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9 世纪文学 (下 ) 第一节 概论 一、理论的现实主义与实践的现实主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五脏六腑话养生 董飞侠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 副主任中医师 美国贝勒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Advertisements

《简·爱》《简·爱》  作者: 夏洛蒂 · 勃朗特 夏洛蒂 · 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 )  夏洛蒂 · 勃朗特 1816 年生于英国北部 约克郡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 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 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 性机构 ——
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实务技能 —— 澄清. 学习结束后,你将: ◇ 理解 “ 澄清 ”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作用 ◇ 掌握 “ 澄清 ” 的适用情况及基本步骤 ◇ 能正确使用 “ 澄清 ” 得到清楚、具体、深入的信息 目标 第 2 页.
台灣旅美棒球選手 國籍 中華民國 出生 1980 年 3 月 31 日( 35 歲) 臺灣台南縣關廟鄉新埔村(今臺南市關廟區新埔里) 配偶吳嘉姈 子女 2子2子 學歷崇學國小 建興國中 中華中學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經歷紐約洋基 華盛頓國民 多倫多藍鳥 辛辛那提紅人 芝加哥白襪 亞特蘭大勇士 現為美國職棒小聯盟夏洛特騎士隊(
第七講 荀子. 荀子時代與稷下學派 荀卿(約周郝王二年 313BC -秦始皇九年 235BC ),名 況,字卿,趙國人,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漢朝人避宣帝諱,又稱其為孫卿。 荀子曾經遊歷燕國,可惜卻沒有受到燕王的賞識,而 後荀卿遊學齊稜下學宮,後來勸諫齊閔王無效,離齊 到楚。齊襄王( 283BC.
集 合 执教: 韩青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去看电 影,每人买一张票,却只买 了三张票就顺利进入了电影 院,为什么? 妈妈 女儿.
聯會轄下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推廣及監察委員會(委員會)
分手理由 可以隨時牽手,不要隨便分手 可以隨時牽手,不要隨便分手,你發覺到了嗎?.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周 剑 QQ:
龍仕璋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 創業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走近科学家.
华发网络教育资源云平台 走近科学家.
从传统文化中究竟 能够得到什么 (中国文化精神系列讲座之一).
中國百年歷史人物照片 當日新裝對鏡心, 如今後世更沈吟。 英雄歸去山河老, 紅粉還憐歲月侵。 雞犬負勝天下事, 魚龍功過史書箴。
工商心理學導論 第六章 訓練與發展.
巴克禮博士的生平 1.巴克禮博士 對府城的貢獻 2.巴克禮博士 的獻身契.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觀光學概論 第一章 社會發展與觀光事業.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我為什麼在美國也不給孩子喝牛奶? 英國地球化學家簡‧普蘭特( Jane Plant )教授五十歲的時候被診斷出得了乳腺癌,十年間,經歷了多次的手術治療,幾十次的放療和化療,可癌細胞還是不斷地回來。當它第五次出現,一個半個雞蛋大小的硬塊長在她的脖子上時,醫生說她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在絕望中,她決定不再相信醫生,她要自己拯救自己.
從性別天生到多元性別.
中學性別平等教育 張琬涓 諮商心理師/社工師.
你為什麼要寫詩? 主講人:向 明 送詩人進社區.
侵权责任法 辽宁大学法学院 杜甲华.
珍愛迷你影集 十部迷你影集 公視歲末精選.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介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运动的抒情主义之间的“小幅画家”和“家庭小说”家,被二十世纪的文学评论家们和文学史家们誉为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家,因为她使英国小说更臻完美,因此她的小说是最具经典意义的小说。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评论家基布尔(T.T.Kebble)说“简·奥斯汀是一位喜剧艺术家”,并认为她“在纯粹喜剧艺术方面仅次于莎士比亚”。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史学家、诗人和政论家托马斯·马科莱(Thomas.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第三讲:论文选题及示例 2011年3月9日.
在这个行业中有一种尚未被证实的赚极高薪水的撰文人员。而我们对这种货色,每周付50美元都不要。我认为大批文案人员在这个行业能谋生,是因为他们没有被人逮住。做什么被逮住?滥竽充数写不好广告 Rosser Reeves.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与就业指导 第八章 就业能力培养.
电 路 分 析 基 础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介绍 Powerpoint 制作:邹国良 课程主讲:邹国良 电话: (O)
富勒將軍(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1878—1966)為英國軍事史家、戰略思想大師和近代戰車作戰思想先驅。
請以享樂消費的角度 來說明大型量販、百貨公司、地攤三者 所提供的消費經驗有何不同? 三者的差異 地攤 百貨公司 量販店 商店形象 親切、便宜、特色 高品質 物美價廉、便利 氣氛營造 熱鬧 精緻華麗 輕鬆休閒 服務品質 低 高 中 裝潢設計感 享樂消費價值 追求「價格」or「特色」 「質」的要求.
紫薇樹下永遠的中國人 Everlasting Chinese, under the Lagerstroemia Tree
第五章 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主讲人:张金萍 郑州大学.
数学广角(一) 重叠问题(集合).
第三讲 近代欧洲哲学.
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大綱 第一部 從麥芽作坊到英國貴族 第二部 關於人口論 第三部 劍橋第一位經濟學家 第四部 人口理論與經濟學理論 邏輯一致性 第五部 小 結.
青春活力 秦文君【著】.
組員:余佳穎、詹雅婷、高僑瑩 莊琇婷、雷宜儒、黃于文 黃云容、王羿惠
降世為人的神 從人的眼光看, 神應彰顯公義慈愛。 從神的眼光看, 人要被拯救和引導。 兩者的交會點, 神定意要降世為人。
冷静应对不确定局面
世界名著 World Famous Writings
第三章 宪法.
校长、教授推荐阅读 书目·第三辑.
哪一個最能代表你觀念中的教會?
生涯楷模 資一1 6號 林源森.
Literary masters.
酒名:2012 Varietal Range Shiraz 豪帝酒莊VR希哈紅酒 酒廠:Hardys
李秀玲 (Shirley Lee) 馬芳芳 (Sally Ma)
跨領域美感課程設計與實務 以傲慢與偏見上海版為例
第二章 霸权稳定论和新现实主义 本讲在阐述霸权稳定论的理论内涵、政策主张的基础上,分析霸权稳定论与新现实主义的相互关系。
您的公司摺頁冊 這是放置公司宗旨的絕佳位置 您可以直接使用這份新穎且專 業的摺頁冊,或是輕鬆進行自 訂。
社會關懷 關於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清新蓝绿总结报告 Company Introduction 答辩人:JANE DOE 指导人:JOHN DOE
酒名:2012 Nottage Hill Chardonnay 豪帝酒莊諾塔丘夏多內白酒 酒廠:Hardys 豪帝酒莊
哪一个最能代表你观念中的教会?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作自由人 – 擴張帳幕 張 介 2015年8月16日 a2 a3 a4 a5 a1 a6 a7.
秘書室 大學合併背景說明 中華民國102年03月 1.
班級經營分享 主講人:吳姈娟 時間:104年3月4日.
酒名:2013 Hardys VR Cabernet Sauvignon 豪帝VR 卡本內蘇維翁紅酒 酒廠:Hardys 豪帝酒莊
←作者:湯馬斯‧佛里曼 號/蔡尹瑄(本人↑)
酒名:2012 Beaune 1er Cru Clos des Mouches Rouge 約瑟夫杜亨伯恩一級慕虛園紅酒
不一樣的男人-跨性別兄弟生命場景之敘說 周德榮(聯大助理教授)
国际儿童图书日.
4.理財規劃者適格性分析與實作 理財規劃重點 生涯階段 「就業前準備階段」(學習階段) 「初入社會階段」 「確定職涯階段」 「維持職涯階段」
艾阮 - 照出真靈魂.
SOMAH 会带来哪些益处 Jane Smith 职衔或组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19 世纪文学 (下 ) 第一节 概论 一、理论的现实主义与实践的现实主义 第七章 19 世纪文学 (下 ) 第一节 概论 一、理论的现实主义与实践的现实主义 在西欧,首先是席勒在他的《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1796)中使用了"现实主义"一词,并指出它与理想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不同,但这一术语在欧洲文艺界盛行,并以之命名一个文艺流派,是19世纪50年代的事。1850年左右,法国画家库尔贝和小说家尚佛勒里等人初次用"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来标明当时的新型文艺,并由杜朗蒂等人创办了一种名为《现实主义》的刊物(1856~1857,共出6期)。刊物发表了库尔贝的现实主义文艺宣言。

第一节 概论 在俄国,首先是别林斯基,论证了“现实的诗”与“理想的诗”的联系与区别;50年代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著名命题,并在此基础上肯定艺术的目的和作用是“再现生活”,并“对生活下判断”;后来杜勃罗留勃失和安年科夫分别用“现实主义”这一术语评论普希金、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的创作。 正是根据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的状况,我们可以从理论上把现实主义标准形态的内在性质概括为两点:①在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表现人物性格。②理性原则与平民化情绪。

第一节 概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进一步巩固、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弊病日益暴露与激化。冷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冷静地观察、思考现实生活。再加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思想领域里的渐成就,都促使人们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世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作家不满于浪漫主义文学之对社会现实的笼统反抗,对理想的抽象追求,沉溺于主观幻想而忽视客观社会现实,主张仔细观察、研究现实,具体、真实地描绘出种种社会矛盾和弊病,力求找出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一节 概论 二.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现实主义作家力求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 第一节 概论 二.19世纪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现实主义作家力求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作家视野之开阔,他们的作品反映生活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巴尔扎克构思宏大的《人间喜剧》意在为19世纪的法国写一部风俗史;狄更斯的小说涉及当时的教育制度、司法制度、儿童的生活、劳资的对立等各个方面;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小说以史诗般的规模反映了整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和社会各阶层人物在这个时代里思想情绪的起伏转折。

第一节 概论 现实主义作家直接取材于普通的日常生活,有意识地展现日常生活的平凡画面和描写社会下层人物。以果戈埋为首的俄国"自然派"作家提出了"小人物的口号。 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作家反映现实,以揭露现实的丑恶、黑暗,批判社会的各种弊病为目的。他们在这方面,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第一节 概论 2.现实主义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从人物和环境的联系中塑造典型性格 第一节 概论 2.现实主义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从人物和环境的联系中塑造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作家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他们不满于浪漫派把人物性格写得过分理想化而忽视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在创作中注意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这些形象既有“个性特征”,又反映着时代的风貌、社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具体的、血肉丰满的,又具有概括性、普遍性。

第一节 概论 许多现实主义作家在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偏重环境对人的影响而意识不到人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作用,具有环境决定论的倾向。这一倾向,加以悲观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决定了许多现实主义作品带有感伤、低沉、消极、悲观的格调。

第一节 概论 3.绝大多数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的思想基础是人道主义 第一节 概论 3.绝大多数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的思想基础是人道主义 在欧洲思想史上,几乎没有哪一种社会思潮像人道主义这样源远流长,这样在哲学、政治、文学、艺术、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现实主义作家,像此前许多作家一样,尽管他们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并不完全相同,人道主义却几乎是他们所共有的。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观察、评价他们身处的社会并设计社会的本来。

第一节 概论 三、自然主义文学 自然主义作为一个自觉的文艺流派,于19世纪60年代首先在法国兴起,之后蓬勃发展,影响波及全欧。直到20世纪初,现代主义兴盛,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一起受到反对和攻击。 自然主义在法国并不是突然间出现的。活跃于四五十年代的现实主义作家如巴尔扎克、福楼拜都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自然主义倾问。他们都突出强调细节的真 实,“科学的精确性”。

第一节 概论 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崇拜科学,标榜“科学性”成为一种时尚。实证主义哲学家、艺术理论家泰纳在他的《英国文学史》导论(1865)、《艺术哲学》(1865一1869)等著作中,运用自然科学研究文艺问题,提出“决定论”,即文艺由种族、环境、时代三大要素决定。 在诗歌领域,自然主义以巴拿斯派为代表。巴拿斯派的代表诗人是里尔、爱瑞狄亚。在小说创作中,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是龚古尔兄弟和左拉。

第一节 概论 爱弥尔•左拉从1868年开始到1893年左拉用25年的时间,写了一部《人间喜剧》式的连续性的大型作品一一《鲁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或译《卢贡-马卡尔家族》),其中包括20部中、长篇小说,有《小酒店》、《娜娜》、《萌芽》、《金钱》等。左拉先攻生理学,研究了大量的病例和史料,还绘制出一幅鲁贡玛卡家族世系分支图表,立志要在作品中进行病理研究,“研究一个家族中的血统和环境问题”。

第一节 概论 完成《鲁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后,左拉着手写“三名城”:《罗马》、《巴黎》、《卢尔德》。之后,又开始写“四福音书”:《繁殖》(1901)、《劳动》(1901)、《真理》(1902)、《正义》(未写)。 在理论上,左拉写有《我的仇恨》(1866)、《〈黛莱丝•拉甘〉序》(1867),尤其是80年代,他发表了《实验小说》(1880)、《戏剧中的自然主义》(1881)、《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等一系列论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从而使他成为自然主义的理论奠基人。

第一节 概论 根据左拉的论述,自然主义表现出几个基本特征:其一,与现实主义一样,偏重于描绘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但现实主义承认作品的倾向性,自然主义则要求作家做一个“科学家”而不是政治家或哲学家,要以科学家的态度,以实验的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搜集到大量关于人的资料后,把人物放到各种环境中去,以便试验出他的情感在自然法则决定下的活动规律。自然主义小说就是这些实验的记录,故称“实验小说”。自然主义要求作家要保持科学、客观的公正态度,反对文学的政治性和道德目的。

第一节 概论 其二,自然主义者把人同其他生物等同起来,从生物学的角度观察人、解剖人。因而,在作品中着重探索人物生理上的奥秘,探索血统与环境的关系,把人物置于酒精中毒、神经错乱、色情狂等等病态之中,阐明这些病理现象对人物的影响。正是基于此,自然主义反对现实主义在塑造人物、环境上的典型化手法,主张写生活的片断,写平凡的事件和细节。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综述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早期代表是司汤达、梅里美、巴尔扎克。之后,最著名的有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等。 司汤达既善于从政治、历史角度来观察和理解问题,又善于从日常事物中发掘政治涵义、时代意义的能力,这决定了司汤达的创作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和历史纵深感。

都德 19世纪后期一位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 长篇小说《小东西》 短篇小说集《月 曜 日的故事》(《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小仲马 代表作《茶花女》

梅里美 梅里美:(1807——1870) 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艺术品格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以中短篇小说赢得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认为是莫泊桑之前欧洲最主要的短篇小说家 以异域风情和传奇格调来与资本主义的真实现实相对照,表现反资产阶级道德的主题。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梅里美在小说创作中力求对生活进行精确的描绘,力求细节的高度真实,因而他的小说常给人以生活实际情况的印象,而同时,由于他喜欢塑造带有原始气息的强悍性格,喜欢选取不同一般的事件,使他的小说具有较浓的浪漫色彩。另外,梅里美在创作上刻意求工,作品精雕细刻。 福楼拜的作品显示出他对社会日常生活观察的细致和精确。其特征在于思想上的悲观主义突出,艺术上的与自然主义日益接近、融和。《包法利夫人》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爱玛这一形象。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莫泊桑主要以他的短篇小说著称于世。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重在写人情世态。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一组作品,写出人们在国难当头时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如《米隆老爹》、《决斗》、《羊脂球》等,其中《羊脂球》最为出色。还有一些短篇小说,写人际关系的冷酷与势利,写小市民的贪图虚荣等等,如《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创作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俊友》主要揭露了新闻界的丑恶内幕。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莫泊桑的小说,与他福楼拜相同之处: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件,笔之所及常常主要是男女之情、家庭生活,以此显示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 不同之处:福楼拜在其叙述中力求客观,不露声色,像一个纯粹的故事讲述人。莫泊桑的小说中则有较强的个人因素。这不仅表现为莫泊桑虽不像雨果之类的作家在其叙述中插人大量议论但其感情倾向却是显然的,更表现为在莫泊桑笔下的人物身上,在他所叙述的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本人的身影。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罗曼•罗兰文学方面,他写有诗歌、小说、戏剧、传记、回忆录、文学评论,著作很丰富。小说主要是10卷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一1912),罗兰因此获得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有长篇小说《母与子》(1922一1933),传记《名人传》,只完成《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 1903年的《贝多芬传》引起关注。作者在序言中说,欧洲空气混浊,令人窒息,必须赶快打开窗户,放进清新的空气。这清新的空气就是与物质崇拜、腐化颓废对立的英雄主义、自由主义精神。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关于自由灵魂和创造天才的十乐章的英雄交响曲。克利斯朵夫是一个音乐天才,是19世纪的贝多芬,他不满于社会的庸俗与束缚,不满于社会文化的颓废、堕落而表现出对社会的反抗。然而,最终他迎来了“复旦“:克利斯朵夫死前回顾一生,静观人世的扰嚷,觉悟到人间一切悲欢苦乐,是非得失都是相对的,一切对立、冲突的因素终将归于和谐。克利斯朵夫形象启示人们追求的不是反抗与斗争,而是遁入内心、遁入艺术,获得心灵的宁静、自由,生活的和谐,而这是建立在理解和爱基础之上的。很明显,罗兰是以人道主义的博爱

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奠基人----司汤达

横刀立马的拿坡仑是于连心中的偶像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司汤达(1783一1842)和他的《红与黑》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司汤达(1783一1842)和他的《红与黑》 司汤达注意研究人的性格和心理,他的创作具有精确的心理分析的特点。司汤达在文学上特别赞赏莎士比亚,认为他的戏剧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司汤达认为小说应该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司汤达的小说包括:中篇《阿尔芒斯》(1827)、长篇《红与黑》(1830)、《巴玛修道院》(1839);短篇《伐尼娜•伐尼尼》(1829)、短篇集《意大利遗事》(1855)。另外,还有几部没有写完的小说,如《吕西安•娄凡》。 《伐尼娜•伐尼尼》是司汤达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品以彼特罗逃跑始,以彼特罗拒绝逃跑终,展示了他在祖国的解放事业和爱情之间做的痛苦而勇敢坚定的选择。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书名的用意:①“红”指军装,意指平民子弟从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黑”指教士的袍,意指平民子弟走教会的通路以飞黄腾达。②“红”象征热血和革命;“黑”表示教会的阴谋和黑暗。③小说中有两个“预言性”场面,它们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关键,司汤达据此取小说名为《红与黑》。 《红与黑》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小说的副标题为“1830年纪事”。司汤达在小说中影射和联系了当时的政治事件,注入了他对资产阶级革命后旧制度复辟时期社会阶级矛盾的认识,赋予小说以浓厚的政治色彩。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于连人物形象。不是一个政治大人物,不是一个历史英雄,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于连有高贵的自尊心,有思想、毅力和勇气。如果他早出生20年左右,在拿破仑这样一位英雄的率领下从事战斗或许可以扬名于世,或许会得到幸福与满足,而今这位英雄垮台了,封建王朝复辟了,贵族的社会等级制造成了强制性的等级隔离,于连作为一个平民无论有什么才能,这种制度也不许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允许他展现、发展他的个性,于是于连不得不隐藏起他真诚的心灵、炽热的感情而在生活的道路上扮演一个伪君子的角色,不然他就无法改变他的处境——这是个使他从肉体到精神都受尽了屈辱、又丝毫不能发展自己才能的处境。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红与黑》是一部激烈而忧郁的小说,于连的经历是一个真正的悲剧。于连的死,揭示了社会对一个有思想、有才能、有勇气的青年的扼杀,说明了一把热情的心灵之火的熄灭。于连最后既无恐惧也无憾恨地走上断头台,使这个平凡如我们兄弟的平民儿子身上一下子产生一种英雄般的气概,因为他不仅使我们看到了社会的罪恶,也使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卑鄙和庸俗。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红与黑》艺术上的成就有两点值得一提: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红与黑》艺术上的成就有两点值得一提: 第一,小说情节结构完整、严谨,富有戏剧性。欧洲文学史上,文艺复兴以来描写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一般都带有流浪汉小说和游记体小说的特点,不是以人物性格发展和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为基础结构小说,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流浪、游历为线,人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故小说结构松散,情节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如《堂吉河德》、《鲁滨逊漂流记》、《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等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红与黑》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以复辟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背景,以于连的性格发展为中心,以他同上层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为情节发展的契机,主要描写三个典型的场景(维立叶尔市、省会贝尚松、巴黎),由小及大,由下而上,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小说情节集中,其发展往往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极富戏剧性。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第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司汤达特别注重对人物心灵的揭示,不仅《红与黑》,他的其他小说也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司汤达的小说中很少大段地描写自然景色,也很少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服装、房屋陈设等,却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展现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红与黑》第45章可以说全部是于连的内心描写。作者细致地描写于连收到木尔小姐让他在月光下爬进她的闺房的信后的心理变化。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三、巴尔扎克(1799~1850)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三、巴尔扎克(1799~1850) 巴尔扎克在对社会的观察中表现出极大的深刻性和超凡的广阔视野。他从历史的角度对整个社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他宣称他要写出许多历史学家忘记了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人间喜剧》前言)。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是个中等身材的人,体格魁梧,双肩开阔,晚年有点肥胖。他的颈脖健壮、厚实,白皙有如女性,是他值得骄傲的地方。头发又黑又粗,粗得像马的鬃毛;那双眼睛像一对黑宝石那样闪闪发光——那是驯狮者的眼睛,这种眼睛能透过房屋的墙壁看见里面发生的一切,能透过人的肌体,洞察人的肺腑,像阅读一本打开的书。他的整个仪表显示出一个劳苦不息的西西弗斯的形象。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第187页,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根据巴尔扎克1844年列的总目录,《人间喜剧》包括137部小说。1845年至死,他又写6部小说。这样,共143部,其中写了96部,完成91部。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部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最为世人重视,作品最多。它又分为6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用"人物再现法"把独自成篇的小说联系起来,从而为法国社会所有不同的阶级,为他的时代,提供一幅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相连的而不是割裂的解剖图。 《人间喜剧》的根本性主题是揭示金钱的力量和罪恶。正是围绕着这一根本性主题,《人间喜剧》展示了贵族阶级怎样被资产阶级暴发户一步一步逼迫灭亡,或者为资产阶级所腐化;资产阶级如何发家致富,腰缠万贯;展示了社会家庭的一幕幕惨剧;工人、农民的饥饿和反抗。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1.资产阶级发家史 葛朗台搞投机(买葡萄酒),买卖股票,获更多黄金。纽沁根,则是个地道的金融资本家。他办银行,搞假倒闭,买空卖空,大发横财,使几千家小储户纷纷破产。 2.贵族阶级衰亡史 巴尔扎克寄同情于贵族。但还是在作品中如实地反映了贵族和资产阶级新旧两阶级力量的消长,展示了贵族阶级崩溃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3、家庭的一幕幕悲剧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3、家庭的一幕幕悲剧 巴尔扎克通过这一幕幕家庭悲剧,悲愤地揭示出,在这个社会里人的价值是以金钱来衡量的,家庭关系是靠金钱来维系的。 4.工人、农民的贫穷 巴尔扎克在他写到工人(《纽沁根银行》、《海滨惨剧》)、农民(《搅水女人》、《农民》)的几部作品中,从人道主义出发,对他们的生活贫困寄予了很大同情,并表示了他对民众起而暴动的理解。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很重视人物的塑造,认为只要塑造两三千个典型人物,就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了。故而他在人物塑造上倾注了全部力量,其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细致、具体的物质环境描写 巴尔扎克塑造人物时特别注意人物生活的物质环境:房屋及其陈设等等。他的小说中有大量的这类描写,细致、具体。如《高老头》中,开头对伏盖公寓的描写。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的环境描写虽说常常失之冗长,尤其是小说的开头,但与人物塑造相结合,是为了烘托人物性格,提供人物性格发展的基础。他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先写环境,接着引出在其中活动的人物。二是把环境描写同人物的心理变化、精神状态揉合在一起。 2.细致、精确的经济细节描写 巴尔扎克在细节描写上与众不同的是特别注意经济细节的描写,他的小说中有大量的精确的经济细节。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这种经济细节描写,从大方面讲,反映了社会状况,阶级力量的消长;从小方面讲,有利人物的刻画,使读者了解到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物质背景。 3.抓住人物某种特有的"欲念"并加以强调或夸张,使人物性格凸现 巴尔扎克认为"欲念"是人的基本要素,强调"欲念就是整个世界"。巴尔扎克常常赋予他的人物一种极度膨胀的欲念,加以渲染,如高里奥老头的父爱、葛朗台的贪婪、于洛元帅(《贝姨》)的好色等。

第二节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4、人物再现法 使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这是巴尔扎克的一大创造。这样可以多方面多阶段地表现人物,表现人物的变化、发展,从而丰富人物形象。就整个《人间喜剧》而言,这种方法使《人间喜剧》里的作品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大大扩展了生活的画面,又使这个画面具有整体性和连贯性。《人间喜剧》中的主要人物从《高老头》开始纷纷登场,然后在别的作品中重现,如拉斯蒂涅、伏脱冷、皮安训、纽沁根等。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综述 19世纪是英国小说全盛的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说家,他们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逐渐形成的、在18世纪趋于成熟的小说传统,并大大地发展了这种传统。这种发展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使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达到完善的境界:①极大限度地扩大了小说的生活含量,使之具有了史诗的性质。②小说写法的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情节结构的完整与内在联系,以及日益增多,日趋细腻的心理描写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其二,使小说在传统意义上完善之后,向着新的方向发生具有转折意义的变化,预示了现代小说的兴起。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其二,使小说在传统意义上完善之后,向着新的方向发生具有转折意义的变化,预示了现代小说的兴起。 19世纪英国小说界,第一个有重大影响的是司各特。他的小说更富有传奇性。他善于讲故事,善于把读者带入一种极富浪漫气息的生活境界。一般来讲,他笔下的人物不是真正活的,缺乏内在的生命力。他的人物常常太英雄气,因此不太自然。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J•奥斯丁。她像司各特一样善于讲故事,但两人的风格迥然不同。她的小说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没有可怕的灾难和矛盾,也没有关于人生、社会等的议论、抒情,她只是静静地对日常家庭生活做细腻的、巧妙的描写,对事件加以喜剧性的处理,从而使小说具有一种轻松、幽默、和谐的格凋。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狄更斯是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说家,他把小说的批判锋芒指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作品中提出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狄更斯也具有讽刺才能,他的小说中有的是夸张的讽刺画,如《匹克威克外传》,而且,随着他对生活的认识,他小说中的讽刺画越来越少了,代之以同样有些夸张的凄惨的悲剧画面和理想主义。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他的人物也多是夸张的,即按照他对生活、对人们的愿望,把代表善的人物全面理想化,把代表恶的人物彻底丑化。他没有把人物当做一个具有多面性的综合的实体来写,故在揭示人性方面,他的小说的深度是有限的。然而他的小说常常具有一种神秘的恐惧气氛,具有催人落泪的、令人惊慕的感伤情调。也许正因此,使他成为19世纪众多英国小说家当中最流行的,作品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家。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萨克雷的小说则大部分描写的是上流社会的生活。他的伟大力量表现在他在小说中较少关心社会问题的道德上的解决,而致力于精巧地唤起种种他所见到的生活形象,其中最成功的即是各式各样势利者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如《名利场》(1847)。 勃朗特姐妹继奥斯丁之后,开始继续家庭小说的创造。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老大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最为轰动。简•爱这一形象突出特征在其要求精神的平等与独立。这种要求既是她作为平民向上流社会提出的,更是她作为女性向男人提出的。《简•爱》叙述的是一个具有男女平等意识的爱情故事,女作家夏洛蒂在小说中建构了一个女性神话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女性扮演了一向由男性扮演的角色(英雄救美人),显示出征服者、保护者的姿态。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简•爱》显示出作者的矛盾。一方面,简表现出对男性的英雄崇拜:罗彻斯特是她的整个世界;另一方面,简又是拯救者,将男人从心灵和生活的地狱中拯救出来。具有平等意识的简,依然按照男人的要求,在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塑造自己。她是男人的崇拜者,是男人坚贞的爱人、忠实的妻子,贤惠地伴他终生。她全力争得的只是不做情妇而做女主人的名分。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1847)所展现的是一个极为恐怖的、狂暴而混乱的世界。这部小说充斥着报复心理,使人在热情的背景下感到生活的残酷。 呼啸山庄是凯瑟林与希斯克厉夫超凡之爱的精神家园和最终的灵魂归所。这是一个荒凉、偏僻的庄园,风雨肆虐而少有宁静,远离尘世,纯净而野性。正是在这里,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在压制下不屈地生长。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荒原上的风景给了他们叛逆、执著、顽强的性格,也滋生着原始、野性、奔放的爱情。画眉山庄是人间之爱的世俗天堂,这里表面宁静、和谐,代表着社会道德、规范和习俗。林敦一家文雅、友善。然而对凯瑟琳来说,这是个异己的世界。凯瑟琳与林敦婚姻最初的"美满”以仁爱与责任为基础,而两人天性不同,心灵无法契合。希斯克厉夫因与凯瑟琳的爱情被破坏而实施报复:娶情敌的妹妹而虐待之;使凯瑟琳之兄倾家荡产并杀之;虐待他与情敌之妹所生之子;最后他成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主人。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她们的妹妹安妮•勃朗特写有两部小说:《阿格尼斯•格雷》(Agnes Grey)和《怀尔德弗尔堂的租户》(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 乔治•艾略特写了7部长篇小说,有《亚当•比德》们859)、《弗洛斯河上的磨房》(1860)、《米德尔马奇》(1871一1872)等。另外,她还写有短篇小说、散文、诗歌。 艾略特有意识地在小说中探讨伦理道德问题,这使她的小说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亚当•比德》之后,艾略恃小说中理智的力量越来越强,人物呈现出概念化的倾向,传达着作者对生活的道德的理解和要求:仁爱战胜一切。

勃朗特家族(补充) 我的主人公应该在人生道路上自我奋斗,就如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那些自我奋斗的人一样。——夏洛蒂·勃朗特 我仿佛站在光明的天堂和阴森的地狱之间,耳边充满各种杂乱的声音:既有天使的歌声,也有魔鬼的哀鸣。对此,我虽已觉得烦腻,但我仍想把我不安的灵魂诉说出来。——艾米莉·勃朗特 一切真实的故事都包含着有益的教诲,然而在有的故事中,却很难找到这样的财富,即使找到,那也是微不足道的。我的故事是否属于这一类呢,还不得而知。有时我觉得,它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有教益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只是趣闻而已。不过,世人对此自有公论。——安妮·勃朗特

勃朗特家族(补充) Anne,1820-1849 Charlotte,1816-1855 Emily,1818-1848

勃朗特家族(补充) 勃朗特三姐妹 :即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65)、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一1848)和安妮·勃朗特(Anne Bronte,1821--1849)

一、 生平与创作 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哈沃斯

勃朗特家族(补充) Haworth

勃朗特家族(补充) 不幸的童年:1821年,即夏洛蒂5岁、艾米莉3岁、安妮才满周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 寄宿学校 的生涯 15岁时,夏洛蒂进伍勒小姐在罗海德办的学校读书。

勃朗特家族(补充) 1838年,夏洛蒂离开伍勒小姐的学校。第二年,她到有钱人家担任家庭教师。 私人教师除了在她该干的劳累的活儿这一方面以外,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根本不被当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 布鲁塞尔的法语学校 :埃热先生 ——罗切斯特先生的原型

勃朗特家族(补充) “勃朗特姐妹学校” 合出诗集 :署名“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 投身小说创作:夏洛蒂:《教师》(Professor,1857);艾米莉: 《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1847);安妮《艾格妮丝·格雷》(Agnes Gray,1847)。

勃朗特家族(补充) 1848年3月,小妹妹安妮又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怀德费尔庄园的房客》(The Tenant of Wildfell Hall)

勃朗特家族(补充)死亡年 她们的兄弟布兰韦尔于1848年9月24日,因失恋酗酒而死,终年31岁。艾米莉在他的葬礼上受寒,同时发了急性肺结核,她拒绝治疗,于12月9日去世,终年30岁;紧接着,安妮也因染上肺结核,于1849年5月28日去世,终年29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四姐弟中死去三人,只剩下夏洛蒂和老父亲相依为命。

勃朗特家族(补充) 夏洛蒂的《谢利》(Shirley)(1849) 1854年 ,夏洛蒂与父亲的助手尼古拉斯结婚 长篇小说《维莱特》(Villette,1854) 1855年3月31日,夏洛蒂去世

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主要有这样几部作品:《简爱》(Jane Eyre,1847)、《谢利》(Shirley)(1849)、《维莱特》(Villette,1854)和《教师》(1857)。

Jane Eyre

勃朗特家族(补充) 《简·爱》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追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本书以对一位"灰姑娘式"人物感人的奋斗史的刻画而取胜,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

《简·爱》 署名为柯勒·贝尔 萨克雷:"《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她的小说是我能花好多天来读的第一本英国小说。"

一、情节介绍 简·爱、里德太太、罗沃德孤儿院 、桑菲尔德庄园 、罗彻斯特 、梅森、圣·约翰 、

二、形象分析 简·爱在外表上是夏洛蒂·勃朗特的自画像,在精神上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理想。 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的象征

不漂亮的女主人公 夏洛蒂在写《简·爱》的时候,对她的两个妹妹说:"我要写一个女主角给你们看,她和我是同样地貌不惊人和身材矮小,然而她却要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同样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简·爱》 卡耐基说过:“在文学名著《简·爱》中,财大气粗、性情怪癖的庄园主罗切斯特怎么会爱上出身寒微、地位低下而又其貌不扬的家庭教师简·爱了呢?因为简·爱自信自尊,富有人格的魅力。简·爱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震撼和感染一代又一代各国读者的心灵,正是主人公以自信和自尊为人生的支柱,才使得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可见,自信对他人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啊!”

新型女性形象 首先,简·爱是个平民女子形象,不再是传统小说中那种往往是无病呻吟的上流社会的小姐,而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孤儿和一个家庭女教师。

《简·爱》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形象还代表着19世纪正处于萌芽状态的欧美女性运动,表达了来自女性、尤其是出身贫寒的平民女性内心的强烈愿望,即:要求和男子平等;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以及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

《简·爱》 再次,由于简·爱忠于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势必与传统社会发生冲突,因此她又是一个反抗者的形象。

《简·爱》 总之,简爱的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独立不羁,自尊自爱,追求个性解放、平等、敢于反抗的精神,作者透过这个形象思索的是妇女解放、妇女出路的问题,表达了来自女性尤其是出身贫寒的平民妇女内心的强烈愿望,即:要求和男子平等;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性与尊严、以及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

三、艺术特征: 1. 第一人称叙事,简·爱讲述她和男主人公罗彻斯特的故事。她不在场发生的事件,通过其他人告诉简·爱,读者才知道罗彻斯特的故事。 第一人称叙事,受限于“我”的经历,“我”的所知,“我”的在场与不在场。

2. 《简·爱》中的许多环境描写是既真实又典型的。 3.就小说艺术而言,《简·爱》最大的特点是人物的个性化。 4. 情节引人入胜、语言质朴无华、景物描写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 ) 英国著名诗人及批评家马修•阿诺德⑧ (MatthewAmold,1822—1888),曾写过一首诗叫做《豪渥斯墓园》,其中凭吊艾米莉•勃朗特的诗句说,她的心灵中的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忧伤、大胆是自从拜伦死后无人可与之比拟的。

Wuthering Heights

不为世人所理解 “一个人怎么能够把这样的小说写了十多章之后还没有自杀” 夏洛蒂:“这是一部粗糙的作品,要是天假以年,作者是能写出更好更成熟的作品来的。”

重新发现 “在十九世纪,《呼啸山庄》是一位女作家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 艾米莉是“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 “任何对英国小说的研究,如果没有讨论到《呼啸山庄》,都是不完整的”。

一、情节介绍 洛克乌 、呼啸山庄、希刺克利夫 、画眉山庄 、哈里顿 、凯瑟琳、丁耐莉、享德莱 、埃德伽·林敦 、伊莎贝拉、小林敦、小凯瑟林 是一部基于现实基础上的超现实的作品,审美距离影响读者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 表现在故事发生的环境、人物的怪诞、极端,爱情的超现实性上。

环境陌生新异 很少用篇幅来铺写两人爱情的现实情景,她所关注的,并不是两人爱情产生与发展的实际状况,而是这种爱情的程度和超越现实意义。

凯瑟琳:“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像是它的一部分。我对林惇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我完全晓得,在冬天改变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改变叶子。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他永远永远地在我心里……”

希斯克利夫:“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 凯瑟琳 :双重性 合自然目的之形而下的欲求与合文化目的之形而上的欲求 :合乎自然本性的欲求和合乎社会观念、道德规范的欲求 灵与肉的冲突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托马斯•哈代是一个深沉、忧郁的作家,是一个善于对生活进行哲理思索而又具有多种艺术天赋的伟大小说家和诗人。他以他的自成系统的一组小说展现了城市文明与乡村生活的矛盾,使这一为别的作家也曾触及过的矛盾主题得以更加形象、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表现,从而使他的小说感染了众多的读者。英国人在他健在时就推崇他,使他享受了极高的声誉;在他的晚年,英国人更是把他视为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1880年以来,新兴的读者大众要求一种易懂而又不太长的小说。出现的几个有才能的作家在他们的短篇小说中部表现出对冒险、传奇、侦探的极大兴趣,如史蒂文生(1850一1894)、柯南•道尔(1859一1930)、吉卜林(1856一1936)。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英国小说,无论是以高尔斯华绥、威尔斯的作品为代表的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的小说,以康拉德的作品为代表的浪漫传奇小说,还是萧伯纳的戏剧,都是19世纪文学传统的延续。 高尔斯华绥(1867一1933)最重要的作品是以《有产业的人》(1906)为开端的一系列连续性长篇小说,即《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1920;《出租》,1921),《现代喜剧》三部曲,《尾声》三部曲。高尔斯华绥通过对一个家族的生动描写,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并对这个时代进行评价。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一1946)以他的科学幻想小说或曰科学传奇而著名。主要作品有《时间机器》(1895)、《隐身人》(1897)、《星际战争》(1898)、《像神一样的人们》(1923)、《梦》(1924)等。威尔斯在小说中以科学幻想形式来揭露现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认为科学技术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人类注定要消灭自己。他告诫人类:必须重新组织世界,建立某种世界性的管理机构,否则人类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约瑟夫•康拉德(1857一1924)的小说主要写海上冒险故事,极富浪漫传奇色彩。他注重的不是惊险的事件,而是这事件在人物意识中的反映,力图去描绘意识中较为神秘的境界。他共写了13篇长篇小说,28篇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黑暗的中心》(1899)、《吉姆老爷》(1900)、《在西方的眼睛下》(1911)。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一1870)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一1870) 在3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杂文、游记、戏剧等。 (一)创作分期 1.第一期(1833一1842) 主要作品有《匹克威克外传》(1837)、《奥列佛•退斯特》(1838)、《老古玩店》(1841)等。这一期创作由乐观的幽默、温和的讽刺而向凄凉的哀婉发展,奠定了狄更斯小说的基调。结构上,一般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通过个人的流浪生活,展现广阔的生活画面。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2、第二期(1842一1847) 这时期主要作品有特写集《美国札记》(1842)、小说《马丁•朱述尔维特》(1844)、《圣诞故事集》(包括《圣诞欢歌》,1843;《钟声》,1844;《炉边蟋蟀》,1845等)。这一时期的创作表明狄更斯对社会的认识更现实更深刻。他对美国的美好希望破灭。这一时期的小说基本抛弃流浪汉小说形式,改变拖沓、松散的毛病,而集中描写一个或几个矛盾的发展。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3、第三期(1848一1860) 这是狄更斯创作的繁荣时期,主要作品有《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世》(1854)、《双城记》(1859)等。这一时期狄更斯小说的取材范围迸一步扩大,对社会的批判也进一步加深,已不只是指同个别人,而且涉及根本性的政治问题、社会制度,如议会政治、司法制度等。在这时期小说中,原有的幽默轻松之气一扫而空,而代之以沉重苦闷的心情和强烈的愤感与哀婉。这时期狄更斯的小说艺术臻于成熟。小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小说常常巧妙地安排多组情节,互相映衬,互为因果,有详有略,张弛有度。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4、第四期(1861一1870) 这一时期,狄更斯更多地看到了社会的邪恶、黑暗与危机,对社会的认识趋于悲观。在他看来,这个社会已病人膏育,前途暗淡,故而他这一期小说中悲观色彩极浓,主要作品是《远大前程》和《我们共同的朋友》。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创作的总休特征 1、广泛的生活画面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创作的总休特征 1、广泛的生活画面 狄更斯在小说中写到议会、法院、监狱、工厂、农村、贫民区、贼窟……写了上层社会的剥削、伪善、残酷,中等阶级的贪婪、虚荣,下层民众的正直、贫困、悲惨。 涉及生活面的宽广,必然使狄更斯小说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高利贷者、资本家、法官、律师、小职员、记者、工人、孤儿、窃贼等。其中,"小人物"占有很大比例。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2、哀婉的感伤情调 狄更斯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社会的受害者、不幸的人。多愁善感的狄更斯以饱含怜悯、同情之笔,细致地描写这些人在生活中遭受的苦难与不幸,描写仁爱、温情如何使这些人摆脱苦难,获得幸福,谴责造成他们苦难与不幸的社会环境。狄更斯笔下的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他们或者激起读者的否定情感;或者代表一种高尚的、仁爱正直的道德情操。而他笔下写得最成功、最感人的女性形象几乎郡是感伤的温情主义的化身。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无可否认,狄更斯的大部分小说中都常出现幽默的笔调,但这种笔调,从整体上讲尤其是在他的后期小说中,没有传达一种对生活的乐观轻松的感受,却让读者觉得这是以笑写哭,以幽默增加讥讽的力量。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3、矫揉造作的双重结局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3、矫揉造作的双重结局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构称之为双重的结构,并认为这不是悲剧应给的,而是喜剧所应给的(《诗学》第13章)。狄更斯愤懑地描写了一件件悲惨的生活事件,但他总是为这些事件安排一个双重的结局,使他笔下的善良人物有个幸福的归宿,邪恶的人物受到惩罚。这种对生活的千篇一律的理想主义处理,大大影响了狄更斯小说的深度和丰富性。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不管怎样,狄更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对前,他继承和发扬了18世纪英国小说传统。其一,18世纪英国小说道德教训色彩非常浓厚,小说总是表现惩恶扬善、善恶报应的观念。其二、18世纪,在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兴起,强调人的情感,着重打动读者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对人物的同情怜悯。狄更斯继承了这一点。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对后,狄更斯推动了英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对后世许多作家产生影响。狄更斯从沿袭流浪汉小说的结构开始,逐步发展,建立起结构精美的长篇小说构架,大大加强了小说的表现力、感染力,从而为英国小说发展做出了贡献。狄更斯善于驾驭语言,语言很丰富,不论叙事、抒情、对话、写景,还是警句、妙语、比喻,都能处理得挥洒自如。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三、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 (一)简介 哈代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小说家。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三、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 (一)简介 哈代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小说家。 哈代的文学创作从1865年开始,直到1928年他逝世。从整体上看,哈代基本上是一个传统作家,然而他毕竟处在动荡多变的世纪的交叉点上,其传统性已不那么完全、那么纯粹。从思想意识上看,哈代更多地属于20世纪,属于现代。哈代总是把他的视野扩展到整个人类及其命运,他总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事件中,阐发对生命、对人类的悲剧性感受和思索。

托马斯•哈代 生平与创作 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维多利亚时代最后一位文学大师,也是20世纪英国第一位重要诗人。

哈代的家乡:多塞特郡的多切斯特

《德伯家的苔丝》 1891年 发表 一部“沉痛的史诗 ”: 哈代:“这部书里所表示的意见和感情,实在不过是把现时大家想的和感觉的东西说出来就是了。”

苔丝形象 是一个纯洁、善良、美丽、坚强并具有反抗精神的英国农村女性形象 。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二)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 哈代一共14部长篇小说和4部短篇小说集。哈代把他的小说分成三类:性格和环境小说;机巧和实验小说;传奇和幻想小说。其中“性格和环境小说”最能代表哈代的风格,流传最广,也最受评论界的重视。 哈代的“性格和环境小说"除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威塞克斯故事集》外,包括7部长篇小说:《绿阴下》(Under the Greenwood Tree,1872)、《远离尘嚣》(1874)、《还乡》(1878)、《卡斯特桥市长》(1885)、《林地居民》(The Wood landers,1887)、《德伯家的苔丝》(1891)、《无名的裘德》(1895)。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这些小说中的故事都在哈代称作"威塞克斯"的地区展开,因此哈代这些小说又被称作"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这些小说以多塞特等英国西南各郡为背景,展现了城市文明侵人古老的乡村并给它带来的悲剧性变化,展现了城市文明与古老乡村生活的对立冲突。这是哈代这些小说的中心主题。哈代在小说中展现了"新"与"旧"都具有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反映在人物,尤其是女性形象身上,便造成他们矛盾对立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她们身上既有自然性,也有文明社会的不良影响;既有旧的观念,也有新的思想。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哈代的这些小说都是以爱情为基本事件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两种主要特征:平凡的弱女子,超常的多情人。女性形象处在多方参与的爱情游涡中。从道德角度讲,这本来就是个敏感的处境,她们在其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又是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常常呈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脆弱屈从是哈代女性共有的, 根源于他对女性的看法。他认为女人是弱者。因此他笔下,不管女性多么独立自尊(芭斯谢芭、游苔莎)、多么老练成熟(露赛妲、费丽丝),即使有一定反抗性(苔丝、淑),她们还是弱者。哈代认为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是毫不通融的自然律决定了的。

第三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哈代女性形象身上理性与感情的对立,感情的强烈充溢,大多表现在对异性的爱中。爱情成为她们生命的支柱,她们的爱人便成为她们的欢乐与忧伤,幸福与苦难,甚至生与死的裁定人。值得注意的是,哈代笔下的爱情是激烈的,同时又充满痛苦、磨难与不幸。哈代对他笔下的女性进行灵魂的深人探索,并且把这种探索与特定的社会与历史发展相联系,这就使他的作品既展现了特定的生活内容,又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人性的深度。哈代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的社会性、社会批判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第四节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欧洲戏剧 北欧各国的戏剧在19世纪后期出 现了几个颇有成就的剧作家,如挪威的易卜生、瑞典的奥克斯特•斯特林堡。 斯特林堡的剧作常被人们看做是自然主义的或者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的。剧作有《父亲》(1887)、《朱丽小姐》(1888)、《死亡的舞蹈》(1901)、《梦的戏剧》(1902)等。

第四节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欧洲戏剧 易卜生从1877年以后开始创作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剧"影响最大,如《社会栋梁》(又译《社会支柱》,1871)、《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等。易卜生在这些戏剧中提出并讨论社会问题,表现出显明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易卜生的剧作,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欧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戏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四节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欧洲戏剧 19世纪后期法国戏剧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巨大的是自然主义戏剧、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左拉与亨利•贝克是自然主义戏剧的突出代表。梅特林克(1862一1949)被称作象征主义大师。著名剧作有《闯入者》、《盲人》(1890)、《倍蕾亚与梅丽桑德》(1892)、《青鸟》(1908)。

第四节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欧洲戏剧 英国戏剧有着光荣的历史。16、17世纪,有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一批剧作家,这是英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时期;18世纪,英国戏剧没有达到像英国小说那样高的水平,但前朗也出现了约翰•盖伊(John Gay)这样杰出的剧作家,作有《乞丐的歌剧》(1728)。后期则出现了两个颇有建树的喜剧家:奥利弗•哥尔斯密(01iver历ldsmith,1728一1774)和谢立丹(Sheridan,1751一1816)。

第四节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欧洲戏剧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一1950)是英国戏剧史上创作生涯最长的戏剧家,从1892发表第一部剧《鳏夫的房产》,到1949年止。萧伯纳最初以一个剧评家的身份进入戏剧界,写了《易卜生主义的精髓》(1891),后进行戏剧创作。

第四节 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的欧洲戏剧 在戏剧理论上,萧伯纳认为戏剧的重要只有中古的教会可比。推崇易卜生的戏剧,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萧伯纳在创作上着重社会问题的阐发和讨论。"讨论"占据萧伯纳剧本的中心,情节、人物都不是重要的了。故事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人物的设置都要有利于他去讨论他定下来要讨论的问题。萧伯纳的剧本因此充满大段的叙述语言(如华伦夫人讲述自己的过去)和大段的讨论,切断着戏剧情节的进展,人物动作很少。这使得萧伯纳的剧本颇有沉闷、枯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