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朝时的老城厢 G-802 (2) “中外记者笔下的上海”丛书之五 主编 贾树枚 管弦乐:二泉映月 中国爱乐乐团演奏 glm制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Unit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Unit 7 Where’s the post office Section A Zhoujia Middle School 魏敬敬.
Advertisements

周刊 总第 40 期 2013 年 9 月 22 日 本期编辑:叶放放 温州滨海学校教科室主办. 心 理 画 外 音 ——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1/48 鸟网图片 glm 制作 G - 707 (3) 2/48 网名: F5 实名:沈强 来自:江苏省南京市 鸟网资深顾问,江苏野鸟会成员 作者自述: 爱好摄影, 08 年在文科总版的感染下,开始学习鸟类摄影,一发而不可收。业 余时间基本上全用在了观鸟拍鸟上,倾听自然是我最好的减压方式。 通过几年的学习,认识了很多鸟友益师,拍摄了.
AIREN HOSPITAL 關懷‧和藹‧禮貌‧微笑 服務社區‧關懷鄉親 AIREN HOSPITAL 「全國無檳榔醫院」 「 97 年度營造不嚼食檳榔文化工作」計畫 「全國無檳榔醫院」 主講者:護理部 楊筱婷 護理師 日期: 97 年 09 月 10 日 12 : : 30 地點:六樓會議室.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济南资产分公司 (原济南炼油厂) 发挥实训基地作用 培养过硬技能人才.
1/82 摄影:摇臂钻 文字:摇臂钻 pps 制作: xyz 2/82 不谈构图和创意,不谈光圈和快门,不谈日系和 德头,不谈观点和现象。 ---我不懂。 我读了三年技校,当了八年工人,混了两年社会, 干了四年销售,做了三年杂役,说黄金分割不如说 六点定位,说徕卡蔡斯不如说顶针拖板。粗人一个, 别浪费您的时间。
演說 1410 香港簡史 講者: 掌門 《香港簡史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 (2007) By J. M. Carroll.
精彩人生.
第七章 教育制度 第一章教育 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G-518  来源:环球网 世界上的货币,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币面图案多采多样,有用真的珍珠镶嵌的,有用真正的猛犸象牙做的,有的还能闻到大海味道的硬币等等,使人目不暇接。在众多的收藏品中,货币是重要的一种,专门收藏和研究货币的大有人在。我们看看世界上最美的25种硬币。
G-415 40亿像素相机.
科主任的修悟 ——2012年淮安市一院管理讲坛 主讲人:孙晓阳 2012年4月27日.
白居易小傳 敬呈南京東南大學(原中央大學)朱光亞、喻學才教授指正 因屬知識性文章。故不放音樂也不玩弄花巧 請自行翻頁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指导.
國有公用財產產籍管理法規及實務 財政部國有財產局 劉芸真.
古今生活大對照 迦密愛禮信小學 六信  尹嘉豪.
G-951 国家地理镜头中的民国 古城新都 来源:新浪环球地理 二胡独奏:江河水 glm制作 左键翻阅.
中国文学批评史 第五编 明 代.
第三章 学校的结构、体系及类型 北京师范大学 余清臣.
大学语文.
上海明朝时的老城厢 滄桑歲月.
珠海市夏湾中学 曾雪静 引言: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有12位皇帝。他们各有个的故事,有的开创了“盛世”有的则把清朝推向灭亡。下面,请看清朝列位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史.
语文园地八.
第九讲 医院信息系统应用——住院子系统一.
信息化健康管理互动平台建设 新津县卫生局 2015年04月21日.
短歌行.
规范运作 提升项目管理的能力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 刘振国
G-423 资料来自网络.
来自日语教指委的问候 感谢与敬意: 外教社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 会务组的老师与同学. “核心课程+”的多样性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天津外国语大学 修刚 第四届全国高校日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 2016年5月20日 天津.
第四篇 脉管系统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心 动脉 心血管系统 毛细血管 静脉 组成
吃蛋黃到底好 還是不好? 李 Sir.
北京名小吃 (33種) (資料來自互聯網).
房屋經理註冊管理局 講者 : 黃繼生副主席.
----Edward N.Lorentz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訓輔合一」的實踐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 訓導主任 ---- 林志常.
第八章 医院管理沟通 良好的沟通对于组织的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沟通不良可能是人际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爱读书的人.
六色思維培訓工作坊. 六色思維培訓工作坊 緣起:六頂思考帽 愛德華.波諾 EDWARD DE BONO.
G-727 凤凰网一周新闻图片精选 凤凰网一周新闻图片精选 -5.24 凤凰网图片 glm制作.
G-1100 作者:leica 音乐:渡。红尘(琵琶曲) glm制作
黃壬來教授 臺灣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系主任 李樂華博士 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藝術教育組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視覺藝術)
Public Finance 财政学 (第十四章).
G-1614 (1) 手动翻阅 文化传播網 图片来源:網易女人 glm制作
G-973 人体艺术与色情图片的区别 资料选自网络 音乐:舒伯特小夜曲 PPT:Wang Jianhua
第四十七届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者: 爱德华·阿普尔顿 (英国物理学家)
MBA经典故事. MBA经典故事 跳 槽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 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
G-1128 新浪新闻中心出品 glm制作
運動與偏差行為
第一課 桃花源記 課文賞析 文章結構表 陶淵明生平介紹 問題與討論 後人評價 牛刀小試 陶淵明其他作品欣賞 圖源出處 中西理想世界比較
CHANEL品牌故事.
創校校監 任澤民神父.
G-709 (5) 鸟网图片 glm制作.
往前第三個紅綠燈右轉 1.
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 你们都梦到过什么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授 课 人:李 静 南京三中文昌初级中学
關於張愛玲 小說選讀 李明慈老師.
低碳 減碳 組員 侯稀云 劉曉彤 王兆昇.
MBA经典故事.
細胞學說.
闭上眼睛就可以做梦,深夜里的清梦,大白天的美梦。阿德做梦了,他梦见了很多,你做过什么样的梦?
18 管理道德 張緯良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作者: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1856),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 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
休閒事業概論報告 題目:國家公園 組員:林怡卉 林雅婷 蔡依真
21世紀氣候變遷 是怎麼發現的 張文亮.
周恩來紀念 歴史照片 音樂: 紅旗頌 中國愛樂團演奏.
中三通識專題報告 本校中三級學生濫用電腦對於家庭的影響.
第二章生物體的組成 南一版.
重点问题:为什么国际联盟会失败而联合国则历经半个多世纪而不衰?
基督教的社会关怀 圣经中的公义 阿摩司書 5: 10他們討厭那在城門口主持公道的人,恨惡說正直話的。11你們欺壓窮人,強徵他們的五穀;因此,你們用琢磨過的石頭建造房屋,卻不能住在其中;你們栽種美好的葡萄園,卻不能喝園中的酒。12因為我知道你們的過犯眾多,罪大惡極;你們迫害義人,收受賄賂,在城門口屈枉窮乏人;13為此,聰明人在這時代緘默無聲,因這時代邪惡。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上海明朝时的老城厢 G-802 (2) “中外记者笔下的上海”丛书之五 主编 贾树枚 管弦乐:二泉映月 中国爱乐乐团演奏 glm制作

二十世纪民国初期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时期是上海迅速崛起的时期,无论是在这里发生的经济发展、文化影响、市政建设、海外介入、政治冲突、军事事件无疑都是全中国的聚焦点,远比后来的几个十年更为引人注目。到了1932年,上海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城市,常驻的外国居民就有七万余人。下面的图片介绍的就是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和二十年代上海各方面的情况。

第二章:民国初期

清朝的最后一位钦差大臣最后一次莅临上海。

1911年辛亥革命军占领上海道台衙门。

孙中山与黄兴来上海宣讲美国式民主政治。

1914年:精明的上海商家吹捧袁世凯和黎元洪的牌匾。

申报馆。《申报》最早于1872年由一英国商人开办,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报纸,很快成为全国性的大报。1907年开始由中国人主办,此后一直是上海乃至全中国的重要新闻来源。1949年后改名为《解放日报》。

工人正在装运《新闻报》。《新闻报》创办于1893年,比《申报》稍晚。但很快成为可与后者竞争的上海大报。运报车上的文字:“日销十五万份”足以证实其影响。

别以为交通问题是现代人才会有的头痛。看民国初期上海街道上的堵车似乎比今天还严重。

1917年:汽车排队等待车检。

同年:黄包车也需要车检,但在上海的另一个地方。

民初时年轻的杜月笙的照片。

1912年:商店门口的乞丐。

1915年:黄浦江上游运木材。

1915年:小杂货店。

1915年上海街上就有Lotto了。

1917年:上海电车司机。

棉纺厂的童工。

1920年:女童工收工后等待大人带她们回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的邮递员。人手一辆自行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明星电影公司的办公室内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明星电影公司在拍外景。

卖蛇小贩。

代写书信也是一种职业。

坐独轮车的女孩们。

在家里自娱自乐的两个女孩。

邮筒多少年都是老样子。

香皂广告上穿旗袍的女孩在打高尔夫球。工厂是日本人的,商标是英文的,中国女孩玩的是洋人的游戏。这张图画中西洋的、东洋的、中国的因素混杂,正体现当年上海的特点。

买主在查看米里有没有虫子。这家店不知是卖米兼卖棺材还是卖棺材兼卖米。

一家人在棺材上吃晚餐。

卖年货。

卖甘蔗。

1925年:闸北派粥。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沪北戒烟医院。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城里的行人昨天和今天一样都是脚步匆匆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等生意的小贩。

第三部分:乐不思蜀的洋人

这是外滩公园1917年设立的园规招牌。规则第一条就是本公园仅对外国社区开放。第四条是狗与自行车禁止入内。这大概就是“华人与狗禁止入内”的出处。

这是Jessfield Park(现中山公园)门口的牌子,与外滩公园的牌子类似,但第一条还加了“exclusively”一字,意思更加明确:绝对不能放一个中国人进来。

1924年外滩举行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仪式。明明是欧洲人自相残杀的一场战争,和中国人一点关系也没有,却要在中国搞煞有介事的纪念活动,还在风景秀丽的黄浦江畔建立了一个又高又丑的纪念碑。当年中国人软弱可欺,只好认这笔账。可是日本人不认这笔账,二战时就把铜像拆了去造炮弹了。

1911年:法租界外滩码头上停泊的Linan号和Pekin号轮船。当年很多留法的中国留学生就是乘这类的船从这里去法国的,包括周恩来、邓小平等人。轮船在海上漂流的生活钱钟书的《围城》有生动的描述。

Sir Robert Hart (1835-1911)的雕像建于1913年。Robert Hart1863年来到上海之后,由清政府任命为上海海关总督,一任就是四十多年。他的雕像和一战纪念碑同样的命运:二战时被日本人拆去做炮弹了

1915年:租界区的警察。后面的小喽啰是中国人。

1915年:锡克警察正在进行三条腿赛跑。

1917年:黄浦江畔的德国、美国、日本领事馆(左起)。

跑马场的大看台。

比赛之后。

1920年冬:洋人赛马,中国人牵马。

1924年:南京大戏院正在上演《泰山情侣》(Tarzan and His Mate)。

那时在租界区找个停车位也很难。

1925年:百乐门(Paramount)大舞厅。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格致公学(Polytechnic Public School)。

Edward Ezra(1882-1921)的住宅。此人是生于上海也死于上海的犹太人。曾因在上海卖鸦片抄房产年轻轻地成为上海的外国首富,又年轻轻地死了,成为人死了钱没花完的悲剧人物。

日本人在列强中是迟到者,看着西方列强们占据上海非常眼红。于是在《马关条约》之后急不可耐地加入上海殖民俱乐部,最后还想独占。这是1925修建的日本小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侨民在上海的住宅区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日本糖果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礼品店。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的西式建筑在今天比较起来也毫不逊色。

川村纪念塔。1911年,日本“内外棉”董事长川村利兵卫在上海小沙渡(今西康路,旧名“小沙渡路”,“小沙渡”泛指今长寿路以北,西康路附近的地方)创办“内外棉”在上海的第一家工厂,至 1922年,“内外棉”在上海的棉纺厂就有l l家,计有纺织机3000台左右,同时还在上海创办了与纺织相关的机器厂,成为在中国最大的纺织集团公司。1922年,川村利兵卫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内外棉”为了表彰和纪念川村利兵卫在上海的“丰功伟绩”,经公共租界工部局同意,在“内外棉”工厂最集中的沪西小沙渡路劳勃生路(西康路长寿路)十字路口建一“川村纪念塔”,该纪念塔是上狭下宽的方锥形纪念碑,碑的上方嵌一只自鸣钟,于是该碑也被叫作“大自鸣钟纪念碑”。以前,中国的工人当中,几乎没有人家中会拥有钟,更不可能拥有表,这只“大自鸣钟”就时刻提醒工人上班时间。解放后内外棉按原序号改名为“国营上海纺织×厂”,如原“内外棉第一厂”就是“国棉一厂”。一解放川村纪念碑就理所当然地被拆除。

1920年:南京路与福建路之间。

节日气氛的南京路。

1907年: 洋泾浜本是上海黄浦江一条支流的河名,曾是英、法租界的界河, 后被填没筑路,即今天的延安东路。

1913年:正在淘干洋泾浜的河水造路。

1917年:洋泾浜被填平后的新路被称作 Edward VII Avenue(今延安东路)。

苏州河上的谭家渡桥。

1912年的外滩。

1915年:福建路。

Rrue du Consulat(今金陵路)。

1916年百老汇。

1917年香港先施百货在上海南京路(浙江路口西北角)开设规模与总店相当的分店(1954年公私合营,今某时装公司),在南京路侨资开设的四大公司中最先开设,是一栋今天还在使用的7层大楼,外观处理带有一些巴洛克风味,是南京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Route Lafayette(今复兴中路)与 Rue Sayzoong(善钟路,现常熟路)的路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福州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圣公会教堂。

外滩 Jardine Matheson Building(怡和大厦)前繁忙的交通。

1921年:上海交大校门口。

1924年:邮局大楼。

由一英国商人于1881年在国际租界杨树浦建造的上海自来水厂。

1927年:浙江北路向南。

1927年三层建筑的 The Lester Hospital (今仁济医院) 开始营业。 当时这是上海第一家、中国第二家外国医院。

1928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汇丰银行于1865年在上海落脚。 1875年在海关大楼旁边建总部。 图片上的新楼是旧楼拆除后于1923年完成,成为上海的地标之一。

1928年外滩已经开始呈现世界大都市的气势。

北苏州路。

公馆马路/法大马路 Rue Du Consulat(今金陵东路)

苏州河上江西路 (Kiangse Road) 的自来水桥,今江西中路。

吕班路 Avenue Dubail(今重庆南路)。

徐家汇路。

海关码头。

二十世纪20年代:行驶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外滩的黄包车。

国际饭店(当时号称远东第一高楼的国际饭店,保持上海了最高高楼称号长达半世纪之久。

上海北火车站。

1925年:外白渡桥。

1928年:外滩信号台。

第二章“民国初期”结束 glm-802 2011.7.13