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研究--依恋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 沈之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经过同学们近两周的笔袋制作材料搜集、 设计、制作,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啦!大家 迫不及待地展示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作品。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评和投票,我 们最终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作品。 下面就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一看我们 的杰作吧! 自制环保笔袋交流评比.
Advertisement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从心理发展看幼儿性格的养成 依恋与认同 从心理发展看幼儿性格的养成 依恋与认同 心理辅导中心 姜艳.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什么是心里话? 心里话就是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向对方诉说。.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工作简历模板.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③如何进行行为安全观察.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Harvard ManageMentor®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What have we learned?.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Harvard ManageMentor®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用计算器开方.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Harvard ManageMentor®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与数学(一).
第4课时 绝对值.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长度单位 认识米.
找 因 数.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受限超对称模型中Higgs粒子性质研究 曹 俊 杰 河南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高能中心 重庆,海峡两岸会议,2012年5月 基于工作: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Sssss.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爱的研究--依恋 上海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 沈之菲

分享 儿童期的依恋 儿童期的依恋与育儿 成人的依恋 依恋理论与我们的心理咨询

印刻现象:在动物个体生命的一个特定时期,由于遇到某一特定刺激而建立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劳伦兹在进行这项实验时,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前面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类,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而且,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一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研究还发现,动物在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动物发生“母亲印刻”。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伦兹的原因。

关于人的需要 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 行为主义者的观点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哈洛的观点 爱和情感可能是与饥饿和干渴一样的强烈的基本需要,抑或比它们更强烈。

哈洛的生平 1905年11月31日出生 1924年转入斯坦福大学,师从特曼(Lewis Terman) 1930年取得威斯康星大学教职 1958年获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1981年12月6日脑癌逝世

哈洛的婚姻 1932年:克拉拉(Clara Mears)——特曼实验中的资优儿童,智商高达155 1946年:屈恩(Margaret Kuenne)——心理学家 1971年:屈恩死于乳腺癌,之后哈洛与克拉拉复婚

哈洛的实验 代母实验 “玩具熊”实验 旷场实验 后续实验 铁娘子实验 “绝望之井”

代母实验

进一步实验 这些人造母猴分别放在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的笼子相通。8只幼猴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绒布母猴喂养(用奶瓶),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也提供奶。 经过最初几天的调适后,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木制母猴待在一起 。

幼猴每天与两种人造母猴待在一起的时间 虽然两组猴子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母猴喂养原幼猴对牛奶消化不良,且经常腹泻。这说明,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旷场实验” 仅出现绒布母猴 仅出现铁丝母猴 两者都不出现 目的:考察母猴在场或不在场的情况下,这些幼猴适应和探索这种陌生环境的倾向性。

在木制母猴出现的情况下,幼猴把木制母猴看作安全之源; 铁制母猴出现或两只母猴都不出现的情况下,幼猴出现恐惧情绪化行为; 重逢时,幼猴冲向母猴,爬在它身上,紧紧抓住它,表现得相当亲密; 最明显的变化是幼猴不再离开母猴去探索和玩耍房间里的其他物品。

玩具熊实验

后续实验 哈洛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长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实验结论 哈罗指出,他的研究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对于幼猴而言,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哈罗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铁娘子实验 哈洛设计的一种特殊的代母,它会向小猴发射锋利的铁钉,并且向它们吹出强力冷气,把小猴吹的只能紧贴笼子的栏杆,并且不停尖叫。哈洛声称,这是一个邪恶的母亲,他想看看这会导致什么结果。 令人吃惊的是,无论什么样的邪恶母亲,哈洛发现小猴都不会离去,反而更加紧紧的抱住它们。

绝望之井”实验 1960年代,生物精神医学兴起,出现了通过药物减轻精神症状的可能,而这引起了哈洛的极大兴趣,他再次在恒河猴身上进行实验。他建造了一个黑屋子,把一只猴子头朝下在里面吊了两年。哈洛把这叫做绝望之井。那只猴子后来出现了严重的、持久的、抑郁性的精神病理学行为,即使在放出来9个月之后,还是抱着胳膊呆呆坐着,而不像一般的猴子东张西望探索周遭。

启示 1、早期严重而持久的孤立,会使孩子的主要社会反应沦为恐惧。 2、长期剥夺幼童的母爱,会导致其沮丧、绝望、焦虑、心理残伤和死亡,会在其身心方面上发生严重而久远的影响,直至终生。 3、父母尽量避免与孩子的长期分离。长期分离造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父母应尽量克服困难,亲自担当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如果必须分离,应与孩子做好沟通并坚决离开。

研究的意义 影响了对孩子的照顾方式; 鼓舞了希望成为好家长的男性看护者,使他们信心倍增; 解释了虐待儿童问题。

育儿启示 1、医生现在知道将新生婴儿要直接放在母亲的肚子上。 2、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知道仅仅向婴儿提供奶瓶是不够的,还必须抱着弃婴来回摇动,并且要对其微笑。 3、提示父母亲不做“布料”妈妈,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反应,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4、做亲子游戏时,父母应保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玩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依恋理论 鲍尔比: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与依恋对象分离时的反应—— 焦虑 鲍尔比在哈洛(Harlow)对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当与照料者分离时,婴幼儿会产生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并会表现出拒绝照料者接近的逃避行为,或表现出依附和跟随行为。

长期丧失依恋对象时的反应—— 哀伤 鲍尔比以孤儿院中长期丧失依恋对象的儿童为观察对象对分离焦虑进行了更深人的研究。他发现,这些孩子最初的反应是抗议,并急切地想找回依恋对象。这样的状态可能会持续一周或更久。之后,孩子似乎由于抱着依恋对象很快就回来的希望和期待而重新振作起来。但当长时期分离时,他们会开始绝望,并处在无法言语的痛苦之中

依恋关系理论 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早期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

儿童依恋类型的测量 爱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儿童日常生活典型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现状。

爱因斯沃斯的陌生情景实验

测定婴儿依恋反应的情境 1实验者、母亲、儿童进入房间 情节事件 要观察的依恋行为 2母亲在旁边看孩子游戏 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情节事件 要观察的依恋行为 1实验者、母亲、儿童进入房间 2母亲在旁边看孩子游戏 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3陌生人进入房间和母亲说话 对陌生人的反应 4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抚慰 分离焦虑 5母亲返回进行抚慰陌生人离开 对重聚的反应 6母亲再次离开 分离焦虑 7陌生人回来提供抚慰 被陌生人抚慰的可能性 8母亲再次返回进行抚慰陌生人离开 对重聚的反应

安全型儿童 母亲在场时,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安全基地),在玩耍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 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对陌生人比较友善。 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焦虑-矛盾型儿童 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 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 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

回避型儿童 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母亲返回时,他们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 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

影响因素 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 (1)婴儿的气质特点和智力水平:儿童依恋模式的类别反应了儿童应对压力的敏感性。智力缺陷儿童对母亲发展依恋比较缓慢。 (2)母亲的照看方式:安全型的母亲是敏感的、合作的、接受的和易接近的;回避型的母亲是不敏感的、拒绝的;对抗型的母亲是冷漠的、抗拒的、横加干涉的。 (3)照看环境:绝对的亲子分离具有破坏性的后果,会损害良好依恋的形成。尤其3年以上的剥夺会产生严重的社会、情绪和智力问题。

母亲问题与儿童问题对依恋质量的影响

安全型儿童母亲的特点 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 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他们时会对孩子说话。 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性: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时进行随意交流。 母亲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 不要小看喂食,这也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定时喂养。吃饭时营造一种吃饭的氛围(大家围座在一起;聊会儿天;当大人能够心情平和地说话时,孩子往往比较放松,能够一个人玩;当大人之间关系紧张时,孩子往往也会很焦虑) 产后抑郁的母亲=抑郁的孩子。 共情。(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和要求行事) 妈妈的例子:喂食时一定要喂完(对饱不敏感,容易吃得太多;对自己的感受不敏感)

焦虑-矛盾型儿童的母亲 母亲似乎致力于抚育任务,但经常在情感上对孩子不可亲近。 儿童似乎了解到,如果自己坚持寻求关注,则母亲就能够做出反应,因而儿童始终保持与照看者的亲近。 一些儿童会关怀双亲,以便增进互动,这会儿童过早地成人化。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易发怒,她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她们和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 母亲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做出消极的反应:当儿童悲哀时,母亲退缩。

成人依恋研究 Hazan & Shaver(1987)的问卷(收回1千多份) : 下面三种描述中哪一种与你最接近: 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与别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 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别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研究者发现三种类型的成人的比例与儿童心理学家计算的婴儿的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的比例非常匹配(Campos,Barrett,Lamb,Golksmith和Stenberg,1983)。 这种数据上的匹配显示,成人的依恋类型形成于童年。

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Hazan和Shaver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顾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

內在运作模式 我是值得爱 我是不值得爱 別人会来爱我 安全依恋型 焦虑矛盾型 別人不会爱我 回避型

依恋类型是否可以改变? 当进入一个安全的长期的成人人际关系时,想要改变自己的依恋类型也是可能的。 在一项研究中,30%的年轻女性在两年的时间内改变了她们的依恋类型,这表明依恋类型并不是在童年生活早期固定后不能不变的。

心理咨询 非决定论 使来访者认识到,早期受到的待遇,只是母亲的一种处世方式,而与他本身的可爱程度无关。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并不是每个跟他亲近的人都会采取和他的母亲一样的方式来跟他交流。

改善依恋关系的建议 如果还没有恋爱,找一个安全依恋型的爱人是绝对的必要; 建立一个安全依恋类型的朋友圈,聊天、出游等; 每周至少要和3~5个陌生人说话; 努力发现朋友、爱人、同事的优点和好笑的事情;训练自己对一些生活琐事关心,征求朋友、同事与爱人的意见。记录下来,成为自己的珍藏; 不要把秘密深藏在心底,选择适当的对象释放秘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