 不坦白 坦白 囚徒1 -1,-1 -8,0 0,-8 -5,-5 不坦白 坦白
2、田忌赛马 3,-3 1,-1 -1,1 田忌 上中下 上下中 中上下 中下上 下上中 下中上 上中下 上下中 齐威王 中上下 中下上
3、猜硬币博弈 猜硬币方 正面 反面 -1,1 1,-1 盖硬币方 正面 反面
4、石头、剪子、布 博弈方2 石头 布 剪子 0,0 1,-1 -1,1 石头 博弈方1 剪子 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