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81 杨忠波 08095027.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文化产业与国家 “ 软实力 ” 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 2011 年 10 月 15 日至 18 日 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dvertisements

活动基本事项活动基本事项 评审项目评审项目 参赛时间: 4 月 10 日至 5 月 10 日 小学组: “ 校讯通 ” 专项绘画 专题活动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参赛资料需准备无误 初中组: “ 校讯通 ” 专项绘画、 我和 “ 校讯通 ” 手机动漫创作;
第二節 - 生物病蟲害及疫病的防治 第一章:生物科學與農業. 農作物的病蟲害 1. 植物、動物和人類都可能遭受病蟲危害, 例如:蘋果蠹蛾的幼蟲會啃食蘋果 2. 農作物受到病原體感染的影響 (1) 昆蟲的叮咬、啃囓時,會出現病蟲害的病癥 ( 根、莖、葉的腐敗潰瘍或變色 ) ,導致農作物 生長不良或死亡,使產量銳減或品質低劣.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考核标准 传染病预防控制
安徽阜阳肠道病毒71型感染 疫情概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维中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办公室 银涛
腸病毒.
趣味化學實驗.
大家电3W项目 “预约配送二期”介绍 雪彤.
多尼多尼·喬巴 王立宇.
规范档案管理 服务企业发展 莱芜市档案局 李勇.
近 距 摄 影.
資源回收再利用 -環保再生皂 講師:環保局技師 配合學校:成功國中.
捍卫健康 预防“手足口病” 人力资源部
手足口病预防与 控制措施 龙岗区教育局教研室 TELL:
學生兼任勞動型助理(工讀生) 勞健保投保作業說明會
夢想中的戰表 戰鬥指標 工資 工時 特別保護 地點 職務職權 福利 學習力 工作安全 職災預防
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求职 雅虎口碑高级分析师 杨玲 2008年10月31日.
醒醒吧!各就各位 醒醒吧!花錢購買金融商品的產業界 醒醒吧!接受委託,替產業服務的金融業.
七堵調車場與台鐵平溪線.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怎样预防传染病 长江路小学 苏文华.
受過蒙特梭利啟蒙教育而成為成功人物的國際名人
金福氣 品 牌 介 紹. 金福氣 品 牌 介 紹 品牌介紹: 整個風格的靈感來源於60年代的南洋,融入星馬華人的傳統建築街屋、拉門窗臺,再輔以中國風濃厚的擺飾、南洋一帶很愛使用的彩色木板,再搭配上全木質的桌椅、木框瓷磚組合的收銀台,櫃臺上高高的咖啡壺、茶壺、老式收音機,復古懷舊+南洋.
病历书写及检查标准 主讲教师:包穆蓉.
面試技巧與自我行銷 董曉光 Samuel Tung.
暗物质&暗能量 俞熹
第4节 核力与结合能.
專題討論(二) 朴子溪流域漥蓄區位之萃取及應用
遵义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儿童脑瘫康复科 2013年8月8日.
國立台南大學創意手工皂職能師資培訓檢定合格 (102)南大教進字第S0068號
運動員的身體素質.
手足口病疫情概况简析 齐鲁医院日照分院 魏有农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十一月的白芒花 楊牧.
志愿者培训第一期 CP小树苗生活部志愿服务.
2.5.1夫兰克-赫兹实验 试讲人:杨春宝.
第3讲 运动画面拍摄 主讲人:黄庆华 手 机: Q Q:
手足口病的预防 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 三章 FIDIC合同条件及其索赔条款解析
身体素质: 概念: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 。 影响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的因素:
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人力派遣.
臺灣現代詩 余光中與洛夫 第一組: 4A 葉粲宣 4A 許朝雄.
知行合一 --代近物绪论 俞熹
Gauge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基于SDN架构的高能物理数据传输虚拟专用网络研究与建设 For HEP Data
监测竞争对手 监测进口商 提升自己
高能物理研究計劃 王子敬 中央研究院 Institute of Physics, Academia Sinica.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探究加 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寬 恕 十 二 招 尋回真愛的祕訣 前言 作者:保羅。費里尼(Paul Ferrini)
中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報告人:資訊工程學系 許慶賢 系主任.
TW:2201 裕隆汽車製造(股)有限公司 法人說明會 2018/11/21.
主題茶館創業模擬 (SpongeBob Tea)
佛教大雄中學 中二甲班 高效能數理組 大澳的生態旅遊.
探索更小的微粒.
E 速度的变化快慢 加速度 短跑运动员起跑瞬间,几乎同时从静止起做变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不断增大。
常用的交通工具 公共汽車 鐵路系統 海上交通 航空交通 Wong Wai Chung (黃衛宗).
夫兰克-赫兹实验及电子平均自由程的分析 报告人:蒋程捷 学号: 指导老师:白翠琴.
中州校園資訊入口 人事總務會計整合系統.
第10节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第八节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面試技巧與自我行銷 董曉光 Samuel Tung.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Chung-Ho Memorial Hospital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瘋射擊 楓射擊 楓射擊 技術、 心理、 肌耐力、 學射擊就像練書法.
等离子体物理介绍.
加拿大渥太华行摄记(下).
The Birthday of Confucius
108學年度第1學期 高中多元選修 LEGO機器人EV3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 三年級 第二章 力與運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光信息81 杨忠波 08095027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 “J粒子”。

生平 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先后在重庆 南京和青岛上小学 。 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又在台中读了一年小学。 1949年丁肇中先考入台北成功中学,次年入台湾建国中学,接 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5年建国中学高中部毕业,考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转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 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 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奖项 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 授予洛仑兹奖 。 1977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 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家。 1988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 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

学术思想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他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当物理学中一个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言相矛盾时,就会发生物理学的革命,并且导致新理论的产生。他根据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物理学的历史和他亲身的经验指出,许多重要实验,例如 K介子衰变中电荷共轭宇称与宇称复合对称性(CP)不守恒的发现,J粒子的发现,以及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开辟了物理学中新的研究领域,但这些实验发现都是预先在理论上并没有兴趣的情况下作出的。他强调,没有一个理论能够驳斥实验的结果,反之,如果一个理论与实验观察的事实不符合,那么这个理论就不能存在。他重视科学实验的观点,对科学工作者是很有教益的 。

主要贡献 到目前为止,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1)反氘核的发现;(2)25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检验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表明电子、μ子和τ子是半径小于10-16厘米的点粒子;(3)精确研究矢量介子的实验;(4)研究光生矢量介子,证实了光子与矢量介子的相似性;(5)J粒子的发现;(6)μ子对产生的研究;(7)胶子喷注的发现;(8)胶子物理的系统研究;(9)μ子电荷不对称性的精确测量,首次表明标准电弱模型的正确性;(10)在标准模型框架内,证实了宇宙中只存在三代中微子。

J粒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丁”字形相近,寓意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B.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1975)人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的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亲历的几个片段 1 测量电子的半径 第一个片段是发生在1966年,丁肇中重做 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实验,那就是测量电子的半径。 2 J粒子家族被发现 第二个片段就是J粒子家族被发现的历史。这个发现,被国际高能物理学界誉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70年代初,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夸克,用三种夸克的理论就能够解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1974年,丁肇中提出了“寻找新粒子与新物质”的实验方案,可惜未能被多数物理学家们重视。但他执著地求索,终于在实验中发现了新粒子——J粒子,它的寿命是通常粒子的1万倍,并近而发现了J粒子家族。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当时三种夸克的理论是错误的。丁肇中体会这段历史总会说:“做基础研究要有信心,你认为是正确的事,就要坚持去做;不要因为多数人的反对而不做,也不要去管其他人怎么看”。

3 胶子的发现 第三个片段是胶子的发现的实验。在物理学中,理论上认为夸克之间的力是胶子传递的。如果胶子是存在的,那么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实验中就会出现三个喷注的现象。如果胶子不存在,那么在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实验上就不会出现三个喷注的现象,只会有二个喷注现象。在实验中,丁肇中果然发现了三个喷注的现象,这证明了胶子的存在。丁肇中根据这个“故事”告诫年轻科学家们,“做实验物理要对意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 4 西欧核子中心 5 国际空间站 第五个片段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寻找由反物质粒子组成的宇宙(AMS)的实验。这一实验,是经过大量、激烈竞争后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唯一的实验。这个实验也是一个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它由15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将在2006年11月用美国128号航天飞机将AMS实验送到国际空间站,实验为期3—5年。

丁肇中的三个“不知道” 2004年11月7日,南航报告厅座无虚席,师生们在聆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作报告,内容关于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一个小时的精彩报告后,按照惯例,丁教授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中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一问三不知!而且回答“不知道”时,表情自然诚恳,没有任何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在场的所有同学都大感意外,短暂的沉默后开始有人窃窃私语起来。旋即,丁教授微笑着说,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能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简短而平实的几句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