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仰望星空,我们不仅会问: 1 、什么是宇宙?它有多大? 2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3 、宇宙里有什么?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亿光年)。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Advertisement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新东方多媒体库介绍 和 使用方法 申晓雨 江苏省区域经理 M: Q: E :
乱世佳人 超人总动员 哈利波特 宝莲灯 英雄 长江 7 号 第 19 课 电影与电视 △课标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 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经济上工业化 洋务运动 1912 年 1 月 28 日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政治上民主化 辛亥革命.
Integrated Chinese Level 1 Part 1 Lesson 7 学 中 文 xué zhōng wén.
学习要求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 面变化的史实:服饰的变化、饮食 结构的变化、住宅的变化; 2 、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 史实:婚姻风俗的变化、丧葬礼俗 的变化以及其他社会风俗的变化。
大众 传播媒介 的 更新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 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 未有。请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 哪些方式获得信息? “ 知讯者生存! ” —— 广告语 导入新课 书籍、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 ……
某某某的 个人简历.
第六学习主题 第20课 近代社会生活 新式交通通讯工具的出现 大众传播媒体的创办 娱乐方式的变化 社会习俗的变化 课堂小结.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抗争与探索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 资产阶级革命派.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18课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本课课标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和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程泛雅 2017/3/15.
第一讲 影视艺术基础.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改变着!.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近代经济(第19课) 1.实业家 2.民族工业 二、近代社会生活(第20课) 1.交通通讯的变化 2.文化生活的变化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法律制度(上) (公元1912—1927年)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历象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昌起义谱春秋。 立国行宪废帝制, 有花无果恨悠悠。 江苏省扬州中学 姚娣.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交通运输 人大附中 刘春艳015-2.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 孙中山破陋习 执教:博文学校 张新媛.
24 孙中山破陋习 大学路小学 朱秋惠.
孙中山本名孙文 ,字载之, 号日新,又号逸仙 。 是中国政治家、医师、 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 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第一任中华民国
孙中山破陋习.
孙中山破陋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国标第十二册 第一单元*第九课时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
                                                                                                                                                                
广州版六年级英语下册 Unit 7 Dr Sun Yatsen.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 专制制度终结的.
第13课 辛亥革命 兴县中学 赵小鹏.
辛亥革命.
1908年,被软禁了十年的光绪帝和掌握了大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先后死去。不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相隔仅一天,登基大典时,受不住烦琐仪式折腾的小皇帝不停地哭闹:“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溥仪生父载沣急得满头大汗而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仍然没完没了,载沣只好哄着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朝臣们听了,窃窃私语道:“怎么可以说快完呢?”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课始检测,温故知新. 课始检测,温故知新 课始检测,温故知新 改革开放 生产力提高 经济发展 生活发生变化.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本节我们结合AD5724驱动时序给大家介绍一下状态机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
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刘斌.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10/01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用计算器开方.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淘气的猴子.
梦想启航 华文教育夏令营简介 Dreams Departure – Chinese Summer Camp 201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与数学(一).
愚人节快乐 April Fool's Day.
户名:CIRS KOREA 账号 :WOORIBANK
20世纪中国历史有三位伟人。你知道这三位伟人的名字吗?他们为什么当选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位伟人?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户名:CIRS KOREA 账号 :WOORIBANK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授课者:章咏梅.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照相 19世纪 30年代末 法国达盖尔发明第一台照相机 19世纪 40年代传入中国

照相 19世纪 晚期走进清朝宫廷生活

大光明照相馆

北京:丰泰照相馆——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地

老照片的历史作用? 清末结婚照 民国结婚照

④、作用: 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 保留社会发展真实证据, 为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珍贵的影像资料。

电影

电影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6年 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中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影片 1905年《定军山》 电影 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

中国电影 20世纪30年代 初具规模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胡蝶主演 1934年 《渔光曲》 第一部国际上获奖电影 20世纪30年代 初具规模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胡蝶主演 1934年 《渔光曲》 第一部国际上获奖电影 王人美主演 1937年 《马路天使》周璇主演

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皇后——胡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 一代歌后“金嗓子” ——周璇(常州人)

剪发辫 剃发蓄辫

剪发辫 内容: 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规定:令到之日,限20日,官军民一律剪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命令也很严厉,但没以死相挟。然而,响应者却最众。仅在广东,一天就有20余万人剪了辫子。而且剪不剪辫成了是否革命的标志。

剪发辫

剪发辫 革命军:老乡!还留着大清的尾巴!剪了它! 行人甲(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辫子留了一辈子,剪不得啊!这可让我怎么见人啊!大清说不定还要回来的呀! 行人乙(高兴):太好了,这么长的辫子拖在脑后,洗也不好洗,活动也不方便,还被外国人嘲笑为猪尾巴,快来帮我剪掉这大清的尾巴!

目的: 去除旧俗,向清王朝挑战,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改称呼 行跪拜礼

改称呼 内容: 孙中山下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目的: 革除封建色彩,用资产阶级的平等代替封建社会的不平等。

改称呼 叩见“ ” 大人、老爷 中华民国成立后,群众见到孙中山,鼓掌欢呼: “ ,你好!” 大总统 先生 叩见“ ” 大人、老爷 中华民国成立后,群众见到孙中山,鼓掌欢呼: “ ,你好!” 大总统 先生 你路过西式点心铺老板问:“ ,要点蛋糕吗?”

易服饰 长袍马褂

《南京街头》 留学生 爱国人士 满清遗少

易服饰 西服 1、男士: 中山装 (最具特色) 高领服装 2、女士:

男子服饰的变化 长袍马褂 (清朝男子的服饰) 西服 中山装

女士服饰的变化 易服饰 现代旗袍 经过改良的旗袍 满族旗袍

易服饰

大人 老爷 少爷 剃发留辫 长袍马褂 跪拜作揖请安 男主外 女主内 缠足 中山装西装旗袍 先生 某君 官职 强令剪辫 鞠躬握手 妇女走向社会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女人 辛 亥 革 命 前 后 类别 时期 大人 老爷 少爷 剃发留辫 长袍马褂 跪拜作揖请安 男主外 女主内 缠足 中山装西装旗袍 先生 某君 官职 强令剪辫 鞠躬握手 妇女走向社会 天足

①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开放,西方科技文明成果伴随着枪炮传入中国。 讨论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①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开放,西方科技文明成果伴随着枪炮传入中国。 (摘自课本) 资料一: 1844年,一位法国海关官员到中国参加中法通商条约谈判时,在广州、澳门等地拍摄了不少照片。他是最早在中国摄影照相的外国人之一。照相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了中国。 资料二: 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去除旧俗。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的称呼,规定职员之间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 “君”。 (人类文明发展、世界文明交流的结果)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这种时代变革的结果) ③善于向西方学习。

小结: 照相、电影的出现和流行 娱乐: 社会生活的变迁 剪发辫: 剪辫 改称呼: 先生、君 、 官职 中山装、西装、高领旗袍 易服饰:

练一练: B 1、照相术传入中国是在( )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晚期 D.1896年

B 2、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是( ) A.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B.1905年拍摄京剧艺术记录片《定军山》 2、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是( ) A.1896年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B.1905年拍摄京剧艺术记录片《定军山》 C.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的出现 D.周璇等优秀演员的走红

3、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剪辫令的是 ( ) A.慈禧太后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孙中山 D

C 4、中华民国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称呼,改称“先生”,这一变革体现了 ( ) A.中国开始与国际接轨 4、中华民国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称呼,改称“先生”,这一变革体现了 ( ) A.中国开始与国际接轨 B.中华民国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朝的区别 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称呼更简洁了 C

D 5、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维新变法后 5、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维新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D

C 6、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6、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C.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C

7、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气象,除了本课介绍的几方面以外,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你还能说出其他方面例子吗? 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 通讯工具: 电报 传媒工具: 报纸

1921年,我在电影院看电影,电影中的声音很大。突然有人进来说,从南京来电报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剪辫令,我们快把辫子剪掉吧。于是,我把辫子剪了,还照了一张照片做留念,然后我坐火车去了南京,见到了孙中山,他说:“你见到本总统还不下跪?” 练习: 情境纠错:

假如你生活在22世纪,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畅想未来: 假如你生活在22世纪,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