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滿能招業力牽 滿業者,在《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中言:「言滿業者,即六識中善惡二業」,它也是第六意識作用下所造的善惡業,但不同於引業那樣強而有力。有情的滿業有很多,感的果當然也就多,所謂「多業能圓滿」,也有間斷,所謂「有間斷者是滿業故」,說明了它是在不斷的遷流變化的。眾多滿業所感的果組合起來,填滿有情總報體以外的別報(亦叫依報,如環境等)。
引滿能招業力牽 所以滿業是決定有情出生後的壽夭、美醜、貧富、智愚、貴賤等一系列的境遇,人們的境遇為甚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這都是各人的滿業不同的結果,這也許就是一般人所說的人生之「命運」了。
引滿能招業力牽 由於引業是強大的業,故它感果也快,並且一旦感果就具有不可改的特性,直到一期生命結束。所以有情一旦轉得人身,在作人的中途就不能改變為畜生,只能在其生命結束之後再據其所造之引業轉生六道中的一道,如是連綿不斷,形成輪迴。滿業則是可改變的,比如有人生來貧賤,但可以通過努力奮鬥而變得富裕高貴,哪怕生得醜陋現在也可以通過整容手術變得美麗。
補充:業 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印度傳統宗教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
補充:業 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原素。 業力是指個人過去、現在或將來的行為(造作)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 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
補充:業 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可能性以及責任。 而業力也是主導輪迴的因,所以業力不單是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
補充:因果 宇宙大地萬事,萬物皆有因與果,以 人的因與果來說:「起心動念」,其 實是「念動心起」,也就是意由心動 ,有意心不動自然不會去為(造作) ,有意心動自然會去為(造作)
有句話說,清心寡慾,三思而後行,若能清我們心,寡我們的慾,我們的因果就少,若能三思而後行,就不會妄造不好的因果。
《金剛經》云:無念、無相、無住、無為 《六祖壇經》云: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這句偈是五祖為六祖惠能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能言下大悟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砵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二三三篇 優婆塞喬正一選譯 有一次,佛陀駐錫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內。當時,世尊是這樣告訴比丘們的:「我今天要對你們解說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跡。你們要注意的聽,並好好的思惟我的說法。
什麼是『世間』呢?就是六內入處,是哪六種呢?分別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什麼又是『世間集』呢?當六根對應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生起渴愛、歡喜、貪欲,根與塵境間彼此染著。
什麼又是『世間滅』?當六根對應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不再生起渴愛、歡喜、貪欲,根與塵境間彼此染著已徹底永斷無餘,已徹底捨離,已徹底丟棄,已徹底滅盡,從慾望中脫離,熄滅並解脫一切煩惱。
什麼又是『世間滅道跡』?就是八正道,分別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當佛陀解釋完後,比丘們都心生歡喜,決定依法奉行。
選譯自巴利英譯增支部第三經 第七十六篇優婆塞喬正一選譯 佛陀所謂的世間(世界)一辭就是五蘊身心的組合,因為只有透過身心官能的活動及作用,我們才可能經驗到世界的存在。
我們所察覺及認知到的眼、耳、鼻、舌、身等印象(註:識),以及意識、潛意識等各種精神功能(意),就是我們所存有的世界。而向外境(色、聲、香、味、觸、法)攀緣的渴望及貪欲,透過我們的五蘊身心世界(眼、耳、鼻、舌、身、意)去製造業行。
佛陀問阿難尊者:「阿難,如果在感官的範圍裡沒有會招致業果的業行,那麼還可能經驗到世界的存在嗎?」 阿難回答:「不可能,世尊。」
補充:「佛光菜根譚」 觀念改變,態度會隨之改變; 態度改變,習慣會隨之改變; 習慣改變,人格會隨之改變; 人格改變,命運會隨之而變。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在這四句頌文中,也有兩個主題: 一者智力,二者轉依。
一、智力: 智力,是以修習無漏之智,證得出世聖果。首句一頌文中的「初心」、是在修習過程中,歷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初登十地中的初地入心,至此始入見道位,己斷分別起的我法二執,能自利利他,生大歡喜,故初地名歡喜地。入歡喜地,妙觀察智已開始發起,故頌文曰:「發起初心歡喜地」。
一、智力: 唯此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雖斷,而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未能斷除,所以在入觀位的時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不起,但在出觀位時,有漏識依然生起,還不能做到無漏一味相續,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仍不時現前,故稱「俱生猶自現纏眠]。
一、智力: 纏眠,為煩惱的異名,亦作現行解,眠即隨眠,又稱種子,俱生二執種子現行,即「現纏眠」也。以俱生二執未斷,所以第六識所轉的妙觀察智,仍是下品的妙觀察智。古德云:「初地下品轉,八地中品轉,等覺上品轉」。
二、轉依: 此指「遠行地後成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遠行地,即十地中的第七地,遠行地後,指的是八九十地,修行至八地,轉為中品妙觀察智,猶未至最極,直到十地滿心,方轉為上品,故曰圓明。
二、轉依: 在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大圓鏡智現起,這就是究竟位。在究竟位中,諸漏永盡,性淨圓明,到此位時,第六識方純淨無漏,即轉成妙觀察智,而圓明普照於大千世界矣。
二執 人們在生活過程中,不免發生種種煩惱習氣,造成無量的痛苦和不安。從佛法的觀點來分析,產生這些煩惱習氣的根源,主要是我執和法執所造成。由於這二種虛妄和執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證常住真心,以致無始以來,生死流轉,受無量苦!
所以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
二執 經中所說的妄想,即是我們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所說的執著,即是第七末那識的我執。(包括人我執和法我執。成唯識論述記說:『人我執中即有法我,人我必依法我起故。』)我執是從身上起執著,法執是從法上起執著。
我執 「我執」,是我們對於新陳代謝、變幻不實、五蘊和合的身心,固執是能自在主宰的實我。 這主要是由於自心污染、暗昧,不能了達身心等現象,莫非是各種因素的合成,由於在本無實我中妄生執著,處處以「我」為中心,便產生了各種煩惱、迷惑。這些煩惱可以概括為「見惑」和「思惑」。
補充:五蘊 當今世上五十六億七千萬人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是得到最高真理的覺悟者,我們稱他為「佛」。 他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稱之為「彼岸」。
補充:五蘊 而剩下的大多數錯看生命實相,活在顛倒夢想世界裏的眾生,他們所處的世界我們稱之為「此岸」。 活在此岸的平凡人們,他們有主觀上的「我」。
補充:五蘊 他們處在任何時空,就像一根針掉進一桶水一樣,永遠保持著自我,不肯溶入時、空的水中。 有我就有與時空對比出來的好、壞、貴、賤…… 有了我,就有外在世界。
補充:五蘊 他透過他自己的辨識工具:眼耳鼻舌身意..接收到了外在世界所傳回來的資訊:色聲香味觸法,於是這些資料進入他的內心世界裡(受)資訊識別與錄影,資訊傳進人的大腦後,先存入資料中心,並進行比對(想)(想是心之相)
補充:五蘊 用原本存有的資料與新資訊比對,並加上自己一直在改變的感情標準進行分析、推理、決策,最後發出行為的指令(行),而這些內心所產生的反應與行為作用,也因而造成了結果(識)。
補充:五蘊 如果沒有口身行行動,也會存入想的部分,變成意識形態。 這個會因外在而起變化的內心世界,就叫做→受、想、行、識 而內心世界以外的所有外在世界(包含自己的肉身)就叫色。 外在世界的色,與內心世界的受想行識合稱「五蘊」。
我執所產生的煩惱~見惑 「見惑」可分為五利使和五鈍使。 五利使:身見(也叫我見)、邊見、 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 五鈍使:貪、瞋、痴、慢、疑五種。
利使如刀口,鈍使如刀背,利使的造業, 是與鈍使分不開的。 ◎以上「見思」二惑(粗惑),生滅不息,對各種事物產生分別貪愛,障礙本不生滅的性體,因此也叫「煩惱障」。煩惱障能障涅槃,招致三界內六道流轉的「分段生死」。
法執 「法執」,就是雖能了達「人我」是空,卻固執一切諸法以為實有,不能了達一切事事物物都是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正像水(液體)在○度C時,可以變成冰(固體),而在一○○度C時,便可變成水蒸氣(氣體),客觀條件(溫度)變化了,事物便隨著起變化。
造成法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見思粗惑雖去,而塵沙、無明等細惑未淨,不能了知事物的真相和實性,因而使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境界受到障礙,所以也叫智障或「所知障」。
所知障能障菩提,招致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煩惱障是從當體立名,所知障是從所障立名,由於無明障蔽,使所知之境不能顯現,故叫所知障。一般以為所知的知識、學問……等等能障蔽自性。這不是「所知障」的實際含義。)
我執和法執都有「分別」和「俱生」的不同。由分別起的,是見道位中所斷;俱生起的,是修道位中所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