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 道症状。 潜伏期短,传播途径简单,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播快的 特点,常引起暴发、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
Advertisements

流感防治(含 H7N9 流感) 防疫醫師 林詠青 羅一鈞醫師. 內容大綱 流感病毒簡介 我國流感監測及流行概況 流感臨床表現及檢驗治療 我國流感防治策略 H7N9 流感疫情與防治.
流行性感冒 ( influenza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赖 菁.  由流感病毒引起 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  临床表现特点:急起高热、全身症 状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 称流感病毒,是一种 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 行性感冒的 RNA 病 毒,在分类学上,流 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 毒科,它会造成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并借 由空气迅速的传播, 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 期性的大流行。
预防人感染 H7N9 禽流感 从个人卫生做 起 预防禽流感 从个人卫生做起 !!. H7N9 禽流感防治常识.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三十五讲 授课老师:安宝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甲型 H1N1 流感 定义 甲型 H1N1 流感是由甲型 H1N1 流感病 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 病毒的基因片段,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 传播。
第二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检测 一、链球菌感染 二、伤寒沙门菌感染 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 醫務室製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第二章 第九节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呼吸道感染病毒.
呼吸道病毒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①参与病毒释放 NA可水解受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成熟病毒体自细胞膜出芽释放;
呼吸道病毒.
甲型H1N1流感 Influenza 田纯学 长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5月.
第22章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17/2/26 1.
微生物及检验学 肠 道 病 毒.
肝炎病毒.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
常见致病病毒 (一).
第32章 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 主要包括以下病毒: 正粘病毒科 布尼病毒科 嵌沙样病毒科 都是: 分节段的单股负股RNA病毒.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病原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测
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伴全身症状的一群病毒。
第十一章 人體的防禦系統.
麻 疹 感染性疾病科 马伏英.
趕流行的流行性感冒.
禽流感防控知识 闵行区中心小学
禽 流 感 製作人:江采珊.陳姿君.
认识常见的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防所.
病毒学概述.
第三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吉林大学 基础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病例 1.10月28日,20岁男青年来院就诊。3 d前突然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和全身酸痛,今起有鼻塞、流涕、咽痛伴有干咳。体格检查:精神欠佳,体温39.5℃,扁桃体充血,稍肿大,心率每分钟90次,两肺呼吸音较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0.61,淋巴细胞0.39。 (1)如何确诊流感的诊断?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解读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呼吸道感染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白喉棒状杆菌 嗜肺军团菌 百日咳鲍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呼吸道病毒.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水 痘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感染性疾病科 马伏英.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 乏力 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 肝肿大 肝功能损害 黄疸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病毒感染与免疫.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measles.
人感染H7N9禽流感影像检查解读.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呼吸道病毒及检验 呼吸道病毒: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引起呼吸道以及全身感染。临床上的急性呼吸感染中有90~95%是由这群毒引起的。
教学目的 1.熟悉:流感病毒的分型;抗原性变异与流行的关系;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原理与用途。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流 行 性 感 冒 Influenza 长征医院感染科 徐文胜.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常见致病病毒 (二).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授课人: 刘 丽 珍.
第23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 诊断技术.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第二十章 虫媒病毒 arbovirus 共同特点 (1)直径20~60nm。单股RNA。20面体立 体对称。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
從SARS、禽流感到新流感 賴明詔 院士 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June 5, 2009.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禽流感~.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病毒的基本性状 林旭瑷 医学院科研C817 TEL:
第八周 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病原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测
The Refinement of Anti-influenza Drug Tamiflu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呼吸道病毒

呼吸道病毒的定义 指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统和/或呼吸系统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呼吸道病毒的种类及引起疾病 核酸类型 病毒 科别 引起疾病 RNA 流感病毒 正粘病毒 流行性感冒 核酸类型 病毒 科别 引起疾病 RNA 流感病毒 正粘病毒 流行性感冒 副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粘病毒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 麻疹病毒 副粘病毒 麻疹 腮腺炎病毒 副粘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鼻病毒 副粘病毒 感冒、支气管炎 风疹病毒 披盖病毒 风疹 人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感冒、咽炎 DNA 人腺病毒 腺病毒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 结膜炎、咽炎、扁桃腺炎

流行性感冒病毒 Influenza Virus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抗原结构与分型 三、培养特性 四、抵抗力

1、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有包膜、核衣壳螺旋对称 结构: 核衣壳:核酸(单负链RNA、分节段) 核蛋白(NP) RNA多聚酶(PA、PB1、PB2) 包膜:基质蛋白M1、M2 (内层) 镶嵌蛋白HA、NA(外层)

流感病毒形态

流感病毒的核衣壳

HA NA PB2 PB1 PA NP RNA M2 M1 HA NA 甲型流感病毒结构模式

流感病毒结构 结构 ssRNA:7 ~ 8个片段 核心 核糖核蛋白(RNP) 核蛋白 RNA多聚酶 基质蛋白(M蛋白):保护核心;维持病毒外形 包膜(双层脂质):上有刺突—HA和NA HA—断裂成HA1和HA2,HA2有传染性

HA1: HA0 HA2: HA(hemagglutinin): 由三条糖蛋白肽链以非共价键连接的三聚体 与上皮细胞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吸附) S HA0 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使核衣壳进入宿主细胞(穿入) HA2:

B:能与人、鸡、豚鼠等多种红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红细胞凝集,即出现血凝现象 C:有免疫原性,其抗体既可抑制血凝现象,又可中和病毒,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NA(neuraminidase): 由四条糖基化多肽组成的四聚体,具有酶活性,破坏细胞膜上的病毒特异性受体,液化细胞表面粘液,使病毒从细胞膜上解离和扩散;有利于成熟病毒的释放

2、抗原构造与分型 按外部抗原( HA/NA)不同分亚型 内部抗原(分型) 可溶性抗原、稳定、具型特异性 按内部抗原(核蛋白/M蛋白)不同 NP抗原 内部抗原(分型) 可溶性抗原、稳定、具型特异性 M蛋白抗原 按内部抗原(核蛋白/M蛋白)不同 将流感分为甲、乙、丙三型 表面抗原 (分亚型) HA:最易变异 NA:有抗原性,易变异 按外部抗原( HA/NA)不同分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分若干亚型:H1~H15;N1~N9

抗原性漂移 (antigenic drift) 流感病毒的变异 甲型最易——HA和NA的变异 抗原性漂移 (antigenic drift) 编码表面抗原(HA、NA)基因点突变累积导致抗原位点的改变,属量变,变异幅度小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由于基因组重排导致新的亚型出现, 属质变,变异幅度大

流感病毒变异与流行关系 抗原性漂流 变异幅度小,量变,造成中小流行 抗原性转变 变异幅度大,甚至形成一个新的亚型,质变,引起较大流行,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 亚型变异:H大变异,N不变或小 30-40年发生一次,可 致大流行或暴发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变异 亚型变异:H大变异,N不变或小 变异,约10年发生一 次,可致大流行 变种变异:H、N均小变异,经常 发生,导致小流行 丙型流感病毒相对稳定,未发现变异 乙型流感病毒只有变种变异

3、培养特性 (1)鸡胚接种:初次接种——羊膜腔 再次接种——尿囊腔 (2)细胞培养:猴肾原代、狗肾传代(MDCK) (3)最易感动物为雪貂、小鼠

(1)鸡胚接种 再次 羊水 初次 尿液 流感病毒 羊膜腔接种 流感病毒+红细胞 血凝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鉴定病毒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红细胞 血凝 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鉴定病毒 尿囊腔接种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特异抗体+红细胞 血凝被抑制 初次 尿液

(2)细胞培养 流感病毒 红细胞 凝集试验 红细胞 吸附试验 猴肾细胞(PMK) 狗肾细胞(MDCK) 流感病毒 红细胞 凝集试验 红细胞 吸附试验 流感病毒+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 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

4、抵抗力 1、弱、不耐热、56℃ 30min杀灭 (-70 ℃长期保存) 2、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 乳酸敏感

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传播方式 二、所致疾病 三、致病机制 四、免疫性

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 所致疾病 流感、肺炎、Reye’s综合征 致病机制 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引起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脱落

流行特征 ●常突然发生,传播快,流行期短 ● 流行情况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 ●流行沿交通线散播,现代交通使流行地区呈跳跃式 ●冬春季多发

免疫性 1、细胞免疫:存在广泛的亚型间交叉反应 2、体液免疫:同型病毒可形成牢固免疫力 亚型间无交叉反应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咽嗽液、鼻咽拭 检测方法: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核酸测定:PCR

防治 流行期间尽量避免人群聚集 早发现,早隔离治疗 室内空间用乳酸薰蒸 疫苗:三价灭活疫苗 治疗:抗病毒剂、中草药

勿滥用抗菌药物 小儿流感时可以适当预防性应用 药物预防 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 板兰根、大青叶 疫苗接种 减毒活疫苗只用于15岁以上健康人 药物预防 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 板兰根、大青叶 疫苗接种 减毒活疫苗只用于15岁以上健康人 灭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