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林 庚 授课人:张英秀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林 庚
背景回放 新诗的创作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然后发展到现在,诗坛呈现出一派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刊寥寥无几,知名诗人海子卧轨自杀,顾城杀妻后自杀……针对这种现状,林庚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他的《说“木叶”》,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特征的阐释,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阅读1-3段,思考: 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 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
关 键 点 在“木”字
全文思 路 分析问题 (4—6) 总结全文 (7) 发现问题(1—3)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空阔 艺术特征- ①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__。 木 木 暗示 落木千山 落叶
艺术特征- ② 木: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度河北》 暗示 微黄与干燥 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疏朗绵密
抓住关键词句,筛选信息 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 (空阔)
满树的叶子 浓阴 树 水分很充足 浓绿 木头、木料、木板 树干 木 落叶 秋天 微黄 干燥
概念 木叶 ? 树叶 艺术形象
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微黄干燥 单纯、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 木 叶 的特征 场合: 秋天叶落 情感: 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
木叶 疏朗绵密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王褒《渡河北》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王褒《渡河北》 木叶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疏朗绵密
飘零透些微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__叶下。 木
树叶 浓密繁华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萧纲《折杨柳》 树叶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 浓密繁华
一 字 之 差 相 隔 千 里 木 树 树叶 木叶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暗示 启发性 诗歌语言
探究拓展:关于“梅”的意象讨论: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表现了梅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梅”的传统文化精神 高贵 圣洁 坚贞
反传统 、反“套板”,从传统中 翻出新意来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 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考链接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江西卷) (4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小试牛刀 不仅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一般的文学语言都具有暗示性。请同学们写一段情景交融的句子,来突出语言的暗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