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罗冰. 概 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系 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 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 李儒芝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前言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约为 3%. 该病的特征是血糖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疾病,根据 现在的诊断标准,其发病率约为 15%.
第八章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护理系 向罗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 ) 是一种常见的自身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概述】 ITP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出血,月经过多。 湖南中医药高专护理系 妊娠合并 ITP.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 重点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学习 难点 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病人的 身体状况、主要护理诊断、 出血的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病人的 身体状况、主要护理诊断、 出血的观察。 本病的发病机制 和治疗要点。
免疫细胞 第二章.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 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 一群原始造血细胞.
血小板输注指南 GUIDELINES OF PLATELET TRANSFUSIONS 华西医院血液科李建军.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 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 的一组传染病。
前 置 胎 盘 placenta previa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 假如你是大夫... 例 : 孕 37 周, 因腹痛胎 动消失 1 天来诊。 例 : 孕 28 周, 半夜醒来 发现自己已睡在血泊 之中,而入院。
妊娠合并糖尿病. 定义: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 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 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 为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
海洋教育:教科書、教師與教學 第七至十章導讀 宏仁國中 林珮瑜
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合作研究项目 日期 中国科学院 2002 合作单位 项目
糖尿病肾病.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熊钰.
血小板检测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容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温抗体型AIHA(血管外溶血) 临床分型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王安石变法.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第4章 工业建筑特殊构造 第6篇 工业建筑设计 4.1 防爆构造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防爆技术设施分为两大类: 预防性技术措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肺结核.
血液恶性疾病输血 支持治疗的管理 刘开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血性疾病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LOL英雄 705羅志鴻 我是普羅王~.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卡泊三醇增强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目的 达力士联合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E L Speight
大 纲 一、备案系统数据迁移方案 二、备案系统过程数据处理方案 三、备案系统内存量数据核验方案 四、新备案系统信息真实性核验方案※
學習共同體實施心得分享 新泰國中 報告者 張國振校長.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妊娠合并心脏病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李儒芝.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13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欢迎广大师生莅临指导!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六安市立医院妇产科 王祖俊

[摘要]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存在导致血小板破坏加速或血小板生成障碍,出现血小板减少,为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妊娠期间治疗原则与非孕期ITP患者相同,用药时尽可能减少对胎儿的不利影响,除纠正贫血等支持疗治疗外,以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制剂单用或联合应用为主。分娩方式原则上以阴道分娩为主,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手术指征为:孕妇血小板<50×lO9/L;有出血倾向;胎儿头皮血或胎儿脐血证实胎儿血小板<50×l09/L。麻醉方式根据血小板情况酌情选择。 [关键词]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分娩方式 

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可有多种疾病引起,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原因。ITP约占所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4%-5%[1],常可引起妊娠早期中度或重度血小板减少,对孕妇妊娠的影响主要是出血,分娩时可诱发颅内出血、产道裂伤出血及血肿形成,但产后大出血并不多见,其自然流产和母婴死亡率均高于正常孕妇。曾有资料报ITP孕妇若未行系统治疗,流产发生率7%-23% ,胎儿死亡率达26. 5%,孕妇死亡7%-11%[2]。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一、妊娠合并ITP的发病机制。 二、妊娠合并ITP的治疗方法。 (1)糖皮质激素治疗。 (2)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lg)。 (3)脾切除。 (4)血小板制剂。 三、分娩方式的选择。 四、妊娠合并ITP需手术终止妊娠的麻醉方式选择。

一、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自身免疫有关,80%-90%的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包括PA-IgG、PA-IgM、PA-C3等。当结合了这些抗体的血小板经过脾、肝时,可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致使血小板减少[3]。巨噬细胞的Fc受体与附着于血小板膜糖蛋白抗原上的血小板抗体的Fc片段结合,继而血小板被吞噬破坏,血小板的破坏进一步扩大了免疫反应,其机制包括:活化的APC(抗原提呈细胞)提呈血小板抗原,激活CD4+T细胞克隆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这些T细胞克隆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诱导不同的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不同血小板抗原的抗体[4] (多克隆或单克隆)。

研究发现ITP患者血小板寿命缩短,在脾切除治疗有效后血小板寿命恢复正常。提示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破坏。抗体包被的血小板被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破坏,这些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于脾脏,少数分布于肝脏和骨髓。后来的研究发现单以血小板寿命缩短的程度不足以解释ITP患者血小板减少,提示ITP患者可能同时伴有血小板生成障碍。

二、妊娠合并ITP治疗。 非妊娠期患者ITP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术、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抗(Rh)D抗体、达那唑以及抗肿瘤药物如长春新碱和硫唑嘌吟。妊娠期ITP的治疗不同于非孕期患者,因为常规治疗ITP的多种药物的副作用可影响胎儿发育及妊娠过程,妊娠期的治疗需要产科、血液科及新生儿科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与监护。按照美国血液病学会的ITP指南,孕前患有ITP的患者应在准备妊娠前进行产前咨询,对于血小板计数高于50×109/L的ITP患者可以妊娠,如ITP患者曾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仍低于10×109/L时,应告知妊娠对于胎儿将有高风险[6]。妊娠期ITP可加重,但分娩后血小板通常会恢复至妊娠前水平。ITP患者妊娠后一般不必终止,只有当血小板严重减少未获缓解者,在妊娠早期就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可考虑终止妊娠。妊娠期间治疗原则与非孕期ITP患者相同,用药时尽可能减少对胎儿的不利影响,除纠正贫血等支持疗治疗外,以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制剂单用或联合应用为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升高血小板的机制:包括抑制抗体包被的血小板被巨噬细胞吞噬,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促进骨髓血小板的生成。糖皮质激素还能减轻毛细血管的渗出。目前对治疗的持续时间尚无一致性的结论,一般治疗应持续至患者血小板计数到达安全范围。ITP患者通常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周内出现治疗反应。接近2/3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在1周内升至50×109/L以上,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时下降[7]。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患者,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1mg/(kg.d)至少3周后再开始减量,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10-20mg/d 维持,产后应继续应用治疗。目前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目前未见报道何种糖皮质激素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反应。除了泼尼松l-2mg/(kg.d)的剂量,也有报道用较低剂量或更高剂量[9]泼尼松可以获得好的治效果。

随着对妊娠ITP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进一步认识,妊娠合并ITP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上有渐减的趋势,有研究报道应用短疗程的大剂量激素治疗(地米松40mg/d,口服4天)与标准剂量的激素治疗相比,该方案治疗有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但该方案作为一线治疗尚未得到广泛验证。有报道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较少获得持续缓解,各研究报道的持续缓解率5%-30%[11],因此如果糖皮质激素治疗3周患者仍没有治疗反应(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有危及生命的出血症状或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时,考虑联用免疫球蛋白或血小板输注治疗。

(2)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lg): 丙种球蛋白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Fc受体,减缓抗体包被血小板的清除,抗独特型抗体效应中和抗血小板抗体,调节细胞因子,具有增强抑制T细胞的功能以及减少自身抗体产生的免疫调节作用等。推荐总剂量为2g/kg,可以0.4g/(kg.d)用5天,也可以lg/(kg.d)用2天。维持治疗0.5-lg/kg单剂应用。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可以使75%的慢性lTP患者血小板升高,50%患者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12]。但其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是暂时的,只能维持3-4周,需间歇重复用药[13]。多次应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后患者可能出现治疗抵抗。因为免疫球蛋白能够促进血小板存活,大部分患者在免疫球蛋白应用2-3天内血小板计数开始上升[14] 。 当患者对标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仍有出血表现时,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lg/d)与静脉免疫球蛋白[l-2g/(kg.d)] 联用可提高血小板计数。当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且血小板计数低于10×lO9/L,或有出血症状时,考虑采取妊娠中期行切脾治疗及血小板输注治疗。

(3)血小板制剂: 临床应用的浓缩血小板(PC)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已经采集在血袋中的全血中分离,并将几袋全血分离的血小板混合为一袋血小板制品,称为随机献血员混合血小板(PPC),一般是4 -7 人的全血中提取的血小板混合制品;另一种是用血液成份单采机器在全封闭的条件下从单个健康献血员体内采集(分离并过滤去除白细胞的)浓缩血小板(APC) ,也称为单采血小板。单采血小板的血小板收获率和血小板活性都好于随机献血员混合血小板;有研究报道随机血小板输血至少有70%为无效输血,这耽误患者治疗同时能够引起免疫病理性反应,这也浪费了极为宝贵的资源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上使用大部分血小板制剂为随机献血员混合血小板(PPC)且为预防性输血,治疗性输血相对较少。但预防性输血可能触发针对人白细胞抗原(HLA)和血小板特异抗原(HPA)的同种异型免疫反应,这样有害于患者将来可能的治疗性血小板输血。血小板的存活时间一般为7- 10 天(有文献报道为8-12天),在ITP 患者体内存活时间只有40一230分钟。 现今一致认为对妊娠患者只有在血小板<lO×l09/L、有出血倾向、防止重要器官出血(如脑出血)时,或手术、分娩时应用血小板制剂,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和有无出血倾向,选择在分娩时或剖宫产前l h内一次性静脉滴注10-20 U的血小板(国内单位),以发挥其最好的止血作用[16]。 目前有关血小板输血剂量没有统一标准。Schrezenmeier H et al,2010[17]报道成人预防性血小板输血应用一个单位的单采浓缩血小板(APC),或4人份合并的浓缩血小板(PPC),相当于血小板数量3×lO11/L,对具有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的一般患者,输用2份浓缩血小板(血小板数量4-5×1011)应该能够达到维持止血的目的。

(4)脾切除: 妊娠合并ITP患者脾切除适用于标准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4-6周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仍低10×109/L或者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且伴出血,有效率达70%-90%。手术最好在妊娠3-6个月间进行。脾切除后患者血小板升至正常的时间以及血小板升高的幅度,可以预测患者能否获得长期缓解。大部分患者在脾切除后10天内血小板升至正常。血小板计数3天内升至正常或者在术后第10天血小板计数高于500×lO9/L的患者一般能获得长期缓解。年轻患者脾切除的反应较好。脾切除的患者易发生严重的细菌败血症,术后应预防感染治疗。

三、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前妊娠合并ITP分娩方式仍有争议,部分学者担心血小板减少患者经阴道分娩有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风险,产妇紧张、子宫收缩及母体腹压增加有诱发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产后出血的风险,主张放宽手术指针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有文献报道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非常罕见,还没有资料证实剖宫产是减少血小板减少胎儿发生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18]。俞丽丽等[19]认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与分娩模式没有关联,其发生率大约为0.2%.部分学者因此主张经阴道分娩,避免剖宫产的相关并发症。

分娩方式难以抉择的关键是血小板在什么范围经阴道分娩母婴是安全的,目前没有大样本重度血小板减少孕妇阴道分娩资料报道。血小板小于50×109/L不伴有出血倾向者分娩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议[20-22]。 现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分娩方式原则上以阴道分娩为主。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剖宫产手术指征为:孕妇血小板<50×lO9/L;有出血倾向;胎儿头皮血或胎儿脐血证实胎儿血小板<50×l09/L。

四、妊娠合并ITP需手术终止妊娠的麻醉方式选择。 麻醉方式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正常妊娠孕妇分娩时普遍选用椎管内麻醉。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终止妊娠时选用何种麻醉方式比较安全,目前国内外学者观点不一,主要担心血小板减少患者发生硬膜外血肿等严重麻醉后遗症,因此认为施行区域麻醉是相对禁忌的。比较认可的观点是硬膜外麻醉手术血小板数阈值推荐为>80×l09/L,如果血小板数值没达到此数值,进行硬膜外麻醉之前要预防性血小板输血,或改用其他麻醉方式,倾向于局麻+静脉复合麻醉等全身麻醉。实施脊椎麻醉的血小板数阈值推荐为>50×109/L,如果血小板数值<50×l09/L,脊椎麻醉之前要进行预防性血小板输血。

国内外有较多散在成功病例报道如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妊娠期没有临床出血指征时,有些麻醉医师在血小板计数8×l09/L时,也施行硬膜外麻醉或腰麻[28]。有学者认为对于有剖宫产指征者,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时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故为麻醉禁忌[30l。还有学者认为无明显出血病史的血小板减少孕妇选择单次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是可行的[31]。

五、展望: 非孕期ITP的研究比较成熟,药物治疗方案颇丰。但对于妊娠合并ITP患者治疗方法有限,对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有效性、妊娠合并ITP需手术终止妊娠的麻醉方式选择以及中、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分娩方式尚存争议,目前报道资料有限,有待进一步研究报道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有效降低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及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 [6] GeorgeJN, Saucerman S: Platelet IgG, lgA, IgM, and albumin: Correlation ofplateletand plasma concentrations in normal subjects and in patients with ITP or dyspro-teinemia. Blood 72:362,2009. [2] [3]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6-97 [4] Cines DB, Blanchette VS: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N Eng J Med 346:995,2002. [5]McMillan R. Lopez-Dee J, Bowditch R: Clonal restriction of platelet-associated anti GPlIb/lIla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TP. Thromb Haemost 85:821、 2001. [7] George JN, WoolfSH, Raskob G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ildren and adults. American Society of line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matology. Ann Med 30:38, 2008. [8]杨宝峰,苏定冯.药理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4 [9] Cheng Y, Wong RS, Soo YO. et al: Initial treatment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with high-dose dexamethasone. NEngIJMed 349:831, 2003. [10]Drew P, Roberto S,Adrian C.et al.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on the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Blood.2010,115(2):168-183 [11] George JN, WoolfSH, Raskob G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ildren and adults. American Society of line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matology. Ann Med 30:38, 1998. [12] George JN, WoolfSH, Raskob G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ildren and adults. American Society of line for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matology. Ann Med 30:38, 1998. [13] 朱文艳,李兰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2):805-806. [14] Cines DB, Blanchette VS: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N Eng J Med 346:995,2002. [15] Berns JS,Kaplan BS,Mackow RC,et al. 1992.Inherited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in adults.Am J Kidney Dis,ⅪX:331 -334

[16] 肖慧英,刘晓颖.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新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8):1398 -1400. [17] Schrezenmeier Hubert, Muller MM, Sireis Walid, et al. 2010. Production, quatity control and clinical use of platelet concentrates.Transfusion Medicine in Germany:Current Status and Persoectives,35 [18] Bishop JF, Matthews IP. Yuen K, et al: The definition of 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s. Trarzsfus Med 2:35, 1992. [19] 俞丽丽,李力,易萍,等.妊娠期血小板减少93例临床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9):644-645. [20]张孟尚,陈宝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6):754-755. [21]李海倩,靳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8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5):5662-5663. [22] 黄 鑫,朱 艳,黄 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5例临床分析[J]. 重庆医学2012,35(41):3723- 3724 [23] 张岱,张学玲,金燕志.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44例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797 [24] 孙云霞,何莲芝.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新进展[J]. 吉林医学,2012,33(13):2819-2821 [25] 周乐,刘兴会,何国琳,等.健康孕妇孕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5(3):28 -31 [26] 刘英.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20):140 [27] Vandermeulen EP,Van Aken H,Vermylen J.AnticoaguJants an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Anesth Analg,1994,79:1165-1177. [28] 吴新民,李韵平.产科麻醉——原理与临床[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05 [29] 刘恩令,糜若然.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13,33 (8):60 [30] 王梦琦,郭华峰.剖宫产术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问题探研[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2):28-29. [31」 杨华,张厚忠,柴红梅,等.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剖宫产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26-3227.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