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五章 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上海电视大学 贾 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组成成分 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情绪体验 二、婴幼儿的情绪.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龙星课程—肿瘤生物信息学上机课程 曹莎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过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我在长大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
婴儿期心理发展——0-3岁 动作的发展 认知发展: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 社会性发展:情绪、气质、依恋、自我意识 婴儿期心理卫生.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第八章 情绪、情感.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讲教师:勇健 副教授 2008 学前儿童心理学.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 个性的发展.
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心理卫生.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二讲 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分析 二、社会化的特点 三、社会化的意义 四、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Unit 1 What’s this?.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拥抱正能量 点燃正能量 引爆小宇宙 PPT宝藏网最新整理发布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化学品清单 类型.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Seminar 【Speaker】 Ming-Jen Li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Economics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Harvard ManageMentor®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Harvard ManageMentor®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简历 WESTIN.
南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多策略中文微博细粒度情绪分析研究 南华大学 欧阳纯萍 2013年11月18日.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_01自己实现简单的消息处理框架模型 本节课讲师——void*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因信息的传递.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LOGO HERE 单击此处添加 您的标题标题标题 PRESENTED BY JANE DOE
混沌保密通讯 实验人 郝洪辰( ) 李 鑫( ).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程:《儿童心理学》 第五章 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上海电视大学 贾 凡

提 纲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第二节 气质及其发展 第三节 婴儿期社会交往的发展 第四节 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 二、婴儿的情绪表达 三、婴儿的情绪体验 四、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 二、婴儿的情绪表达 三、婴儿的情绪体验 四、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五、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与自我调节 六、早期道德感的萌芽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 1、功能有四个:适应、驱动、行为组织和交流功能 2、基本情绪发生、发展的阶段: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 1、功能有四个:适应、驱动、行为组织和交流功能 2、基本情绪发生、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到1个月内):基本情绪包括感兴趣、痛苦、厌恶和快乐的面部表情。婴儿对生理的满足和温柔的抚摸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这就是快乐。受到光和声音的刺激,则表现出兴趣。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第二阶段(出生1-7个月):其他的基本情绪如愤怒、悲伤、欢乐、惊讶和害怕等在2-7个月期间陆续显现。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第二阶段(出生1-7个月):其他的基本情绪如愤怒、悲伤、欢乐、惊讶和害怕等在2-7个月期间陆续显现。 第三阶段(出生6个月以后):出现的情绪是惊奇、害羞和嫉妒。物体的新异性会游到惊奇的情绪,而陌生人可能导致害羞,看见别人深情的拥抱或妈妈抱别的孩子,就会使婴幼儿产生嫉妒的情绪。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二、婴儿的情绪表达(笑与哭) (一)婴儿的笑 婴儿的微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二、婴儿的情绪表达(笑与哭) (一)婴儿的笑 婴儿的微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自发微笑又称内源性微笑。这种微笑可能由某种舒适的内部状态导致,还称不上是真正的“社会性”微笑。 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又称外源性微笑。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如运动的物体或人的脸。人的声音和人的面孔特别容易引出他们的微笑。 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对熟悉的照顾者,他们展开最开心的微笑,而对陌生人则表情严肃、警惕,而不是快乐。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二)婴儿的哭 哭泣是婴儿表达情绪的另一种常见的方式。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二)婴儿的哭 哭泣是婴儿表达情绪的另一种常见的方式。 第一阶段:生理-心理激活。新生儿的哭泣通常由于饥饿、腹痛或一般身体不适所致。 第二阶段:心理激活。 “假哭”。这种哭泣通常意味着婴儿需要得到注意或照看。 第三阶段:有区别的哭泣。在这一阶段,不同的人可以激活或终止婴儿的哭泣。母亲往往是最能激活或中止婴儿哭泣的人。当母亲离开时,往往会引起婴儿的哭泣,对哭泣的婴儿来说,母亲也是最具有安慰性的。这种哭泣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反映出婴儿的某种心理需要。这种有区别的哭泣表明,婴儿已依恋某一个特定的人了。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三)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与早期社会性的发展 婴儿的情绪表达帮助婴儿与他们的亲密同伴“逐渐了解对方”、亲近对方。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三、婴儿的情绪体验 (一)积极情绪的发展:快乐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三、婴儿的情绪体验 (一)积极情绪的发展:快乐 (二)消极情绪的发展:哭泣、愤怒、伤心、害怕、怯生、分离焦虑(分离焦虑通常在14-18个月时达到高峰,然后频率和强度在整个婴儿期和学龄前期逐渐减退 ) (三)自我意识的情绪:2岁末-3岁,表现出一系列中等水平的、复杂的情绪,如窘迫感、羞耻感、内疚感、嫉妒和自豪等。 图 知道有镜头对着自己时,2岁大的宝宝已经出现了害羞情绪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四、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一)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当新生儿听到其它婴儿啼哭,也开始哭闹。 (二)最初的情感交流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四、婴儿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 (一)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当新生儿听到其它婴儿啼哭,也开始哭闹。 (二)最初的情感交流 1岁左右产生,对情绪体验的交流 2岁的婴儿已经能理解一些与情绪有关的问题,此时关于情绪体验的家庭交流将有助于婴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这种交流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更好地解决与朋友的争执。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三)婴儿的社会性参照 7-10个月的婴儿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情,监控他人对于不确定情境的情绪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四)情绪理解能力与早期社会性发展 尽管婴儿对他人情绪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但是这对其早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很大 它能使婴儿知道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应有哪种情绪和行为反应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五、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与自我调节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五、婴儿情绪的社会化与自我调节 情绪表达规则的学习是婴儿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学到的第一课堂。父母或照顾者会通过强化、选择性反应等方式,让婴儿学会更多情感表达规则 要遵循这些情绪规则,婴儿就必须要对他们的情绪加以调节和控制,其中包括对情绪唤起的抑制、掩饰、维持或者增强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心智的不断成熟,婴幼儿对情绪的有效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冲动性逐渐减少,稳定性逐渐提高,使他们能够更积极地应对面对挑战,和谐地与他人交往

表:婴幼儿情绪的发展 年龄 情绪表达/调节 情绪理解 0-6月 所有基本情绪出现; 积极情绪的表达受到鼓励并更为经常出现; 通过吸吮和回避方式调节消极情绪 婴儿可以对快乐、愤怒、伤心等面部表情加以区分 7-12月 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消极的基本情绪更经常地出现;婴儿通过滚动、撕咬或远离令人不安的刺激物等方式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能更好地再认他人的基本情绪; 社会性参照能力出现。 1-3岁 出现自我意识的情绪;通过转移注意力或控制刺激物的方式调节情绪 幼儿开始谈论情绪和掩饰情绪;社会性参照进一步发展;同情反应出现。 3-6岁 出现了调节情绪的认知策略,并不断细化; 对情感的掩饰以及对一些简单表达规则的遵守开始出现 儿童开始从他人躯体动作中识别别人的情绪。 对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理解能力增强; 移情能力更为常见。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六、早期道德感的萌芽 道德感是婴幼儿形成的较高级的情感体验。 (一)早期移情能力的发生、发展 第一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 六、早期道德感的萌芽 道德感是婴幼儿形成的较高级的情感体验。 (一)早期移情能力的发生、发展 一岁或更小的孩子就已经具有区分别人情绪的能力,对周围人们高兴、愤怒和其他情绪都有不同的反应 (二)其他道德感的萌芽 两岁的儿童已经开始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事件评价为好或坏 当某事件与他们的标准不符合时,他们常常会显得苦恼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年幼儿童都具有这种能力,这可能是两岁左右儿童认知发展的结果 在成人的教育下,两、三岁的儿童已经出现了最初的爱与憎

第二节 气质及其发展 一、气质的结构 二、气质的测量 三、气质的稳定性 四、遗传和环境对气质的影响

第二节 气质及其发展 一、气质的结构 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使人的活动带有色彩,形成个人的风格。 托马斯等人用九维度描述儿童的气质,并据此将儿童分为三种主要的气质类型: “容易型”的儿童,40%的孩子属于此类;“困难型”的儿童,10%的孩子属于此类;和“缓慢适应型”的儿童,在所有的孩子中约占15%。另有35%的孩子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类。他们表现出独特的混合型气质特征。

第二节 气质及其发展 二、气质的测量 最常用的是让孩子的照顾者填写气质量表,来评定孩子的气质。如问母亲孩子微笑和大笑的频率(情绪特征),蠕动或踢等动作的频率(活动水平)等。 另一种评估儿童气质的方法,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观察并测试儿童的气质类型(或其中的某一维度)。如将儿童放在有陌生人或新奇玩具的环境中,玩具可能是会移动,会发出声响或包含其它一些不确定因素,然后注意观察儿童在这些情境中的反应。这种方法获取的数据更真实,但不如问卷法便捷。

第二节 气质及其发展 三、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气质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可变性 第二节 气质及其发展 三、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气质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可变性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儿童,只要在适合他的教育教养环境下成长,都能成长为正常、健康、幸福、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这就是“最佳拟合性原则”——孩子带着独特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成人必须接受它、适应它,为他创设一个与其气质拟合的环境,就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节 气质及其发展 四、遗传和环境对气质的影响 气质这一个体差异具有生物学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影响并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第二节 气质及其发展 四、遗传和环境对气质的影响 气质这一个体差异具有生物学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影响并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 尽管多数气质特征的遗传在整个婴儿期和学龄前期都只是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环境有影响 气质并不是决定孩子日后人格的唯一因素

第三节 婴儿期社会交往的发展 一、依恋的概述 二、依恋的发展 三、对依恋的解释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五、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条件 第三节 婴儿期社会交往的发展 一、依恋的概述 二、依恋的发展 三、对依恋的解释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五、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条件 六、依恋与日后的发展 七、日托机构与婴幼儿早期的社会性发展 八、从对父母的依恋发展到与同伴的社会交往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 二、自我分类的产生 三、自我控制的出现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五、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条件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 二、自我分类的产生 三、自我控制的出现 四、依恋类型及其测量 五、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条件 六、依恋与日后的发展 七、日托机构与婴幼儿早期的社会性发展 八、从对父母的依恋发展到与同伴的社会交往

课后思考题 1、儿童是什么时候开始获得情绪表达规则的?这项能力对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有何意义? 2、气质具有稳定性吗?母亲在养育实践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待具有不同气质的婴儿? 3、现代社会中如何看待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 4、如何帮助婴儿学习有效的情绪控制策略?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