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守中创新 ——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中小学德育》杂志社 王清平 Tel:13570084819 QQ:465841572 E-mail:qpwang@tom.com
一、遵循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凸显了课程的针对性
1.针对时代变化的要求,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体现了课程的价值引领性。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前言” 部分都提到了: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绝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允许”的片面相对主义。 ——鲁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增加的相关内容: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护国家遗产;珍爱生命、网络安全、网络道德、文明上网;尊重与平等地、尊重他人权利、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等
2. 针对学生道德成长的规律,强调以儿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坚持了德育的科学性
课程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指导思想 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成长空间 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 学习方式 探究与创造 自主学习(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同伴的合作学习) 教学活动方式 活动教学 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 课程目标 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课程特征 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情感与态度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与方法 知识 课程内容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我的健康成长 我的家庭生活 我们的学校生活 我们的社区生活 我们的国家 我们共同的世界
(1)表述更加准确到位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将“学生”改为“儿童”,体现了中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区别; 如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学会做人”。体现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统一的基本理念; 增加了“社会化需求”为课程的基础。如在“设计思路”部分,修订前对“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解读为“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修订后表述为“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修订前解读为“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修改后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并解读为“是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提出的要求”。2011版课标不仅更符合儿童的特点,也进一步突出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
(2)更符合学生道德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内容方面,改动或删除了对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不适当的要求。如在“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要求儿童“学习维护自己的权利”。但在这个阶段儿童对“权利”和“义务”还没有明晰的概念,所以删去了这段。再比如,把“崇敬人民英雄”这一对低年级儿童来说偏高的要求修改为“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把“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会唱国歌”等适当地降低难度,修改为“学唱国歌”“愿意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等。
“我在成长”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与家庭”改为‘我的家庭生活’;‘我与学校’改为我们的学校生活;我的家乡(社区)改为“我们的社区生活”;“我是中国人”改为“我们的国家”;“走近世界”改为“我们共同的世界”。 “我” 改为“我们”,更加强调了群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加强了“社会”的涵义。
(3)更贴近儿童的实际,帮助儿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3)更贴近儿童的实际,帮助儿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如在“课程目标”部分的“知识与技能”中,增加了儿童入学后适应学校生活非常需要的“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实施建议”中,明确地规定教学内容选择必须“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从中捕捉有价值的课题作为课程的生长点”;“在课程内容”部分的“愉快、积极地生活”中,作为儿童“积极向上”的一条内容,增加了“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贯彻针对性,我们需要做什么? 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贯彻针对性,我们需要做什么? 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1 (前习俗) 1. 服从与惩罚定向——我不想惹麻烦 2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1 (前习俗) 1. 服从与惩罚定向——我不想惹麻烦 2. 利己主义定向 ——我想要奖赏 (“对我有何益处?”) 水平2 (习俗) 3. 人际和谐与一致 ——我想取悦他人 (好孩子定向) 4. 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 ——我要遵守规则 ( 法律与秩序定向) 水平 3 (后习俗) 5. 社会契约定向——我能体贴别人 6. 普遍伦理原则 ——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 原则与良心定向
二、注重课堂内涵式发展,努力追求课程的实效性
实验版: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指导性追求” ) 2011版:提高德育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指令性追求”) “指导性追求” “指令性追求”
“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
提高实效性,我们需要做什么? 关注课堂的内涵发展,特别是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 提高实效性,我们需要做什么? 关注课堂的内涵发展,特别是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
“改变过去追求表面的学业成果,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忽视深层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情绪情感发展的倾向;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倾向;改变偏重知识灌输或技能训练,忽视儿童的好奇心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倾向,确保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觉。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经验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经验和感受。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三、细化教学指引,提高教学的操作性
(一)删减了要求过高或过低的内容,改进过于笼统、抽象的表述,列举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供老师选择,更利于老师的操作。
(二)为使内容安排更加合理,有助于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避免出现教材编写过于随意和教学深度难以把握的情况,在每一条内容标准后都标注了年段建议。
(三)细化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改变了以往过于原则化、理论化和概念化的表述,使之变为教师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建议。
提高操作性,我们需要做什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适宜他们独立思考的教学情境 “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初会实践的机会。”
2.智慧解决课堂生成问题
3.有效解决学生中的实际问题
几点建议: 1.树立品德学科专业意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2.树立团队建设意识,全面推进教研创新 3.树立资源整合意识,整体提升教学实效
谢谢聆听! Tel:13570084819 QQ:465841572 E-mail:qpwang@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